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教学设计(唐山市第六十中学 王铁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阶》教学设计
唐山市第六十中学王铁胜
【教材分析】
《台阶》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是一篇关于广袤社会背景下写“父亲”的小说。文章以“台阶”为线索,思路清晰的写了“向往高台阶的父亲”、“准备修建台阶时的父亲”、“修建台阶时的父亲”、“台阶修建好时的父亲”。文中多角度、多层次的写了父亲的“坐姿”、“脚”、“草鞋”、“头发”、“笑”、“语言”……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且反复描写,真实生动,形象传神,从细节描写角度可以实现读与写的结合。
文中的父亲是作者心目中的“父亲”形象。这一形象不同于《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父亲”、《散步》中的“我”,《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爸爸”、《伤仲永》中的“父亲”、《竹影》中的“爸爸”、《背影》中的“父亲”等,是一位勤劳质朴、自尊要强、执着坚毅而又谦卑的农民形象,是一个为实现生活理想,一生艰辛,却不知道自己苦的人。读来令人崇敬和怜悯,给人以回味和思考。那么,如何实现“同一人物”在不同作品中个性鲜明、独特呢?从篇章构思的写作角度,可以进行拓展探究,实现读与写的结合。
此外,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熟读课文,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特点;单元写作指导是叙事要详略得当。
所以在本课学习目标的制定上,可确定“在赏读中学习典型的细节描写”,“在父亲形象拓展上明确写前要心中有形象,有中心;组材要详略”,进而在阅读教学中构建“写作的台阶”——中心、典型、详略、细节。
【学情分析】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赏读能力,本文又是一篇自读课,在教学中可结合文本和自身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在合作探究,实践运用中提高学生读写转换的能力。
【设计理念】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写中生情。
【设计思路】
以“台阶”为授课线索,即以“父亲形象”的理解为阅读教学明线,以写作台阶的构建为暗线,明暗交错,层层推进。
具体而言设计思路如下:
三层次
由作者的父亲用他的肩膀成就了作者“人生的台阶”(勇敢的心)作为导入,引出文中的父亲(作者心中的父亲);
由对文中的父亲(作者心目中的父亲)形象的解读,让学生感受到正是这样一个个质朴的父亲用勤劳、执着、坚毅承载了我们的生活,铺就了中华民族“前进的台阶”,同时学习构建“写作的台阶”;
由练笔中同学们的父亲形象实践“写作的台阶”,写中生情,实现读写能力的转化。
两环节
学习过程1:以抓细节为核心,在探究明确细节描写的作用及写作技巧中学以致用,落实“写作台阶”构建——①典型、②细节,达到了读写结合的目的;
学习过程2:让学生梳理总结语文教材中塑造的其它“父亲形象”,在探究中让学生明确“‘同样的人物——父亲’为什么在不同作者笔下能形象各异,鲜明、独特、深刻”的原因,落实“写作台阶”构建——③心中有形象,有中心,④组材的详略。
一练笔:学习运用细节描写,选取自己父亲典型的生活场景,进行片段练习。
一作业:结合本课所学,完成命题作文:《我眼中的父亲》
【学习目标】
1、在寻找、赏读、探究“细节”中,把握人物形象和中心,学习运用细节描写。
2、在梳理、比较、探究教材其它“父亲形象”中,完善构建“写作的台阶”。
【学习重点】
在理解“父亲形象”中学习运用选材的典型、描写的细腻、组材的详略、中心的明确等写法。
【学习难点】将学到的写作方法转化为一种写作能力。
【媒体手段】电子白板
【课时安排】1课时
课时安排说明:《台阶》一文的授课共安排了2课时,本课是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多角度概说课文内容,初步感知父亲形象。
环节一:用一句话概说课文内容;从“台阶”为线索角度,即“修建台阶的过程”角度概说课文内容(“向往高台阶的父亲”、“准备修建台阶时的父亲”、“修建台阶时的父亲”、“台阶修建好时的父亲”);从“父亲”角度概说内容(父亲的“坐姿”、“脚”、“草鞋”、“头发”、“笑”、“语言”等);从“我”的角度概说内容(儿时在台阶上蹦跳、承担挑水,陪伴父亲等)。
环节二:概说父亲形象。(勤劳质朴、自尊要强、执着坚毅而又谦卑的农民形象)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引述作者关于“《台阶》创作谈”中的话,讲述故事,引出文本。
【出示课件】在《台阶》发表之后,我终于明白,《台阶》给了我与真实而严厉的父亲沟通的能力。我读懂并理解了他。父亲用他的肩膀成就了我人生的“台阶”。——李森祥《台阶》创作谈(二)画“插图”,明细节。
【问题设置】: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为这篇小说配幅插图,你认为应该画些什么?
示例1:(13节)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神态、环境描写,形象传神的写出了父亲对高台阶的羡慕与渴望,向往与执着。代表着父亲建造台阶前的一种典型心境。
示例2:(30节)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动作和外貌描写(或比喻),生动的表现了父亲建好台阶后的失落、沮丧、痛苦、茫然以及精神颓废的状况。代表了台阶建造好后的另一种典型的心境。
【明确】:两段文字分别表明了父亲建台阶前后两种不同的典型心境,能凸显人物形象和中心,具有代表性,所以可以作为插图内容。同时引出细节描写。(板书:典型、细节)
【知识链接】
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补充拓展
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作家李准(三)赏“细节”,探写法。
1、【问题设置】文中多角度、多层次的围绕“某个话题”进行了反复的细节描写,请同学们任选一个话题,小组合作,进行具体的赏析批注,并明晰细节描写的方法。
【教材中提炼的“话题”预设】
①父亲的“坐姿”(写法:标志性动作反复描写)
文中共8次写父亲的“坐姿”,分别是5节(2次)、12节(1次)、13节(1次)、15节(1次)、26节(1次)、27节(1次)30节(1次)。
文中反复写父亲的坐姿,所起作用各异:
如5节第一次写“坐”,写出了父亲的内心感受(舒服),同时与27节修建好坐在台阶上的感受(不自在)形成对比,说明父亲长时间形成谦卑思想根深蒂固,不易改变,反映了人物性格,揭示了中心。同时也说明台阶之低,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写法:心理感受)
12节、15节的“坐”形象的写出了父亲准备修建台阶过程的辛苦、劳累。
13节、26节的“坐”主要作用是引出下文写父亲的神态,表现父亲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