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数的认识”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0各数的认识”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作者:俞冬梅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5年第10期
江苏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226100)俞冬梅(执教)
江苏海门市教育局教研室(226100)陈松坡(评析)
[摘要]儿童的思维特点是由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过渡至抽象的逻辑思维。

一年级的小学生,其抽象思维的水平远弱于形象思维的水平。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尊重教材,而且要遵循儿童
的年龄及思维特点,注重直观操作,让学生经历具体的实物或学具的操作过程,理解比较抽象
的数学知识,从而建构知识体系。

以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为例,说明
如何从这样三个方面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操作结构与知识本质的联系;注重直观操
作与构建认知结构的匹配;注重技能训练与表象思维的协调。

[关键词]11~20各数的认识直观操作认知结构数感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5)29-07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2~83页“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数数、读数等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初步理解“10个一
是1个十”,初步感受十进制计数法;学会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出来;掌握
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并初步感知数的组成。

2.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发展数感。

3.在认数活动中,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能力。

4.使学生在认数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能正确数出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出来。

[教学过程]
一、数出11~20各数
师:开学以来,我们学习了1~10的各数。

今天,我们学习11~20的各数。

(板书课题)我先请小朋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它们数出来。

(生从1数到10)
师:再往下还能数吗?一起来试试。

生(齐数):11、12、13、14、15、16、17、18、19、20……
[设计说明:11~20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或多或少都有过数数的经历,但他们对具体的意义可能不是特别清楚。

安排数数导入,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又能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本课的学习。

]
二、认识“10个一是1个十”
师(课件出示情境):兔宝宝一家在菜园里,展示散放的10个萝卜。

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起去菜园里拔萝卜,准备过冬的食物。

看,这是小白兔拔的萝卜,这里有多少个?
生:10个。

师:这10个萝卜是小朋友一个一个数出来的,如果不数能一眼看出是10个吗?
(大部分学生若有所思,摇起了头)
师:请拿出我们数数的好伙伴小棒,代替萝卜,也数出10来。

师:在这里1根小棒代表1个一(板书:一),2根小棒代表2个一,3根呢?
生:3个一。

师:接着数下去。

(师生一起数4个一、5个一……一直数到10个一)
师(追问):10根里面一共有几个一?
生:10个一。

(板书:10个一)
师:通常,我们会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捆成一捆后我们就把它叫做1个十(板书:1个十)。

师:下面请小朋友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大家捆好的小棒有几根?是几个十?
生:这捆小棒有10根,是1个十。

师:这1捆是由10根小棒捆成的,所以我们就说——10个一是1个十。

师:如果把这捆小棒再解开,会有几根?
生:10根。

师:那1个十就是几个一呢?
生:1个十是10个一。

师:这里“一”和“十”都是计数时常用的单位。

(把“一”和“十”描成红色)“1个十”在生活中应用很广,人们常常把10件东西装在一起,你们见过吗?
生1:我们买铅笔时会发现一般是10枝铅笔捆成1捆的,这1捆就是1个十。

生2:火腿肠满10根装1包。

生3:1大包餐巾纸里有10小包,10个羽毛球装一盒。

……
[设计说明: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数几个一、满10根小棒捆一捆、生活中“一个十”的应用,让学生真切地体会计数单位“一”和“十”。

]
三、认识12
师(课件演示):小白兔拔了一捆萝卜高高兴兴回家了。

小灰兔也来拔萝卜,它拔了多少个呢?
(生一起数12个萝卜)
师:用小棒代替萝卜,摆出12根,看谁的方法又对又快。

(生展示各种摆法)
生1:我是1根1根地摆,摆了12根。

生2:我是2根2根地摆,也是12根。

生3:我是先摆1捆,再摆2根,合起来就是12根。

师:你们觉得谁的摆法比较好?
生4:生3摆法比较好。

师:为什么这种摆法比较好?
生5:先摆1捆表示1个十,再摆2根表示2个一,合起来就是12。

生6:用1梱小棒表示1个十,既快又清楚。

师:你们真棒。

(板书:12)
[设计说明:通过萝卜这个具体的事物,让学生经过摆小棒、捆小棒的过程,找到了优化小棒的摆法,发现了1梱小棒和2根小棒与1个十和2个一相对应,由具体的数量转化为抽象的数,从中感受到12的具体含义及读法,同时也为认识十几中的其余各数打下了基础。

]
四、认识十几
师:小灰兔见小朋友们这么快就认识了12,决定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小棒图,让学生读出来)
师:你们怎么看出是13的?
生1:因为它摆了1捆,又摆了3根,所以是13。

生2:它摆了1捆就是10根,再摆3根,合起来是13根。

(板书“13”,引导学生读数:十三)
师:就像这样,1捆就是1个十,再数旁边有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了。

这样的方法,你学会了吗?那接下来进行同桌合作,一人说十几,另一个人摆出来,两人各说2到3个数。

师:请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摆的。

生3:我是先摆1捆,再摆7根,是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17。

(板书:17)
生4:我摆的是19,是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

(板书:19)
生5:我摆的是1捆加4根,是14。

(板书:14)
……
师:请小朋友看看我们是怎样用小棒摆出这些十几的数的。

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3),1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19)。

那么,十几是怎样合成的?
生: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师:对!大家一起跟我说一说——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十几。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相互“摆一摆”“说一说”,回顾归纳、迁移类推,理解了十几各数的意义。

]
五、认识20
师:在刚刚摆的左边一捆小棒右边9根小棒旁再添上1根是多少?
生:20根小棒。

师:19根小棒添上1根后,为什么是20根呢?
生1:再把这10根捆成一捆又是1个十,现在有2个十根,所以是20根。

师:这20里面有几个十?
生2:20里面有2个十。

师:我们回顾一下,刚刚认识了哪些新的朋友呢?
生3:12、13、19、20。

生4:是11~20,共有10个新朋友。

(师生一起唱《找朋友》这首歌,欢迎11~20各数的到来)
[设计说明:20的认识,让学生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去学习,其中在19根小棒上添上1根,
数出20,再次让学生体验数来自“数”,又继续强化“10个一是1个十”的数学思想方法,理解“2个十是20”,明确20的组成。

师生同唱《找朋友》这首歌,既是对11~20各数认识的系统归纳,又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放松和调整,以便于更积极地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

]
六、练习内化
1.看一看
师:1~10是老朋友了,今天又认识了11~20这些新朋友,这些新、老朋友在学习用品上有,我们经常带在身边,猜猜这是什么?
生:学生尺。

师:看大屏幕。

(出示直尺)请大家在学生尺上认一认,轻轻地从左往右再从右往左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

生1:我发现从左往右数,越来越大;从右往左数,越来越小。

生2:在直尺上,从左往右,是依次多1;从右往左,是依次少1。

生3:比10大的在10的右边,比10小的在10的左边。

生4:15前面的一个数是14,15后面一个数是16。

生5:比19小1的数是18;比19大1的数是20。

师:请大家把这些数有顺序地记在心里。

[设计说明:通过“看一看”和“数一数”,引导学生发现数的顺序和规律,以及各数之间的关系,强化对11~20各数的认识。

]
2.估一估
师:兔妈妈看到小白兔和小灰兔那么勤劳,买来了一些水果奖励它们。

你能估计一下这一
篮子的橘子大概有几个吗?怎样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
生1:我们可以数一个划掉一个。

师:你的意思是在数过的橘子上做个标记。

(板书:做标记)
生2:数满10个就圈起来,再数出圈外有4个,一共有14个。

师:这样数好在哪里?
生3:数满10个圈起来,可以看出有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师:同样大的篮子,装满了草莓,猜一猜,草莓的个数比橘子多还是少?为什么?
生4:草莓的个数比橘子多。

因为草莓比橘子小,所以草莓的个数要比橘子多。

(师生一起验证,数出草莓有20个,果真比橘子多)
3.捏一捏
师:在书上先数出10张纸,用手捏一捏,感觉一下有多厚;再数出20张纸,也捏一捏,比一比和10张纸的厚度有什么不同。

生1:10张纸感觉有点软,20张纸有点硬。

生2:我发现20张纸比10张纸要厚。

(用手比划2种的厚度)
师:是呀,20张纸是2个十,有2个10张纸厚呢!
[设计说明:通过估计橘子和草莓的个数及纸张厚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通过圈圈、做标记等数数方法的示范指导,既引导学生感受“一个十”和“几个一”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又让学生掌握切实有效的数数方法。

]
4.找一找
师:今天认识了11~20的新朋友,你还在哪里看见过它们呢?
生1:生日蜡烛上有。

生2:电影院的座位上也有。

生3:打游戏时也看到过。

师:的确,这些数无处不在。

瞧,我们的年历上有,钟面上有,红绿灯上有,电梯上有,我们的书上也有……(课件显示生活中的数)
[设计说明: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数,让学生感悟数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数学的价值与作用。

]
[总评]
这节课不是观摩课、展示课,而是随堂课。

执教老师依据教材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及思维特点,注重直观操作,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沟通数与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儿童的思维特点是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水平弱于形象思维水平,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通过经历具体的实物或学具的操作过程,去
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已经认
识1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基本上都会读、会数11~20的各数,但对其中有关的知识点并不怎么理解,结合教材上提供的简便易行的小棒操作情景图,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知识。

一、注重操作结构与知识本质的联系
操作小棒的目的是借助具体的小棒数量转换成抽象的数。

教师在每个知识点的操作中,无
论是师生共同操作、学生相互操作或独立操作,都应将操作材料、操作程序与有关知识一一对应。

例如,教学10个一与2个一是12时,先数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0个一,再数2根
小棒表示2个一,合起来是1个十和2个一,就是12。

这样,以结构化的操作材料和操作过程,以可视的形式进行了数与量之间的动态转换,帮助学生透过11~20各数大小的表象,沟通了直
观形象与抽象数字概念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初步理解数的组成和位值制原则。

二、注重直观操作与构建认知结构的匹配
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将数学知识结构转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本节课的知识点及直观操作主要是三个层次:()个一是1个十,1个十和()个一合成十几,()个十是20。

这三个层次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后一个层次
是前一个层次的发展,层层推进。

教者在分层操作、分层得出数的概念之后,要引导学生回顾
思考,感悟这三个层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1~20的数概念系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结构,从而逐步完善认知结构,不断提高认知能力。

三、注重技能训练与表象思维的协调
教学实践表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依赖具体事物和经验的支持。

学生在知识的发生和发展
过程中,通过小棒操作已经能透过1个十和几个一、2个十去理解11~20各个数的表象。

因此
在进行巩固应用的练习中,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用表象思维的方法形成技能技巧。

例如,在抓
一抓、数一数中,先数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估一估中,先用笔圈出10个苹果、10个草莓;
在估计教科书页数时,先数出10张,再数出20张,估计纸张厚度。

引导学生用已形成的一个十、几个一和2个十的表象思维思考数数的方法,能培养学生有序、正确地数数和估计数的能力。

这样,不仅让学生发现了1~20各数的排列规律,增强了数感,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和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责编金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