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
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本课从引导学生将视角指向茫茫宇宙的目的的出发,由认识地球公转,引向认识太阳系的成员和组成,了解地球公转形成了四季的变化,关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太阳系的运动规律,初步认识宇宙。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探索宇宙,教材从孩子们熟悉的月球入手,学习中逐步提升学生对月球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解开宇宙神秘面纱。

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地球也是太阳系大家族中的一颗行星,了解太阳系是人类迈向宇宙的第一步,
本课从引导学生将视角指向茫茫宇宙的目的的出发,由认识地球公转,引向认识太阳系的成员和组成,了解地球公转形成了四季的变化,关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太阳系的运动规律,初步认
识宇宙。

学情分析:
本课知识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大多数同学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初步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太阳系的知识,但知识缺乏整合,只需要有目标地进行前置性的预习即可,本节课需要特别用心的地方是四季成因和探究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规律;就学习技能而言,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科学探究方法,对学习科学兴趣浓厚,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就可以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太阳系及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2、知道四季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
能够用模拟实验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和茫茫宇宙相比人的个体的渺小。

2、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及交流、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组成太阳系的主要天体。

教学难点:
探究行星与太阳系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师准备:橡皮塞、钩码、温度计、有关太阳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

学生准备:细绳子、笔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们进行了登月之旅,这节课让我们继续遨游太空,去探访美丽的太阳系大家族(板书课题:太阳系大家族)。

当你看见这个课题时,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畅谈,充分了解学生的探究欲望,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本课设计与教学。

二、自学课文
1、大家把书翻开,自己读读45——47页,你能了解到什么知识?在不理解的地方标上问号。

2、3分钟后交流。

相应地对以下内容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能对有关太阳的各种信息进行搜集、总结、评价,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汇报交流
(一)、认识地日运动
1、(出示文中三球运动的文字资料)板书:太阳地球月球
2、你知道了它们是怎么运动的。

看老师模拟演示三球仪。

再说说还发现了什么?
3、理解:公转周期、公转和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4、同学表演模拟地日运动,加深理解。

请三位同学分别代表太阳、地球(贴上标签)模拟表演它们的运动。

说说他们演得对不对?应注意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而且是自西向东。

【设计意图】通过同伴生动的演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地日运动的规律,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认识四季成因
1、观察太阳直射和斜射的差异。

学生根据45页最下面两行话,自行设计实验。

把两个一样的纸袋中分别插入温度计。

一个平放,一个斜靠着,都放在电灯泡下。

过几分钟,观察温度计刻度的差异。

(强调实验前温度计刻度是一样的。


2、思考:为什么斜放的温度高,平放的温度低呢?(斜放的温度计正对阳光,受到阳光的直射;而平放的温度计受到阳光的斜射,受阳光直射的地方温度高,受阳光斜射的地方温度低。


3、模拟四季成因实验。

让一名学生手捧地球仪,地球仪倾向正北,并绕太阳(通电的灯泡)公转。

让学生说说太阳直射在
什么地方。

4、根据太阳直射斜射的道理,大家试着解释一年四季是怎么形成的呢?
5、观看四季成因视频。

理解一年四季是怎么形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开展对比试验,合作探究阳光照射角度对被照物体温度的影响,利用太阳直射斜射实验差异的结论去解释四季的成因。

这样学生们就更顺利地理解了地球的公转和地轴的倾斜是形成四季的原因。

(三)、认识太阳系的主要天体
师:太阳系有还有很多成员,我们地球还有一些兄弟姐妹,你们认识么?
1、根据学生交流,板书:火星、水星等八大行星及其他小行星、卫星等。

2、认识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你知道了太阳系八大行星,那你能说说他们离太阳由近及远排列的顺序吗?
3、让我们看一段录像,直观地感受太阳系的形成和八大行星的特点。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认识太阳系的组成,再探究他们的运动规律,符合认知规律。

四、探究行星与太阳系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

1、问题:我们知道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的时间,那其他行星公转周期有多长呢?
2、学生猜测。

(评价: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我们接下来研究这个问题。

我们怎么研究呢?
3、学生讨论实验方法:问题——假设——实验——结论
4、交流实验材料及实验步骤,实验要求。

如:实验员:举过头顶是为了安全、也便于观察;捏塑料管的手不要晃动,用力要均匀,不能碰到绳子,注意下面的绳长保持不变。

(教师示范)计时员,即计数员,按表时要看清橡皮塞的位置,再次转到该位置时为1圈。

数到第10圈立即停表。

(让一名学生演示,教师示范测量)
记录员:要及时记录橡皮塞转动10圈所用的时间。

测试三次后,要计算出平均值。

观察员:要观察塑料管下绳长保持不变。

(评价:集体智慧的力量真大,把这个问题的方方面面都想到了,坚持下去,大家都是小小科学家。


5、小组实验,填写记录单,讨论发现。

6、交流汇报,小结。

7、出示资料:这是一份科学家测量的八大行星公转周期的资料,你发现了什么?
生:行星离太阳距离越远,行星的公转周期越长。

师:这更加验证了我们的实验结论是正确的。

实验结论:距离太阳越远,行星旋转越慢;距离太阳越近,行星旋转越快。

【设计意图】学习科学,必须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资料等方面的能力。

这些能力是不可能仅靠教师的讲解来获得,而必须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用科学的能力。

五、总结拓展
1、谈谈学习收获
2、课外拓展:查阅有关太阳的资料,概括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究,了解太阳系更丰富的
内容,把自主探究的兴趣延伸到课后。

板书设计:
八大行星
卫星
小行星
太阳系大家族
彗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