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教材复习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 ③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 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其句数、字数、平仄、 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 句。 律诗:①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 称五律、七律)。②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 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③中间两联 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 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 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又,每联中上 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④有严格的声律要求。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 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 式。
19
李白和杜甫是盛唐诗人,共同经历了李 唐王朝从极盛走向衰微的过程。 二人是至交好友,李白才思敏捷,诗 风豪迈飘逸;杜甫博大精深,诗风沉 郁顿挫。他们是唐诗星空中最为耀眼 的双子星座:一个浪漫奇绝,一个情 深意永。
20
• 李商隐是晚唐诗人,生活在唐朝濒于土崩 瓦解的末世。他一生在政治斗争的夹缝中 求生存,抑郁不得志,所以他的诗歌较早 地放弃了济世情怀,多抒发个人情感。 •
补充:互文
抑扬
修辞技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用: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精 彩或使情感主题更突出, 给读者留下深刻 印象. )
17
单元导读
• 这个单元是唐代诗歌。中国古典诗歌发 展到唐代,迎来了一个巅峰时期,诗体完 备,名家辈出,风格多样,堪称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我们在这里撷取的只不过是其 中的数朵,却也能感受到唐诗那令人沉醉 的艺术魅力。
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 唐诗
1
【考点解读】
• 进行诗歌鉴赏 • 第一步应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对其表达的感 情有一个大体的把握,要明确这样一点:诗歌 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都是为抒发感情服务 的。
2
《新课标高考考纲》关涉此单元的要求是:
•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 2.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 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 本单元所选唐诗作者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 09年高考考的唐诗作者有:杜甫(广东卷和天津卷)、 白居易、杜牧、司空曙等;08年高考考的唐诗作者有: 李白(湖南卷和江苏卷)、王昌龄等;07年高考考的唐 诗作者有:吴融、李约、高蟾、韦庄、王维等;06年高 考考的唐诗作者有:李商隐、严维等;05年高考考的唐 诗作者有:李白(福建卷和上海卷)、柳宗元、白居易、 王昌龄等。高考考查的基本是名作家的作品,如李白、 杜甫、白居易、王昌龄等都是常考的作家。 3
30
• 经今人研究,前三种说法,或于史实 不符,或于时间不对,都很难成立。 所以我们以第四种说法为基础,认为 本诗的主题是“送友人入蜀”,是沿 袭乐府古题的“即事成篇”之作。
31
《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之作,感 情深沉,韵律华美,有如百年佳酿,至甘至醇。
本课所选三首诗都是作于秋天,其中两首 直接写到了秋景秋思。 • 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情怀呢? • 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所 谓“春女善怀,秋士易感”。
•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 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 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 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 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 情的艺术形象。诗歌作品中的人物、 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 是形象。
4
• 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 是形象; • 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 “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 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 是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既指人物形象(包 括诗人“我”的形象),更多的是指诗歌 中所描绘的景物形象。
⒍虚实结合 作用: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开拓 诗中的意境。
表 现 手 法
( 广 义)
狭义的 表现手法
7. 以景结情 (作用:给读者留下想像空间,使读者从景物描写 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 术效果。 )
8.白描与工笔 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32
• 本课所选三首诗都作于夔州,都是律 诗。这些诗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品, 显示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实 高华的特点。
•
明代的胡应麟推《登高》 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33
《秋兴八首》
• 1、前两联中任选一联分析特点 •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 萧森,寄寓凄苦落寞的情怀 • 2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表 现了诗人什么情怀? • 思乡哀曲,表现了浓烈深沉的思乡之 情,欲归而不得的无奈凄伤
7
其答题模式为:
• 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 • 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 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 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 寂冷清、萧瑟凄怆等; • 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 的启示和思考。
8
表达技巧
•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 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 • 一般从四个层面去理解,分别是 • 修辞手法、 • 表达方式、 • 表现手法、 • 谋篇布局手法
13
表达方式
• 基本的表达方式有: • 议论、抒情、描写、记叙、说明。 • 古代诗歌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 抒情和描写
14
答题时所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 1、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1)明确概念:广义的“表现手法”相当于“写作技 巧”、“艺术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技巧”等。 包括抒情方式、狭义的表现手法、修辞技巧。 (2)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整理归纳 表 现 手 法 ( 广 义 )
21
文学常识
• ①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伟大 诗人。李白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他 粪土王侯,傲视权贵,同情人民,关心政 局。有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 情绪。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 义诗人,他以惊世骇俗的笔墨,创造了瑰 丽奇伟的意境,又毫不矫饰,真诚袒露自 己的内心世界。李白诗风雄奇、飘逸、直 率、自然,对当时和后代都有巨大的影响。 有《李太白全集》。
37
《琵琶行并序》
•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 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 人物感情丰富、 • 性格鲜明。
38
• 白居易是中唐诗人,生长于社会动乱之中。 因为关心民生疾苦,写诗上书揭露社会黑 暗,得罪权贵,被贬到蛮荒之地。 • 所以,《琵琶行》一诗,借与“天涯歌女” 的偶然相逢,唱出了“沦落天涯”的悲慨。 这首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在当时就颇 受人们喜爱,以至“胡儿能唱琵琶篇”。
5
高考鉴赏古诗形象试题主要有: 分析意象试题 分析意境试题两类。
• 分析意象试题主要有两种设题方式: • (1)要求分析意象特征; • (2)要求分析意象的寓意或情感。
6
• 分析意境试题主要有三种设题方式: • (1)要求分析意境中的“境”,就是分析意境中 景的因素,题干中常含有“画面”“情景”“图 象”“景象”等要求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要求语; • (2)分析意境中的“意”就是要求分析意境中蕴 含的情感或寓意; • (3)分别分析意境中的“境” • 和“意”就是既要分析意境中 • “情”的因素,题干中常同时 • 含有“画面”和“感情”两个词语, • 或“景与情”等要求语。
35
《登高》
•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无边,不尽是否可 以删去,为什么? • 不能,因为这两个词扩大了诗的意境,有 了它们后面的萧,滚才有附着点,才更显 出秋之悲凉广旷 • 2.作者在前两联中运用了哪些意象?描绘 了什么图景? • 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飞鸟, 萧萧落木,滚滚江水描绘了一幅雄阔苍凉 的秋景图
29
《蜀道难》
• 关于这首诗的立意,历来众说纷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 种说法。 • 一、为忧虑房琯、杜甫而作,认为作者写此诗是担心身 为剑南节度使的严武会危害在蜀的房琯(御任宰相)和 杜甫,首倡者为《新唐书》; • 二、讽刺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入蜀,首倡者为给李白集作 分类作补注的元人肖士赟; • 三、讽刺四川军阀章仇兼琼,北宋洪刍在《洪驹父诗话》 中首倡; • 四、“即事成篇,别无寓意”,以明人胡震亨《唐音癸 签》和顾炎武《日知录》为代表。
36
• 3.悲秋之情从何而来? • 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缠身 的孤独之感以及战争带来的国难家仇和日 见白发增多而引发的壮志难酬之虑 • 4.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联系杜甫的身 世遭遇,你认为他的艰难苦恨包含哪些寄 寓? • 对个人穷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感叹,对终生 壮志难酬的激愤与哀愁,对祖国多灾多难 现实的忧愁与焦虑,对人民艰苦命运的关 切
22
• ②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 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国文 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 1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他的 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 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 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人们称杜甫 的诗为“诗史”,是“千古绝唱”,称誉 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对于这 些高度的称誉,杜甫是当之无愧的。
•
背景
39
《琵琶行(并序)》
• 左迁:贬官、降职。 却坐:退回(原处)坐下。 • 掩泣:掩面哭泣。 命酒:派人整备酒宴。 • 悯然,伤心的样子。 恬然:安乐的样子。 迁谪意:指被降职、被流放的悲哀。 • 委身:托身。这里是嫁的意思。 漂沦:漂泊沦落。 • 长句:指七言诗。唐代的习惯说法。 回灯:重新掌灯。 掩抑:掩蔽,遏抑。 长句:指七言古诗。 • 幽咽:低泣声,这里形容堵塞不畅的水流声。 • 沉吟:默深思的样子。 敛容:严肃矜持而有礼貌的态度。 • 等闲:随随便便 难为听:难听,听不下去。
34
《咏怀古迹》
• 1诗中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么样 的情感?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 对王昭君寄予了深厚的同情,也暗含了对 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怅惘。 • 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 来写王昭君的悲剧。这里有去与留的对比: 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国,留在了不该留下 的荒漠;生与死的对比:生时可以 • “识”却没能“识”,死了不能归却魂魄 归来。通过这些对比,反衬出昭君出塞的 悲惨命运。
11
修辞手法:
• 1. 比喻 : • 化平淡为神奇,深奥为浅显,抽象为具体, 使 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 2. 借代: •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 3. 比拟 :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4. 夸张: 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12
5. 对偶 : 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 反问 : 加强语气 7. 设问: 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双关 : 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含蓄蕴藉.
24
• 绝句:每首定格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 简称五绝、七绝,韵律与律诗相同,只是 不一定对仗。 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与歌、引、 谣、 吟、曲无严格的区别。这种体裁的音节、 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和 杂言。
25
• ④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曾官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下邽(陕西谓南) 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著有《白氏长庆集》。 • ⑤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 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 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 (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 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 (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 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 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 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 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 26 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蜀道难
27
《蜀道难》是李白的成名之作, 想像奇特,笔墨纵横, 有如大匠运斤,凛然 成风 • 《蜀道难》作为李白的成名作, 其成就主要在于艺术方面。
28
《蜀道难》词语成语积累
• 咨嗟:叹息。 •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 子。 • 横绝:飞越。 • 盘盘:形容山路曲折盘 旋。 • 巉岩:高而险的山岩。 • 湍:急流的水。 • 喧豗:喧闹声。 • 胡为:何为,为什么。
①直接抒情
抒情方式
②间接抒情
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怀古伤今) 即事抒情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情景交融
15
⒈比兴 ⒉对比和衬托
(1)对比 (2)衬托 ①正衬(即烘托)
表现 手法
(广义)
狭义的 表现手法 ⒊象征 ⒋用典
以动衬静
②反衬
以乐景衬哀情
动静结合
⒌动静技巧
化静为动 化动为静
16
(补例:李白《望庐山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