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班声乐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师班声乐课
勃拉姆斯《摇篮曲》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1、幼师专业是为培养面向全社会的具有一定水平的幼儿教师。

声乐是幼儿师范专业必修的专业技能课,是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我们的教学是培养能胜任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合格的教师。

2、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大胆渗透新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强化学生知识技能。

唱歌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懂得一般的唱歌知识,掌握基本的唱歌技能,并通过练唱不同题材、体裁、风格、形式的歌曲,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正确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逐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现能力,使她们能有感情地进行歌唱。

教材分析:
勃拉姆斯《摇篮曲》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唱歌》第一册第六单元。

本课是本单元中以母爱为题材的一个作品,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细腻的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

通过学习,能帮助学生了解摇篮曲的有关知识,把握摇篮曲的音乐特征,学会用连贯、柔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从而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知识技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爱心的教育。

教学内容分析:
勃拉姆斯《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作于1868年,相传作者为祝贺法柏夫人次子的出生,作了这首平易可亲、感情真挚的摇篮曲送给她。

这是一首一段体,大调式,弱起的三拍子歌曲;结构短小,共四个乐句,旋律起伏,抒情,速度较缓慢;八度大跳及高音演唱是本曲的难点,应在理解歌曲情感基础上,合理运用气息支持,安排好呼吸来练唱,侧重弱起拍的歌唱呼吸训练;八度大跳的演唱做到过渡平稳、连贯,练唱全曲时力求声音连贯、流畅、平稳、柔和。

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中职幼师班一年级二期的学生,我的学生在入学时基本上对声
乐这门学科都很陌生,都没有什么基础,虽然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歌唱发声技巧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但毕竟学习声乐时间还较短,且由于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等因素,学生对作品的把握、声乐技巧的运用都不够成熟深入,需要教师通过教学进一步引导提高。

学生特点:对一些艺术声乐作品了解的不是很多,大多数喜欢流行歌曲,但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和训练,他们慢慢的接受并喜欢上一些艺术声乐作品。

现在的学生都喜欢下载音乐,较喜欢唱歌,但羞于在众人面前演唱,缺少歌唱的自信心,需多给予机会锻炼,以提高展示自我的能力和克服胆怯的心理。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摇篮曲》这首歌曲,使学生了解此曲作者以及歌曲背景,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艺术之美,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激发同学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感悟歌曲蕴含的情感,深化音乐体验,激发歌唱情感。

2、知识技能目标:把握摇篮曲的音乐特征,让学生掌握慢板的节奏更需要气息的均匀运用能力,掌握歌曲中的强弱,吐字,咬字,节奏,速度,力度等;用连贯、流畅、甜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本曲。

3、自主创新目标:鼓励学生进行即兴创编与表演,以一种轻盈、柔美的嗓音、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唱出宁静安详的意境。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习惯与能力,为学生将来胜任幼儿音乐教学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侧重弱起拍的歌唱呼吸训练。

2、注意音色统一,咬字后牙关尽快打开,声音自然。

3、歌曲虽然是三拍子,但不强调动感。

4、感受音乐情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八度大跳及高音的演唱。

2、演唱出摇篮曲的意境。

教学策略: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以下方法实施教学:
(一)视听感受体验法: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基础上,把握歌曲内涵,激发学生情感。

(二)设问引导法:教师设问,巧妙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提高学生的动脑思考的能力。

(三)示范法:通过教师声乐示范,让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开动脑筋,审听声音效果,使学生更直接地领会教师提出的要求。

培养学生音乐记忆能力,判断正
确的发音。

(四)巧设铺垫法:歌唱发声的心理障碍是声乐学习的“拦路虎”,运用心理教学法精心设置铺垫,把歌曲中八度大跳和演唱高音的难点分解到发声练习、歌
曲视谱及练唱歌曲中解决,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自然渡过难关,避免学生产
生恐惧演唱高音的心理,增加学生演唱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歌
唱状态。

(五)教师暗授学法: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如:学生课前收集资料、下载摇篮曲音乐、自主创编表演等。

在练唱歌曲时,学生主
要采用审听模唱法、对比演唱法、形象记忆法、情绪记忆法等。

教学准备:1.学生:要求收集有关摇篮曲的资料(如摇篮曲的来历、风格特点、音乐等),并准备以小组的形式汇报。

2.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制作音乐课件。

教学用具:音乐课件、多媒体、钢琴等。

教学课时:二课时,课间休息十分钟,每节课40分钟,小组集体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摇篮曲》歌曲,学生在温馨柔美的音乐中进入教室,找好位置坐好,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到良好的音乐氛围中。

】上课铃响后学生起立,师生用音乐相互问好:
1=C 2/4 1 2 3 5│5 ─│ i 5. ︳i 5. │ 5 4 32│ 1─‖(师)同学们好!(生) 你好!你好!老师你好!
【设计意图:把常规但枯燥的师生问好用音乐来代替,既组织了课堂,又做了简短的发声练习,体现了声乐课特色,并从现在开始让学生习惯在以后从事幼儿教学中,运用音乐代替铃声,语言等的重要性,一举两得。


二、发声练习
1、1=C 2/4 1 3 5 3 │1 3 5 3 ┃1 —‖
mi ma a
练习要求:气息控制要平稳,mī音虽然是闭口音,但里面口腔一样要打开,里面形成一种C状。

ma音,口腔要打开,吸气最好用鼻吸,运用慢吸快呼法。

先缓慢的吸气,再有力快速的吐出。

尽力保持喉头稳定,喉咙打开,声音位置统一。

2、 1=C 3/4
1 1│i — 6 4│ 5 ─ 3 1│4 3 2│ 1—‖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愿上帝保护你,一直睡到天明。

你静静地安睡吧,愿你梦见天堂。

第一步:用lu或哼鸣练唱,教师示范并提示,唱八度大跳音程时喉头要稳定,用气息支持声音,气息控制平稳,声音连贯、柔和,保持高位置共鸣。

第二步:在以上基础上,加入勃拉姆斯《摇篮曲》相应歌词来练习。

【设计意图:1、调整发声状态,用良好的声音来歌唱。

2、为解决歌曲中的八度大跳及高音演唱难点巧设铺垫。

】-
三、新歌学习
(一)请学生分组介绍收集的资料,教师进行归纳和提升,导入新课。

学生: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由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曲调平静、徐缓优美,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充满了母亲对孩子真挚的爱。

古今中外,摇篮曲有很多种,如:中国东北民歌摇篮曲、莫扎特摇篮曲、舒伯特摇篮曲等。

教师:教师哼唱几首摇篮曲风格的歌曲,东北民歌《摇篮曲》,舒伯特的《摇篮曲》,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同学们,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人们总是在动人心弦的乐曲中得到启发,在美妙的旋律中产生丰富的联想。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乐曲,请大家用心听后,会想到什么?说出了音乐带给我们的情绪,这样温馨亲切的情绪让我们体会到怎样的情感?这首歌表现的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母爱,由此可见,音乐还是一种情感艺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勃拉姆斯《摇篮曲》。

【设计意图: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摇篮曲,并通过小组汇报活动以及教师归纳和提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摇篮曲的风格特征,为学习新歌做准备。


(二)感受与体验
1、教师播放勃拉姆斯《摇篮曲》音乐课件,学生聆听歌曲,欣赏一组感人母婴合影,母亲哄孩子入睡等照片。

【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欣赏,让学生直接感受、体验母爱情感,创造意境。


2、让学生朗读歌词,从歌词中体验歌曲情感。

3、教师范唱,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速度、力度与情绪。

让学生欣赏并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情绪来演唱这首歌的?
【设计意图: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速度、力度和情绪,把握歌曲风格特征。


(三)学唱歌谱与歌词
1、随琴模唱歌曲旋律
(1)采用随琴模唱法视谱,掌握歌曲旋律。

(2)教师呈现乐谱,学生思考:歌曲有几个乐句?应该在哪换气?
引导学生标出换气口,引导学生在唱谱时注意吸气和换气。

(3)强调在八度大跳处,找发声练习中的感觉用气息支持声音。

2、模唱歌词,初步唱会歌曲,通过对比演唱和探讨解决以下问题:
(1)感受装饰音的作用并唱好装饰音。

(2)在演唱中注把握歌曲的速度、力度及情绪。

【设计意图:初步唱会歌曲,注意演唱的呼吸,把握歌曲速度、力度及情绪。

】(四)知识技能训练
1、教师:这首歌曲,表现了母亲在哄孩子入睡时对孩子真挚的爱,演唱时要将歌曲中母亲慈爱、安祥的形象用歌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大家解决下列问题:(1)注意歌曲情感与弱起拍的歌唱呼吸,把声音唱得连贯、柔和。

(2)八度大跳处运用气息支持唱出纯净、柔和的声音效果。

(3)歌词中“贝”“魂”“帝”“你”等字咬字后牙关应尽快打开,声音要自然。

(4)注意长音与装饰音的吐字咬字与归韵,并唱得轻松自如。

(5)随着旋律起伏,要做出自然的强弱变化来表达歌曲中真挚的爱。

针对以上问题及不同学生学习理解能力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训练:
1、(1)学生逐字逐句练唱,教师听辨并进行对比范唱,学生审听声音效果再反复
练唱。

(2)教师利用肢体语言及生动形象的比喻,带动学生充分体会与理解
声音的感觉后进行练唱。

(3)学生进行对比范唱,通过对比分析获得正确声
音效果后进行练唱。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技能。

把表现歌曲
的音乐情感作为声乐教学的主要关注点,将声乐技能训练融入到表现音乐情感中加以解决。


2、学生欣赏不同演唱形式歌曲片段,请学生谈谈听后感再练唱。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多角度感受、体验歌曲的演唱技巧及情绪。


3、鼓励学生进行独唱表演,教师点评并辅导。

引导学生背记歌词、和伴奏,用连贯流畅、甜美柔和的声音声情并茂地完整演唱歌。

【设计意图:完整呈现学生学习情况,初步检验技能训练效果】
四、探索与实践,深化技能学习。

1、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可利用教室内资源自编自导进行演唱排练,教师负责音
响播放及侧面观察、引导。

【设计意图:创设开放式学习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进一步强化演唱及表演技能。

通过排练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摇篮曲的特别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2、分组汇报演出,学生相互欣赏评价。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一个艺术实践的平台,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表现能力,并在表演中渗透评价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


五、课堂小结:
1、教师提问:学习本课有何收获?由学生谈收获。

2、教师小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的爱是真挚而无私的,懂得回报爱才能使我们更幸福,因此希望同学们学好技能,让自己拥有一技之长来报答母亲的爱。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讨论,对摇篮曲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使主题深化,感情升华。

为后面的创作表演作好铺垫,激发学生创新火花。

并能较完整地演唱勃拉姆斯《摇篮曲》。

让我们用真挚的情感、柔美的声音再演唱一遍勃拉姆斯的《摇蓝曲》。

【设计意图:知识技能是为表现音乐情感服务的,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对爱有更深的感悟,培养学生良好品格,激发学生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作业:1、练唱勃拉姆斯《摇篮曲》,下周以独唱形式回课,教师和学生代表评分,分数计入实训成绩中。

2、聆听、哼唱:莫扎特、舒伯特、中国东北民歌摇篮曲。

板书设计:
勃拉姆斯《摇篮曲》
歌曲速度:较缓慢
歌曲力度:随着旋律起伏有自然的强弱变化
歌曲情绪:温柔、亲切、安宁
演唱要求:连贯、流畅、甜美、柔和
教学反思:
1、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本节课通过以“母爱”为题材的声乐歌曲教学,学生在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朗读理解歌词的基础上,通过教师范唱,激发学生情感,把表现歌曲的音乐情感作为声乐教学的主要关注点,将气息运用、咬字吐字等发声技巧融和在表现音乐情感中加以解决。

与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不同,它摆脱了单纯讲授知识,机械地训练技能的约束,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2、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心理,把歌曲演唱中的难点分解在发声练习、歌曲视谱、歌曲练唱三部分中加以解决,巧妙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保护和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歌唱心理状态。

并设计了学生创编和表演,创设了开放式的学习情景,学生听到活动安排立即分成两组,在教室一前一后积极热情地投入到自编动作和练唱歌曲当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给了我很多的感动。

4、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而设计的,体现新课改下的新理念,新方法及专业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再周全的教学设计都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把握,否则很容易因流于形式而使上课变成走过场。

这节课,我不但能较好地把握教学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且能敏锐地把握学生课堂动态,积极应对,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师生之间互动达到一定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