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9-18课)中华书局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秦始皇建立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必背)
一、秦朝的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秦始皇是我国古代第一个皇帝。
二、秦始皇巩固大统一的措施:
1.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百官之首,协助皇帝管理国家事务)、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三公之下设九卿。
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36个郡。
意义: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正式成立,从此历代的封建王朝都沿用了这个制度。
2.在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在全国通行秦半两)、统一度、量、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在交通上,车同轨、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加强了对全国的军事控制。
4.在思想文化方面:书同文(统一文字),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中国的文化出现断层现象。
5.在军事上,北击匈奴(秦始皇派蒙恬率30万大军把匈奴赶到大青山以北)、修筑长城(万里长城,西起临兆,东至辽东。
万里长城的修建有利于民族的和平,对黄河流域的经济、文化也起到了保护作用)、南征越族、修建灵渠。
三、秦朝的疆域:
四至(东至大海、西至今甘肃西南部和云南北部、南至南海和越南北部、北至长城一带)
第十课、秦朝的速亡和西汉王朝的建立
一、秦朝的灭亡(必背)
1.秦朝只存在了14年,推翻秦朝统治的人是刘邦。
2.秦朝灭亡的原因:秦朝的暴政(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罚)陈涉吴广起义(必背)(大泽乡起义)
起义的根本原因:秦朝的暴政
直接原因:陈胜、吴广戍边误期
起义: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陈建立张楚政权;结果失败。
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二、楚汉之争(必背)
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的战争,称为“楚汉之争”,刘邦取胜的主要原因是善于用人得民心。
项羽领导的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对推翻秦朝起决定性作用;最后推翻秦朝的是刘邦。
三、西汉的建立(熟悉)
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汉文帝、汉景帝实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第十一课、汉武帝的“大一统”
一、汉武帝的改革(必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目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内容:
1.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让皇帝身边的侍从人员组成内朝,为决策机构;原来的三公九卿为外朝,为决策机构);
削弱诸侯王权,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使诸侯王国越分越小、势力越来越弱);
2.加强中央的监察权。
将全国分为13个州,每州设刺史一人,专门监察本州的主要官吏和豪强地主的不法行为。
3.加强中央的经济权。
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废止旧货币,由中央铸造五铢钱,在全国通行。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建议)。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加强了思想统治(注意跟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相联系);在长安设立太学,设五经博士;在地方设官学。
5.经略边疆:卫青、霍去病把匈奴赶到大青山;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二、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熟悉)
目的:第一次是联络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第二次是与西域各国友好交往。
意义: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西域是今新疆以西地区,西汉于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使得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昭君出塞:昭君出塞,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必背)
第十二课、两汉的经济发展和丝绸之路
一、丝绸之路(必背)
1.张骞打开了丝绸之路,班超巩固和保护了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后分为南北两道。
南道,出阳关,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西逾葱岭,可至中亚南部、西亚和地中海东岸,或至南亚。
北道,出玉门关,沿天山南麓西行,西逾葱岭,可至中亚北部。
意义:是东西方交通要道,是我国与欧亚各国人民加强交流、发展友谊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两汉经济的发展
汉武帝治理了黄河,提出了力本农的政策;赵过创用了代田法,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
东汉王景治理黄河,使黄河800年未改道。
杜诗发明了水排,还有人发明了翻车。
第十三课、秦汉的科学技术(必背)
造纸术的发明
1.西汉人民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西汉麻纸)。
2.东汉中期的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了植物纤维纸,又称“蔡侯纸”。
3.意义:纸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为以后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准备了条件,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传入世界各地,也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九章算术》:九章算术,成书东汉时期,标志着我国当进已取得很高的数学成就,并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学体系。
地动仪: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
医圣张仲景:东汉末年我国古代的医学家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后人整理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
《伤寒杂病论》系统而完整的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的原则,为后世中医辩证施治奠定了基础。
(至今仍是中医典籍)神医华佗:东汉末年的华佗尤其精于外科,并发明一种叫“麻沸散”的麻醉剂,他的这种全身麻醉进行外科手术的方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华佗被后代称之为“外科鼻祖”,民间则称他为神医。
华佗还编了一套“五禽戏”,使人增进健康,消除疾病。
第十四课、秦汉的文化艺术(必背)
1.史学两司马:司马迁《史记》、司马光《资治通鉴》
2.《史记》:作者司马迁,是我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之间的3000年的历史,全书分为五个部分:本纪、书、表、世家、列传,开创了记传体通史的先河。
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汉书》:是东汉班固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4. 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第十五课、三国鼎立
1.东汉末年分三国
2.史学两司马,南阳一卧龙:卧龙是指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兴汉室。
在三顾茅庐中诸葛亮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构想,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了解)
3.黄巾起义:184年,暴发了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军在黄河南北发动了农业大起义。
结果:在平定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了解)
4.官渡之战: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进行大战(史称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结果:曹操大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5.赤壁之战:208年,曹操亲率20万大军南下,攻打孙权、刘备企图统一全国。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6.三国鼎立: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改国号为魏,史称曹魏。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公元222年,孙权在建业称王,国号吴,史称孙吴。
三国鼎立形成。
7.三国经济发展(熟悉):
目的:重视发展生产,增强国力,壮大自己力量,一统天下。
A.魏国占据中原地区,土地肥沃,集中力量兴修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恢复发展。
B.蜀地丝织业发达,蜀锦行销天下。
C.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孙权派卫温率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8.西晋的建立:265年,权臣司马炎废曹魏自立,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280年晋军灭孙吴,三国鼎立结束,全国归于统一。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第十六课、两晋与南朝
1.西晋的短暂统一: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内迁,内迁各族趁西晋混乱,起兵反晋(匈奴人刘渊在汾河流域起兵,建号汉),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亡了西晋。
(了解)
2.东晋的建立: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建康,史称东晋。
(了解)
3.南朝:宋、齐、梁、陈合称南朝,都城都在建康(今南京,因此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必背)公元420年,东晋权臣刘裕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宋,东晋灭亡。
此后相继出现了齐、梁、陈三个朝代。
4.永嘉南渡:西晋末年,北方战乱不堪,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史称永嘉南渡。
影响:北方人口的大量迁移,一方面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另一方面给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先进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开垦了大量的旱地、湖田、兴修水利、推广铁制农具,开发了南方,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为今后的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必背)
第十七课、十六国与南北朝
一、五胡十六国:西晋末年,北方内迁并起兵反晋的主要有匈奴、羯、氐、羌、鲜卑,史称“五胡”;西晋灭亡后这些民族各立政权,重要的有16年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
此时南方为东晋政权。
社会情况:前期相互残杀严重,后期社会安定,相互认同。
(必背)
影响:入主中原后,接受了汉族文化(放弃游牧,过定居生活)、生产(学会农业生产技术)和社会习俗(①内迁各族大都仰慕汉族文明;②内迁各族文化习俗也对汉族产生影响;③各族的生产技术和经济相互影响。
)(了解)
二、淝水之战: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苻坚时压制打击本民族保守势力,重用汉人王猛为相,学习汉族文化,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兴办学校,强大后统一北方。
(了解)
时间:383年,苻坚想一举消灭东晋,统一天下。
双方:前秦、东晋
结果:晋军大败前秦军
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
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三、北魏的建立(了解)
公元439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了北魏。
意义: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达120年的纷乱局面
四、北魏孝文帝改革(必背)
内容:1.整顿吏治、实行均田制、建立农村基础组织
2.迁都洛阳
3.实行汉化:穿汉服、说汉化、改汉姓;通汉婚、用汉制、学汉礼
影响:促进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北方名族的大融合;为以后南北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五、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合称为北朝(必背)
第十八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必背)
1.祖冲之与圆周率:祖冲之是南朝宋时候著名的数学家,他最大的成就:对圆周率的推算,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的人,这个数值的求出比欧洲早1000多年,被称之为祖率。
2.贾思勰是北魏时期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一书。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系统论述农业生产的专门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郦道元是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著有《水注经》一书。
《水注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地理学名著。
4.我国现存最早的实物地图,是发现于甘肃放马滩的战国晚期地图。
第十九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艺术(必背)
1.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发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开始传入我国,东汉时受统治者重视,南北朝时在社会上盛行(洛阳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寺庙),对我国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
教义:宣扬因果报应,灵魂不灭,有转世来生,要求人忍受痛苦,禁欲修行修行。
(可不背)
2.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创建于东汉中期,宣扬修身养性,炼丹服药,以达到长生不老甚至成仙的目的。
3.东晋的王羲之又称王右军、书圣,代表作为《兰亭序》。
《兰亭序》被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特点: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了解)
4.顾恺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画,代表作:《女史箴图》、《洛阳神赋》。
5.陶渊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伟大的诗人,田园诗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
6.石窟艺术: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有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其中乐山大佛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帝后礼佛图”是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雕刻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