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藤野先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中学语文课标》要求,阅读文学类作品时,要体验情感,领悟主题,得到启示,能够正确评价作品,并且会品味语言。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叙述类文学作品,选用鲁迅的《藤野先生》我认为比较恰当,但是难度较大。
鲁迅在文中回顾了留学日本的经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赞美了藤野先生的的高贵品格,又把爱国情感融汇其中,很巧妙。
二、学情及学法分析
初二的学生学习本文,有一定的难度,一是阅历较浅,二是心理不够成熟。
鲁迅在写作时,一向把自己的思想藏得很深,他说的与他想的往往不同。
鉴于以上原因,课上要多用阅读品味思考的方法,在老师的讲授引导下,看清文中的鲁迅。
安排两课时,一课时归纳事件,及人物性格,完成重点。
二课时归纳主题,解决句义,突破难点。
实际操作时,目标重点难点是交融的。
三、目标
根据三维目标的要求,依据以上的分析,制定目标如下:
1.阅读中识字解词,归纳事件,整理思路。
2.品味中辨析重点词句的运用,体会深远含义。
3.喜欢本文,进而喜欢鲁迅,喜欢推敲咀嚼文学作品。
4.教学重点是写人的具体化,难点是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对主题的理解。
四、过程
.导入:板书文章标题后,提问:“藤野先生是谁?”直接切入文章的主人公。
预习过的学生,就可以答出“鲁迅的老师”。
再提问:“什么时候的老师?”也可以答出“留学日本时的老师“。
三提问:“鲁迅认为这个老师怎么样?”
这一问题是击中难点,初二学生不容易说清楚。
于是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2.一读文本:找出文中写了关于藤野的几件事。
此环节要尽量多给学生自学的时间,教师学生都要保持安静。
学生利用以往的学习经验,完全可以归纳出来。
教师不要代劳,不要养成学生课堂懒惰的习惯。
师生共同明确:(一)相识。
<生活朴素,教学严谨>
(二)改讲义。
<严格要求,循循善诱>
(三)问裹脚。
<实事求是>
(四)漏题门。
<正义感。
>
(五)话别<师生情深>
在这一环节中,应该不断突出重点,归纳出事件之后,分析人物性格,就是要注意引导学生写人的具体化。
比如话别一段,“我”告知他将离开,写藤的神态,“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写出了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变化,伤心,想挽留,又无可挽留。
想表示悲伤,坚韧的个性又使他掩蔽。
于是“我”急忙安慰。
师生二人,可谓心有灵犀,令人感动。
在“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
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一段,质朴的叙述,浅白的语言,却浸透了依依离别的深情。
大家齐读,品味,体验没有抒情胜于抒情的效果。
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
品析“无非”“实在”“大概”“居然”“似乎”等副词对表达文意的作用。
3.学习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诚正直的高尚品质。
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以强盛祖国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采用小组自改互查的方式,组长点评完成情况。
二、研读关键语段,深透理解文意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1、2语段,思考: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2)“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
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明确: (1)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呼应。
作者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
描写了东京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远大抱负与灰色的环境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心绪包容在这感慨良多的一句话里面。
反衬出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2)句中“标致”是反语,用以讽刺。
“实在”表示“的确”的意思,用“实在”加强“标致”,增强了这一反浯的讽刺力量,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夷和反感。
而改动后则语意直露,缺乏讽刺意味。
2.学生集体诵渎第5语段,思考: (1)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
究其缘由是“物以希为贵”.那么句中的“大慨”可以用“因为”替代吗? (2)“居然睡安稳了”句中“居然”是什么意思?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
3.学生自读课文第24至3l语段,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2)“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特意写明呢? (3)“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句中“何尝”是什么意思? (4)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促成作者弃医从文的转变,对这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
4、.学生自读课文38语段,教师语段中“良心发现”一词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增加勇气”是指作者长期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正人君子”指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反动政府的御用文人等。
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
文章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思想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三、合作研讨,体验反思
1.关于课文主旨的理解,沦争颇为热烈,对于下面的说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结合文(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2.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引导、鼓励。
四、课堂小结
欣赏一篇优秀的作品,就像品味陈年佳酿,只有用心体悟,才能获得心灵的飞
跃和思想的升华。
鲁迅的文章尤为如此。
走进散文《藤野先生》,使我们更亲近
地触摸了鲁迅奋然前行的心迹,更深透理解了鲁迅感念师恩的丰富内涵。
藤野先生,令鲁迅感念,更镌刻在读者的心中,愿我们在关爱的沐浴中,生活的天空更
为湛蓝、亮丽。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藤野先生
鲁迅
明线: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没有民族偏见——怀念先生
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实习问中国女人裹脚
暗线:鲁迅的爱国情感——弃医从文
藤野先生---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较多,这些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
因此,本课的教学一定要围绕课程标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二的学生学习本文,有一定的难度,一是阅历较浅,二是心理不够成熟。
鲁迅在写作时,一向把自己的思想藏得很深,他说的与他想的往往不同。
鉴于以上原因,课上要多用阅读品味思考的方法,在老师的讲授引导下,看清文中的鲁迅。
安排两课时,一课时归纳事件,及人物性格,完成重点。
二课时归纳主题,解决句义,突破难点。
实际操作时,目标重点难点是交融的。
藤野先生--效果分析
欣赏一篇优秀的作品,就像品味陈年佳酿,只有用心体悟,才能获得心灵的飞跃和思想的升华。
鲁迅的文章尤为如此。
走进散文《藤野先生》,使我们更亲近地触摸了鲁迅奋然前行的心迹,更深透理解了鲁迅感念师恩的丰富内涵。
藤野先生,令鲁迅感念,更镌刻在读者
的心中,愿我们在关爱的沐浴中,生活的天空更为湛蓝、亮丽。
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学效果良好,主要表现在:1、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心选择视频材料,学生的学习情绪在教师精心调动下比较高涨。
2、学习态度积极,紧跟教师思路,使学生健全人格得到培养,学习信心和学习能力得到增强。
3、在课堂上能针对问题积极涌跃的动口、动手、动脑。
4、能在师生、生生平等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突破重、难点,尽而完成教学目标。
5、反馈中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完成了教学任务。
不足之处:
由于作品有年代感学生对于鲁迅先生的民族自尊心的感悟较差。
主旨的理解不到位。
在课堂教学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很不足,对于课堂预习,学生完成的质量不一样,有的认真,有的应付,结果导致讨论的时候,有的轻松,有的忙碌还迷茫,发言也就不积极,学习效果就会差一点。
同时,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有的小组严格按照要求讨论,组长认真负责,效果明显,有的小组则是说话或者是一个人发言其他人听,达不到共同掌握知识的目的。
《藤野先生》--教材分析
《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品读人生,感悟亲情的作品。
本篇课
文写的是作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
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并根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制定了“藤野先生”课时的教学设计方案。
问题提出-----引导思路----合作学习-----归纳总结-----精神学习,并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和课前准备的材料共同研究,学习。
巩固已学的生字和生词。
从课文中寻找文中“写藤野外貌特征的语句,说明他们的作用”,“分析文中四件事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为什么说他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讨论的结果;最后,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品评重点句段,领会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在叙事中如何运用心理描写抒发感情。
藤野先生评测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B)
A.教诲(huì)系住(jì)油光可鉴(jiàn)
B.不逊(xùn)诘责(zé)抑扬顿挫(cuò)
C.订正(dìng)喝采(hè )杳无消息(yǎo)
D.解剖(pōu)绯红(fēi)深恶痛疾(wù )
2.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也有解散辨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B.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崎形。
C.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
D.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憋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
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
A.他出国两年了,至今杳无消息。
B.这部小说情节抑扬顿挫,读来激动人心。
C.对于邻居的盛情邀约,我好意难却,不得不与他们一起吃饭。
D.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是深恶痛疾的。
①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
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②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业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
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
饭食也不坏。
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
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
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③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
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
最初是骨学。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载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④“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
⑤“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
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
⑥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
究意是怎么一回事呢?”
1、作者为什么只记得“日幕里”和“水户”?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日幕”触发了作者忧国之情,印象深刻;“水户”是反清志士客死的地方。
反映了作者爱国的思想感情。
2、作者把日本职员的“操心”说是“好意难却”,联系下文看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铺垫。
因为有了这段内容,藤野先生的真诚关心就表现得更突出了。
3、“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中的“大概”对表达意思有什么作用?
大概,表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与“罢”合用更加强了不敢肯定的语气,这是作者用恢谐的语气猜测他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
4、⑤⑥两段表现出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
热情诚恳,求实精神。
5、从③至⑥段看,课文在写人上有什么特点?
选取典型的事例,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质。
藤野先生---教学反思
《藤野先生》是八年级下册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感情真挚的忆师范文,文章回忆了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和藤野先生相识交往的过程,给我们刻画了一个认真负责,正直,毫无民族偏见的老师形象。
同时,文章也透出了鲁迅先生深厚的爱国热情,以及他弃医从文的原因。
在教学本文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默读去感知文章内容,以此来继续提高学生的概括水平。
其次,我主要从“分析人物”入手。
引导学生把直接描述藤野先生的部分提出来分析,帮助学生从藤野先生的声音、神态、语言、行动以及与“我”的关系中,了解藤野先生的性格特征,然后再了解作品的其余部分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讲授这篇文章时,我设计的是三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进行字词、课文的梳理工作。
从课文中的“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线索,理清文章所记叙的事件,并且归纳分析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把握我对于藤野先生的感情。
第二课时,抓住课文中对于清朝留学生和日本爱国青年对于先生的诋毁来理清“我”的思想历程,明确先生的爱国之情。
第三课时,集中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三课时的设计,应该说层次性很明确,第一课时,侧重于整体掌握和理解课文;梳理文章在选材典型并能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刻画人物形象的特点;第二课时,则侧重于抓住“爱国之情”这一条主线来分析“我”的弃医从文的原因。
第三课时,理解鲁迅先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很不足,对于课堂预习,学生完成的质量不一样,有的认真,有的应付,结果导致讨论的时候,有的轻松,有的忙碌还迷茫,发言也就不积极,学习效果就会差一点。
同时,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有的小组严格按照要求讨论,组长认真负责,效果明显,有的小组则是说话或者是一个人发言其他人听,达不到共同掌握知识的目的。
藤野先生---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注重学生健康个性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提倡创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特征,以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观念。
在我的教学《藤野先生》过程中也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
这是我安排的第一课时,依据课标和教学理念,我主要运用了阅读品味法,朗读体验法。
注重教师的启发引导,同时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的个性张扬。
在具体操作时,还要注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把握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绪变化。
根据三维目标的要求,依据以上的分析,制定目标如下:
1.阅读中识字解词,归纳事件,整理思路。
2.品味中辨析重点词句的运用,体会深远含义。
3.喜欢本文,进而喜欢鲁迅,喜欢推敲咀嚼文学作品。
4.教学重点是写人的具体化,难点是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对主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