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单元检测:(十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检测(十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孟子认为:“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
这表明他主张( ) A.知识分子应重视农事
B.知识分子应参与政治
C.统治者应维护分封制度
D.统治者应该有民本意识
解析:选B 材料中“士之仕也”表明知识分子应重视仕而非耕,故A项错误;知识分子应参与政治与材料中“士之仕也”“士之失位”相符,故B项正确;材料中孟子关注重点是“士”,没有涉及分封制与民本意识,故C、D两项错误。
2.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提出:“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
”该思想属于( )
A.儒家B.墨家
C.道家D.法家
解析:选B 该思想反对“大国之攻小国”,主张非攻;反对“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主张兼爱,故B项正确。
3.“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以上言论应该出自( ) A.《论语》B.《道德经》
C.《孟子》D.《韩非子》
解析:选D 由材料“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得知,作者主张严刑峻法,反对实行“仁政”。
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与材料观点相符,故D项正确。
4.钱穆在论及先秦诸子思想时说:“要视人之父若其父……不该在个人或家庭生活上浪费和奢侈。
……把当时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即刑徒役夫的生活,作为全人类一律平等的标准生活。
”这一论述提及的思想学派是( )
A.儒家B.道家
C.墨家D.法家
解析:选C 墨家主张“兼爱”,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墨家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
5.先秦时期,某学派提出“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
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
该思想属于( )
A.儒家B.墨家
C.道家D.法家
解析:选B 材料中“举三者授之贤者”反映了墨家的“尚贤”思想,故B项正确。
6.(2018·苏州调研)《论语》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成为后世历代明君推崇的自我节制原则。
下列与此观点不一致的是( )
A.“君子为政,以正己为先,教禁为次。
”
B.“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
C.“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D.“君子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
解析:选C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表明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君子为政,以正己为先,教禁为次”的意思是君子从政以端正自身为先,以教育和约束为次之,表明要自我节制,故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的意思是以身作则,自我节制,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意思是知道了就去做,做到最好就停下来,与自我节制无关,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君子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的意思是君子所起的带头示范作用,强调自律,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7.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董仲舒倡导“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对三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儒家遵循“天命观”B.旨在神化君权
C.彼此存在继承关系D.都属唯心主义
解析:选A 天命观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其一,相信神灵经常关心并干预包括自然进程和社会人事在内的世界事务。
其二,相信神灵具有必要的智慧,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显示他的意愿。
其三,相信神灵具有实现其安排和意图的超自然力量和技能。
无论是孔子、荀子,还是董仲舒都遵循天命观,故A项正确;神化君权的仅仅是董仲舒,故B项错误;三者之间没有继承关系,荀子倡导的天命观具有唯物思想,董仲
舒具有唯心思想,故C项错误;荀子的思想属于唯物主义,故D项错误。
8.吕思勉评价古代某思想家时说,他于致用之学,以及孔门的经,极意考究。
他要把天下的物,格得“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后“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
该思想家应是( )
A.董仲舒B.朱熹
C.王阳明D.李贽
解析:选B 材料中“把天下的物,格得‘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后‘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表明主张“格物致知”,应是程朱理学思想,而朱熹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与材料相符,故B项正确。
9.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良知致人于平等,亦即使之得自由。
盖人求得心,则一切外在之标准悉丧失其威权,而言语行为皆纯由个人自决。
”材料意在说明心学( )
A.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B.极大地促进了思想启蒙
C.动摇了传统思想的权威
D.蕴含了民主平等的理念
解析:选C 材料中“一切外在之标准悉丧失其威权”表明心学动摇了传统思想的权威,C项正确;A项是李贽的思想观点,不符合题意;B项中“极大地”说法不准确;心学仍属传统封建儒学范畴,不具有近代社会民主平等的理念,D项错误。
10.(2018·苏州调研)汉代董仲舒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
南宋朱熹主张“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①理论范畴上是一致的②经学发展到理学阶段③都以道德教化为目的④都从统治者角度阐述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选D 材料中“宇宙之间,一理而已”表明已上升到理学的理论高度,故①错误。
D项正确。
11.王阳明《传习录》载:“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由此判断,王阳明主张( )
①良知是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②良知在贤愚之间没有差别③致良知是成为圣贤的途径④良知需通过外在探求实现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选A 根据材料中“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得出良知是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故①正确;根据材料中“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得出良知在贤愚之间没有差别,故②正确;根据材料中“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得出致良知是成为圣贤的途径,故③正确;良知是通过内心自省,不是外在探求而实现的,故④错误。
A项符合题意。
12.“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可成岑。
留情传注方榛塞,着意精微转陆沉。
珍重友朋勤切琢,须知至乐在于今。
”该诗反映了( )
A.圣人之道存于经典,孔孟之要在于天理
B.发明本心,尊我德性,确立自我主体是根本
C.倡导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主张以义制利
D.格物致知,读书穷理,寻章摘句,博览群书
解析:选B 材料中“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强调人有天赋道德之心,自古圣贤相传的也只是这种本心。
将精力花费到注解诠释古代经典上,以探求精微大义,只会使人迷惘。
存于经典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材料中“古圣相传只此心”得出强调的是本心,属于陆王心学的观点,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故C项错误;格物致知、读书穷理是宋明理学的内容,而材料强调的是心学,故D项错误。
13.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他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
这说明陆九渊( )
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
B.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
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
D.否定了“六经”的权威地位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六经皆我注脚”,结合所学,意指陆九渊“心即理也”,强调内心的作用,故A项正确;宋明理学主张“理”在社会的体现是“三纲五常”等级秩序,并不反对儒家的束缚,故B 项错误;“心即理也”,并不是强调随意性,而是“良知”,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故C项错误;题干意在借用儒家经典的内容,与“本心”处处相通,并非否定经典的地位,故D项错误。
14.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家,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
A.由人治转向法治B.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
C.建立君主立宪制D.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
解析:选A 黄宗羲不主张建立一家之法,他主张实行法治,反对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黄宗羲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君主专制,而非整个封建制度,B项错误;黄宗羲的主张中,不可能会有建立君主立宪制和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的想法,因为他毕竟是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排除C、D两项。
15.清代学者颜元评价士林风气时讥讽地说:“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
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他的思想,与下列哪一位学者比较接近( )
A.朱熹B.陆九渊
C.李贽D.顾炎武
解析:选D 颜元批评宋元以来的儒学者“无事袖手谈心性”,空谈理学。
顾炎武认为空谈误国,主张经世致用,与此思想接近,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5分)
16.(2018·苏州调研)在启蒙思想家看来,明清时期是个“天崩地解”的时代。
这不仅有王朝兴亡的感慨,也是在一种新的“经济型态”崛起时,对旧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理念冲击后的反思。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清以来,商品经济开始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积极因素”,而且在这个历史时期,在某些地域“发生压倒一切的影响”。
徽州地区出现“昔为末富,今为本富”;在世俗层面上,商业习气已冲垮“重义轻利”等传统观念;一大批士人科举无望转而与平民阶层结合,冲破传统贾儒观而进入商人群体。
明中叶以前的商人活动很难为自己的盈利欲找到合适的道德理由。
明清启蒙思想家尝试并成功地使宋明的“理欲对立观”转向了“以欲为本的理欲统一观”,不遗余力地试图为“人欲”正名,找到合法的外衣。
但他们并未完全取得独立之地位,往往通过天理的形式加以肯定。
——摘编自段江波等《试论明清社会的变迁
及其商业伦理的发育》材料二16世纪末以至17世纪的中国思想家的观点,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中国社会条件的反映。
他们是历史的觉醒者,他们在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学诸方面“别开生面”,还写出了将来社
会全面图景的理想著作。
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过程和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先进阶级的要求,既有适应历史发展的进步的因素,又有受传统的思想所束缚的因素。
——摘编自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出当时启蒙思想家所持的态度。
举例说明“士人与平民阶层结合”对当时中国文学形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6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明清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材料二中的观点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9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商业习气已冲垮‘重义轻利’等传统观念”“冲破传统贾儒观而进入商人群体”得出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第二小问,据材料一“不遗余力地试图为‘人欲’正名,找到合法的外衣”得出辩护的态度;第三小问,据材料一“明清以来,商品经济开始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积极因素’”并结合所学分析得出小说或戏曲的繁荣。
第(2)问,据材料二“16世纪末以至17世纪的中国思想家的观点,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中国社会条件的反映”“既有适应历史发展的进步的因素,又有受传统的思想所束缚的因素”概括其观点;从经济上、政治上、思想文化上等方面分析论证,注意进步性与局限性两个角度缺一不可。
答案:(1)影响: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本末观、义利观、贾儒观的转变)。
态度:辩护(正名,提供合法依据)。
举例:小说或戏曲的繁荣。
(2)观点:明清之际中国思想家的观点,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中国社会条件的反映,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
论据:①政治方面:明清时期,感慨于王朝的兴亡,封建专制制度腐朽衰落,黄宗羲等抨击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等,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他们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构想。
②经济方面: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黄宗羲等主张“工商皆本”,发展工商业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但他们受传统思想束缚,往往通过天理的形式加以肯定。
③思想文化方面:针对文化专制,理学空谈和僵化,李贽挑战正统思想,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家空谈义理等,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但他们未能突破儒家思想的框架,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