第九篇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篇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
【原文1】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
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
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原文1,如果说阳虚在上焦的话,就会容易“胸痹而痛”。
一个人为什么会麻痹,比如说手痹、脚痹、胸痹都是什么问题,这些都是血气、阴血方面出问题的病,所以张仲景这里说胸痹心痛。
病人不是这里痛就是那里痛,这些都是血气问题,只要把他的血气提上去,把瘀血情况改善了,痛的情况就会改善的。
大概两个月前,深圳有同学刚刚找我调理身体的时候也是,人很瘦,风都能吹跑的样子,不是这里痛就是那里痛,真的很麻烦,我也是用了很笨的方法:一,调脾胃,两,补血气。
经过两个多月,他现在不痛了,基本正常了。
所以说,只要总体来了解一个人的体质,他的病的因果关系就很容易明白。
“短气”就是气不足,可以说是阴气不足,可以说第九篇说的就是阴气不足的情况。
我们看看张仲景对这一类病是怎么治疗的。
【原文2】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原文2,为什么说“短气不足”是“实”,有胸痹的病人,“短气不足以息者”,可以说是有点类似肺痈的那一类的,肺跟心、中焦上一点那里短气。
为什么我会提到肺呢?因为这里提到“短气不足以息”,好像呼吸方面不够供应的那种。
常人短气不足,其实把脉也好、望诊也好,都是很容易看得出来的,其实同学们只要在中医基础和诊断学方面,好好的花几天时间,也会知道这些问题的,特别是中医基础和诊断学,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变成txt版了,以后同学们查起来会很方便,百家也是,本来是pdf的,我把它变成了txt的,一搜索内容就出来了,这对我们学中医来说、对于我们临床中查资料来说,就成了一个很好的资料库了。
【原文3】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实,关上小紧
数,括蒌薤(xie)白白酒汤主之。
【原文4】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括蒌实薤白半夏汤主之。
原文3,我说过的,阴气不足就会这里痛那里痛的,再严重一点就会连胸背都痛了,连到后面去了。
脉沉而实,讲《伤寒论》时也说过,脉沉的都是属于里面虚的,讲少阴病时经常提到脉沉,脉沉就是里虚,再加上脉迟,就更加气不足了。
“关上小紧数”,因为脉沉得比较厉害,把脉时要按得比较深才微微感觉到脉有点“数”,张仲景这里用的是括蒌薤白白酒汤。
其实临床当中的寸关尺的位置,可以根据不同的地方、生理的人有所变化的,这个要留意,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一样位置的。
薤白,这个药我用过,是用来通心阳的,也是一种菜。
这里重点的是括蒌实,这个药大家可以查一下,看看它的药性,就会更容易理解张仲景这个方的结构了。
这个方大概是在十年前我也试过,去药店里买来括蒌实、薤白、半夏,那个时候我不明白,真的加入的是白酒,但是我真的觉得是不行的,因为加白酒后气味很呛,如果胸痹、阴不足的病人用了白酒就很不舒服。
郝万山说的是对的,其实这个白酒应该是白醋。
前几年我看过郝万山说的《伤寒论》,说到黄酒和白酒,郝万山考证过应该是醋,对于这个说法,我在临床当中试过,我认为郝万山说的是对的。
下面我们看看括蒌实的作用,润肺、化痰、散结、滑肠,用于肺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痿咳血,消渴,黄疸,便秘,痈肿。
到底这个药怎么用,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第一,润肺,是偏滋阴的,我们先抓住这个,这个药是归阴的;化痰、散结,润肺跟滑肠,因为是偏阴的药物,所以有这个作用;后面的肺热咳嗽,因为病人肺阴不足才咳嗽,用上这个来润肺化痰,病人的肺热咳嗽就能够改善了,用括蒌实就是用它润的作用,胸痹也是用到润的作用。
肺痿咳血,消渴,黄疸,便秘,痈肿,都是用的括蒌实润的作用,所以说到底,同学们要抓住这个药是润的。
在临床当中看到病人阴不足的、需要润的,都可以用括蒌实,不要非得呆呆的,看到张仲景说的胸痹的情况才用这个药。
只要看到肺阴不足的、胸部有点不舒服的、人是偏阴虚的、肠胃里面偏热的,括蒌实也可以用一下。
所以说用药可以
用阴阳,把药的阴阳分清楚,怎么用都是厉害的。
例如中暑,给他水喝就舒服,给淡盐水他更舒服,没有条件的话给他童子尿他也舒服的,只要掌握了中暑了是缺乏津液,找津液的东西给他喝,他都会感到舒服的,就算是从汁液丰富的树上弄点津液给他喝也行。
这个就是阴阳用药,要了解这个药的特性,在临床当中不一定百分百地符合这个药的作用才用,只要看到这个病人有这个需要。
这个药有润的作用,这个病人需要润就可以用。
如果润的过程中,发现另一个药也能润,也能够清热的,病人除了津液不够还有热的情况,括蒌实是润的,但它的清热力度不够,这时可以选择这个药,如果说那个药只是清热,那就两个药和在一起用。
张仲景的方药也是这样的,括蒌实、薤白、白酒,就是这样,润、通阳、加白酒(白醋)就达到作用了。
这样讲这个括蒌实,同学们对于用药查药方面应该能学到东西。
【原文5】
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肋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原文5,“留气结在胸”,这是一个形容症状的语言。
“胸满肋下逆抢心”,就是说病人的胸部很不舒服。
张仲景用的是润通的手法,我们看看这里用药,“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人参汤的主治是理气,把气一下子提起来的药。
很奇,一条原文里有两个方。
我们看一下为什么这两个方都可以,我们也可以分析一下他用的药。
枳实薤白桂枝汤,用的是枳实、厚朴、薤白、桂枝、括蒌实,也是用的括蒌实,也是用的薤白和桂枝的通,但是这里多了厚朴,前面有枳实后面有厚朴就正常了,张仲景看到这个病人有胸痹的情况,但胃肠也是虚的、中阳不足,所以他用了枳实。
中阳不足的话,胃肠方面的湿肯定也是偏重一点,所以这里又用了厚朴,这样就容易理解了。
下面看看人参汤,人参、甘草、干姜、白术,其实道理也差不多,上面通阳的是薤白桂枝,肯定是不同的,但也是补气跟通的有点类似这样的作用,这里的干姜、白术对应上面的枳实和厚朴,有点类似对脾胃的阳不足有作用,只是上面的枳实薤白桂枝汤力度强猛,人参汤就温和很多,甘草是补中的,就不用说了。
这样讲同学们应该能理解
为什么张仲景这里两个方对应一条原文。
【原文6】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原文6,这里又是两个方。
茯苓杏仁甘草汤,甘草对着中,这里用到一两,这里用的是一个缓冲的作用、和药的作用,方剂学里面经常有放甘草,我们的前辈也讲到,甘草在这里是和药的作用,是一个可有可无、搭配的药。
这个病人是胸痹,里面的阴有问题,甘草是辅中的作用,确实需要的。
茯苓是针对的胃肠、膀胱、下边的利水的。
杏仁是对着肺、上焦的,这里是润肺、去下焦水气。
为什么张仲景不单纯茯苓甘草呢,因为茯苓是针对下面,下焦利水力度大了,本身胸痹的、上焦阴不足的病人就辛苦了,干咳连咳都咳不出来,还要给他利水,这和要他的命差不多,所以这里用上了杏仁和甘草来扶病人的上焦,用茯苓去下焦的水气。
橘皮枳实生姜汤,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
橘皮应该等于现在的陈皮或者是青皮,这里的橘皮,我的看法应该是青皮,在我们现在的药理,青皮对于晕厥的急救力度比枳实要强。
现在有人做过研究,它里面含的成分比枳实对休克方面更有利。
我也曾试过,四逆汤里面有柴胡、枳实、白芍、甘草,我就把青皮代替了枳实。
前几天我喝了一下,那一天比较冷,我的手有些凉,喝了这药以后我的手更凉了,我说奇怪了,再用枳实换回去,再喝,我的手就不冷了,就这么奇怪了,所以我们中医两千年前,也是一样道理,张仲景也感受到了,虽然有些物质是相同的,枳实和橘皮里面有些东西是相同的,但是有些药性是不同的,所以张仲景在这里用上两个药,也用上了生姜,对于病人中气塞、短气,等于有点类似冠心病那一类的。
但是这里没有护阴,直接把那个人提上来,张仲景是这样用的。
今天就讲到这里。
细说金匮要略(八)(12.14)
【原文7】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原文7,这里讲的是胸痹。
昨天晚上说过薏苡,这里还加上了大附
子,这样的配伍,一个是补阳,一个清热祛湿。
我们最主要是要留意,薏苡仁的量要特别大,张仲景这里用上了十五两,如果以十六两为一斤的话,我估计这里差不多是一斤了,我的看法是量比较大。
“胸痹”是胸部的循环方面出现了问题,出现“痹证”都是血气有问题,才会容易出现麻木、麻痹的情况。
胸部出现“痹”就是心阴不足,所以这里用了大附子。
我在方剂学里讲过的,附子在现在药理上有个很特殊的特点,现在的“火神派”也是用了这个特点,就是强心、稳定心率。
病人的脉搏跳得很快、好像心要跳出来的感觉,一用附子,心率就能稳定下来,也起到强心的作用,所以“胸痹”、心气不足用附子,张仲景确定是有这样的道理的。
【原文8】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原文8,“诸逆”就是说很多厥逆的情况,“心悬痛”就是扯着痛的那种,有点类似现在的那些心脏有问题。
这个情况,张仲景用桂枝生姜枳实汤。
可能讲症状可以不太好理解,但从用药来入手,就看得很明白了。
桂枝在现在的药理是扩张血管,增强血流量。
“心中痞”,就是心血不足的情况,本来胸痹、心痛就是心气、心阴方面有问题的情况,所以这里用桂枝做主药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
昨晚也讲过了,枳实和青皮是对休克的。
枳实是增强胃肠的蠕动力、增强消化能力。
昨晚讲到的四逆散,里面有枳实、白芍、柴胡、甘草。
手脚凉张仲景用四逆散就有效,我也试过,同学们有觉得四肢末冷的也可以喝一下,确实是能够回暖的。
四逆散里到底是哪一味的作用?我个人认为是枳实的作用,配上这三个药就更好,能够带动整个人对厥逆情况的改变。
这里“诸逆”也用上了枳实,也是针对逆的。
在我们临床中,辨证的时候,中医在把脉之余要留意把脉部位的皮肤温度,病人的手指也要摸一下。
切诊也包括腹诊的,只不过中国是礼仪之邦,慢慢把脉的部分减少了,腹诊也少了很多了,好像书中没有太多腹诊的内容、诊断。
在日本那边,腹诊就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个和西医也有很大关系。
西医是很讲究腹诊的,看按下去的感觉是热的、冷的、硬的、软的、绷紧的等等,都有专门腹诊的一套判断。
“逆”的情况在临床中
也是很容易知道的,把脉的时候,手比常人冷的,就再按多几下。
有的人只是手指尖有点冷,这样用四逆散很快就改善过来。
有些人只是手掌有些冷,有的人是过了手掌一路上去的。
切诊是包括足诊、腹诊的,同学们不要单纯把脉,要动用有利于辨证的那些情况,不要墨守成规。
【原文9】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原文9,这个就有点类似现在的冠心病了。
前面的心中痞、诸逆、心悬痛都有类似。
张仲景在这里也用上了附子的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
看下乌头赤石脂丸的组方:蜀椒、乌头、附子、干姜、赤石脂,都是很猛的药,张仲景认为“心痛彻背”是偏寒、血气运转不通。
血气不通、血气不足、血气不好才会出现周身通的问题。
张仲景这里用药也是偏温,以通阳散痹。
这里还有个附方,九痛丸:附子、生野狼牙、巴豆、人参、干姜、吴茱萸。
吴茱萸是大热的药,也很难喝。
附子也是补阳温热的药。
生狼牙这个药,我也没研究过。
巴豆是猛药,这里还加上了人参和干姜。
这里用巴豆也是一个通法。
附子是强心,稳心率。
巴豆是通的方法,人参是预防巴豆过猛的药性,干姜、吴茱萸是温中的。
张仲景觉得“心痛”是中阳不足或心阳不足,两千前也是用了很多方法来针对冠心病。
“冠心病”到了民国、近代,也是一个很麻烦的病,经过二三十年的资料的丰富,就好象现在的献秘方,还有百家里面的经验,可以进行整体的搜索,还有药典也出来了。
药典其实是八几年才完成的,我们现在用的《中药大典》,是用了二十年,集中了全国药物研究所、中医、秘方等等才编成的一万二千左右的药,不算西藏用药是差不多一万。
我研究下来,冠心病主要是通血脉。
桂枝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但是不能扩张冠状动脉。
所以,如果面对的是冠心病的病人,用扩张冠状动脉的中药是能够起作用的,比如葛根、菊花、银杏叶等,我常用的是这三种,赤芍也行。
生狼牙就是狼牙草,性味:甘、凉。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祛风,解毒。
治疗黄疸型肝炎,泻痢,水肿,淋浊,月经不调,喉蛾,汤火伤等证。
同学们查药的时候留意一个现象,很多药有治疗痔疮的作用。
痔疮很
难治的,有这个病的都是血脉出问题了,所以,这个狼牙草既然对痔疮有作用,那对血脉的作用也是很大的。
到这里,我们就理解了,这几个药都是以通补阳的作用。
张仲景是觉得一个人的心阳没有了,心就不能跳动了,所以用这个方。
这个方虽然我没有试过,但我曾经也查过资料,到了现在来说,效果没有那么好,不是说九种心痛都能治,不一定的。
这是时代的问题。
第九篇,很简短。
我们归纳起来,“胸痹”就是血气不足、心阴出问题,“心痛”是冠心病那一类的问题。
同学们对有心病一类的病人,可以用葛根、菊花、银杏叶、赤芍这一类的药,如果喜欢经方的,也可以用桂枝配伍一下。
临床中也不一定要用经方,一定要背经方,不一定说“桂枝生姜枳实汤”就对着原文8的症状,可以辨证,看看病人的脾胃如何,脾胃好的就不用放枳实,脾胃不凉的也不用放生姜,如果体质偏热的人就不用桂枝,改用葛根比较理想。
张仲景在太阳篇也是一样的,也是辨证用药,对于表阴虚的也用上葛根汤,道理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