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制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双元制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摘要: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先进,其“双元制”职教模式更是效果显著,被誉为德国二战后经济腾飞并保持持久不衰的秘密武器之一。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源于中世
纪手工业的学徒制,由师傅带徒弟学习手艺,并由行业协会进行管理,它是一种
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进行职业教育的模式。

文章就重点分析一下德国的双元制职
业教育。

通过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分析,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启示
1德国双元制教育概述
德国双元制教育是借助“校企合作”机制得以实施,“双元”体现的是“学校”和“企业”这两元,是通过学校和企业的紧密配合才能完成的。

但“学校”和“企业”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研究人
员认为“校企合作”就是企业要主动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促进职业学校的发展,这种看法是
有待商榷的,因为这是将“校企合作”理解为一种教育制度,事实上从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
的演变过程来看,“校企合作”更应理解为一项企业制度。

“校企合作”作为一项企业制度就意
味着,对这一机制的规定和完善不应该是通过教育的法律法规来进行,不应将发展校企合作
的重担放在职业学校的身上。

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普遍提高。

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实训设备配置水平与技术进步要求更加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

”这明显是要提高职业学校“实训”功能,是将企业的任务附加到职业学校头上。

在这样的规定下,无怪乎一些地方
的职业院校会利用教学成本购买大量的实训设备,并从德国引入双元制教师,以为这样的做
法就是推进校企合作了。

但结果是什么呢?国内的设施设备与德国的设备并不相同,德国的
双元制教师无法授课,同时,昂贵的设备又挤占了教学成本,致使职业学校理论教学质量下
降[1]。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究其原因,就是有些人对校企合作的本质不了解,职业学
校过度承担了企业应负的责任,反而自己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好。

2现阶段我国职业院校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一,地理位置的变化。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其典型专业大多服务于
第二产业及相关服务业,随着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职业教育处在边缘化的位置,一些职业
院校被疏解到郊区。

第二,生源严重不足。

人口调控使初中毕业生减少,普高热又持续升温,造成中职招生总量下降,进而影响到职业生源,特别是民办职业院校成为重灾区。

第三,生
存问题。

部分职业院校面临的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入学报到率降低,招生计划难以
完成,有的学校已经出现资不抵债、难以为继的状态。

出现这些问题,既有学龄人口大幅度
降低导致生源减少的客观原因,也有一些地方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不合理和未进行资源整合的
原因,没有对职业教育进行整体规划[2]。

3德国双元制高职教育模式对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基于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在德国教育中所体现出的优良效果,我国可以在结合国内教
育现状的基础上,积极将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中的精髓进行借鉴和合理创新,推动国内职
业院校教育模式的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效果的提升,改善毕业生就业现状。

3.1 建立国家层面系统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1996年9月1日我国施行实施《职业教育法》,但只是大框架范围内的法律,随着当前
职业教育形势的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法规体系,如:企业用工、学徒劳动保护、
企业培训、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等,保证学生、企业、学校各方的责任和权利,从制度上约
束和规范各方,各尽其职[3]。

3.2确定统一的教育专业标准
目前要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的职业人才,需要国家层面集中企业和学校双方专家代表共
同制定符合经济发展、企业需要的教育专业标准,一个教育专业可以对应多个社会职业工种,同时制定适合企业培训的企业培训标准和适合学校教学的专业教学标准。

这样,企业和学校
才能够在各自的领域互相合作,为同一个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而努力,共同完成培养计划。

3.3 建立第三方的教育专业考核和质量监控体系
为保证良好的培养质量,应由独立于学校和企业的第三方机构对整个教育过程进行质量
监控,如:企业的培训条件建设和认定、学校教学条件和师资的建设、校企培养过程等,并
根据教育专业标准,制定考核标准,独立组织考试,并将考试结果及时反馈各方,保证培养
质量。

3.4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双元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第一,“订
单式”的人才培养策略。

即学校和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合同,学校为企业提供相应的人才,而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岗位,通过这种方式所培养的人才,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合同中的企业工作,通过其“量身定做”的能力,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

“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了企业在
提供实训岗位时的人才利益诉求,在企业和学校之间建立了利益纽带[4]。

第二,“工学交替”
的人才培养策略。

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中,一般将一个学年分为三个学期,其中两个
学期在学校中进行基础的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另外一个学期在企业中进行实践训练。

“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方式,真正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制度化,让校企
联合办学的“双元制”教学模式有了固化的根基,为人才的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在企业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训练,但学生并不和企业产生实质性的从属关系,因而企业仅仅将学生看作一种廉价的劳动力,并在一些关键性的技术方面不愿
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5]。

4实例应用分析
为深化校企合作,上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记者了解到,近些年作为人社部企业
新型学徒制试点城市,上海在2016年由市人社局会同市财政局出台了实施意见和操作办法。

截至2017年1月,上海市已认定29家单位开展试点。

试点项目53个,涵盖先进制造、运
输物流、信息技术等多个职业工种。

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在上海高技能人才培
养基地中遴选、设立了一批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师企业实践基地。

为了加强规划引导,2007年上海出台《关于本市推进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5年发布
的《上海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30)》明确提出要加强行业部门对本行业
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的指导,建立职业院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行业的联动机制。

此外,据
了解,上海也有一些职业技术学校与企业共同探索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比如上海工程技术
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宝钢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从2013年起合作开办宝钢班。

经过三年的
校企合作培养,2016年2013届宝钢班36位学生顺利毕业,其中33人成功进入宝钢集团。

此外中德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也引入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与项目所在
地的职业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赵学瑶,卢双盈.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应用的再思考[J].职业技术教
育,2015,v.36;No.78810:18-23.
[2]赵学瑶,卢双盈,白志凡.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移植演变与启示[J].职业教育研
究,2015,No.14412:87-92.
[3]黄娉婷.从德国双元制探讨职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J].长春教育学院学
报,2015,v.31;No.20802:155-156.
[4]肖瑶.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典型案例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以德国双元制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6,No.33810:43-45.
[5]张丽颖,张学军.德国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对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启示[J].学校党建
与思想教育,2014,No.49120:94-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