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及理论指导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述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及理论指导意义
生态哲学是由生态观、和谐观以及自然辩证法结合而成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科学性、实践性特点。
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更加鲜明地体现了人主体性,人是实践的第一主体。
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是我们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理论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
标签:主体性;生态文明;理论指导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哲学这一概念,但是他们的生态学哲学理念已经产生。
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带来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急剧加深;工业发展使人们对土地疯狂掠夺,对森林植被无限破坏,使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见到生态问题对人类产生的严重影响,预示生态哲学的发展。
生态学是探讨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学术。
这些关系都是阐明人与自然之间如何相处的哲学关系,生态学必然会发展到生态哲学。
生态哲学是从生态学发展而来,主要是研究生态问题的哲学理论。
生态哲学从人与自然关系出发,着重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探讨人、社会、技术、工具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是否和谐统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改变世界、认识世界是否成功的关键。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就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生态哲学以人为主体,从人的角度出发以整个物质世界为研究对象,阐明了生态哲学是按照什么样的自然规律运行,揭示了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如今,社会发展迅速,生态破坏严重,马克思生态哲学对社会发展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生态哲学内容概述
1.人是第一主体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观里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相一致。
马克思生态哲学观中人来自于自然,创造出社会,最终人与自然、社会之间是和谐统一才会保持整个生态系统正常运行。
人与自然、社会是整体与部分、系统与元素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的价值目标。
马克思与通过人的主体性很好地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吻合,被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接纳。
马克思生态哲学“以人为本”,人是第一主体。
从人主体利益出发来阐述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以人为本”是把人视为改造世界的主体,从人的角度来看自然界。
人的利益最终实现,就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曾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1]。
以人为主体,就是从人主体利益出发,来协调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维护整体利益,不能因私而忘公,要保护生态环境,使自然界与社会都得到持续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物质大生产,物质欲望大于一切,对自然界无止境地掠夺,造成水土流失、草地退化、荒漠扩张,严重的自私自利行为给整个自然界带来了巨大伤害。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把双刃剑,它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但
又携带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挑战自然界生态承载能力。
于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坚持经济飞速发展,要从人类社会长久发展出发,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2.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主要特点
马克思关于生态危机的描述为“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即使如此,馬克思也不是对科学、经济和思维意识形态等社会存在的因素做简单直列式评述,而是运用经得起考验的理论来帮助人们实现对哲学的掌握,要遵循基本理论规律,按照特定的原则如:抽象到具体、个别到一般等原则进行实践。
马克思运用这些原则本质地揭露资本主义利润为上的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尖锐矛盾冲突,揭示生态破坏带来的宏观与微观的后果。
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是一门科学,具有浓厚的科学性。
第一,马克思生态哲学从自然科学理论出发,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基础,发展生态哲学。
第二,马克思生态哲学坚持物质第一性,从唯物主义思想出发,物质决定意识,人只要遵守自然运行规律就可以创造物质,按照自然规律开展实践活动,就可以可持续地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产资料。
不然就会造成生态资源枯竭,受到自然界的恶性反馈。
第三,马克思生态哲学找到了引发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所在,也找到了改善生态的方法。
马克思以及恩格斯都认为,资本主义掠夺式的生产是造成生态破坏最主要的原因,旧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只会给社会发展带来阻碍,寻找新生产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只有找到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才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如今,建立生态文明社会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最佳途经。
第四,马克思生态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机统一。
生态哲学辩证法就是物质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也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理论基础。
3.实践性的特征
马克思的“批判的和革命的”思想精神透露着实践观点,与实践观点存在严密的逻辑性。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和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直观感性批判做了深刻的批判。
马克思认为世界存在的万物都要通过实践去了解掌握,物质生产实践以及其他的社会关系实践才能顺利地开展。
实践主体性是为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基本特性。
第一,马克思从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关系出发来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旧生态哲学无视实践,忽视人是实践主体性,因而不能正确阐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马克思生态哲学把实践当作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活动,人通过实践来掌握世界运行的一般规律,总结经验得出结论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第二,马克思生态哲学认为实践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方法,人通过实践作用于自然界,使自然界产生相应效应。
实践是人与自然界互相联系的媒介。
实践是人作用于自然界的方式,实践产生生态问题,人也要通过实践来解决生态问题,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
总的来说,马克思生态哲学就是以人为根本、以实践为基础、以促进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哲学理论[2]。
体现了辩证法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二、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意义
1.马克思生态哲学有助于我国人民发展理念的转变
马克思生态哲学特点很好地转变了我国人民对生产、生活的发展理念,深刻改变了我国人民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旧思维。
从传统发展来看生态危机的产生都是人们思想认识上的错误造成的,传统理念的转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
我们要摒弃传统中不良的思想,要将物质生产与环境和谐放在一个整体中考虑,放在一个有机系统中进行分析研究。
树立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达到不以损坏未来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实践才会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
马克思生态哲学就为我们指明了道路。
第一,掌握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坚持以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指导。
熟悉马克思生态哲学,就掌握了以人为主体思想理论,排除了以物为本的错误思想,建立了正确价值观。
第二,马克思生态哲学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马克思生态哲学为人的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生态学是马克思生态哲学科学基础,从生态学出发把握马克思生态哲学更好地指导我们建立生态文明社会。
第三,坚持马克思生态哲学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马克思生态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只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建立生态文明社会。
人的实践促进了自然发展,就是掌握了正确科学理论;相反阻碍了自然发展,就是被错误的理论所误导。
掌握马克思生态哲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所以,马克思生态哲学促进生态世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相互和谐统一的基础,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生态哲学,有助于实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3]。
2.马克思生态哲学提供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方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批判人与自然界对立起来的观点。
他们指出环境创造并影响着人,人也通过实践活动来反作用地改造环境,人在适合于人本性的条件下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以马克思生态哲学为理论指导[4]。
第一,马克思生态哲学是实践哲学理论发展的基础。
要掌握以人为本的科学理论,就要理解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
马克思生态哲学主体思想就是以人为本,维护主体利益解决生态问题,促进整体利益的发展。
掌握好马克思生态哲学为更好地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打下基础,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生态哲学体现了人与自然界辩证统一的关系,它要求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掌握好全体利益,也为后代子孙利益考虑,维护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二,马克思生态哲学要求我们掌握自然基本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生产实践活动越多对自然界认识就越丰富,掌握自然规律的能力越大就更容易创造多样性的生产活動。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关注生态文明的建设。
马克思生态哲学是辩证的自然观,需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通过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达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完成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促进社会可持续向前发展,马克思生态哲学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3.生态哲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处于
严重落后状态加上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我国较长的一段时间采用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忽略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同发展,为未来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激起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矛盾。
因此,我们要立足国情从我国的基本情况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正确的生态理论引导下做到经济效益最大化,处理好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指明了前进方向,也提高了广大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勇气。
以现在为代表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就是结合马克思生态哲学,把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很好地融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是指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最全面的生态理论。
当今,经济得到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快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使人类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生态恶化问题,为了改善生态,人要掌握生态哲学理论,坚持正确理论指导,按照正确方法从事实践,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关春玲.生态哲学的重生:论马克思实践观的生态哲学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3]王仕国.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理论视野与历史使命[J].求实,2010(11).
[4]杨秋凤.论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J].鄂州大学学报,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