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1)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二氧化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
2.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性质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灵活应用CO
2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验。
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
新课引入
同学们,虽然二氧化碳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很小,但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火灾发生时,消防员叔叔们就会用到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器,他们把灭火器倒过来轻轻磕一下,打开开关,马上会有一股强大的气流从气罐中喷出,使火焰熄灭。
二氧化碳为什么可以使火焰熄灭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二氧化碳的世界吧!
教学过程
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教师活动]
指导学生自主完成P117实验6-3、实验6-4,探索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生活动]
的制法,完成教材P118实验6-3,制备下面(1)根据课题2 中所学的CO
2
实验需要的CO。
2
,观察、记录现象。
(2)取一瓶CO
2
(3)实验探究:结合教材实验内容及插图,完成教材P117实验6-3、实验6-4,叙述现象,并讨论分析原因。
[共同分析]
不实验6-3中发现烧杯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说明CO
2
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像水一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中。
能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减小。
实验6-4中发现塑料瓶瘪了。
说明CO
2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填表:
(4)[视频]干冰升华:解释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原理。
[讲解]如果利用飞机从高空中撒布干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水蒸气迅速冷凝成水滴,于是就开始下雨。
这就是人工降雨的奥秘。
Ⅱ.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教师活动]
[设问] CO
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2
[猜想]学生猜测
[提供信息]介绍紫色石蕊溶液。
[学生]分组完成教材实验6-5,叙述现象并讨论分析原因,填写下表。
O [共同分析]二氧化碳跟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H
2
+CO
2==H
2
CO
3
[设问]将Ⅳ中变成红色的小花取出后加热,有何现象?[实验]独立思考,分别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结论]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H
2CO
3
==H
2
O+CO
2
↑
注意:这里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而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我们不能说成“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相关内容将在后面学习,盐酸、稀硫酸等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实验探究]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CO
2
(如下图),叙述现象,并讨论分析原因。
[共同分析]
[思考讨论]实验室久置的石灰水瓶内壁,会有一层白色物质,白色物质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解答。
[共同分析]白色物质是CaCO
3,因为石灰水与空气接触,吸收其中的CO
2
发生如下反应:Ca(OH)
2+CO
2
CaCO
3
↓+H
2
O
[教师讲解]因此,我们做完实验后,不能将盛石灰水的试剂瓶敞口放置;否则,石灰水会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思考讨论]石灰浆【主要成分是Ca(OH)
2
】抹墙一段时间后会变硬变白,为什么?要使石灰浆抹的墙迅速变硬,通常在室内生一盆炭火,为什么墙壁反而会“冒汗”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解答。
[共同分析]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Ca(OH)
2
,可以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生成碳酸钙,碳酸钙是白色固体物质并且较坚硬:Ca(OH)
2+CO
2
CaCO
3
↓+
H
2
O
炭火燃烧时生成大量二氧化碳,可以促进反应迅速进行,但同时反应又生成大量的水,所以看起来会“冒汗”。
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19“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此部分内容,交流讨论:
(1)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
(2)什么是“温室效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后果?
(3)为了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4)如何传播“低碳”理念。
[共同分析]
(1)二氧化碳的用途:①灭火、②化工产品的原料、③作制冷剂(干冰)、④人工降雨(干冰)、⑤温室气体肥料。
(2)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除二氧化碳外,臭氧、甲烷、氟氯代烷等的含量较多时,也会产生“温室效应”。
全球变暖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3)应该采取的措施: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4)告诉周边的人何谓“低碳”及“低碳”生活的好处,让大家一起行动
起来,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为保护地球尽一份责任。
课堂小结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H 2O+CO
2
H
2
CO
3
Ca(OH)
2+CO
2
CaCO
3
↓+H
2
O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的内容非常多。
例如二氧化碳的性质(利用溶解性来制汽水、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等),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气体肥料等),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都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以致用,从而体会化学学习的重要价值。
21教
例题展示
类型一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例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6-3-2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1)D烧杯中下层(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的大,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处使紫色石蕊
溶液变红的物质是碳酸(H
2CO
3
);写出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CO
2+Ca(OH)
2
CaCO
3
↓+H
2
O。
解析:(1)D烧杯内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
(2)B处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碳酸而非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显酸性,C
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Ca(OH)
2
==CaCO
3
↓+H
2
O。
类型二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例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实验室常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B.二氧化碳用于人工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呈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类型三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例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过程如图6-3-3所示。
(1)吸收大气中CO
2
的环节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人类消耗化石燃料的增加和森林的乱砍滥伐,使空气中CO
2
的含量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果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请写出一条因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影响的情况: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合理即可)。
解析:(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2)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课后作业
一、当堂反馈
1.下列有关CO
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
2
物理性质的是(D)
2.(2015·北京)如图6-3-5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下列能说明CO
2
密度大于空气
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D)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解析:通入二氧化碳,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②、③都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溶液变色;通入二氧化碳,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都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④比①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一组是(B)
①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
②二氧化碳可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③久未开启的菜窖内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④二氧化碳能使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主题的是(D)
A.用旧报纸制铅笔杆
B.参加“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
C.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新技术
D.深秋时节焚烧落叶
5.图6-3-6是自然界中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1)自然界中CO
的来源途径有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呼吸等合理答案
2
即可)(任写一点)。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
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
2
不利影响有温室效应(或温室效应的具体表现等均可)(任写一点)。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
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
2
排放,二是
增加CO
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
2
的方式或途径:植树造林(或种
草等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动植物呼吸也会排放出二氧化碳。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
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应大量种草、植树造林等。
二、课后练习
1.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B)
A.CO
B.CO
2 C.N
2
D.NH
3
2.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会变为液体,甚至变为淡蓝色的雪花状固体
B.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C.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气体不易溶于水
D.二氧化碳有毒,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时能使人窒息而亡
3.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里,加热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是(D)
A.紫色—红色—无色
B.紫色—无色—紫色
C.红色—红色—紫色
D.紫色—红色—紫色
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是(D)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人工降雨
C.用作化工原料
D.灭火
5.“温室效应”是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研究的环境问题之一,CO
2
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
(1)写出CO
2
的两种用途:灭火、制成干冰做制冷剂、做气体肥料(任选两
种或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
2
浓度的是①③④(填序号)。
①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倡导低碳生活
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③采用节能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④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3)为减少CO
2的排放,另一种途径是将CO
2
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如
CO
2与H
2
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
2+4H
2
CH
4
+2H
2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