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3采煤工作面出现涌水情况分析报告(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煤矿
采煤工作面出现涌水情况分析报告
XX煤矿1603采煤工作面于2012年1月29日早班10时10分采空区底板出现涌水。

出现水情后,矿井高度重视,立即成立1603工作面防治水领导小组,组织防治水专业人员进行跟踪监测,对出水工作面水情调查,对出水水源、水质及充水因素等进行初步分析,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并及时向煤炭局进行了汇报。

现形成水情分析报告如下:
一、1603工作面出水情况分析
(一)1603工作面概况
该工作面井下位于-620米轨道巷东翼,该面断层不发育,仅有一条落差0.7米正断层。

该工作面为对拉工作面,倾斜长壁布置,下材料巷长270米,运输巷长310米,上材料巷长300米,工作面切眼长158米,三巷均采用架棚支护,工作面于2011年11月13日开始推采,截止2012年1月29日,工作面已推采了110米。

(二)工作面出水观测情况
1603下面于2012年1月29日早班10时10分,采煤工区区长倪星军向调度室报告1603下面溜子头向下28米处发现底板出水异常,水质清澈,口尝无味。

接着由生产技术科
防治水人员观测出水量达到2.3 m3/h。

1603上面溜子头向上40米处出现底板渗水异常,水质清澈,口尝无味。

接着由生产技术科防治水人员观测出水量达到1.3m3/h。

1603上材料巷出水点观测涌水量为2.1 m3/h。

通过实测,三巷涌水量为5.7 m3/h。

1月30日至2月5日,涌水量保持在5.2-6.3 m3/h之间,其中1月30日1603上材涌水最大,水量为3.7 m3/h,2月5日逐渐下降到2.0 m3/h;下面出水点保持在1.3 ~2.4m3/h之间;上面出水点涌水量稳定在1.2m3/h。

2月6日至2月11日,涌水量保持在6.5-7.5m3/h之间,其中1603下面出水点涌水变化较大,2月6日增至4.0 m3/h,2月9日增至5.4 m3/h,2月11日又减少至3.5 m3/h;上材涌水量由2月6日2.8 m3/h逐渐减少至目前的2.1 m3/h;上面出水点涌水量由2月6日的2.3 m3/h逐渐减少至2月8日的1.2 m3/h,自2月9日至目前已无涌水。

1603采煤工作面涌水量总体趋于稳定。

(三)出水水量分析
根据1603工作面现场水量观测数据,出水量由1月29日的5.7m3/h到2月6日的6.5 m3/h ,再到2月11日的5.4 m3/h,总体呈下降趋势,且水量趋于稳定。

(四)水源分析
开采16层煤使用缓慢下沉法管理顶板,由于16层采厚仅有0.7米,短时间内顶板十下灰岩并不能完全垮落,经过一段时间的推采,压力初步显现,顶板完全垮落,因十下灰岩为矿井主要含水层以静储量为主,出水规律一般先小接着变大然后稳定最后变小直至没有。

根据以上特点与矿井1603工作面出水情况基本一致,一是在开采110米之后才出现涌水,二是涌水量也是先小再大然后稳定,现在已成下降趋势。

(五)出水水质分析
出水后,我们对该工作面水进行取样,送达市自来水化验中心进行化验。

同时根据我们初步对该工作面水质试验,利用PH值试纸测试数值为7.6,为碱性水。

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该工作面出水水源为十下灰岩含水层岩溶裂隙水。

二、采取安全治理措施
(一)加强现场观测,每天早班由技术科人员进行现场数据观测,由采二工区随时观测,若现场排水设备无法满足排水要求时,要及时矿调度室汇报,矿井调度室接到险情报告后,要立即采取了果断措施,通知本区域工人撤人避险。

并立即启动重大水害应急预案,采取突水紧急撤人安全措施,保证职工有条不紊地撤离。

(二)要求中央泵房司机现场交接班,不得空岗缺岗。

(三)对井下每个职工及时传达避水灾知识,同时根据水
情及采掘动态及时修正。

(四)加强对职工广泛宣传、学习《XX煤矿水害应急预案》及《水害现场处置方案》,要求职工掌握避水灾路线。

安排通风科检查井下避灾路线,避灾路线醒目、简单、明确、实用,并进一步传达贯彻到每个井下职工。

(五)对工作面进行改造,采用重新开切眼的办法,在不丢失资源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留保护煤柱,确保安全。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二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