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供应链与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
SPECIAL REPORT 50
物流技术与应用·冷链增刊/2020.12
生鲜供应链与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生鲜供应链涉及上下游不同主体,中间环节众多,为保证生鲜产品品质,做到跨区域和反季节销售,需要借助冷链物流提供保障。
然而,目前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与落后的冷链物流体系正形成巨大矛盾,生鲜产品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何
谓“生鲜”?在2011年实施的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 B 2760-
2011)中,将食品分为16大类;按加工与否,又可将这16大类分为原料食品
和加工食品两类。
我们通常所说的“生鲜”,可归为原料食品当中,主要包括水果、蔬菜、鲜蛋与水产品等等。
这些生鲜类食品一般具有呼吸作用,属于易腐性食品,需要经过冷冻或冷藏防止食品变质。
因此,生鲜需要冷链物流。
我国是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
等鲜活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
长期以来,我国鲜活农产品因产地冷藏、分级分选、保鲜包装等设施设备严重缺乏,鲜活农产品产后损耗大、流通成本高,乡镇以下问题尤为突出,已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突出短板,不仅浪费生产资源,而且影响农民增收和农产品有效供给。
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提升,人们开始追求更新鲜、更高品质的食物,生鲜类产品尤其受到欢迎。
如何构建从上游生产到中间流通,再到终端消费市场的完整链条,在降低流通成本的同时,以冷链手段保证生鲜品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生鲜供应链的现状
生鲜供应链涉及上下游不同主体,
其中农业作为供应链最源头的供给端,提供了肉禽、蔬菜、水果、海鲜等生鲜产品。
生鲜产品往往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国内与国外,国内不同地区,其农
在生鲜产品流通的过程中,冷链物流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起步晚,需要尽快补齐基础设施的短板
产品都是在不同的季节进行收获。
一般而言,生鲜产品具有鲜活易腐,不便长期存储和运输的特点,并且生产季节性强,消费弹性系数小。
随着交通方式和交通网络的发展,流通体系的完善,尤其是冷链技术的普及,我国的生鲜供应链体系也逐步走向成熟,地域和季节都不再是制约,不同地区之间可以互相流通当地生鲜产品,不受农村与城市、国内与国外的限制,反季节销售的水果蔬菜等生鲜品也日渐增多。
在供应链的中游,冷链物流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生鲜产品的各种特性,对物流运输和仓储的要求很高。
因此,必须利用各种冷链设施设备与技术,保证生鲜产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区间,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减少过程中的损耗。
生鲜供应链的终端,则是各种类型的消费市场,最终面向每个消费者。
既有传统的批发市场、零售超市、餐馆食堂等等,也有新兴的电商、便利店等等。
当然,在目前我国生鲜产品交易活动中,农贸批发市场仍然是生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上游的农产品大多还是通过冷链运输到农贸市场,再到个人消费者手中。
作为居民的“菜篮子”,农贸市场具有鲜活度高、价格亲民、方便便利等特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依然会是生鲜流通的主渠道,并且会逐渐向着标准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此外,餐馆是另一大主要终端市场。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外出就餐也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喜爱的方式。
对于部分餐馆来说,生鲜供应链能为其提供新鲜、稳定的食材,而少了其他流通环节也可以节省部分成本。
国内的生鲜供应链有传统的封闭式供应链,这类大多由超市自建,从生产到运输再到销售,如永辉超市、钱大妈等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生鲜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交易渠道也更多样,例如大型零售商超企业纷纷自建生鲜供应链,如永辉、物美等等从生产到运输再到销售全面介入。
而国内电商的快速发展,使生鲜电商也成为极具潜力的市场。
虽
然生鲜是电商中门槛最高、要求最高的
品类,但无论是京东、苏宁等综合电商
巨头,还是美菜网、叮咚买菜等垂直电
商,都在利用各种方式开拓和巩固在生
鲜市场的势力范围。
尤其是受今年疫情
的影响,利用网购方式购买生鲜成为新
选择,生鲜供应链需求扩大,行业快速
发展。
线下到线上,生鲜电商成为消
费者中日趋火热的购买渠道,而在生
鲜电商的渠道渗透率稳步提升的背景
下,未来农贸市场的占比很可能会大概
率下降。
生鲜冷链物流特点
冷链物流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制
冷技术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
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
物流过程。
对于鲜活易腐、不耐贮运的
生鲜产品来说,冷链物流必不可少,可
以使其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的各
个环节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区间,以保
证产品质量,减少过程损耗,并且使长
距离运输转运和长时间贮存成为可能。
与普通货物不同,果蔬等生鲜产
品,在采摘后仍有生命活动,在酶和
激素作用下会发生呼吸、水分蒸腾等一
系列生理变化,从而改变果蔬的品质、
成熟度、耐贮性和抗病性,影响果蔬贮
藏寿命。
可以说,温度与湿度,是影响
果蔬质量的两大重要因素,也是流通过
程中可控制的因素,一般果蔬在流通过
程中温度应控制在5℃~8℃,湿度在
90%~95%。
因此,生鲜在物流过程中
需要通过控制贮藏环境的温度、湿度、
气体成分和微生物等关键因素,保持良
好品质。
这也决定了生鲜冷链物流具有
一些明显特点:
1.复杂性。
生鲜产品流通过程中质
量极易于受到外部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必须按照不同产品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
温度控制,这就大大增加了生鲜冷链物
流的复杂性。
2.协调性。
我国生鲜产品的生产
比较分散,而消费往往具有一定的集中
性,再加上生鲜时效性强,因此冷链物
流各个环节的组织协调性的要求更高。
3.信息化。
生鲜物流必须使用现代
化的信息技术,例如在运输和仓储过程
中采用RFID技术,实时监测产品和储藏
环境的温度,确保生鲜品的安全。
4.高成本。
生鲜流通各个环节需要
专门的设施和设备,为了提高物流运作
效率必须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因此冷
链物流建设往往投入较多。
5.高要求。
因为生鲜产品具有易腐
烂、易损耗等特点,对于仓储和运输过
程中的操作要求较高。
特别是在生鲜电
商、蔬果宅配等方式日趋流行的当下,
消费者对于冷链配送的时效、品质等方
面要求也更加严格。
以生鲜为代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
市场,其消费需求和发展空间非常大。
然而,由于受技术、资金等限制,农产
品在运输、销售等后续环节上依旧存在
“断链”情况,特别是我国农业种植具
有分散、面积小、经纬跨度大等特点,
也影响了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
客观而
言,尽管目前国内冷链物流正处于快速
发展阶段,但生鲜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
建设水平仍有待提高,冷链物流的技术
仍有待升级和优化,尤其是生鲜产品更
加注重时效性与保鲜作用。
当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与落后的冷
链物流体系形成巨大矛盾,生鲜产品的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生鲜冷链物流的趋势
对于以生鲜为代表的农产品冷链
物流建设,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
2019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
实施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
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国家支持
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建设产地分拣包
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
施;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仓
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的支持。
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和设施是现代
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农产品冷链
物流体系起步晚,基础较弱,发展严重
滞后,目前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生鲜
产品的冷藏运输率分别为 35%、57%、
51
2020.12/物流技术与应用·冷链增刊
专题
SPECIAL REPORT 52
物流技术与应用·冷链增刊/2020.12
69%,远低于发达国家 90%的平均水
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加快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必须把生鲜冷链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工程推进,从根本上改变冷链设施建设的落后局面,补齐现代农业这一突出短板。
我们看到,在市场需求带动与政策
加持下,各大企业纷纷开始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形成了由传统物流企业、自营电商、专业冷链服务商、合资物流企业四大类竞争者并存的局面,并且主要在生鲜冷链的“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发力。
因为农产品易腐坏,采摘后的分级贮藏是农产品后续流通的重要保障,冷链前端建设自然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
通过在产地建设集配中心、预冷
库等等,使生鲜产品从采摘后就开始进行商品化处理,再通过全程可追溯的冷链物流服务送达市场终端,从而大大提升了生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和附加值。
在生鲜电商、宅配模式的带动下,“最后一公里”也成为各方加码的重要战场。
除了提升库内分拣效率、升级保
温包装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等手段外,电商企业还在探索应用智能生鲜自提柜或建设前置仓的方式,来解决生鲜的末端配送问题。
事实也证明,“前置仓+
店配”的模式,的确可以利用前置仓资源,发挥自身配送优势,缩短生鲜等易腐坏商品的配送时间。
总体来看,关于生鲜冷链物流的发展,今后将呈现以下一些趋势:
1.技术革新助力冷链物流标准落地。
随着制冷、食品速冻、冷库自动
化、包装等技术的发展,将助力冷链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互联网+”应
用,将倒逼冷链物流标准落地,生鲜电商的竞争使得冷链服务标准越来越透明化、标准化,移动二维码等的应用使得标准动态监控成为可能。
2.冷链物流的服务形态将更加多元
化。
围绕传统冷链业务(如冷链干线运输、冷库、冷链宅配等)展开的服务,如冷链包装产业、冷链认证服务(产品溯源、供应商等级评定)、生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IT技术企业(温度、湿度
等全程质量监控)等全产业链构建正在形成。
3.信息化技术投入加大。
目前我
国冷链物流公司大多还处于粗放管理阶段,冷链需求不能得到随时满足,冷链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冷链运作成本高,效率低。
要想实现降本增效,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投入不可或缺。
4.先进设备和模式加大推广应用。
未来将继续开展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标准化产地预冷集配、低温加工仓储配送等设施建设,支持冷库封闭式交接货通道、月台、货架标准化改
造,鼓励绿色环保冷藏冷冻设施设备与技术应用,支持冷链共同配送,探索社区“最后一公里”冷链配送服务模式的创新。
5.生鲜冷链流通体系逐步建立。
在
政策、技术与市场的多方发力下,我国将建立健全生鲜产品产后服务体系,从产地集配中心、冷库等商品化处理设施入手,推动农产品在产地就变成标准化的高附加值商品。
生鲜电商的兴起,催生出智能生鲜自提柜、前置仓等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