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250道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1-110)
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B)。
A.《尚书·禹贡》
B.《史记·货殖列传》
C.《汉书·地理》
D.《山海经》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C )。
A.《尚书》
B.《史记》
C.《汉书》
D.《山海经》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D)。
A.〔德〕戈策
B.〔中〕司马迁
C.〔中〕班固
D.〔俄〕罗蒙诺索夫
E.〔古罗马〕斯特拉波
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C )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
B.工业地理
C.商业地理
D.旅游地理
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
异〞命题解释分为〔 C 〕。
A.宇宙派
B.地志派
C.环境论派
D.区位论派
6.区位论也称为标准化理论,是由德国(A)首创。
A.杜能
B.韦位
C.克里斯泰勒
D.廖什
7.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B )。
A.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
B.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C.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
D.生产地域综合体
8.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科学的提法是( ABCD )。
A.研究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的科学
B.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C.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D.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
9.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BC )。
A.阶级性
B.地域性
C.综合性
D.实用性
E科学性
10.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D )。
A.经济地理学概论
B.工业地理学
C.城市地理学
D.中国经济地理学
11.下列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依据和标准是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
B.费希尔明确提出了第三次产业的概念,并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
C.能广泛接受是因为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较强的实用性
D.采矿业按其产品的性质来看,理应划到第一次产业,但实践中常把其列入第二次产业。
12.三次产业分类法创始人是( D )。
A.克拉克
B.库茨涅兹
C.配弟
D.费希尔
13.下列著名经济学家中,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无关的是( D )。
A.配弟
B.库茨涅兹
C.克拉克
D.佩鲁
14.从世界发达国家工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看,属于知识密集型工业发展的阶段的是( C )。
A.以轻纺工业发展为主的时期
B.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导的时期
C.以高技术工业发展为主的时期
D.以加工制造工业为主的发展时期
15.产业布局主要模式有( ABC )。
A.增长极布局模式
B.点轴(线)布局模式
C.网络布局模式
D.“飞地〞布局模式
16.有关增长极,说法错误的是( D )。
A.增长极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但他忽视了地理空间
B.布代维尔强调了地理空间,并把增长极与城镇联系起来
C.增长极通过集聚作用发展成为城市,在自身成长的同时,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增长
D.增长极适用于发达地区的产业布局模式
17.下列各种线状基础设施中,( A )对点轴布局模式影响最
大。
A.交通线
B.动力供应线
C.水源供应线
D.通信线路
18.区域开发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
A.区域内平衡与不平衡问题
B.优化产业结构问题
C.空间结构合理化问题
D.区域发展政策问题
19.下列各类产业中, ( C )占区域GDP比重最大,( D )处于技术最前沿,( B )关联性作用强,( A )必须超前发展。
A.基础产业
B.主导产业
C.支柱产业
D.新兴产业
20.点轴(线)布局模式适用于 ( B )。
A.经济落后地区
B.中等发达地区
C.经济发达地区
D.以上答案都不是
21.在区域发展政策中,( A )是区域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
A.区域产业政策
B.区域组织政策
C.区域调控政策
D.区域税收政策
22.在区域发展政策中,( B )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证。
A.区域产业政策
B.区域组织政策
C.区域调控政策
D.区域税收政策
23.在区域发展政策中,( C )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手段。
A.区域产业政策
B.区域组织政策
C.区域调控政策
D.区域税收政策
24.下列属于主导产业基本特性的有( ABC )。
A.阶段性
B.关联性
C.区域性
D.增长性
25.下列产业布局战略和开发重点,属于东部地带提出的是
( )。
A梯度开发战略
B.中间突破战略
C.反梯度开发战略
D.跳跃式开发战略
26.下列产业布局战略和开发重点,经济效益最高的是( )。
A梯度开发战略
B.中间突破战略
C.反梯度开发战略
D.跳跃式开发战略
27.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有( ABCD )。
A.有限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动态性
28.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不是产业布局的( C )。
A.前提
B.基础
C.充分条件
D.必要条件
29.热带经济林木橡胶生长的自然条件有( ABCD )。
A.高温
B.高湿
C.静风
D.沃土
30.下列技术要素中,( CD )属于软技术范畴。
A.工具设备
B.工艺流程
C.生产技能
D.管理水平
E 操作方法
31.下列关于现代科学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D 〕。
A.知识、智力愈益成为制约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B.良好的环境和基础设施成为新兴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C.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在区域经济结构中的地位日益上升
D.生产向综合化、大型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经营向小型和分散化方向发展
32.XX原先是一个小渔村,改革开放后,因毗邻XX实行特区优惠政策,今天已成为经济发达的大都市,说明了〔 B 〕。
A.位置、交通和信息条件三位一体,XX位置条件的变化引起交通和信息条件根本性的变化
B.位置、交通和信息条件属于历史范畴,始终是处于变化之中的
C.位置、交通和信息条件是重要的经济资源
D.正确的区域发展政策可以促进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的优化
33.智力倒流现象对流出区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ABC 〕。
A.给第三世界国家和落后地区遭成重大人才流失
B.实质是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反向援助
C.不利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知识经济的发展
D.影响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赶超发达国家的步伐
34.产业布局评价的原则有〔 ABC 〕。
A.全面考察与突出主导因素相结合
B.辩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C.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D.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
35.下列产业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 CD 〕。
A.纺织工业
B.食品工业
C.包装工业
D.汽车工业
36.下列产业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有〔 AB 〕。
A.采煤工业
B.采油工业
C.汽车工业
D.服装加工业
37.下列产业中,对自然资源约束条件最大的是〔 D 〕。
A.纺织工业
B.冶金工业
C.服装加工工业
D.采掘业
38.人口数量与其变化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一个地区人口越多,产业的产品就越大,劳动力供应就大,价格就便宜
B.一个地区的人口越多,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的干扰程度就越大,就业压力也越大
C.人口规模不大时,适度的人口增长率对于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都是必要的
D.人口数量过大和增长数量过快不利于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因此,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应该长期的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39.狭义的农业指〔 A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副业
D.渔业
40.农业生产的特点有〔 ABCD 〕。
A.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
B.强烈的季节性、连续性和周期性
C.强烈的地域性
D.对土地具有特别的依赖性
41.农业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包括〔 ABCD 〕。
A.环境
B.植物
C.动物
D.微生物
42.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特征有〔 ABD 〕。
A.农业生态系统是由人类投入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农业生产的产物
B.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由人类经济活动所决定
C.农业生态系统的价值流
D.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与物质的输出和输入是商品交换所造成的
43.农业区位论的提出者是德国农业地理学家〔 D 〕。
A.佩鲁
B.克拉克
C.韦伯
D.杜能
44.1826年,《B》一书出版了,系统地提出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
A.《经济进步的条件》
B.《孤立国》
C.《德国南部的中心地》
D.《安全与进步的冲突》
45.经济作物也称为〔 AC 〕。
A.技术作物
B.粮食作物
C.工业原料作物
D.谷类作物
46.经济作物的布局原则有〔 ABCD 〕。
A.因地制宜,择优布局,适当集中
B.尽可能在产区建立加工工业
C.产区应有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
D.产区应有充裕、技术素质较好的劳动力
47.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有〔 ABC〕。
A.公司+基地+农户
B.主导产业+农户
C.专业市场+农户
D.农户
48.在杜能的同心状农业图中,〔 A 〕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最高。
A.自由农业区
B.林业区
C.轮作农业区
D.谷草农作区
E.三圃农作区
F.畜牧区
49.在杜能的同心状农业图中,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最低的是〔 F 〕。
A.自由农业区
B.林业区
C.轮作农业区
D.谷草农作区
E.三圃农作区
F.畜牧区
50.下列有关杜能农业区位论的理论模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E 〕。
A.运费是决定利润大小的唯一变量
B.利润加运费是个常数
C.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农业布局来达到节约运费
D.同一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生产成本之差是常数
E.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产品价格或者降低产品成本来最大限度增加利润
51.第二产业包括〔 AC 〕。
A.工业
B.农业
C.建筑业
D.交通运输业
E.商业
52.下列属于工业生产与布局特点的是〔 ACE 〕。
A.工业生产的过程主要是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过程
B.工业生产的过程主要是生物工程的过程
C.工业生产可以是不连贯、不依次、分散地进行
D.工业生产必须是连贯的、依次的、集中地进行
E.工业生产过程可以是间断、交错和区位上的游离
53.当人均GDP达到( B )时,矿产品使用强度处于高峰时期。
A.800美元以下
B.800-3500美元
C.3500-10000美元
D.10000美元以上
54.矿产资源的经济评价的内容有( ABCDE )。
A.矿种
B.储量
C.品位
D.埋藏赋存条件
E.矿区地理条件
55.工业再布局的表现形式有( ABCDE )。
A.扩建
B.改建
C.迁建
D.替代产业
E.“迹地〞利用
56.有关工业结构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工业部门结构纵向划分工业,目的在于研究工业内部各部门地位与比例是否协调合理
B.工业地域结构从横向角度划分工业,目的在于研究工业布局地域形态
C.工业部门结构和工业地域结构是同一个事物和过程两个不可分割的侧面
D.按产品生产过程的阶段性分为开采工业、原材料加工工业和制造工业
57.煤炭外运是世界共同面临的大问题。
运输问题要考虑( ABCD )。
A.根据煤炭分布、生产、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煤炭产销区划
B.论证输煤方式
C.大型煤炭基地需要多种运输方式并举
D.尽可能变输煤为输电,节约运输
58.有关电力工业,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电能具有传输迅速、使用方便、污染少等优点
B.负荷中心或接近负荷中心的大型煤矿、油气田最适宜建大型火电基地,这是最理想的电力工业区位模式
C.远离资源地的负荷中心可考虑利用外地的煤油气建电厂,也可考虑利用其他替代性新能源
D.水源条件会限制坑口电厂的发展
59.下列工业基地中,〔 C 〕属于临海型工业布局。
A.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
B.鞍山钢铁工业基地
C.XX宝山钢铁工业基地
D.邯郸钢铁工业基地
60.制造工业布局,受〔B 〕因素制约最为显著。
A.原料地
B.消费地
C.燃料地
D.A和C
61.( D )被誉为工业系统的心脏,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手段
A.纺织工业
B.化学工业
C.钢铁工业
D.机械工业
62.高技术工业的布局,与传统工业布局区别的因子有(ABCD )
A.在资源利用方式上,高效利用现有资源,集约式生产
B.在追求目标上,追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C.在要素依赖上,主要考虑智力等无形资产
D.在产业形态上,主要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63.高技术工业的特征有( ABCDEF )。
A.高增值性
B.高渗透性
C.高竞争性
D.高智力
E.高投资
F.高风险
64.在下列农村工业布局类型中,( 城郊型 )区位优越,是农村工业发展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65.工业地域结构的类别中,等级层次最高的是( E )。
A.工业点
B.工业区
C.工业枢纽
D.工业地区
E.工业地带
66.工业区位论的提出者是德国地理学家〔 C 〕。
A.佩鲁
B.克拉克
C.韦伯
D.杜能
67.在韦伯工业区位论中,〔 B 〕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A.工资
B.运费
C.集聚
D.原料
68.原料指数小于1,工业最佳区位属于( B )。
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自由指向型
D.以上答案都不是
69.近年来,我国在工业布局理论研究成就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ABCD )。
A.工业布局受经济规律支配
B.工业布局要考虑非经济因素
C.工业布局坚持市场导向与宏观调查有机结合
D.工业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70第三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唯一特性是〔 C 〕。
A.易行性
B.先行性
C.服务性
D.普遍性
71.运输现象发生的首要前提是〔 ABD 〕。
A.线路
B.客货流
C.终端设备
D.运具
72.与工农业生产部门相比较,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表现在其产品的〔 ABC 〕。
A.非物质性
B.非实体性
C.同一性
D.物质性
73.区位理论中,为了避开障碍或缩短通过高造价地区的距离导致线路增长,使之与理论最优值发生的偏离叫做( C )。
A.正偏离
B.静偏离
C.负偏离
D.动偏离
74.右图是某区域交通线路图,该运网的连接率为( B )。
A.1``
B.2
C.5
D.10
75.铁路运输的优势有(ABCD )。
A.牵引重量大
B.输送能力强
C.长途运输成本低
D.运输连续性强
76.公路运输的优势有( AB )。
A.直达性和门对门运输
B.灵活性强
C.运载量小
D.运输成本高
77.水路运输的特点有( ABCD )。
A.线路投资小
B.运载量大
C.运输成本低
D.受自然环境限制大
78.航空运输的优势有( ABCD )。
A.速度快
B.径路短
C.基建成本低,但运输成本高
D.客运能力大
79.管道运输的优势有( ABCD )。
A.连续性好
B.运价便宜
C.工期短,资金回收快
D.永久性占地少
80.最适宜大宗、笨重、大型货物远距离运输的是( C )。
A铁路
B.河运
C.海运
D.公路
81.世界各国运输结构变化的共同特点是(ABCDE )。
A铁路运输的统治地位急剧下降,在许多国家已被汽车运输取代
B.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相对地位日益提高
C.水路运输重新受到重视
D.集装箱运输蓬勃发展,使运费结构和运输时间发生了深刻变化
E.汽车公路运输的地位迅猛提高,在许多国家成为运输主力
82.不合理的货流运输有( ABCDE )。
A对流运输
B.重复运输
C.迂回运输
D.过远运输
E.短途运输
83.货流不合理运输的原因主要有( ABCD )。
A生产分布的不合理造成原材料、半成品的不合理流动
B.地区产销不平衡和信息不灵,可能造成产品的对流运输、过远运输和重复运输
C.某种运输方式远不能满足运输需要,可能导致迂回运输和短途运输
D.人们对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认识不清
84.实现货流合理运输的根本途径有( ABC )。
A合理布局产业
B.大力发展综合运输
C.科学合理调配运量,做好产、运、销平衡
D.货流不合理不可避免,无从改变
85.法国巴黎大学比约·高涅尔教授认为,引发商品交换的原因是(ABD )。
A差异
B.愿望
C.价格
D.距离
86.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相比,商业的一般特征是( ABCD )。
A依附性
B.中介性
C.链环性
D.体系性
87.中心地理论是德国地理学家( C )于1933年所创立。
A杜能
B.韦伯
C.克里斯泰勒
D.廖什
88.中心地理论认为,只有( C )既符合覆盖面积尽可能大、又不留空白的要求,是市场区最佳形状的首选。
A圆形
B.长方形
C.六边形
D.八边形
89.中心地理论认为,商业中心区等级体系的分类和排列,一般要受到( ABD )原则的制约和影响。
A市场最优
B.交通最优
C.效用最优
D.行政最优
90.中心地理论认为,市场最优原则拟出的中心地序列,称为( A )。
A.K=3
B. K=4
C. K=5
D. K=7
91.商业活动的琏环性是由( ABCD )环节共同构成的有机统一体。
A.购
B.销
C.存
D.调
92.商业区位指向原则包括( ABCDE )。
A.接近购买力原则
B.最短时间原则
C.区位易达性原则
D.满足消费心理原则
E.接近CBD原则
93.贸易中心的特性有( ABCE )。
A.辐射性
B.开放性
C.灵活性
D.区域性
E.集聚性
94.城市产生和发展必须具有的前提条件是( AB )。
A.剩余农产品
B.剩余劳动力
C.工业化
D.第三产业的兴起
95.城市化初期的基本形式是( 向心型 )。
96.世界各地城市地域形态的类型主要有( ABCDE )
A.团块状城市
B.带状城市
C.星状城市
D.组团式城市
E.一城多镇
97.1925年,美国社会学家E·W·伯吉斯通过对美国芝加哥的研究,提出了城市地域结构的( C )理论模式。
A.六边形
B.扇形
C.同心圆
D.多核心
98.大城市经济圈作为一种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具有( ABCD )的特征。
A.高集聚经济
B.高能级经济
C.开放型经济
D.自组织经济
99.美国学者厄尔曼〔E.L. Ullman〕认为城市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有( ABC )。
A.城市间存在着互补性
B.城市间存在着可运输性
C.城市间没有中间干扰机会
D.城市间没有其他城镇存在
100.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达到( C )%后开始出现减慢的现象,成为城市化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
A.50
B.60
C.70
D.80
E.90
101.经济区的基本要素包括( ABCD )。
A经济中心
B.经济联系
C.产业结构
D.腹地范围
102.我国现行的三大经济地带属于( D )。
A经济行政区
B.部门经济区
C.经济协作区
D.经济类型区
103.综合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由于人们对它的认识角度和深度不同,在综合经济区的范畴内,又可分为( ABC )。
A经济协作区
B.经济行政区
C.城市经济区
D.经济类型区
104.我国经济区划的主要原则应该是( ABCDE )。
A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
B.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
C.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相关性原则
D.远景发展方向一致性
E行政区划必须的完整性
105.下列属于区域规划内容的有( ABCE )。
A.资源开发利用
B.产业布局
C.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D.产业政策
E.重大项目建议
106.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有( ABCDE )。
A.全局性
B.长远性
C.层次性
D.实用性
E.区域性
107.经济地理学的思想方法在继承与变革中向前发展,相继出现了( ABCDE )思想方法。
A.形态描述
B.地理比较
C.要素分析
D.综合分析
E.系统分析
108.下列形态描述语言手段中,属于近代地理学是( B )。
A.自然语言
B.哲学语言
C.数学语言
D.数字地图语言
109.下列关于地理比较法,说法错误的是( AC )。
A.经济地理学的比较方法按其比较内容可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B.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是分析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
C.运用比较法时,要注意对象属性的不同,在相似属性的对象
比较科学意义不大
D.运用比较时,要注意数据资料的统计范围、时间
110.下列技术方法,属于传统技术方法的有( ACDF ),属于现代技术方法的有( BE )。
A.实地考察
B.遥感技术
C.统计图表
D.经济地图与
E.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F技术经济论证
二、判断正误题(111-135题)
11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科学。
( T )
112.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性质是一门介于经济、技术、自然三者之间的边缘学科。
(T )
113.由于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定义和内容更多地为人们所采用,因此,三次产业分类法通常又称为“费希尔大分类法〞。
( F ) 克拉克大分类法
114.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转移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各产业之间人均收入存在着差异。
( T )
115.世界范围的工业化过程是以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产业革命为起点的。
( F )
116.增长极既指作为经济空间的主导产业部门,也指作为地理空
间的城镇增长中心。
( T )
117.产业布局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产业结构的演变。
( T )
118.由于支柱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最大,因此,科学选择支柱产业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关键所在。
( F )
119.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是产业布局的充分条件。
( F )
120.技术条件是产业布局与其发展、演变的决定性因素。
( T ) 121.我国汽车城长春市并不产棉花,然而布局一定规模的纺织业,目的是平衡性比例。
( T )
122.我国国家统计局规划,第一产业(农林牧渔)包括农业和采矿业。
( F )
123.农业与工业生产一样,劳动过程就是生产过程,连续进行。
( F )
124.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人工驯化的半人工生态系统。
( T ) 125.杜能农业区位论假设过于苛刻,与现实不符,因此,其现实指导意义不大。
( F )
126.工业生产要分为许多阶段,但这些阶段必须是连贯的、依次的、集中地进行。
( F )
127.工业地域结构按等级层次由低到高划分为:工业点、工业区、工业枢纽、工业地带和工业地区。
( F )
128.韦伯理论的核心就是把运费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实现产品的最终销售。
( T )
129.干扰机会破坏了原来的互补联系,引起原定的货物起止点的变更,产生了新的流向。
( T )
130.交通运输业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部门。
( T )
131.区位理论中,单一线路的实际区位常发生两种偏离,其中,正偏离是指为了避开障碍或缩短通过高造价地区的距离导致线路增长,使之与理论最优值发生的偏离。
( F )
132.古代城市出现后,经济功能便成为其首要功能。
( T ) 133.根据城市化演进的一般规律,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
( T )
134.中心地理论中,最低人口门槛代表着企业为了维持基本经营活动怕必须赚取的最低收入或服务的最低人口。
( T ) 135.经济区是商品生产社会化和劳动地域分工的产物。
( T )
136.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思想方法和技术手段,才能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
( T )
三、连线题(137-140题)
137.根据我国三次产业分类法,将右列各类产业部门划入相应的三次产业中
三次产业产业部门
(1)第一〔次〕产业A A农业
(2)第二〔次〕产业 BCE B制造业
(3)第三〔次〕产业 D C建筑业
D服务业
E采掘业
138.将下列著名人物与其经典理论连线配对
代表人物经济地理理论
(1)C·G·克拉克 C A中心地理论
(2)杜能 D B工业区位论
(3)佩鲁 E C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4)W·克里斯泰勒 A D农业区位论
(5)E·W·伯吉斯 F E增长极概念
(6)韦伯 B F城市地域结构同心圆理论
139.将下列各种运输方式与其各自突出技术经济特征配对连线运输方式经济技术特征
(1)铁路C A运载量大,运价低,但自然环境限制大
(2)水运 A B速度最快,径路短,但运输成本高
(3)管道E C连续性强,长途运输成本低,牵引重量大
(4)公路 D D门对门运输,灵活性最强,但运载量小
(5)航空B E连续性好,运价便宜,永久性占地少
140.中心地理论所提出的中心地原则与所拟出的中心地序列配对
连线
原则系统
(1)市场最优原则C A.K=4系统
(2)交通最优原则 A B.K=7系统
(3)行政最优原则 B C.K=3
四、填空题(141-195)
141.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以与①与②的关系。
142.经济地理学是研究①和②演变规律的科学。
143.①和②是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征。
144.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性质介于①、②和③三者之间的边缘科学。
145.经济地理学包括①的经济地理学与②的经济地理学两大部分。
146.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①在其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广泛使用了第三次产业的概念,并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②同③之间规律性的关系。
因此,三次产业分类法通常又称为“④〞。
147.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茨涅兹侧重于从三次产业占①比重变化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148.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①为主的时期、以②为主导的时期和以③为主的时期。
149.产业布局的三种主要模式是①、②和③。
150.产业布局的运行机制主要表现为①和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