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教材湘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六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土壤肥力稳定 D.岳桦结实线稳定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素养解读】试题以我国长白山岳桦林带分布的变化为载体,考查自然环
境的整体性等相关知识,主要体现了对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考查。
【思路导引】
第(1)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
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林线上升所用时间较短→林线附
近为幼树
稳定
大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第(3)题—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 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林线稳定与否受岳桦结实线稳定与 否的影响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答案 (1)A (2)C (3)D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题组•训练突破
二、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1.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 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 的 差异 。
2.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分异规律Biblioteka 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表现
基础因素
纬度地带性分异 大体上沿纬线延伸,并随着
规律
纬度 而变化
热量
干湿度地带性分 异规律(经度地带
沿经线延伸,沿 化
第六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地理
内容索引
素养导读 体系构建 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关键能力 整合突破
素养导读 体系构建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核心素养 1.举例说明自然环境要素组成及特点。(地理实践力) 2.结合资料,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综合思维) 3. 结合实例,理解自然环境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启示作用。(人地协调 观)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题组•训练突破
“花开人来,花落人走”是养蜂人的生活写照。每个养蜂人心里都有一幅中 国地图,一年四季开满鲜花。读广东、福建等地蜂农“追花夺蜜”的牧蜂图, 完成第1~3题。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1.影响蜂农“追花夺蜜”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地形D.市场
(2020江苏南通模拟)在课堂上学生分组做了一个简易的地理实验:每组在 两块木板上覆土,倾斜放置,其中一块土上覆盖人造草皮。各小组用等量的 土壤和等大的草皮,用喷壶从正上方分别喷洒等量的水,收集流到杯中的水 (上图),并作观察记录。据此完成第1~2题。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1.该实验可简单说明( )
生物
受光、热、水、土等因素的制约
土壤
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交接地带,是各种 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2.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四大应用 (1)分析自然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常分析某一区域 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2)分析自然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环境的变化。 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自然要素间的相 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自然要素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4)判断阴坡、阳坡 同一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较高的坡为阳坡,分布海拔较低的坡为阴坡。图 中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 (5)判断南、北半球 若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可判断该山地位于北半球;若南坡为阴坡、北 坡为阳坡,可判断该山地位于南半球。如上图位于北半球。 (6)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背风坡 雪线高的一侧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一侧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冰 雪量大,融化慢,易形成海洋性冰川,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 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调性。
(3)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的演替
当演变强度超过 稳定阈限
时,系统结构就会遭到破坏,重新建立起
新的 系统结构
,产生新的功能,形成新的平衡。
3.自然环境整体性与人类活动 利用
(1)自然环境整体性的意义 修复 改善
自然资源 生态系统 环境质量
(2)人类对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依据
整体 环境状况
非可再生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考向三 垂直分异规律
规律•深化整合
1.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垂直地带性的一般规律
海拔高的山地,垂直自然带由上而下一般都具有的是积雪冰川带、高寒荒
漠带、高山草甸带。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2)判读基带与水平自然带的相互关联 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基带是 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3)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纬度低的高 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 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典型例证 亚欧大陆东岸
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的分析思路 (1)在分析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2)在分析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半湿润、半干旱的 草原自然带
内陆 地区
自然带植物以 草本 植物为 主
荒漠自然带 干旱 地区
降水稀少,气温变化剧烈,日较差 很大,多生长 旱生 植物
4.自然环境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地方分异状况,因地制宜部署农业生产,明确 土地利用 方式,确定农作物种植种类,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以及生态环 境的良性循环,避免土地退化和环境恶化。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思路•典题透析
【典例1】 (2020全国Ⅰ卷,9~11)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 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 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 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 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 ) A.幼树 B.中龄结实树 C.老树 D. 各树龄组混生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2.影响山地林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3.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气温(热量或纬 度)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
降水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
地形
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
季节
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
思路•典题透析
【典例2】 〔2018天津卷,13(2)〕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我国的攀枝花市与俄罗斯的新库兹涅茨克市都是本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 市。
新库兹涅茨克市所在地区适宜温带作物生长,攀枝花市所在地区适宜亚热
带作物生长。这种现象体现了
地带性规律。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素养解读】试题以我国的攀枝花市与俄罗斯的新库兹涅茨克市位置图 为载体,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学生区域认知和 综合思维的考查。 【思路导引】 新库兹涅茨克市位于50°N附近,攀枝花市位于25°N附近→两地纬度差 异 大 、热量差异明显→ 纬度 地带性分异规律 答案 纬度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据材料分析可知,该实验可简单说明植被对土壤的影响,植被可 以保持水土,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第2题,实验结束,对比各组①号杯 发现第二小组①号杯泥沙较多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喷洒水流较大,增 加了对土壤的冲刷力,另一方面可能是木板倾角较大,加剧了泥沙的下滑。
关键能力 整合突破
考向一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规律•深化整合
1.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组成 一个有机整体,不断地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并在此过程中产生生产功 能和平衡功能,推动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如 下表所示。
经度方向
变
水分
性分异规律)
垂直分异规律
沿等高线延伸,从山麓到山顶逐 热量和水分 渐变化更迭
地方性分异规律 有序性和重复性规律
—
3.主要陆地自然带
(1)划分依据: 植物群落
的特征。
(2)影响因素: 热量 和 水分条件 条件。
(3)类型
类型
分布
特征
森林自然带 湿润和半湿润 地区 生产量最大的陆地自然带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考向二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规律•深化整合
1.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地带性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延伸更替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典型地区 大陆东岸或西岸
中纬度地区
①土壤对植被的影响 ②地形对土壤的影响 ③植被可以保持水土 ④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实验结束,对比各组①号杯发现第二小组①号杯泥沙较多,其主要原因可
能是( )
①喷洒水流较大 ②草皮位置偏下 ③覆盖土层较薄
④木板倾角较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要素
相互作用
大气中的热量、水分主要来自地面,下垫面状况直接影响大
气候
气的水热状况及运动特征;绿色植物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
土、调节气候的作用
水文
各种水体之间以及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存 在水分的交换;水文是各地理环境影响下的综合表现
地貌(地形)
由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受河流、风、波浪、冰川、地下水 等影响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2)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 )
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
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
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
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
(3)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 )
A.降水稳定
B.水土流失量稳定
相互制约
和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③表现: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
可形象地比喻为“ 牵一发而动全身
”。
(2)自然地理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①表现:自然地理系统具有组成要素不具备的统一的结构和功能,产生 整体性 效应。
②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的强弱:取决于各组分的 完备性 和功能的协
知识构建
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一、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环境的组成 (1)组成
大气
水 岩石
生物有机体
(2)自然地理要素 地形、 气候 、水文、生物和土壤等。
2.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环境内在联系的整体性 ①整体性的含义: 自然环境
各组成要素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内在
联系的规律性。
②自然环境的内在联系: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 结合某一区域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区域联系的原理分析某 一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造成的影响。 (4)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 考虑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这“一 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 化。
2.养蜂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蜂蜜产量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低温的阴雨天气 B.晴朗干燥的天气
C.崎岖的山地
D.贫瘠的土壤
3.牧蜂图主要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答案 1.A 2.A 3.A 解析 第1题,蜂农“追花夺蜜”需要根据各地鲜花开放时间,其主要受气温的 影响。第2题,蜜蜂的外出活动与天气有关,低温阴雨天气蜜蜂常不会外出 活动。如果花开季节遇到寒潮,花被冻得提前凋谢,就会严重影响蜂蜜产量。 第3题,“追花夺蜜”时间先从南方开始,逐渐向北推移,到9月在北方结束,主 要因为我国气温从南向北逐渐降低。对应的植被分布是根据热量条件进 行的南北方向上的移动,所以牧蜂图主要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