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育发展的路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2 -
2023年 第3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美育发展中的
重要意义
美育是培养高校学生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美育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多个文件,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艺术体育教育等环节,意在丰富拓展校园文化,传承与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育精神体现
我国从西周开始就已出现美育意识,礼乐制度中的“乐”是主要体现。

《礼记·明堂位》中记载:“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

”可见当时掌权者已经用礼乐来教化世人的思想。

周王朝设立了由“大司乐”总管的具有完备体系的音乐教育机构,对贵族子弟进行音乐教育。

《周礼》中记载了贵族教育体系中的“六艺”(礼、乐、书、数、射、御),其中“乐”是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古代的传统美育课程。

而在民间,既有《诗经》中的《风》,也有屈原根据楚地的祭祀歌曲编成的楚辞《九歌》,这些都是早期美育思想的成果和体现。

绵延不绝的文艺活动和美学观念使中华文化呈现出自成一派的审美境界。

中国古代哲学家对音乐有清晰的看法。

孔子把音乐文化视为养成完美人格的最后一步,他不但会弹琴、唱歌,并且“无故不撤琴瑟”,除非发生重大的变故,否则,音乐都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孟子》记载:“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


孟子分析,由于感官有共通性,所以人们对音乐拥有相同的感受。

老子则提出朴素美、自然美是音乐美的真谛。

《庄子》载:“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主张通过“耳”和“心”渐进,到达“至美至乐”的境界,留下超脱、和谐、纯粹的审美机制。

荀子曾说:“乐和同,礼别异。

”意为人们通过音乐找到共同点,互相关爱,进而达到“和”的境界,可见美育的重要地位。

(二)高校美育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美育的重要教学资源,而高校美育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

高校美育通过艺术通识课程教学等形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中华传统文化为高校美育提供了审美鉴赏素材。

学生们能在唐诗宋词中感受时代的风起云涌,也能在风俗画中观察不同时代的精神风貌,还能在秦砖汉瓦中感受传统建筑的辉煌鼎盛。

高校应通过美育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其兴趣,促进其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二、美育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一)美育理论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已将声音分成三个层次——“声”“音”“乐”。

《礼记·乐记》中有这样的描述:“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

唯君子为能知乐。

”能听懂“声”的是禽兽,能听懂“音”的是普通人,只有君子真正懂得音乐。

古人说:“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音乐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我们的祖先要表达内心的情感。

“乐和同,礼别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育发展的路径研究
□ 张斌颖
摘 要:本文拟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提高大学生人文艺术修养及培养大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建设美、创造美的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分析美育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提取传统文化中的美育精神,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美育课程之间的联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育发展提供路径研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美育;传承;创新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年第3期
- 23 -
文化发展研究Research on Cultural Development
儒家强调通过音乐达到“和”的境地,而“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最高追求。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中国人的音乐,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天地的和谐。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唯乐不可以为伪。

”可见,音乐是道德之花。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是养成完美人格的最后一步和成功标志。

中国古琴的传统记谱方式也有特殊意义。

不同于西方严格准确的五线谱,中国古琴采用减字谱,符合中国文人使用汉字的审美习惯和认知习惯。

古琴家将视谱和照谱演奏称为“打谱”,这是因为古琴减字谱不记录音的准确时值和节奏。

时值和节奏通过师承传递,一定程度上需要依靠个人的体会去“还原”乐谱,这实际上也是一种音乐“再创造”的过程。

中国独有的记谱方式是创造性和多样性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个体的自由性和创造力。

这在道家思想中也有体现,倡导不过分受外界束缚,用无为代替有为,强调主体自由。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中国美学更注重神似而非形似,中国传统艺术中随处可见对“意境”的追求。

不管是哪种艺术形式,都讲究形成“意境”。

它要求作者通过主观想象表达心迹,这体现了古人创造性表达的追求。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是中国美育理论中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

(二)中国乐器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从周朝开始,中国人就发明了乐器分类法“八音”:根据乐器材质将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其中地位最高的,是由编钟和编磬组成的“金玉之声”。

古代中国人认为“金声玉振”是可以上达天庭的声音,而最好的婚姻,也被称为“金玉良缘”,由此可见“金”“玉”的地位。

古人常说的“琴棋书画”,其中“琴”排在首位,可见其重要性。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左琴右书”就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基本修养。

“琴”原先专指古琴,它的基本结构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及中国人的自然观与天地观。

古琴面圆底平,体现了“天圆地方”观念,长度为三尺六寸,暗合一年365天。

琴有13个徽,暗合一年有12个月另加一个闰月。

琴弦原先只有5根,即宫、商、角、徵、羽,代表五行中的君、臣、民、事、物。

琴有琴额、琴项、琴肩、琴身、琴尾,象征人身。

天、地、人三才具足。

中国传统文人强调古琴有两个功能:其一,“琴者,禁也”,弹琴是为了修身养性;其二,“琴者,心也”,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和自然、天地交流,也是为了和知音相互欣赏。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从敬己到敬人,是一个君子道德养成的必经之路。

无论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还是古曲《梅花三弄》的来源典故,都体现了对知音的尊重,对音乐的尊重。

这是学习音乐的人必备的修养,也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人和人之间互相尊重、互助友善,即“仁”的体现。

在中国民族乐器中,有不少乐器是从西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原,经过漫长的传承发展过程,逐渐本土化。

琵琶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琵琶弹奏姿势一开始还保留着横抱的游牧民族演奏特点,这是由于游牧民族在马上时一只手弹琴,另一只手除了按弦还要支撑琴。

变成今天这样竖置于腿上演奏,是因为传入中原后逐渐适应了农业文明的生活习惯,琴师的左手不必再托着琵琶起承重作用,可以更自由地在琵琶的弦上游走,丰富了乐曲弹奏技巧和表现力。

这是一个中原地区农业文明对游牧文明成功改造和提升的例子,促进了琵琶“中国化”的进程。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育发展的路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美育的例证分析
中华传统文化饱含对强烈情感的表达。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思乡之情,“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的爱国愁思,“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忠贞爱情,都直观地表现了古人对情感的尊重与重视。

然而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人们的很多情感表达已然“表面化”,在追名逐利、随波逐流中迷失了自我,遗忘了真实的感受。

即便是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其本质也并非出于道德,更多的是为达到功利化的目的。

传统文化中的深刻情感,应融入高校美育,启发学生真实表达。

高校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应与校园文化融合,贴近乡土文化,打造特色美育课程,成立校园社团。

以闽南地区为例,南音是闽南地区的特色乐种,也是中国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南音以唐宋宫廷和教坊中的乐师、乐工的作品为主,如“四、梅、走、归”和《阳关三叠》等都是纯粹的古曲,还是极为难得的艺术水平极高的纯器乐作品。

唐宋遗响保存在大量南音曲目中,连演奏形式也得到了传承。

至今,南音的琵琶仍像敦煌壁画中的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24 -2023年 第3

琵琶一样被弹奏者横抱怀中;唐朝的洞箫依然在南音中呜呜而歌;自古便出现在“执节者歌”场景中的拍板,依然在南音歌者的手中响起。

南音有上千年的历史,有两千多首谱、散曲和套曲,它不只活跃在闽南地区,还扩展到港澳台地区、东南亚甚至欧美。

南音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长撩曲,又有慷慨悲歌、一唱三叹的叠拍声。

闽南地区高校在开展美育活动时,可结合校园文化编写南音特色的校本教材,结合当地特色,组织南音进校园活动,体会中国音乐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韵味。

这种韵味是在中国人千百年漫长而细致的审美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它隐含在每一个华夏子孙的血液中,是我们精神的基因,牢固而鲜明,代代相传。

传统文化饱含独特的人文元素。

在美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感悟匠人精神,进而产生一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激发创新活力。

例如,在美育通识课程中,增加实践课时比例,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非遗民间技艺,上手传统乐器,走进博物馆与音乐厅,聆听传统音乐,调研乡土民间艺术,用心感受传统艺术之美。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美育的创新发展在中国迅速发展的今天,国家不断提高对外形象标准。

文化传播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方式。

过去,中国音乐中虽然也有外国人耳熟能详的旋律,但由于文化的隔阂和种族偏见,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往往与现实存在偏差。

以中国民歌《茉莉花》为例,1924年,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临终之前将这首
江苏民歌的旋律作为主题音调写入歌剧《图兰朵》,使之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广为人知的中国民歌。

这首民歌已然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不但外国人听到这首歌的旋律时就会想到中国,在中国许多对外的盛大场合中,它也被当成代表中国的歌曲演奏、演唱。

但是在《图兰朵》剧情中,图兰朵用猜谜的方式征婚,杀害没有破解谜底的人,这样的剧情不但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而且严重偏离了中国人的民俗、民风、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在高校美育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中国音乐“走出去”的过程,更要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其影响,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承担起塑造更好中国形象的责任。

中华民族是一个慎终追远的民族,“吃
水不忘挖井人”,所谓“受人之恩,不忘于
心”。

高校在传统文化与美育融合的过程中,以现代的理念来表现传统文化的外在美与内在美,扎根于悠久的历史脉络当中,把握好对外来文化的容度;引导学生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追思古人的优秀事迹,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学会欣赏美、创造美,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结 语
综上所述,高校美育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回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育精神,提取美育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找出有中国特色的思想精华。

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同时,把握好对外来文化的容度,使世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是国内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练美育元素,为高校美育发展提供创新思路,以期培养出更多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霍楷,王楠.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高校美育改革研究[J].文
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21):148-153.
[2] 张婷.略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美育中的传承[J].新
课程研究,2022(20):87-89.
[3] 齐晋.探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美育融合育人路径[J].
中国民族博览,2022(13):85-87.
[4] 汪继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价值研究[J].湖北开放职
业学院学报,2021,34(24):
128-129.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