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13-06-11-18-41-29.2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的理论内容

合集下载

统计学原理复习提纲

统计学原理复习提纲

统计学原理复习提纲(复习总要求:结合每章节后客观题和作为作业布置的计算题)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1 、统计的三个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P5三个含义:统计工作(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关系:统计工作(活动),即统计实践活动,是基础;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是统计实践活动的产物。

统计学是统计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它来源于统计实践,又高于统计实践,反过来指导统计实践。

2、统计学研究的对象: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统计学的特点:1、数量性2、总体性3、具体性4、社会性3、统计的作用(功能):1、信息功能2、咨询功能3、监督功能4、统计研究的理论基础、基本方法与工作过程.统计研究的理论基础:哲学唯物辩证法、社会经济学、数学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归纳判断法及其他相关的方法统计工作过程P10—11: (统计任务、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统计信息管理),三个阶段并非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其中各环节往往是交叉进行的。

重点掌握内容: (能联系实际进行判断)5、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P11—16(1)总体与总体单位.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客观存在,并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

简称总体.总体特点: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或者差异性)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无限总体总体与总体单位具有相对性,随着研究任务的改变而改变(2)标志与指标。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分为品质标志、数量标志。

指标(统计指标)是说明现象总体量的特征的概念。

特点: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数量指标反映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总量指标质量指标反映现象发展的相对水平、工作质量—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指标和标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区别是:第一,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第二,指标都是可量的,而标志不一定是可量的。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原创整理精华,考试复习必备!)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原创整理精华,考试复习必备!)

统计学原理与实务各章节复习知识点归纳(考试复习资料精华版-根据历年考试重点以及老师画的重点原创整理)第一章总论重点在“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考点一:掌握以下四组概念(含义及举例)——肯定考一个名词解释!①总体、总体单位(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

②标志、标志值及分类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分类:Ⅰ按性质不同a.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品质特征,一般用文字表现。

(有些品质标志虽然以数量表现,但实质表现产品质量差异。

例如产品质量的具体表现未“一等、二等、三等”。

)b.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只能用数值来表现。

Ⅱ按变异情况可变标志:当一个标志在各个总体单位表现不尽相同时称为可变标志不变标志:……都相同……不变标志。

标志值:标志的具体表现。

③变量、变量值变量:指数量标志。

变量值:指数量标志值,具有客观存在性。

④指标的含义及分类(统计)指标:是综合反映统计总体某一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简称指标。

a.按其反映总体现象内容不同:数量指标(绝对数,绝对指标,总量指标),质量指标(相对数或平均数,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b.按其作用不同: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c.按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试点指标和时期指标d.计量单位的特点: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

★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①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②标志既有反映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也有反映总体单位品质特征;而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③凡是统计指标都具有综合的性质,而标志一般不具有。

联系:①许多指标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得;②指标与数量标志可随统计研究目的而改变;课后习题: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是: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统计研究运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标志值就是标志表现。

第二章统计调查考点一:统计报表的分类①填报内容和实施范围:国家、部门和地方统计报表②调查范围:全面、非全面③报送周期长短: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④填报单位:基层、综合报表考点二:“普查”的含义普查:是普遍调查的简称。

最新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最新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一.单项选择(20 X 2=40)单选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不用死记概念,要理解其内涵,灵活应用!第一章.绪论统计的定义: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的总称,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有力工具。

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科学,研究如何收集(如调查与试验)、分析(回归分析)、表述数据(图与表),并通过数据得出基本结论。

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特点:①数量性。

统计数据是客观事物量的反映。

②总体性。

统计的数量研究是对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

③变异性。

总体各单位的特征表现存在着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并不是事先可以预知的。

统计的分类:统计可分为描述统计,推断统计、核算统计、理论统计、应用统计描述统计:汇总的表、图和数值。

包括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推断统计:用样本数据对总体性质进行估计,检验核算统计:对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过程及各类总量进行描述和分析总体: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事物的全体。

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是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单位可以是人、物、机构等实物单位,也可以是一种现象或活动等非实物单位。

样本:由总体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

样本容量:样本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标志(变量):总体各单位普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标志的分类:①品质标志: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

品质标志的表现只能用文字、语言来描述。

②数量标志: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

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来表现几种常用的统计软件:SAS SPSS MINITAB STATISTICA Excel思考题:1、在调查某高校学生的学习状况时,总体是(C )A该校全部学生B该校每个学生C该校全部学生的学习情况D被随机抽取进行数据采集的全部学生2. 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A )。

A.每一个人B.每一户C.每个省的人口D.全国总人口第二章.数据数据:所收集、分析、汇总表述和解释的事实及数字,数据是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的基础;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征,是客观事实;不仅仅局限于数字范畴,包括非数字形式的其他信息。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2、指标和标志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

3、总体、样本和单位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

简称总体。

构成总体的个体则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

4、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它是取得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

5、统计绝对数和统计相对数反映总体规模的绝对数量值,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称为总量指标。

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用以反映现象间的联系和对比关系。

6、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累计总量的数字资料,是流量。

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上具有的总量的数字资料,是存量。

7、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抽样估计是指根据所抽取的样本特征来估计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假设检验是先对总体的某一数据提出假设,然后抽取样本,运用样本数据来检验假设成立与否。

8、变量和变异标志的具体表现和指标的具体数值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称为变异。

数量标志和指标在统计中称为变量。

9、参数和统计量参数是反映总体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等。

统计量是反映样本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等。

10、抽样平均误差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平均离散程度称之为抽样平均误差,简称为抽样误差。

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为总体标准差的1/n。

11、抽样极限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

我们用样本统计量变动的上限或下限与总体参数的绝对值表示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为极限误差或允许误差。

(整理)统计学期末以及考研复习知识点内容详细

(整理)统计学期末以及考研复习知识点内容详细

统计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今天,“统计”一词有三种含义:⒈统计工作: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活动。

⒉统计数据:统计工作的成果。

⒊统计学:指导统计工作的理论。

如数理统计学,社会统计学,经济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等。

统计三个含义的关系十分密切:统计工作与统计数据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2、第一部统计学著作是英国人威廉·配第(1623—1687)的《政治算术》(1690)一书。

3、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

4、统计工作全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环节: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5.统计的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整理、分析)、归纳推断法(分析)6、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区别:首先,数学研究抽象的数,统计学则研究具体事物的数量;其次,数学使用纯粹的演绎方法,而统计学则使用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逻辑方法。

(二)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凡涉及处理实质性数据的学科都要以统计方法为工具。

可以说,统计学是其他学科的工具。

第二章调查与整理1、目前,数据的计量尺度由粗略(低级)到精确(高级)分为四个层次,即列名尺度、顺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

1.列名尺度:按照事物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平行的分类。

例如,人按性别分为男、女,……。

该尺度的数据不能比较大小、优劣。

2.顺序尺度:对事物之间等级差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

例如,考试成绩可分为优、良、中、……。

该尺度的数据能比较优劣,不能进行数学运算。

3.定距尺度:对事物之间等级差或顺序差别较精确地定量测度。

如考试成绩的95 分、86 分、……;天气温度的50C、00C、-50C、……。

该尺度的“0”表示一个水平。

该尺度的数据能进行加、减运算。

4.定比尺度:用来表明数值中存在绝对零点状况下数量特征的描述尺度。

例如,企业利润、产品数量等。

该尺度的“0”表示“没有”或“不存在”。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一、统计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统计学是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应用的一门学科。

它有两个基本的原理:总体与样本的关系原理和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原理。

二、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数据的搜集方法分为两类:实验法和调查法。

实验法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科学实验;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进行。

数据的整理包括数据的清洗、变换和归类。

三、统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常见的统计指标包括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等。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得出结论。

四、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样本空间、事件、概率和随机变量等。

在计算概率时,可以利用排列组合、条件概率和贝叶斯定理等方法。

五、概率分布和抽样分布概率分布包括离散型和连续型两类。

离散型分布包括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几何分布等;连续型分布包括正态分布和指数分布等。

抽样分布包括正态分布、t分布和F分布。

六、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参数估计是利用样本信息来估计总体参数值的方法。

常见的点估计方法有最大似然估计和矩估计。

假设检验是根据样本信息来判断总体一些未知参数是否满足给定假设的方法。

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有单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和两样本t检验等。

七、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回归分析则通过建立回归方程来研究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回归分析方法有简单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

八、统计决策理论和抽样调查统计决策理论研究如何制定最优的决策方案。

抽样调查是利用小样本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

常见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等。

九、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常见的统计分析软件有SPSS、R和Python等。

通过这些软件,可以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等,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统计学原理是统计学的基础课程,主要涵盖数据搜集和整理、统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概率分布和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统计决策理论和抽样调查以及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等内容。

统计学原理贾俊平期末考试重点

统计学原理贾俊平期末考试重点

统计学期末(单选、10个填空、5个判断、三个计算、一道论述)第一章导论1、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分析数据:分为描述统计方法和推断统计方法两种方法。

描述统计: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内容包含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2、统计数据的类型:(1)按照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与数值型数据。

注意: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都是表现事物的品质特征,通常是用文字来表述的,其结果均表现为类别,因此可以通称为定性数据或品质数据(qualitative data)。

数值型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通常用数值来表现,因此可以统称为定量数据或数量数据(quantitative data)。

(2)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3)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 panal data)。

3、抽样独立性问题:总体区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目的是为了判别在抽样中每次抽取是否独立(类似抽小球是否放回的问题)。

在统计推断中,通常是针对无限总体的,因而通常把总体看做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

统计上的总体通常是一组观测数据,而不是一群人或者一些物品的简单集合。

4、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数量特点和作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样本(sample)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量(sample size)。

抽样的目的是根据样本提供的信息推断总体的特征。

5、总体参数(parameter)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某种特征值。

样本统计量(statistic)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是根据样本数量计算出来的一个量。

统计学期末以及考研复习知识点(内容详细)

统计学期末以及考研复习知识点(内容详细)

统计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今天,“统计”一词有三种含义:⒈统计工作: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活动。

⒉统计数据:统计工作的成果。

⒊统计学:指导统计工作的理论。

如数理统计学,社会统计学,经济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等。

统计三个含义的关系十分密切:统计工作与统计数据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2、第一部统计学著作是英国人威廉·配第(1623—1687)的《政治算术》(1690)一书。

3、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

4、统计工作全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环节: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5.统计的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整理、分析)、归纳推断法(分析)6、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区别:首先,数学研究抽象的数,统计学则研究具体事物的数量;其次,数学使用纯粹的演绎方法,而统计学则使用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逻辑方法。

(二)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凡涉及处理实质性数据的学科都要以统计方法为工具。

可以说,统计学是其他学科的工具。

第二章调查与整理1、目前,数据的计量尺度由粗略(低级)到精确(高级)分为四个层次,即列名尺度、顺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

1.列名尺度:按照事物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平行的分类。

例如,人按性别分为男、女,……。

该尺度的数据不能比较大小、优劣。

2.顺序尺度:对事物之间等级差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

例如,考试成绩可分为优、良、中、……。

该尺度的数据能比较优劣,不能进行数学运算。

3.定距尺度:对事物之间等级差或顺序差别较精确地定量测度。

如考试成绩的95 分、86 分、……;天气温度的50C、00C、-50C、……。

该尺度的“0”表示一个水平。

该尺度的数据能进行加、减运算。

4.定比尺度:用来表明数值中存在绝对零点状况下数量特征的描述尺度。

例如,企业利润、产品数量等。

该尺度的“0”表示“没有”或“不存在”。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范围和要求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范围和要求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这是统计学原理最后一次在线实时辅导,主要内容是大家都关心的针对本学期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期末复习范围和要求进行回答。

第一部分考试方式及考试时间1.考试题型单项选择(6题×2分=12分)多项选择(4题×2分=8分)判断正误(5题×2分=10分)简答题(2题×10分=20分)计算题(3题,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闭卷考试,可以带计算器。

2.考试成绩:平时作业和期中测验占30%(中央电大四次作业和期中测验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70%。

把形考的比重加大,强调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不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到期末的死记硬背上。

形成性考核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不得参加本次终结性考试。

3.复习的时候如何利用资料进行复习。

教材是最基本的复习依据。

一定要根据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当中所规定的考试的范围认真复习和理解教材的相关内容。

然后做学习指导书和作业的题目。

大家知道每一种指标的计算公式是固定的,但是出题的形式和类型是有所变化的,平时的形成性考核作业篇幅有限,同时考试到大家的实际情况,一些经典的题都是以作业的形式给大家了。

大家在复习中会发现总做练习的题练习的数量就不够,这样你反过来在学习指导书中做相应的题目,它有足够的数量的题帮助你练习。

最后我们下发的期末复习指导,它分为考核说明和各章的复习题。

考核说明规定了你所学的内容当中哪些是属于一般的了解的,哪些是掌握的,哪些是熟练掌握的。

这样你就用这这四种复习资料就完全够了。

另外,请大家注意:在试卷的后面我们把所有的课程所涉及的常用公式都附上去了。

实际上也是课程进行考试改革的一种尝试。

统计学原理课程有它的特殊性,既有概念的理解,也有方法的掌握。

学习中更重要的是要求大家掌握方法的应用,而不是死记硬背。

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很多时候都是落到指标的计算和分析上。

相关公式的记忆不是很关键的,而在于要根据资料和研究目的进行恰当的公式选择。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作为一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学科,统计学的知识点非常丰富。

以下是统计学各章节的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1.数据收集与描述-数据类型: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数据收集方式:问卷调查、观察、实验-描述统计:中心趋势(均值、中位数、众数)、离散程度(范围、方差、标准差)、数据分布(直方图、条形图、饼图)2.概率论基础-随机试验与样本空间-事件与事件概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和统计概型-条件概率与独立性-伯努利试验与二项分布3.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与分布函数-离散型随机变量与其分布律-连续型随机变量与其概率密度函数-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常见分布4.多个随机变量的分布-边缘分布与条件分布-两个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两个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的分布5.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与其性质-方差与标准差-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矩、协方差矩阵与相关系数矩阵6.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辛钦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切比雪夫不等式与伯努利不等式7.统计推断基础-参数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置信区间与置信水平-假设检验:原假设与备择假设、显著性水平、拒绝域-类型Ⅰ错误和类型Ⅱ错误-样本容量与统计检验的效应大小8.单样本与双样本推断-单个总体均值的推断:正态总体与非正态总体-单个总体比例的推断-两个总体均值的推断:独立样本与配对样本-两个总体比例的推断9.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因素方差分析-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最小二乘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拟合优度、剩余平方和、变量选择10.非参数统计方法-指标:秩和检验、秩和相关检验、符号检验- 分布:符号检验、秩和检验、秩和相关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这些是统计学各个章节的期末复习知识点的一个概述。

每个章节都拥有更加详细和复杂的内容,需要学生在复习中深入理解并进行练习。

统计学原理课程期末考试及复习

统计学原理课程期末考试及复习

统计学原理课程期末考试及复习一、统计学原理考核要求统计学原理是中央电大统开课,根据中央电大的规定,该课程的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内容包括4次作业、在线测试以及小组学习、自学笔记等。

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

二、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类型及结构1、判断题:10分。

考核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

2、单项选择题:14分。

考核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应用。

3、多项选择题:8分。

考核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应用。

4、简答题:18分。

考核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5、计算题:50分。

考核对基本计算方法的理解、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能力。

三、期末考试形式及答题时限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答题时限为120分钟;可以携带计算器。

四、各章复习内容期末复习资料:教材、学习指导书习题、作业第一章统计总论1、统计一词的三种含义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4、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总体与总体单位、标志与标志表现、变异与变量、统计指标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理解以上几个概念,能够结合实际资料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5、国家统计兼有的职能。

第二章统计调查1、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基本要求2、统计调查的种类3、统计调查方案的构成内容(包括调查对象、调查项目、调查时间和调查时限的含义)4、统计调查方法: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理解各种调查方法的概念、特点及应用条件。

(给出实际资料能区分)5、调查误差的种类第三章统计整理1、统计整理的概念和方法2、统计分组的概念、种类(按分组的任务和作用分、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按分组标志的、组中值等的含义。

、单项式分组及组距式分组、组限(下限和上限))性质分3、统计分组的关键(统计整理的关键)4、统计分组的方法:品质分组方法和变量分组的方法。

能够根据实际资料选择正确的标志进行分组。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和选择题:(1)判断题:通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对题目作出正确的判断。

(2)单项选择及多项选择:这部分内容包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公式的运用等。

主观性试题为计算题:(3)计算:考核对基本统计方法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的能力。

做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及主要计算过程。

复习时可参照教材和平时的四次作业的内容和难度。

题型及分值: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20分)(见平时作业和期末复习指导)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10分)(见平时作业和期末复习指导)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见平时作业和期末复习指导)四、计算分析题(每题15分,共60分)期末计算题的复习要求:1.变量数列的编制(第3章、第4章知识点)2.平均指标的计算,相对指标的计算(第4章知识点)〖如资料中没有对应的题目,直接查学习指导书练习题第四章及答案第四章〗3.标准差及标准差系数的计算和应用(第4章知识点)4.成数的区间估计(第5章知识点)5.均值的区间估计(第5章知识点)6.相关与回归分析(第7章知识点)7.综合指数的计算及应用(第8章知识点)8平均指数的计算及应用(第8章知识点)〖如资料中没有对应的题目,直接查学习指导书练习题第八章及答案第八章〗9.速度指标的计算.(第9章知识点)〖如资料中没有对应的题目,直接查学习指导书练习题第九章及答案第九章〗四、计算题复习资料(60分)〖以下为主要知识点,作业及历年考题,因题库变动,如本资料没有的,请直接找学习指导书对应的计算题部分相关习题及答案〗1-1.某班40名学生某课程成绩分别为: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按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要点110602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要点110602

《统计学原理》期末总复习要点(20110602)一、解释名词(8个)
统计指标、普查、抽样调查、标准差、统计指数、时间序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
二、复习思考题(8个)
1.普查的含义及其特点
2.编制组距数列如何确定组限?
3。

相关关系的种类如何划分?
4.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5。

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区别
6。

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
7。

综合指数法编制总指数的基本原则
8。

指数体系的两个内容及作用
三、计算题(5个方面)
1。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的计算
2.平均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3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侧重两因素分析)
4.相关系数计算、线性回归方程建立
四、期末考试题型(5个)
1、判断对错并改正(9×2=18分)
2、单项选择(10×1=10分)
3、多项选择(10×2=20分)
4、说明与分析(3×5=15分)
5、计算题(37分)。

统计学原理课程期末复习

统计学原理课程期末复习

《统计学原理》课程期末复习第一部分课程考试的有关说明(一)考核对象本考试范围适应对象是电大开放教育试点专科金融专业的学生。

(二)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和本考试。

考试要求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据此,本课程的考试着重基本知识考查和应用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统计的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及数量应用分析能力的内容按“了解、理解和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要求。

(三)命题原则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范围之内。

(四)试题类型及结构试题类型大致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大类。

客观性试题包括填空、判断和选择题:(1)填空: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及简单的计算和应用。

占全部试题10%。

(2)判断题:通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对题目作出正确的判断。

占全部试题的10%。

(3)单项选择及多项选择:前者是在列出的答案中选一个正确答案,后者是在列出的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这部分内容包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公式的运用等。

占全部试题的20%。

主观性试题包括简答、计算题:(1)简答:考核对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的掌握及应用程度。

占全部试题的10%。

(2)计算:考核对基本统计方法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的能力。

占全部试题的50%。

做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及主要计算过程。

答题时限。

本课程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120分钟。

(五)其他说明。

本课程期末考试可以携带计算工具。

第二部分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统计总论(一)统计的研究对象了解:社会经济统计研究对象的含义。

理解: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具体含义及社会经济统计所研究的数量方面的特点。

(二)统计的研究方法理解:统计的研究方法(三)统计的几个基本范畴理解:统计总体、总体单位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的含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的含义(注意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的不同并能正确的区分它们);变异和变量的的含义及两种变量的区分;统计指标的含义、组成要素及分类。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纲要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纲要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纲要(1——4章)第一章绪论本章的重点1、统计学的认识对象——统计学是一门适用于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数量方面研究的方法论科学。

——统计学的认识对象是大量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以及数量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统计学认识对象的特点是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和社会性。

2、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本章的难点3、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总体与总体单位:总体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许多个别事物所构成的整体。

它是由特定研究目的而确定的统计研究对象,可简称总体。

1、总体具备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三个特征。

2、总体的分类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实体总体与行为总体;事物总体与数值总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别事物称为总体单位。

——标志与标志表现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标志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

从总体观察标志还有不变标志与可变标志。

2、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统计调查所得的结果。

——变异与变量1、总体各单位在标志表现上的差别称为变异。

变异是统计的前提。

2、可变的数量标志称为变量。

变量的具体取值称为变量值。

——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一)统计指标是表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取值。

1、统计指标的涵义: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

任何指标都可以用数字来表示。

2、统计指标的组成要素:指标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要素构成。

3、统计指标的作用4、统计指标的特点:1、数量性。

即任何指标都可以用数值表示。

没有不用数值表示的统计指标2、综合性。

即任何指标都是综合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

3、具体性。

即任何指标数值都是反映所研究现象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规模、水平。

4、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而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2)标志有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与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字表示)两种,而指标都可以用数字表示。

统计学原理复习重点概述.(优选)

统计学原理复习重点概述.(优选)

第一章绪论统计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

统计的三层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的总称,是一种社会调研活动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包括各种统计报表、统计图形及文字资料等。

统计学:是研究大量社会现象(经济)的总体方面的方法论科学三者关系:统计学与统计实践活动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理论又高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是工作和工作成果关系。

统计工作过程(统计工作的基本环节):1.统计设计(准备阶段)设计方案、指标体系、分类目录等2.统计调查(调查阶段)收集和占有统计资料3.统计整理(整理阶段)分布数列、次数分布等加工资料(承上启下)4.统计分析(分析阶段)绝对指标、相对指标等5.统计的表现与运用(工作总结)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1.大量观察法2.综合指标法3.统计分组法4.归纳推理法5.统计模型社会统计学的特点1、数量性:统计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

2、总体性:主要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规律3、具体性: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不是抽象的量。

4、变异性:总体中各单位的数值表现存在差异5、不确定性:是在现有的统计资料基础上或样本数据基础上进行阶段性分析,所获得的结论不确定统计的职能: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统计学中几个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统计数据:是对客观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

1.定类尺度:也称类别尺度或列名尺度,是按照现象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平行的分组或分类。

是最粗略、计量层次最低的计量尺度。

2.定序尺度:又称顺序尺度,是对现象之间的等级差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

可以确定类别的优劣或顺序3.定距尺度:也称间隔尺度,是对现象类别或次序之间间距的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原理》理论部分复习内容一.单项选择题部分(20=2×10)1.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 )。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1.2.几位学生的某门课程成绩分别为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这些分数是(C )。

A、总体单位B、数量标志C、标志值D、变异1.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1.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C )。

A、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类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具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1.5.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

A、连续变量B、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C.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1.6.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 )。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1.7.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1.8.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B )。

A、社会总产值B、产品合格率C、产品总成本D、人口总数2.1.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B )。

A、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D、调查资料的来源不同2.2.调查几个重要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属于(B )。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2.3. 为了解某工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按该厂职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人,对其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B )。

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2.4.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2.5.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是(B )。

A、抽样调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普查2.6.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B )。

A、对某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对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2.7.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D )。

A、灵活程度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作用不同D、选取单位方式不同3.1.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 )。

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3.2.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B )。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3.3.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B )。

A、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C、组数的多少不同D、组距的大小不同:3.4、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的区别在于(A )。

A、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B、选择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C、组数的多少不同D、组距的大小不同4.1.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是(B )。

A、质量指标B、总量指标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4.2.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B )。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4.3.总量指标是用(A )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B、相对数形式C、平均数形式D、百分比形式4.4.某厂2006年完成产值2000万元,2007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B )。

A、5.5%B、5%C、115.5%D、15.5%4.5.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B )。

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4.6.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B )。

A、权数不等B、权数相等C、变量值相同D、变量值不同4.7.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公式的权数是(C )。

A、fB、∑fC、∑f fD、x4.8.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 )。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4.9.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11%,执行结果提高13%,,则总产值计划完成提高程度为( C )A、13%-11%B、113%÷111%C、(113%÷111%)-100%D、(111%÷113%)-100%4.10.比较不同水平的总体的标志变动度,需要计算(C )。

A、平均差B、标准差C、标准差系数D、全距4.11.销售成本利润率指标属于(B )。

A、结构相对数B、比例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4.12.总量指标按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C )。

A.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5.1.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时,则样本单位数为原来的(C )。

A、2倍B、3倍C、4倍D、1/4倍5.2.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每隔一小时抽10分钟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D )。

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5.3.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A )。

A、缩小为原来的81.6%B、缩小为原来的50%C、缩小为原来的25%D、扩大为原来的四倍5.4.为了了解某工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按该厂职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 人,对其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B )。

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7.1.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

A. 0 < r < 1B. -1 < r < 1C. -1 ≤ r ≤1D. -1 ≤ r ≤07.2.现象之间线性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C ) 。

A.越接近于-1B. 越接近于1C. 越接近于0D. 在0.5和0.8之间7.3.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 B )。

A.不相关B. 负相关C. 正相关D. 复相关7.4.现象之间线性相关关系的程度越高,则相关系数( D ) 。

A.越接近于0B.越接近于1C.越接近于-1D.越接近于+1和-18.1.统计指数按反映的对象范围可分为(C )。

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8.2.统计指数按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可分为(B )。

A.总指数和个体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8.3.某厂05年的产量比04年增长了13.6%,总成本增长了12.9%,则该厂05年产品单位成本( A )。

A.减少0.62%B.减少5.15%C.增加12.9%D.增加1.75%8.4. 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8.5平均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C )。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9.1.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C )。

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9.2.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D )。

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9.3.数列中各项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时间数列是( B )。

A.时点数列B.时期数列C.平均指标动态数列D.相对指标动态数列9.4.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D )。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9.5.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C )。

A.环比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环比增长速度9.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是(C )。

A、定基增长速度是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B、定基增长速度是环比增长速度之和C、各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D、各环比增长速度减1后的连乘积减1二、多项选择题部分(15=3×5)1.1.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ABE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1.2.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CE )A、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总体B、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C、人的年龄是变量D、每一户是总体单位E、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1.3.在工业普查中(BCE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1.4.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ACD )A、1999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某台机床使用年限C、某市年供水量D、某地区原煤生产量E、某学员平均成绩1.5.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BDE )A、工资总额B、单位产品成本C、出勤人数D、人口密度E、合格品率1.6.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ACD )A、基本建设投资额B、岛屿个数C、国民生产总值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E、就业人口数2.1.普查是一种(ABE )A、专门组织的调查B、一次性调查C、经常性调查D、非全面调查E、全面调查2.2.在工业设备普查中(BDE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2.3.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BCDE )A、全面性 B、经济性 C、时效性 D、准确性 E、灵活性2.4..制定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ABCE )A、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C、调查项目和调查表D、调查资料的使用范围E、调查的时间和时限3.1..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CDE )A、职工按工龄分组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C、人口按民族分组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E、人口按地区分组3.2.下面哪些分组是按数量标志分组(ACD )A、企业按销售计划完成程度分组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C、工人按产量分组D、职工按工龄分组E、企业按隶属关系分组4.1.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AB )A、各组频率或频数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C、各组组距的大小D、各组组数的多少E、各组组限的大小4.2.在下列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D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