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教育中的自然美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学校教育中的⾃然美育
2019-05-26
⾃然美育是美育中相当重要的⼀部分,它的⽬标在于将⼈们置⾝于⼤⾃然的阳光⾬露之中,体验⽣命的⽅式和状态,从⽽激发⼈们对美的追求与探索。

通过⾃然美育的定义、作⽤以及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然美育三部分,来讨论学校教育中的⾃然美育。

学校教育⾃然美育审美想象⼒
⼀、⾃然美育的定义
⾃然美育指通过对⾃然美,特别是对祖国⼤好河⼭的欣赏⽽实施的美育。

如果说,美育的⽬标在于促使⼈们在⼈格结构、知识结构、⾝体结构和审美结构诸⽅⾯得到全⾯发展,那么⾃然美育则是美育中相当重要的⼀部分,它的⽬标在于将⼈们置⾝于⼤⾃然的阳光⾬露之中,体验⽣命的⽅式和状态,从⽽激发⼈们对美的追求与探索。

⼆、⾃然美育的作⽤
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因素渗透到⽇常⽣活的⽅⽅⾯⾯,使得越来越多的⼈追求物质⽣活,趋于功利化。

加之,科学技术不断呈⼏何数字的增长之势,互联⽹占据了⼈们⼤量的时间,从⽽⼤⼤减少了⼈们⾛进⾃然、领略⾃然、享受⾃然、感悟⾃然的机会,对于久居城市、长期囿于学校的学⽣⽽⾔就更为严重。

这⼀现象⽇益引起学界各专家的重视。

例如,西⽅马克思主义者赫伯特·马尔库塞对这⼀现象感叹道:“商业化的、受污染的、军事化的⾃然界不仅从⽣态意义上,⽽且也从⽣存的意义上缩⼩了⼈的⽣活世界。

它妨碍着⼈对他的环境世界的爱欲式的占有和改变:它使⼈不可能在⾃然中重新发现⾃⼰,⽆论是在异化的彼岸,还是此岸。

”由此可见,⾃然美育的重要性,它是美育⼯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并在完善学⽣⼈格结构、知识结构、⾝体结构、审美结构中发挥着重⼤的作⽤。

(1)在⼈格结构⽅⾯,观赏与领略⾃然美可以促使学⽣领悟⼈⽣、砥砺品格,于潜移默化之中确⽴⾼尚情操。

也就是说,虽然⾃然景观本⾝没有情感,但是它可以刺激⼈的感官,触动⼈们的情感,从⽽促使⼈产⽣情感、情绪,甚⾄思考、探索。

(2)在知识结构⽅⾯,观赏⾃然风光,尤其是⼈⽂景观的美,能够开拓视野,增⼴见闻,提⾼⼈的⽂化素养。

世界上的⾃然景观和⼈⽂景观多种多样,每⼀种⼭川风景都饱含丰富的⽂化底蕴的积淀,对学⽣开展⾃然美育,可以促使学⽣开拓视野,全⾯了解各类的⾃然风光,积累鉴赏经验。

(3)在⾝体结构⽅⾯,观赏⾃然美能够陶冶性情,愉悦⾝⼼,孕育出美好的⾃然情感。

接触⼤⾃然,本⾝就是⼀种户外活动形式,可以利⽤空⽓进⾏⾝体锻炼,不受地区、季节和物质条件的限制。

通过领略⾃然美,⼈们既可以得到外在形体的锻炼,⼜能够获得内在情感的陶冶,这⽣理与⼼理⽅⾯的双重收获⾜以使⼈的⾝体结构更趋优化。

(4)在审美结构⽅⾯,观赏⾃然美能够培养审美情趣,增长审美的欣赏和创造能⼒。

20世纪40年代,郁达夫先⽣就曾对⾃然美育问题做过相关评价:“⾃然景物以及⼭⽔,对于⼈⽣,对艺术,都有绝⼤的影响,绝⼤的威⼒……欣赏⼭⽔以及⾃然景物的⼼情,就是欣赏艺术与⼈⽣的⼼情。

”⾃然美是审美的源泉之⼀,⾃然美是极为丰富的养料不断滋润着学⽣的审美⼼理结构,它的形式特征以其特有的造型美、⾊彩美、声⾳美、节奏美和动态美来锻炼⼈们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它的审美意蕴则以其特有的丰富内涵来锻炼⼈们对内容的体悟能⼒。

三、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然美育
1.教师要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敏锐的审美感受⼒和丰富的审美想象⼒
19世纪法国伟⼤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是缺少发现。

”作为教师,需要培养学⽣发现美的能⼒,即审美感受⼒,这也是⾃然美育的基础。

要培养审美的感受⼒,最有效的⽅式就是审美实现。

马克思就曾指出:在“从对象上展开⼈的本质的丰富性”的同时,“⼈的主观感受的丰富性”也随之发展起来。

因此,教师应当多带领学⽣接近⼤⾃然,接触美的事物,步⼊美的境界,以激起学⽣对美的追求与探索,从⽽提⾼审美的感受⼒。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在寒暑假进⾏远⾜,积极开展“春游”、“秋游”等活动,让学⽣尽情享受⾃然,去同溪流⼀起细语,去倾听树叶的倾诉,去感知⼭泉的叹息,去触摸⼤地的脉搏和海洋的呼吸。

通过外物与内⼼之间⽆数次相互作⽤,⼀定外在形式便会通过知觉与特定⼈类情感联系起来,引起⼀种特定的感觉。

此外,审美想象⼒的培养也是⾃然美育的基础之⼀。

审美想象⼒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对象的刺激、诱导下,通过想象将⼤脑中借助记忆所储存的众多相关表象重新进⾏组合、加⼯、改造以认识对象和创造新形象的能⼒。

它是⼈所特有的能动性、创造性的⼼理功能,也是审美感知迅捷升华为理解,激起情绪、意志活动和审美形象创造的直接反映。

由于⾃然美的特点是以形式取胜,因此就更需要观赏者具备审美想象⼒。

在⼭⽔审美中观赏者想象⼒⾃然驰骋的天地最宽,⾃然美之所以以超越⾃然物的感性形式主要在于审美主体的情感贯注和想象创造。

作为教师,要进⼀步调动学⽣的知识积累,挖掘⽣活积淀,使学⽣能步⼊美境之中,尽情投⼊,全⾝⼼领会,达到⽂情交融,物我合⼀的境界。

2.教师要在学校教育中把欣赏⾃然美同描绘⾃然美的诗、⽂、画等结合起来
⾃然美的问题,历来被视为美学的“阿喀琉斯之踵”,教师中应当结合描绘⾃然美的⽂学艺术作品实施教育,表现⾃然美的⼭⽔
诗、风景画、⽥园诗、园林建筑、⼭⽔⾳画等艺术作品就是⾃然美育的良好实施⼿段。

例如,陶渊明的诗作《饮酒》:结庐在⼈境,⽽⽆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远地⾃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

诗⽂描绘了去欣赏⼤⾃然的⽆限清新和⽣机勃勃,仿佛可以闻到江南乡村飘逸的酒⾹,可以看到诗⼈诗酒耕读、极富情趣的⽥园⽣活。

教师可以通过对诗⽂本⾝的分析与教学,引导学⽣展开联想,从⽽实施⾃然美育。

3.教师要在学校教育中引导学⽣积极主动地与⾃然景观进⾏物我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是体悟⾃然美的重要因素,如若没有情感互动,那么主体对⼀切的景物都会⽆动于衷。

正如马克思所⾔:“忧⼼忡忡的穷⼈甚⾄对最美丽的景⾊都⽆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看不到矿物的美的特性。

”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主动与⾃然景物交流,并由此发省深思。

4.教师要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学⽣的历史、⽂化和艺术修养,提⾼审美⽔平
每⼀种⾃然风貌都蕴含着相关的历史⽂化,因此要深刻体会⾃然美,就要加强学⽣的历史、⽂化与艺术修养。

例如,青岛琅琊台风景三⾯临海,与蕴奇耸秀的群⼭和俨如画屏的岛屿相携相望,⾃然风光⼤⽓磅礴,雄秀瑰丽,是历史⽂化的积淀,是⼈⽂、历史、⾃然的完美结合。

通过学习历史⽂化知识,提⾼学⽣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培养学⽣对⾃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和感受⼒。

参考⽂献:
[1]张法.美育教程[M].北京:⾼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马尔库塞.反⾰命与造反[A].⼯业社会与新左派[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
[3]刘勰著.范⽂澜注.⽂⼼雕龙[M].北京:⼈民⽂学出版社,1958.
[4]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张⽟能.⾃然美与实践的⾃由[J].福建论坛,2007,(5).
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1
好⽂章需要你的⿎励
你需要服务吗?
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
了解详情
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
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
了解详情
被举报⽂档标题:论学校教育中的⾃然美育
被举报⽂档地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