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炼意
【常见题型】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指点迷津】1.知作者,明主题 2.看题目,定基调。
这种题型主要考察对诗歌主题和情感态度的领悟。 首先要注意整首诗的基调,然后根据所描绘的形 象特点以及作者的风格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
题型归类
1.拟题填字题 2.描绘画面题 3.赏析辨析题 4.品味语言题 5.分析技巧题 6.把握情感主旨题
炼字 炼句 炼意
炼字
【常见题型】:1.从诗中找词语作为诗歌题目 2.补词,使诗句更完整。 3.说说某字的好处。 4.说说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指点迷津】1.关注诗中的特殊词语 动词 形容词 叠词 拟声词 颜色词 2.理解词语在诗歌中的含义,分析作
鉴于中考诗歌鉴赏的基本特点,在应试策略上我们要 注意以下几点: (1)丰富诗词积淀,厚积薄发。 只有大量的阅读积淀,才能由量变到质变,提高诗词 鉴赏的能力。 (2)明确考标要求,了解设题特点和命题趋势。 只有熟悉考试要求,才能学有方向,提高鉴赏训练的 针对性。 (3)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模式,掌握古诗鉴赏基 本术语。 只有熟悉各类题型,把握解题要领,才能提高解题能 力。
【指点迷津】 1.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比 通感,互文。(关注题目中有没有注明从哪个角度 进行赏析) 2.常见表现手法:白描,用典,象征,想象,烘托, 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 物言志。
【注意】解题时要从全诗的结构特色,艺术风格, 以及诗词中的景与情,事与理等关系综合考虑。
(常州2019年)阅读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绝句,完成 题目。(3分)
宴词 柳堤春水绿悠悠,畎①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②,桃溪浅处不胜 。
【注释】①:quǎn,田间小沟。②棹:zhào,船桨。 (1)为末尾句补一个字,使诗句完整。 (2)诗人参加宴会是为了
宴词 作者: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 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 桃溪浅处不胜舟。
(常州2018年)阅读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完成填 空与简答。(3分)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石矶:河流wk.baidu.com露出的石堆。
(1)这是借用东晋
的《桃花源记》意境而写
的一首诗,我给这首诗拟定的题 《
》。
(2)这首诗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桃花溪 唐代: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胸藏万汇凭吞吐 腹有诗书气自华
(常州2017年)从唐朝诗人韦应物的这首诗里选 一个词语作为诗的题目,并简述理由。(3分)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农耕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饥勤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观田家 唐代: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批文以入情,入情以会心
从诗词的题材入手,可以较好的把握诗词的主要内 容,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歌常见的主题】 忧国忧民 怀古伤心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归隐田园 惜春悲秋 忆友怀旧 思乡念亲
蔑视权贵 寄情山水 离愁别恨 相知相思
掌握了诗歌的情感坐标,有助于我 们赏析诗歌的用词之妙,意境之远。
策略总结
古诗词鉴赏
中考专题复习(四)
直击中考
(常州2016年)在苏轼的这首诗里找一个词 语作为诗的题目,并简述理由。(3分)
送客客已去,寻花花未开。未能城里去,且复溪边来。 父老借问我,使君安在哉。今年好风雪,会见麦千堆。
《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作者为古 代诗人苏轼,其内容如下:
送客客已去,寻花花未开。 未能城里去,且复水边来。 父老借问我,使君安在哉。 今年好风雪,会见麦千堆。 春来六十日,笑口几回开。 会作堂堂去,何妨得得来。 倦游行老矣,旧隐赋归哉。 东望峨眉小,卢山翠作堆。
者表达的情感。
炼句
【常见题型】1.分析某一句的表现手法 2.发挥想象,描绘画面 3.从修辞的手法赏析某句。 4.分析某句的心情变化。
【指点迷津】1.抓住诗歌描绘对象,抓住景物的主 要特征,发挥想象,丰富诗歌内容。
2.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 创造意境时所采取的特殊“手段”,包括:修辞 手法,表现手法,抒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