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工学能源动力类08050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工学能源动力类080501)
专业简介:
能源动力工程主要研究如何把自然存在的如太阳能、风能、化石燃料、水能、生物质能等各种能源有效转换成工业和社会生活需要的电能、机械能等能量,同时如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本专业集能源的开发、利用、转化、系统控制、节能与减排于一体,与我国的能源、动力、环境保护领域的发展息息相关。

本专业包括: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方向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以及新能源应用技术方向等。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生。

专业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
学科和热能工程领军人才梯队。

现有教师10人,教师队伍包括龙江学者特聘教授、黑龙江省教学名师、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及双师型教师。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具有国际视野、良好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

毕业生应具有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解决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

毕业要求:
本专业培养能在能源动力学科领域从事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职业的高
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
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2.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或工艺流程,并能
够在设计环节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并体现创新意识;
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针对复杂工程问题,能够理解和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领域中应用;
8.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核心课程:
1.工程热力学2.传热学3.流体力学
4.锅炉原理5.汽轮机原理6.热力发电厂
7.燃烧学8、热工测试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课程——能力矩阵: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对应关系
1 2 3 4 5 6 7 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H H H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H H 基本原理H H
思想和体系概论
H H H 形势与政策H H H H 大学生心理健康H H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H H H “四进四信”专题H H H 体育基础H H 信息检索与利用H H H H 大学生就业指导H H 创业基础H H 大学英语H H C 程序设计H H
大学计算机基础H
高等数学H H
大学物理H H
工程力学H H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H H
机械设计基础H H H
工程热力学H H H H
传热学H H H
流体力学H H H
工程材料H H H 锅炉原理H H H
热工过程自动调节H H
热工测试技术H H H
热力设备过程数值模拟H H H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H H
自动控制原理H H
线性代数H H
工程基础化学H H
能源与动力工程创新创业指导训练H H H
能源与动力工程概论H H H H
工程制图H H
泵与风机H H
燃烧学H H H
内燃机原理H H H
计算机绘图H H H
车辆工程导论H H H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外语H H 制冷与空调技术H H H
汽轮机原理H H H H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H H H
热力发电厂H H H
认识实习H H H
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H H H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H H H
热电厂系统课程设计H H H
生产实习H H H
热交换器课程设计H H H
能源与动力工程毕业实习H H H
能源与动力工程毕业设计H H H 军事技能训练H
思政课实践H
大学物理实验H H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实验H H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分分配
课程类型必修课选修课通识教育选修实践环节最低毕业学分学分要求98 29 836 171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必修课程设置
修读学期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学
分 1-2 3-4 5-6 7-8 9-10 11-12 13-14 15-16 170310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8 48 0 3 √ 17041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2 32 0 2 √
17011002 基本原理 48 48 0 3 √ 17021003
思想和体系概论
72 72 0 4
√ 17051006 形势与政策 1
4 4 0 0.2
5 √ 17051007 形势与政策 2 4 4 0 0.25 √ 17051008 形势与政策 3 4 4 0 0.25 √
17051009 形势与政策 4
4 4 0 0.2
5 √ 17051010 形势与政策 5 4 4 0 0.25 √
17051011 形势与政策 6 4 4 0 0.25 √
17051012 形势与政策 7 4 4 0 0.25 √
17051013 形势与政策 8 4 4 0 0.25 √
思政课
17071002
“四进四信”专题
16 16 0 1

34011002 军事理论
36
36 0 2 √ 32011004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 12 12 0 0.5 √ 32011002 大学生就业指导 12 12 0 0.5

33011005 大学生心理健康 28
24 4 1 √
综合

础 08012017 创业基础 32
32
0 2 √

语 11021061 大学英语 224 224
14
√ √ √
√ 计算机
07041022
C 程序设计
70
40
30 4

13011001 体育基础
32 32 0 1 √
13011002 体育基础 32 32 0 1 √
13011003 体育选项
32 32 0 1 √
通识教育
体育 13011004 体育选项
32 32 0 1 √ 10011005 高等数学(上) 80 80 0 5 √
10011006 高等数学(下)
80 80 0 5 √ 09031050 大学物理(A)(上) 64 64 0 4 √
09031051 大学物理(A)(下) 64 64 0 4 √ 04051128 工程力学
64 58 6 4 √
06061110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64 64 0 4 √
学科
基础 04061022
机械设计基础
48 42 6 3 √

科专


础 专05051049 工程热力学
64
56
8
4

业 05051050 传热学
64 56 8 4

02051007 流体力学 64 56 8 4 √
基础
04031222 工程材料 32 32 0 2 √
05051001 锅炉原理
48 44 4 3 √
06011038 热工过程自动调节
32 28 4 2 √
05051042 热工测试技术 48 44 4 3 √ 05051038 热力设备过程数值模拟
32 8 24 2 √
专业


专业课 05051006 燃烧学
32
32
2

学时小计 1670 1564 106
学分小计
98 17.75 19.25 20.25 16.25 11.25 5.75 7.25 0.25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选修课程设置
建议修读学期 课程类别 最低
学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学
分 1-2 3-4 5-6 7-8 9-10 11-12 13-14 15-16 1002102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8 48 0 3 √
06031155 自动控制原理 48 40 8 3
√ 10021018 线性代数 48 48 0 3 √ 05041250 工程基础化学 38 32 6 2 √
04011067 互换性技术基础 32 32 0 2 √
学科基础
9 01011146 石油工业概论
32 32 0 2 √ 04071013 工程制图 48 48 0 3 √
05051046 泵与风机 32 32 0 2
√ 04071121 计算机绘图 48 24 24 3 √ 专业技
术基础
4 05051047 强化传热技术 48 48 0 3

05051035 内燃机排放与控制 32 32 0 2 √ 05051036 燃烧污染物控制技术 32 32 0 2 √
05051015 系统节能原理与技术 32 32 0 2 √ 05051033 内燃机原理 32 30 2 2 √ 05051113 能源与动力工程概论 16 16 0 1 √ 05051008 燃气轮机原理 32 32 0 2 √ 04061066 车辆工程导论 32 32 0 2 √ 05051041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外语 32 32 0 2

05051031
能源与动力工程
系列专题讲座 16 16 0 1 √
05051034 单元机组集控运行 32 32 0 2 √ 03081025 化工节能减排技术 32 32 0 2 √ 通用模块
8
05051048 制冷与空调技术
32 32 0 2 √ 05051002 汽轮机原理 48 46 2 3 √
05051014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 32 32 0 2 √ 05051004 热力发电厂 48 48 0 3 √ 05051037 热泵技术 32 28 4 2 √ 05051026 汽车理论 32 32 0 2 √ 05051039 发动机电子技术 48 48 0 3 √ 05051040 内燃机增压 48 44 4 3 √
学科专业基础
热能动力
工程方向
8 05051022 热力系统和设备
32
32
2

合计 29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指导计划
课程类别最低
学分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备注14051300 音乐鉴赏32 16 16 1
14101301 美术鉴赏32 16 16 1

文类1
14101302 书法鉴赏32 16 16 1
公共艺术类课程(至少选修1
学分)为各专业必选课程。

08xo1003 现代企业管理32 32 0 2
社会
科学类2
08011289 现代市场经济学32 32 0 2 31011003 信息检索与利用24 16 8 1
信息
技术类2
07041021 大学计算机基础32 16 16 2
信息检索类课程(至少选修1
学分)为各专业必选课程。

创新
创业类2 05xo1011
能源与动力工程
创新创业指导训练
32 32 0 2
创新创业类课程(至少选修2
学分)为各专业必选课程。

国家
安全教育类1 34011003 大学生安全教育12 8 4 1
国家安全教育类课程(至少选
修1 学分)为各专业必选课程。

合计8
注:建议学生文理互选,在不同类别的通识选修课中完成修读。

所有学生在修业年限内应至少取得8个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

各专业根据需要自行设定本专业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修读学期34012001 军事技能训练14 天 1 1 05052013 能源与动力工程创新创业实践32 2 3-8 05052005 认识实习 1 周 1 4 17062001 思政课实践32 2 5-8 09042001 大学物理实验48 3 5-8 04062009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2 周 2 8 04082002 工程实训 2 周 2 8 05052016 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 2 周 2 10 05052012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2 周 2 10 05052009 热电厂系统课程设计 2 周 2 12 05052006 生产实习 2 周 2 12 05052017 热交换器课程设计 2 周 2 14 05052015 能源与动力工程毕业实习 3 周 3 15 05052014 能源与动力工程毕业设计14 周9 15-16 06061110s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实验24 1 9-10 合计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