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学(第一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严格的界定),但这点在中国并不清晰; ▪ 非常强调对工会的研究(也有人称之为集体劳动关系)。因为即使工会
势力不大,也会对劳动关系产生巨大的影响。
− 通过集体谈判确定就业待遇和就业条件,并且可能对非工会会员,或者无工会的组 织产生影响。工会在国家层面的活动更是影响几乎所有的工人
▪ 劳动关系的基本性质是社会经济关系
服从单位工作规则 服从单位指示和命令 接受监督检查的义务 接受制裁的义务
生产组织属于雇主所有 工具或设备属于雇主 原料由雇主提供 责任和风险由雇主承担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四、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
(一)集体劳动关系
集体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通过行使团结权,组 成工会来实现自我保护,进而平衡和协调劳动关系。
它会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 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双方以集体协议或劳动合同的形式,甚至是以一种 心理契约的形式,规定彼此的权利义务、是非曲直。
劳动关系双方选择合作还是冲突,取决于双方的 力量对比。
力量分为劳动力市场的力量和双方对比关系的力 量。
劳动力市场力量,反映了工作的相对稀缺程度, 是由劳动者在劳动力 市场供求中的稀缺性决定的。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四、冲突与合作的影响因素
(二)非文化因素的解释: 1、“客观”的工作环境 2、管理政策和实施 3、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政策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四、冲突与合作的影响因素 (三)冲突和合作的根源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任何文化的和非文化的因素都只能影响冲突和合作 的程度与表现形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劳动关系的本质 属性------冲突和合作的存在。
▪ 产业关系 (industrial relations)
中文又译为工业关系。 原义为区别于前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 本特征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关系。 产业关系又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狭义同于劳资关系 ,主要指劳动者及工会与雇主之间的关系。 广义则指产业及社会中管理者与受雇者之间的所有关系, 包括了雇佣关系的所有层面,以及相关的机构和社会、经济环 境。 就主体而言,这一关系不仅包括劳资双方,而且还包括政 府一方,是所谓三方关系。
是日本人所创造的一个日语汉字名词,意为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 的关系。
就字义而言,劳使关系更能准确地表述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和劳动力 使用者的关系的内涵。
这一新概念的用意并不是只从语义的准确性考虑,而且还有用一个 中性的、更温和的名词来替代劳资关系这个具有对抗意味的概念的意义 。
在日本的劳动法学著述的具体行文中,劳使关系在更多的情况下是 指集体的或团体的劳动关系。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第一节 劳动关系的概念
(二)我国劳动关系的概念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关系具体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 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
目的:作为谋 生手段
性质:履行劳动 法律义务
主体:以职工 (雇员)身份从
事的劳动
劳动关系中的劳 动具有的特征
形式:用人单 位内部有组织
第一节 劳动关系的概念
▪ 广义的概念:是人们为实现生产劳动过程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是人 类社会活动中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 所有劳动问题的研究都可以说是对雇佣关系/劳动关系的研究。
– 可以采取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法学的研究方法(劳动法);管理 学的研究方法(人事/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劳动社会学)等等;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一、劳动关系的概念
(劳一动)关劳系动关的系词的源内涵 劳动关系是由英文“Labor Relations”一词翻译 而来,是雇员与雇主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 济关系的统称。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体制下,“劳动关系”又被称为:
▪ 劳资关系 (labor-management relations) 一般是指私有制的企业中的劳动关系,所体现的是雇
的集体劳动
现役军人、罪犯、战俘、义 工、家务、个体劳动及其他
人的第劳一动章? 劳动关系导论
在我国,劳动关系中的劳动,除了具有一般 的含义外,还有其特定的内涵。
劳动关系意义上的劳动,专指劳动者为谋 生而从事的、履行劳动义务的、有组织的、岗位 相对固定的集体劳动。
主要包括:
(1)从主体上看,它是以职工(雇员)身份所 从事的劳动。
《劳动关系学》课程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案例1-1
深圳台资富士康连续发生“12连跳”员工自杀事件之后 ,中国各地罢工接连不断——从台资的深圳宝安美律电子厂 和江苏昆山书元机械厂,再到日资天津三美电机、本田和丰 田汽车厂、韩资广东亚成电子厂等等,先后从南到北、从沿 海向内地爆发一系列罢工活动。中国出现了“罢工潮”,随 着富士康宣布加薪,以及中国23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 ,中国罢工潮并未形成燎原之势。
▪ 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对劳务派遣的规范管理,开展劳动关系争 议排查,加强劳动监察和调解仲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本章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
劳动关系的概念和实质是什么? 什么是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 冲突的根源和背景是什么? 理解合作的根源是什么? 冲突与合作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劳动关系学是研究劳动关系存在和运行的一般 规律的学科。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劳动关系学的研究内容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经济环境 政治环境 社会环境
劳方 资方 政府 就业制度和劳动合同 劳动管理和企业规则 劳动条件和劳工标准 ……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与机制 矛盾处理的方式和处理程序
第一节 劳动关系的概述
佣工人和企业主(雇主)的关系。
这一关系即包括劳动者个人与雇主的关系,也包括 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团体的关系。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 为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其特点是突出劳资的区别,主体 明确,关系清晰,但具有某种对抗的意义。
▪ 劳工关系(labor relations)
这一概念在于突出劳动关系是劳工为重点和核 心的关系,强调劳工的地位特别是劳工团体,更注 重集体的劳动关系,也比较强调工会与雇主之间的 互动过程,尤其是集体协商的过程。
一、合作的根源
1、为什么合 作?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二、冲突的根源
劳资双方的利益、目标和期望不可能 总是保持一致,相反经常会出现分歧,甚 至背道而驰。
根源可分为“根本根源”和“背景根 源”。
二、冲突的根源
根本根源
背景根源
2、 为什么冲 突?
冲
异化的合法化
广泛的社会不平等
突
的
根
客观的利益差异劳动力市源自状况集体劳动关系的特点是: 1、独立自主性; 2、明确的团体利益。
五、劳动关系的特点
个别性
集体性
平等性
隶属性
对等性
经济性 法律性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非对等性 社会性
获得人所拥有的 体面、尊严、归 属感、成就和满 足。
第二节 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与合作
一、合作的根源
合作,是指在组织中,管理方与 雇员要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在 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 则的行为。
吸引、保持和激励员工 保护管理方制定决策和保持灵活性的权利
企业在合同规定和政策范围内吸引、保持和 激励雇员
通过谈判签订集体协议保护工会和雇员的权 利
从工会获得承诺,在集体协议期限内不得举 行罢工
从管理方获得承诺,在集体协议期限内不得 闭厂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第三节 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
劳动关系的环境,主要是指能 够对劳动关系系统产生影响的各种 因素。
政府
主要承担四种角色: • 立法的制定者 • 公共利益的维护者 • 公共部门的雇主 • 有效服务的提供者
雇主
也称为“管理方”或资 方,是指雇用他人为其 工作,并支付工资或报 酬的法人或自然人。
雇主组织
主要形式是雇主协会, 以行业或贸易组织为纽 带,一般不直接介入雇 员与雇主的劳动关系事 务中。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一、经济环境 市场的变化,技术的变化,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的变化,
都会通过失业率、工资水平及结构影响劳动关系,而劳动关系 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市场、技术、就业结构等经济变量。 二、技术环境 三、政策环境 四、法律和制度环境 五、社会文化环境
▪ 狭义的概念: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是指企业作为用人单位(雇主)与 职工(雇员)及其组织之间依据劳动法律法规形成和调整的劳动法律关 系。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定义的要点:
▪ 劳动关系的主体一般是劳、资、政三方; ▪ 资方是管理方(management),因此,在公营部门也有劳动关系存在; ▪ 劳方通常指普通工人(非管理人员的雇员,在某些国家的法律中,雇员
案例表明中国劳动关系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18省市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深圳最高江西垫底
▪ 数据来源:/c/2012-08-10/051424941560.shtml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2012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努力提 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 重。完善工资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企业的目标 生存和保持竞争力
工会的目标 企业生存和保持竞争力的同时,维持工会的 生存与安全
发展和繁荣 从投资中获得有利的回报
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
企业与工会都能够发展和繁荣
企业从投资中获得有利的回报,并向雇员支 付“公平”的工资和福利
企业在合同规定和政策范围内有效地使 用人 力资源,并为工会成员提供工作安全和雇佣 机会
我国台湾地区和海外华人学者,更多使用这一 概念。
▪ 劳雇关系(employee-employer relations)
强调的是受雇者与雇主的关系,在这一关系 中,主要是指个别的劳动关系,一般不包括集体 的劳动关系。
一些不赞同工会的学者通常喜欢用这一概念 。这种劳动关系又被称之为雇佣关系。
▪ 劳使关系
源
雇佣关系的性质 工作场所的不平等
工作本身的属性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三、冲突的表现形式
形式
罢工 不服从 (主要包括:工作松懈、 低效率工作、怠工、)
辞职
权利义务的协商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激烈程度
四、冲突与合作的影响因素 (一)文化因素的解释
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变化和工人的行为可以由“文 化”因素来解释,包括工人找到工作时的价值观和信 仰,以及在工作期间对工作的态度和道德观的变化。
四、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
(一)个别劳动关系
个别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的基本形态,是劳 动者个人与雇主之间通过书面或口头的劳动合同, 来确定和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四、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的 构成形态
个别劳 动关系
集体劳 动关系
特点
人格上 的从属性
经济上 的从属性
独立 自主性
明确的 团体利益
从根源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比较,可以从以下两方面 有所收获: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1、人力资源策略的局限性
人力资源策略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些策略 本身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
2、理解工会和集体谈判制度
尽管工会加剧了双方的冲突,但工会更提供了一条解决冲突 的渠道。
企业与工会的目标冲突
劳资双方各自目标 是什么?
▪
劳动关系(labor relations)
作为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的表述,劳动关系是 一个最为宽泛和适应性最强的概念。作为劳动法的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 实际上包容了上述不同表述的概念的内涵。
劳动关系作为一个更为通用的概念,不仅可以避免所有制的不同所引 起的概念差别,而且可以避免从某种政治立场出发而引起的概念差异。这 一概念具有概括性和和客观性的特点,更能反映这一社会关系所具有的一 般的特征。
双方对比关系的力量,是指劳动者进入就业组织 后所具有的能够影响资方的程度,其中尤以退出、罢 工、岗位三种力量最为重要。
三、劳动关系主体
农民、解放 军?
雇员
在就业组织中,本 身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 权力并从属于这种权力 的工作者。
雇员团体
因为共同利益、兴 趣或目标而组成的雇员 组织,包括工会和类似 于工会组织的雇员协会 和专门的职业协会。
(2)从目的上看,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的职业劳 动。
即为获取报酬作为其生活主要来源,而相对固定 在一定劳动岗位上所从事的劳动。
(3)从性质上看,是履行劳动法律义务的劳动。 (4)从形式上看,是用人单位内部有组织的
集体劳动。
二、劳动关系的本质
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 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 和。
势力不大,也会对劳动关系产生巨大的影响。
− 通过集体谈判确定就业待遇和就业条件,并且可能对非工会会员,或者无工会的组 织产生影响。工会在国家层面的活动更是影响几乎所有的工人
▪ 劳动关系的基本性质是社会经济关系
服从单位工作规则 服从单位指示和命令 接受监督检查的义务 接受制裁的义务
生产组织属于雇主所有 工具或设备属于雇主 原料由雇主提供 责任和风险由雇主承担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四、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
(一)集体劳动关系
集体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通过行使团结权,组 成工会来实现自我保护,进而平衡和协调劳动关系。
它会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 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双方以集体协议或劳动合同的形式,甚至是以一种 心理契约的形式,规定彼此的权利义务、是非曲直。
劳动关系双方选择合作还是冲突,取决于双方的 力量对比。
力量分为劳动力市场的力量和双方对比关系的力 量。
劳动力市场力量,反映了工作的相对稀缺程度, 是由劳动者在劳动力 市场供求中的稀缺性决定的。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四、冲突与合作的影响因素
(二)非文化因素的解释: 1、“客观”的工作环境 2、管理政策和实施 3、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政策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四、冲突与合作的影响因素 (三)冲突和合作的根源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任何文化的和非文化的因素都只能影响冲突和合作 的程度与表现形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劳动关系的本质 属性------冲突和合作的存在。
▪ 产业关系 (industrial relations)
中文又译为工业关系。 原义为区别于前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 本特征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关系。 产业关系又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狭义同于劳资关系 ,主要指劳动者及工会与雇主之间的关系。 广义则指产业及社会中管理者与受雇者之间的所有关系, 包括了雇佣关系的所有层面,以及相关的机构和社会、经济环 境。 就主体而言,这一关系不仅包括劳资双方,而且还包括政 府一方,是所谓三方关系。
是日本人所创造的一个日语汉字名词,意为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 的关系。
就字义而言,劳使关系更能准确地表述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和劳动力 使用者的关系的内涵。
这一新概念的用意并不是只从语义的准确性考虑,而且还有用一个 中性的、更温和的名词来替代劳资关系这个具有对抗意味的概念的意义 。
在日本的劳动法学著述的具体行文中,劳使关系在更多的情况下是 指集体的或团体的劳动关系。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第一节 劳动关系的概念
(二)我国劳动关系的概念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关系具体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 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
目的:作为谋 生手段
性质:履行劳动 法律义务
主体:以职工 (雇员)身份从
事的劳动
劳动关系中的劳 动具有的特征
形式:用人单 位内部有组织
第一节 劳动关系的概念
▪ 广义的概念:是人们为实现生产劳动过程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是人 类社会活动中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 所有劳动问题的研究都可以说是对雇佣关系/劳动关系的研究。
– 可以采取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法学的研究方法(劳动法);管理 学的研究方法(人事/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劳动社会学)等等;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一、劳动关系的概念
(劳一动)关劳系动关的系词的源内涵 劳动关系是由英文“Labor Relations”一词翻译 而来,是雇员与雇主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 济关系的统称。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体制下,“劳动关系”又被称为:
▪ 劳资关系 (labor-management relations) 一般是指私有制的企业中的劳动关系,所体现的是雇
的集体劳动
现役军人、罪犯、战俘、义 工、家务、个体劳动及其他
人的第劳一动章? 劳动关系导论
在我国,劳动关系中的劳动,除了具有一般 的含义外,还有其特定的内涵。
劳动关系意义上的劳动,专指劳动者为谋 生而从事的、履行劳动义务的、有组织的、岗位 相对固定的集体劳动。
主要包括:
(1)从主体上看,它是以职工(雇员)身份所 从事的劳动。
《劳动关系学》课程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案例1-1
深圳台资富士康连续发生“12连跳”员工自杀事件之后 ,中国各地罢工接连不断——从台资的深圳宝安美律电子厂 和江苏昆山书元机械厂,再到日资天津三美电机、本田和丰 田汽车厂、韩资广东亚成电子厂等等,先后从南到北、从沿 海向内地爆发一系列罢工活动。中国出现了“罢工潮”,随 着富士康宣布加薪,以及中国23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 ,中国罢工潮并未形成燎原之势。
▪ 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对劳务派遣的规范管理,开展劳动关系争 议排查,加强劳动监察和调解仲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本章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
劳动关系的概念和实质是什么? 什么是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 冲突的根源和背景是什么? 理解合作的根源是什么? 冲突与合作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劳动关系学是研究劳动关系存在和运行的一般 规律的学科。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劳动关系学的研究内容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经济环境 政治环境 社会环境
劳方 资方 政府 就业制度和劳动合同 劳动管理和企业规则 劳动条件和劳工标准 ……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与机制 矛盾处理的方式和处理程序
第一节 劳动关系的概述
佣工人和企业主(雇主)的关系。
这一关系即包括劳动者个人与雇主的关系,也包括 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团体的关系。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 为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其特点是突出劳资的区别,主体 明确,关系清晰,但具有某种对抗的意义。
▪ 劳工关系(labor relations)
这一概念在于突出劳动关系是劳工为重点和核 心的关系,强调劳工的地位特别是劳工团体,更注 重集体的劳动关系,也比较强调工会与雇主之间的 互动过程,尤其是集体协商的过程。
一、合作的根源
1、为什么合 作?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二、冲突的根源
劳资双方的利益、目标和期望不可能 总是保持一致,相反经常会出现分歧,甚 至背道而驰。
根源可分为“根本根源”和“背景根 源”。
二、冲突的根源
根本根源
背景根源
2、 为什么冲 突?
冲
异化的合法化
广泛的社会不平等
突
的
根
客观的利益差异劳动力市源自状况集体劳动关系的特点是: 1、独立自主性; 2、明确的团体利益。
五、劳动关系的特点
个别性
集体性
平等性
隶属性
对等性
经济性 法律性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非对等性 社会性
获得人所拥有的 体面、尊严、归 属感、成就和满 足。
第二节 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与合作
一、合作的根源
合作,是指在组织中,管理方与 雇员要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在 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 则的行为。
吸引、保持和激励员工 保护管理方制定决策和保持灵活性的权利
企业在合同规定和政策范围内吸引、保持和 激励雇员
通过谈判签订集体协议保护工会和雇员的权 利
从工会获得承诺,在集体协议期限内不得举 行罢工
从管理方获得承诺,在集体协议期限内不得 闭厂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第三节 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
劳动关系的环境,主要是指能 够对劳动关系系统产生影响的各种 因素。
政府
主要承担四种角色: • 立法的制定者 • 公共利益的维护者 • 公共部门的雇主 • 有效服务的提供者
雇主
也称为“管理方”或资 方,是指雇用他人为其 工作,并支付工资或报 酬的法人或自然人。
雇主组织
主要形式是雇主协会, 以行业或贸易组织为纽 带,一般不直接介入雇 员与雇主的劳动关系事 务中。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一、经济环境 市场的变化,技术的变化,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的变化,
都会通过失业率、工资水平及结构影响劳动关系,而劳动关系 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市场、技术、就业结构等经济变量。 二、技术环境 三、政策环境 四、法律和制度环境 五、社会文化环境
▪ 狭义的概念: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是指企业作为用人单位(雇主)与 职工(雇员)及其组织之间依据劳动法律法规形成和调整的劳动法律关 系。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定义的要点:
▪ 劳动关系的主体一般是劳、资、政三方; ▪ 资方是管理方(management),因此,在公营部门也有劳动关系存在; ▪ 劳方通常指普通工人(非管理人员的雇员,在某些国家的法律中,雇员
案例表明中国劳动关系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18省市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深圳最高江西垫底
▪ 数据来源:/c/2012-08-10/051424941560.shtml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2012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努力提 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 重。完善工资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企业的目标 生存和保持竞争力
工会的目标 企业生存和保持竞争力的同时,维持工会的 生存与安全
发展和繁荣 从投资中获得有利的回报
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
企业与工会都能够发展和繁荣
企业从投资中获得有利的回报,并向雇员支 付“公平”的工资和福利
企业在合同规定和政策范围内有效地使 用人 力资源,并为工会成员提供工作安全和雇佣 机会
我国台湾地区和海外华人学者,更多使用这一 概念。
▪ 劳雇关系(employee-employer relations)
强调的是受雇者与雇主的关系,在这一关系 中,主要是指个别的劳动关系,一般不包括集体 的劳动关系。
一些不赞同工会的学者通常喜欢用这一概念 。这种劳动关系又被称之为雇佣关系。
▪ 劳使关系
源
雇佣关系的性质 工作场所的不平等
工作本身的属性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三、冲突的表现形式
形式
罢工 不服从 (主要包括:工作松懈、 低效率工作、怠工、)
辞职
权利义务的协商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激烈程度
四、冲突与合作的影响因素 (一)文化因素的解释
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变化和工人的行为可以由“文 化”因素来解释,包括工人找到工作时的价值观和信 仰,以及在工作期间对工作的态度和道德观的变化。
四、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
(一)个别劳动关系
个别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的基本形态,是劳 动者个人与雇主之间通过书面或口头的劳动合同, 来确定和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四、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的 构成形态
个别劳 动关系
集体劳 动关系
特点
人格上 的从属性
经济上 的从属性
独立 自主性
明确的 团体利益
从根源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比较,可以从以下两方面 有所收获: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1、人力资源策略的局限性
人力资源策略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些策略 本身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
2、理解工会和集体谈判制度
尽管工会加剧了双方的冲突,但工会更提供了一条解决冲突 的渠道。
企业与工会的目标冲突
劳资双方各自目标 是什么?
▪
劳动关系(labor relations)
作为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的表述,劳动关系是 一个最为宽泛和适应性最强的概念。作为劳动法的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 实际上包容了上述不同表述的概念的内涵。
劳动关系作为一个更为通用的概念,不仅可以避免所有制的不同所引 起的概念差别,而且可以避免从某种政治立场出发而引起的概念差异。这 一概念具有概括性和和客观性的特点,更能反映这一社会关系所具有的一 般的特征。
双方对比关系的力量,是指劳动者进入就业组织 后所具有的能够影响资方的程度,其中尤以退出、罢 工、岗位三种力量最为重要。
三、劳动关系主体
农民、解放 军?
雇员
在就业组织中,本 身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 权力并从属于这种权力 的工作者。
雇员团体
因为共同利益、兴 趣或目标而组成的雇员 组织,包括工会和类似 于工会组织的雇员协会 和专门的职业协会。
(2)从目的上看,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的职业劳 动。
即为获取报酬作为其生活主要来源,而相对固定 在一定劳动岗位上所从事的劳动。
(3)从性质上看,是履行劳动法律义务的劳动。 (4)从形式上看,是用人单位内部有组织的
集体劳动。
二、劳动关系的本质
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 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