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10 现代文阅读II小说叙事特征(五)(答题模版)-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10现代文阅读II小说叙事特征(五)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十分讲究如何讲述故事。

近几年,高考命题对小说的叙事方面考查较多,逐渐成为命题热点。

如2021年新高考卷Ⅰ的“冰山”理论叙事方式(也是情节安排技巧)、2018年全国卷Ⅰ的“历史与现实交织”方式等。

小说作为叙事性文学,叙事的切入角度、视角变化、方式、技巧以及节奏等腾挪跌宕之处甚多,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备考时,不能仅仅把“叙事”当作与描写、议论、抒情相并列的表达方式。

小说叙述特征的复习与后面的“赏析情节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但从高考命题趋向来看,把它单列出来复习十分必要。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讲,熟悉叙述的角度和人称,也有助于理解小说的内容,也便于分析和解决试题所提出的问题,为准确解答试题奠定基础。

虽然近几年,新高考卷没有直接涉及到叙事角度和人称的试题,学生在学习和备考时应该掌握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时序和叙述节奏等知识点。

叙述视角、叙述者和小说虚构是近年的高频考点,考查难度不大,未来的叙事学考查将会更多涉及叙述时序和叙述节奏等知识点,难度上将有所增加,以便全面考査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因此,考生需要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具备一定的知识敏感度,在答题时能更准确地感受小说的叙事艺术并与相关知识进行结合。

将叙事学和小说理论结合起来,构建新的小说理解图式,可以提高考生的小说文本解读能力,让考生逐渐在小说解读中处于主导地位。

叙事如何做到引人入胜?我们可向小说学习叙事艺术。

提到小说,人们通常强调情节的精心安排和人物形象的着意刻画,其实,还需注意视角、虚实、环境和细节。

一、根据需要,选择恰当视角。

小说中的视角,指的就是以谁为立足点去观察和叙述,它分为“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两大类,叙事者可根据需要选择。

全知视角(上帝视角、无限视角)常用第三人称来叙事,叙述者置身于故事之外,全知全能,包括人物的过去和未来,言行和内心。

如卡夫卡的《变形计》,以全知视角来叙述各种人物面对主人公“变成一只巨大的甲虫”时各式各样的反应。

全知视角叙事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的限制,抒写自由,但可信度低,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有限。

限知视角(限制视角、有限视角)常用第一人称来叙事,叙述者置身于故事之中,仅从自身视角去描述人物和事件。

如鲁迅的《祝福》中,序幕写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尾声写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用了第一人称,是限知视角。

限知视角叙事给人真实感,但易受到人物本身条件的制约。

有的作品,在叙述中改变视角。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

看时,前面那个人是軍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

”“看时”之前是全知视角,“看时”之后是李小二的眼中所见,是限知视角。

李小二看到的是两个“来得不尴尬”的人,视角一转换,造成了悬念,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凸现主题,处理虚实关系。

这里所说的虚实,指小说的虚构与真实。

小说是用虚构的手段挖掘真实的艺术,如《变形记》,人变成了甲虫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这个故事却会让人感到十分真实——让你透过生活的纷乱表象发现“金钱至上,世态炎凉”的现实。

生活的真实是原始的、粗糙的、朦胧的;小说的真实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真实的集中和提炼,是扒开云雾看到的本真,而表现这样的真实,需要使用虚构的手段。

志怪小说、科幻小说,故事本来是假的,但表达的主题要么揭露丑恶,要么洞察人性,要么让人思索,要么给人警醒……小说主题的真实才是最本质的真实。

小说的描写给人真实的感觉,是因为它依据逻辑来虚构,情节发展要合理,细节描写要真切,感情抒发要自然。

那么,虚构的技巧有哪些呢?“移花接木”是把一个人的事情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杂取种种”是在广泛集中大量生活原型的基础上创造典型;“添枝加叶”是作者发挥想象对本身简单平淡的事件进行补充。

虚构的目的,是为了凸显主题。

三、表现人物,重视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风霜雨雪、花草树木等。

环境描写服务小说主题,并侧面推进人物形象的刻画。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祝福》开头对社会环境的描写,忙碌制作“福礼”的是女人们,但“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年年如此,家家如此”,显示出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阶级关系依旧,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林教头风雨山神庙》中关于“雪”的自然环境描写,“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正下得
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渲染了肃杀凄冷的气氛,烘托了林冲孤独、勇敢、悲壮的英雄形象,推动了相关情节的发展。

环境描写要求:目的明确,要为表现人物服务;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四、突出特点,强调细节铺陈。

在描写人物时或是在渲染气氛时,细节能够突出人物或景物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细节就是说服力,细节就是感染力。

细节描写就是抓住细小环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它渗透在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中。

细节描写常用铺陈的手法,就像镜头慢放,细致地依次展示细节。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这段描写就是对人物动作细节的铺陈,写了林冲检视火盆的过程,突出了林冲办事谨慎的特点。

细节描写生动形象,需要调动各种感官对事物作细致的观察。

铺陈时,抓住事物的特征和变化,按一定顺序一一描摹。

小说叙事,有了素材,定好主题,就要考虑叙述视角的问题,处理好虚构和真实之间的关系,做到意在笔先。

必要时,对环境和细节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

具备高超的叙事艺术,笔下的故事才精彩纷呈。

从六点入手分析小说的叙述特征
浙江省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高三年级语文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考查了余华的小说《蹦蹦跳跳的游戏》,其中有这样一道试题: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

这一考点我们并不陌生。

2017年,文学类文本阅读都选用了叶紫的《古渡头》,并设置了一个问题:“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它考查的就是小说中有关叙述的知识。

2019年高考语文浙江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呼兰河传》(节选),其中也设置了“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的试题。

由此可见,有关小说叙述特征的知识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有必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掌握。

分析小说的“叙述特征”,究竟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我们可以从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的话题知识“叙述”出发,并结合苏教版必修教材中的小说来进行梳理。

叙述角度
叙述角度又可称为叙事视角,它是小说叙述的立足点。

叙述角度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叙述人的问题,即故事由谁来讲。

它包含了如下问题:谁来讲?为什么是他来讲?他是谁(年龄、身份、性别、职业、经历、性格等)?和小说以及小说中的人物是什么关系?他对故事或故事中的人物持何种态度?因为叙述人的年龄、性别、身份、职业、地位等决定了叙述的腔调、口吻、语言,等等。

比如,孩童视角和老人视角就是不同的,孩子涉世未深,老人沧桑世故,对于世界和人生,前者仰视,后者俯视。

叙述角度还包括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全知视角中,叙述人对整个故事都了如指掌。

有限视角中,叙述人所知受自身的视、听、想限制,读者需要动脑筋才能理解故事。

一般来说,传统小说比较喜欢采用全知视角,而现代小说中有限视角运用得多一些,当然也不乏两者结合或相互转换的情况。

比如《最后的常春藤叶》,全文主体部分采用的是全知视角,而结尾处则采用了有限视角,让苏艾来交代事情的原委,从而达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叙述视角的转换还可以起到深化主题的重要作用,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含量。

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运用了转换叙述视角的方法,用人物之间的相互观察来刻画人物的外貌特征。

贾母及贾府中的重要人物是通过林黛玉的眼睛和心理感受来写的,而黛玉的外貌和风度则通过王熙凤、贾宝玉和众人的眼睛来观察。

这样,每个人物的肖像就都具备一定的客观特征,又熔铸着叙述主体的感情烙印,成为主客观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叙述人称
人称是区分叙述人在叙述时是站在局内还是局外的依据。

采用第一人称时,叙述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采取的是有限视角;使用第三人称时,叙述者并非故事里的人物,其采用的視角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使用第二人称“你”,则是叙述者“我”对着故事里的“你”进行倾诉、交谈。

关于使用三种人
称各自的好处,《外国小说欣赏》中有详细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1.“我”——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事
叙述者站在“我”/“我们”的立足点上进行叙述。

“我”既是生活事件的观察者,又是故事的叙述者。

文章的全部内容都是从“我”的角度看出、听出,都是从“我”的角度叙述出来的。

用第一人称来叙述,由于叙述者所叙的是亲身的所见、所闻、所历,读者读起来就会倍感真实、亲切。

优点是给人以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不足是限制了人的视野,叙述的空间狭小。

小说中的“我”有两种:
(1)非“主人公”型:可以是旁观者,也可以是参与者,还可以是旁观者兼参与者。

①旁观者:旁观者置身事件之外,可以用更冷静疏离的方式呈现故事,使故事更加客观、真实;
可以观察、点评故事里的各种人物;可
以坦白自己的不明白之处,让读者去思考。

②参与者:参与到事件中,与主人公得有某种程度的关联(要考虑到“我”这个参与者的身份作用),可以与主人公直接对话,可以衬托主人公,可以对事件、人物产生影响等。

(2)“主人公”型: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也因此具有一种性格化的意义,且读者容易将自己代入“我”的境地中,拉近与“我”的距离。

分析“我”的作用、效果(要考虑叙述者的身份,是参与者、见证者还是亲历者。

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

好处是真实亲切,拉近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便于展开心理描写。

不足是只能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是有限的讲述。

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就是用的第一人称叙述,通篇都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而读者有时简直觉得变成了鲁滨孙本人,在荒岛上生活;或者似乎是鲁滨孙在荒岛上孤身生活的惟一目击者。

尤其是鲁滨孙作为第一人称叙述,可以十分详细地描写他的心理活动。

这就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

不过,第一人称叙述有它的不可克服的缺点,即主观渲泄的过分和客观视域的局限。

主观渲泄的过分是指可能流于脱离小说情节的议论、抒情,客观视域的局限是不能涉及除“我”之外的所见所闻,这就限制了小说这种文体表现生活的自由度。

欣赏第一人称时要注意,第一人称叙述中,“我”不是作者,而有人一看到“我”,就以为是作者本人,这是错误的,“我”与小说中人其他任何一个角色一样,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没有特殊性,“我”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

“我”作为小说次要角色的例子如鲁迅的《孔乙己》,“我”是一个小学徒,在小说中只是非常次要的角色,而主角则是孔乙己。

小说通过小学徒“我”的眼光看孔乙己和其他人物的表演,从而展现世态的炎凉,孔乙己命运的可悲。

安排一个“我”做目击者,这就比用第三人称更为真实地揭示人物性格遭际命运。

第二人称
叙述者站在“你”/“你们”的立足点上进行叙述。

“你”可以指代读者,读者作为听众听作者叙述;可以指代文中的人物,作品中的人物作为对象被作者叙述。

优点是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强烈呼告;不足是有环境限制。

运用第二人称写作,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小说中既出现“你”,同时也出现“我”与“他”,这种情况一般不能称为真正的第二人称小说;二是小说通篇只出现“你”,而不出现“我”,更不出现“他”,这就是所谓真正用第二人称写作的小说。

后者写作难度尤其高,成功者少,外国一位现代派作家创作了一部叫做《变》的长篇小说,用第二人称叙述,取得了较大成功,为人们所称道。

比如其中一段:
你这又开始你熟悉的游戏了,给你的每一个旅伴起名字。

不过托马这个名字对在座位上来回折腾的这个小男孩不合适,因为他比你的儿子小得多,最好管他叫,比方说,安得列吧。

拉着手领他出去的那个女人是波利阿特太太,至于那对年轻夫妇,不,不用文学里的名字,简简单单,叫他们彼埃尔……等一等,也不能叫塞西尔,叫阿涅斯挺好,博罗米尼在纳伏纳广场上盖的教堂就叫做圣阿涅斯因阿戈内教堂。

第二人称叙述与第一、三人称叙述的明显差异,就在于它的强烈的感情倾向。

一个“你”字,似乎让读者遇到久别重逢的老友,回忆起许多美好的往事。

当代作家刘心武也认为,第二人称叙述更能让读者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

因为第一人称叙述,主要有利于“我”的心怀的袒露;而第三人称叙述,则似乎有冷眼旁观的意思;第二人称的一声“你”,则顿时让读者心中一热,仿佛在与作者进行促膝谈心了。

第三人称
叙述者站在“他”/“他们”的立足点上进行叙述。

这种叙述人称比较自由,作者几乎成了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人物的内心秘密、遥远的过去、未来的发展,叙述者都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自由、灵活地进行叙述。

优点是视野开阔,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客观描述;不足是缺少真切感。

这种叙述视角,小说的叙述者不但了解小说里全部细节的发展,而且了解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心理动态,就连两个人之间的悄悄话,叙述者也知道;连第二个人都无法知道的人物内心最隐秘的想法,叙述者也了如指掌。

它的最大优点是比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在叙事方面都更方便,无所不知,全知全能;不足之处,是导致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阂,作者总把读者排斥在外。

不像第一、二人称那样,好像作者在与读者交谈似的。

关于第三人称叙述的小说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所以在此就没有必要举例。

大家可以拿它们来与一、二人称小说作比较,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同一篇小说中,还存在人称转换的问题。

2011年高考语文浙江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选用了《胡安发现了一条绳索》,这篇小说全文采用第三人称叙述,结尾两段却转换成了第一人称。

这种人称的转换,拉近
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使故事更具有真切感。

《外国小说欣赏》中的选文《安东诺夫卡苹果》是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的,但第三节的倒数第二、第三段却变成了第二人称。

这种人称的转换,意味着叙述者“我”移位到了小说之外,别有欣赏、依恋和倾诉的意味。

而且“你”的称呼和表述,极容易把读者带入情境之中,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小说的节奏也由前面狩猎时的紧张激烈而变得舒缓平和起来。

叙述顺序
叙述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一般来说,小说都是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讲述的,也就是顺叙。

这样讲述的好处是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层层深入,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但有时候为了突出某种效果,也会采用倒叙的叙述方式。

比如《祝福》,先写祥林嫂凄惨死去,再来讲祥林嫂的一生。

这不但设置了悬念,还有力地渲染了浓厚的悲剧气氛。

插叙和补叙都是顺叙的补充,也就是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

插叙的作用一般为:使情节更完整,更有逻辑性;使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丰满,人物形象更鲜明,主题更突出。

同时,叙述的过程中宕开一笔,避免了平铺直叙,使小说曲折有致、摇曳生姿,能增加阅读趣味。

补叙有两种情况,一是在文章最后,对影响事件发展的关键伏线予以披露,使之真相大白,震动读者,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一般是简短的点睛之笔。

二是对叙述中提到的主要时间和人物做补充交代。

插叙和补叙的区别如下:
插叙不是叙述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不发生在叙述主流的时间范围内。

删去它虽然会影响和削弱主题的深刻性,但不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

补叙是情节构成的一个有机部分,一般发生在记叙的时间范围内,删去它会直接影响情节的完整性。

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在篇末,而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速度控制
小说里的时间与生活中的时间是不对应的,小说有它自己的节奏。

当小说要加快叙述速度时,一般采用简练的概括性叙述;而当小说要放慢叙述速度时,就会进行大量的详尽的描写,如《安东诺夫卡苹果》中
大量的场景描写,《山羊兹拉特》中关于环境变化的描写等,都使得小说的节奏变得舒缓。

尤其是《山羊兹拉特》中的环境描写,有幕间音乐的意味,起过渡和调节节奏的作用,舒缓情绪的同时又推动情节发展。

叙述和描写,是控制小说速度和营造叙述波澜的法宝,它们能让小说呈现出一种有张有弛的叙述节奏。

2019年高考语文浙江卷《呼兰河传》(节选)“叙述上的特征”一题,参考答案第三、四点如下: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

严格来说,“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不属于“叙述”特征。

我们不妨重新组织答案,理清其中的逻辑: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过程中,穿插了大量的场景描写,细腻、生动、传神,使得整个叙述节奏舒缓,呈现散文化特点。

同时,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还会用到抒情、议论等表達方式,还可能插入回忆、叙说历史、展开联想(如插入有关联的或类似的神话、童话、民间传说)等。

这些手法的运用,能舒缓原本紧张的情节,能更充分地抒发情感、表达观点,能丰富小说内容,也能更好地引发读者的思考与共鸣。

另外还有摇摆、延迟等手法,也能起到调节叙说速度、调整情节的作用。

摇摆是适度偏离,即在事件的叙述中交代与事件相关的另一件事;延迟则是在层层推进的情节中,故意给故事、人物、心理等设置障碍。

比如《外国小说欣赏》中的《牲畜林》,就五次采用延迟的手法:每当朱阿举起猎枪要向德国兵射击的时候,就会被阻止。

这使小说充满幽默感和戏剧效果。

叙述腔调
叙述腔调是叙述者流露出的感情色彩、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化的特征,它或多或少带有作者的影子和烙印,与小说或作者的风格密切相关。

比如鲁迅的幽默深刻,余华的冷峻悲悯,芥川龙之介的深刻蕴藉,等等。

当然,作家的腔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作家还会把自己的腔调抹除干净,比如海明威《桥边的老人》所采用的“零口吻”叙述风格,叙述时不带一丝主观色彩。

以“讲述”为主的小说,叙述腔调较为明显,小说中夹杂着叙述者的主观情感与判断;而以“显示”为主的小说,叙述腔调不太明显,叙述者往往较客观地展示画面和场景,是非曲直交由读者去判断。

比如,《桥边的老人》重“显示”,而《祝福》重“讲述”。

《祝福》中的叙述者“我”在被濒死的祥林嫂问过有无灵魂和地狱之类的问题之后,良心上惶恐不安;同时对鲁镇的封闭落后及鲁四老爷的守旧无
情有说不出的反感。

所以小说中有大段的“我”对祥林嫂一生尤其是死亡的看法,有自我的省察,这些都揭示着小说的主题。

叙述形式与叙事手法
小说的叙述形式,有对话式、讲述式、诗化语言、散文笔调等。

比如《桥边的老人》这篇小说情节简单,推动其情节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是对话。

这些对话简洁、节制而高效,蕴含了所有的生动细节,反映出人物的个性和心理。

同时,在小说中,除了运用设悬念、埋伏笔、照应、对比、反转、回忆与现实交织等手法来展现情节、突出主题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叙事手法。

比如《清兵卫与葫芦》《牲畜林》《祝福》等采用了重复叙事的手法。

《清兵卫与葫芦》中,两次写到清兵卫是如何细致地处理葫芦的,表现出清兵卫对葫芦的由衷热爱和朴实又高超的处理技艺;《牲畜林》则是情节重复,作者多次让朱阿摸到扳机,但直到第六次才扣响扳机,令情节跌宕起伏;《祝福》中,三次描写祥林嫂的外貌,两次写祥林嫂说“我真傻,真的……”体现出祥林嫂鲜明的人物特点。

《祝福》还采用了多重叙述(复调式叙述)的叙事手法,不仅“我”在讲祥林嫂的故事,卫老婆子也在讲,祥林嫂自己也在讲。

三重叙述互相补充、互为印证(有时是互为反证),完善了情节。

叙述人称与叙述视角的注意点
(1)叙述人称与叙述视角不可简单对应。

第三人称主要是全知视角,也可能是有限视角。

第二人称算不上叙述角度,虽然“你”是小说中的人物,但故事的叙述者却不是“你”,而是从“我”或“他”的角度看你,是从“我”或“他”的视角来讲故事。

第二人称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2)叙述人称与叙述视角是交叉而变化的。

1.人称变换:
从“你”到“我”,增加真实性,使人如临其境,有时有自嘲的意味。

从“我”到“你”(他),跳出自我,增加客观性、亲切性、说服力。

2.人称交叉:
使用第一人称的,往往穿插第三人称的转述,以进一步扩大表现的时空领域;例如:《程白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