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 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 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 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 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无疑又加速经济增长。
人均GNP水平高的国家,城市化水平也高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 1、推拉说
2、1970年马卜贡杰模式
第三个争论的问题是,城市化究竟始 于何时?(工业革命?产生之日?)
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自工业革命始,因为在 此以后城市才大规模扩展,才在社会经济生活 中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力量。工业革命以前的城 市化没有规律是城市乡村化,城市是乡村的一 部分。另一种观点认为,世界上6000-7000年 以前就出现城市。现代城市是古代城市的继承 和变革,因此从城市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城市 化进程。
三次产业的发展
城市化发展阶段划分
城市化阶段的差异
1、发展速度的变化
初期:缓慢,由慢变快 中期:快 后期:慢,由快变慢
2、产业结构的变化
美国城市化阶段的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产业劳动力比重
80
60 51.5
40
24.273.8 31.341.345.2
20
0 25.70%
53.40%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代表人物:英国的哈维(D.Harvey)、 美国的卡斯特尔斯(M.Castells)
新马克思主义者学派
对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化的研究应 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入 手,只有这样才能揭露资本主义 社会城市化的本质及所产生的城 市问题的根源。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工业化与城市化
美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紧密关联
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特点
①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城市 化又反过来促进工业化。
②城市化水平随经济增长呈拉平的“S” 型曲线提高。
③城市化水平达到50%,基本实现了城 市化;75%,人口城市化已完成。
④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往往与这个国 家最大城市的规模和实力相对应。
我们认为,后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广义城市化, 前一种观点可称之为狭义城市化。而我们研究 工作的重点应该是狭义城市化概念中的当代 (即50年代起)城市化阶段。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一、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二、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三、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 四、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农业发展与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
62.4 34.2 3.2 78.60%
3、动力机制的变化
初期阶段:农业+工业化(基本动力) 中期阶段:工业化+第三产业 高级阶段:第三产业是后继动力
4、空间分布形态的差异
初期阶段:零星的“点”状结构 中期阶段:紧凑的“面”状与“带”
状结构 高级阶段:完整严密的“网”状结构
5、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小结:城市化阶段的主要差异
城市化的相关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变动 经济结构类型 国家人口规模
产业结构变动与城市化
城市化与多变量的相关分析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经济增长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美 (1)美国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
国 一种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资本“三次循环”的概 念
资本
生产
价值与剩 余价值
奢侈消费 工资货物
再生产与剩余资本
资本
生产过程 固定资本投资 生产性建成环境 消费资金 消费过程
资本
消费性建成环境 科研和技术 各种社会消费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城市建成环境
由无数不同要素——道路、运河、港口码 头、工厂、仓库、下水道、公共建筑、住 宅等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的商品 。
(2)在绝大多数国家,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 例衡量的城市化水平总是不断上升的;用投资 等指标计算,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
(3)若干发达国家已完成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当前正处在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阶段。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地理学的解释
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注重经济、 社会、政治和文化等人文因素在地 域上的分布状况,认为城市化除包 括人口与经济的集中与转换外,城 市化更是一个地域空间过程,包括 区域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地域的 扩大两方面。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弗里德曼的解释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Friedmann)将城 市化过程区分为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
③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 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
④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 的过程。
城市化定义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集聚和 乡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的过程。这 一过程使区域城市数量增多,非农 活动规模扩大,城市文化扩散,城 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 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 提高。
各国1990年单位耕地农业从业人数
农业经济活动人口பைடு நூலகம்总经济活动人 口比例( 2002年)
英国 1.7%; 美国 2.0%; 加拿大 2.2%; 德国 2.3%; 法国 3.0%; 日本 3.6%; 意大利 4.8%;
韩国 8.8%; 南非 8.9%; 俄罗斯 10.0%; 巴西 15.6%; 波兰 20.7%; 印度 58.7%。 中国 65.5%;
城市兴起与成长的一般前提 提供剩余粮食; 提供剩余劳力。
农业发展提供的其它条件 为城市工业提供资金的原始积累
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原料
为城市工业产品提供市场
各国1983年农业人口抚养能力
美国 70人 法国 26人 东德 18人 波兰 6人
英国 62人 西德 37人 前苏联 10人
问题讨论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城市化究竟表示一种结果?还是一种过 程?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城市内部从一般地域向更繁华地域的转 化,算不算城市化?
城市化究竟始于何时?
第一个争论的问题是,城市化究竟表示一种结果? 还是一种过程?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大都认为城市化概 念应该是一种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包 含某种结果,城市化是一个动态过程, 但如果没有一定结果的话,城市化无从 继续发展,对此进行研究也是不可能的。
第二个争论的问题是,城市内部从一般地域向更 繁华地域的转化,算不算城市化?
例如:随着城市发展建筑密度升高。城市内部一 些设施逐渐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像这些城市 内部地域级差的变化,是否属于城市化概念的 范畴?
英国学者认为,不能包括。持这种观点的理 论基础是,城市性地域(或城市性状态)与农 村性地域(或农村性状态)之间存在一条明确 的界限。城市化,指的是超越这条界限的转换 过程,至于界限内部的转化过程不属于城市化。 这种理论即为农村城市二元论。
但美国的,法国的认为,包括。城市性地域与 农村性地域,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是衔接的、渐 变的、连续的。即使进入城市性状态,“质”与 “量”上的转化也仍在进行。这种理论即为农村 城市连续论。 我国学者倾向于赞同第二种观点。 这是因为,我国很多城市是从前工业化社会演 变而来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至今大多数 城市的基础设施还不足,城市现代化程度很低。 因此,加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 现代化,也属于城市化这一总进程。
城市化Ⅰ: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 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 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是可见 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
城市化Ⅱ: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 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是抽象的、精神 上的过程。
城市化含义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①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
②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
正统城市化类型 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
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 文化的地域扩散,它们之间协调发展。
假城市化和过度城市化 只有人口和非农业
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而 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
郊区城市化或逆城市化 只有城市文化的地
建成环境是一个总的一般性的概念, 它具有长期存在、难以变动、空间上 不可移动、需要大量投资等属性。需 要借助国家的力量来实现资本两次循 环间的流动。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政治经济学城市化理论的特点
(1)城市建成环境是城市化的物质体现和结 果,通过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分析,反映 城市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转换。
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 地域集中。
乡村城镇化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由于职业变 化和经济来源改变,农业剩余劳动力 就地转向非农业活动,生活方式逐步 向城市型转化,并享受城市型公共设 施(交通、供水、供电、排水等)和 社会文化娱乐设施的变化过程。
从农村到城镇的“蝶变”
学
者 (2)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加权人均国民
的 生产总值与加权平均城市化水平之间有
结 论
很明显的相关关系。
中国学者的结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城市化水 平之间存在着对数曲线相关。
发达国家——不存在着显著相关 中等收入国家——相关性最高 低收入国家——城市化水平差异很大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城乡人口迁移的原因不仅在于移民本 身,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于农村和城 市的控制性次系统及整个社会经济文化 的调节机能,它们是控制移民数量的机 制。
适应
城市调节
农村调节
寻找住房和职业 组织、家庭、家族
农村控制性次系统主要通过农村 各种组织机构、家庭和家族等来实 现。 城市控制性次系统主要通过寻找 住房和职业的难易来实现。
的作用下发育、运行、发展的。
推拉说主要是用来说明城市化集中阶段 的机制,但是从城乡人口移动这个角度 分析,在分散化阶段同样有其意义。只 是移动的方向和推拉力者的位置变换而 已。 此时城市化问题产生一种推力,而 优美的环境和低价的土地成为吸引城市 人口迁往农村的拉力。
推拉因模式也是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国家城市化动力的一种模式。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一、城市化的不同解释 二、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 三、城市化含义的三个争论问题
城市化的不同解释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主要提法: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
社会学研究城市社会规范,城市 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由乡村转为城 市的过程。
经济学研究生产活动,认为城市 化是地区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 的转换的过程。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中,由于城市工业的 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把农村人 口拉了进来,“拉因”成为城市发展的主 要因素;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乡村破产使乡村人 口大量涌进城市,造成城市人口膨胀, “推因”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这种解释也是有道理的,符合客观现象 的。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马卜贡杰(Mabogunje)模式(1970)
3、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1、推拉说
推拉说是50-60年代西方最流行的理论。该理 论建立在西方工业革命的基础上。 所谓推拉 说:是指城市以其高就业率、较高的收入和较 好的公共设施,从而对广大农民产生巨大的吸 引力-拉力,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以及 由于农村贫困、落后、经济不发达,从而产生 一种无形的推力,迫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向城 市移动。城市化过程就是在这推、拉两种力量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第三节 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 第四节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A.serda(塞达)在他 的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一书中首先 使用了城市化(Urbanization)的概念, 20世纪这一名词已风行世界。70年代后 期翻译成中文在中国流行开来。那么, 什么是城市化(Urbanizing)呢?
⑤工业与城市布局存在空间匹配关系。
工业布局与城市布局的匹配关系
工业布局形态 工业点 工业区 工业枢纽 工业地区 工业地带
城市布局形态 城镇
中小城市 中心城市 大都市区 巨大城市带
第三产业与城市化
一二三次产业划分 三次产业内部划分
– 流通服务业 – 生产性服务业 – 生活性服务业
– 公共服务业
社会经济文化的调节机能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离乡背井的农民进城生活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重新学习求职之道、社会规范,建立新的社交 网络;
城市自身需要调节,多建房屋和创造就业机会, 以便扩大人口容量,应付新来的居民;
农村也需要调节,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或改变 产业结构,以适应失去劳动力的新情况。 正反馈意味着乡村到城市的移民增加,负反 馈则表示乡村到城市的移民减少。
人均GNP水平高的国家,城市化水平也高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 1、推拉说
2、1970年马卜贡杰模式
第三个争论的问题是,城市化究竟始 于何时?(工业革命?产生之日?)
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自工业革命始,因为在 此以后城市才大规模扩展,才在社会经济生活 中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力量。工业革命以前的城 市化没有规律是城市乡村化,城市是乡村的一 部分。另一种观点认为,世界上6000-7000年 以前就出现城市。现代城市是古代城市的继承 和变革,因此从城市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城市 化进程。
三次产业的发展
城市化发展阶段划分
城市化阶段的差异
1、发展速度的变化
初期:缓慢,由慢变快 中期:快 后期:慢,由快变慢
2、产业结构的变化
美国城市化阶段的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产业劳动力比重
80
60 51.5
40
24.273.8 31.341.345.2
20
0 25.70%
53.40%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代表人物:英国的哈维(D.Harvey)、 美国的卡斯特尔斯(M.Castells)
新马克思主义者学派
对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化的研究应 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入 手,只有这样才能揭露资本主义 社会城市化的本质及所产生的城 市问题的根源。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工业化与城市化
美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紧密关联
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特点
①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城市 化又反过来促进工业化。
②城市化水平随经济增长呈拉平的“S” 型曲线提高。
③城市化水平达到50%,基本实现了城 市化;75%,人口城市化已完成。
④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往往与这个国 家最大城市的规模和实力相对应。
我们认为,后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广义城市化, 前一种观点可称之为狭义城市化。而我们研究 工作的重点应该是狭义城市化概念中的当代 (即50年代起)城市化阶段。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一、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二、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三、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 四、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农业发展与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
62.4 34.2 3.2 78.60%
3、动力机制的变化
初期阶段:农业+工业化(基本动力) 中期阶段:工业化+第三产业 高级阶段:第三产业是后继动力
4、空间分布形态的差异
初期阶段:零星的“点”状结构 中期阶段:紧凑的“面”状与“带”
状结构 高级阶段:完整严密的“网”状结构
5、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小结:城市化阶段的主要差异
城市化的相关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变动 经济结构类型 国家人口规模
产业结构变动与城市化
城市化与多变量的相关分析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经济增长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美 (1)美国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
国 一种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资本“三次循环”的概 念
资本
生产
价值与剩 余价值
奢侈消费 工资货物
再生产与剩余资本
资本
生产过程 固定资本投资 生产性建成环境 消费资金 消费过程
资本
消费性建成环境 科研和技术 各种社会消费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城市建成环境
由无数不同要素——道路、运河、港口码 头、工厂、仓库、下水道、公共建筑、住 宅等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的商品 。
(2)在绝大多数国家,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 例衡量的城市化水平总是不断上升的;用投资 等指标计算,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
(3)若干发达国家已完成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当前正处在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阶段。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地理学的解释
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注重经济、 社会、政治和文化等人文因素在地 域上的分布状况,认为城市化除包 括人口与经济的集中与转换外,城 市化更是一个地域空间过程,包括 区域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地域的 扩大两方面。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弗里德曼的解释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Friedmann)将城 市化过程区分为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
③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 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
④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 的过程。
城市化定义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集聚和 乡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的过程。这 一过程使区域城市数量增多,非农 活动规模扩大,城市文化扩散,城 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 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 提高。
各国1990年单位耕地农业从业人数
农业经济活动人口பைடு நூலகம்总经济活动人 口比例( 2002年)
英国 1.7%; 美国 2.0%; 加拿大 2.2%; 德国 2.3%; 法国 3.0%; 日本 3.6%; 意大利 4.8%;
韩国 8.8%; 南非 8.9%; 俄罗斯 10.0%; 巴西 15.6%; 波兰 20.7%; 印度 58.7%。 中国 65.5%;
城市兴起与成长的一般前提 提供剩余粮食; 提供剩余劳力。
农业发展提供的其它条件 为城市工业提供资金的原始积累
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原料
为城市工业产品提供市场
各国1983年农业人口抚养能力
美国 70人 法国 26人 东德 18人 波兰 6人
英国 62人 西德 37人 前苏联 10人
问题讨论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城市化究竟表示一种结果?还是一种过 程?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城市内部从一般地域向更繁华地域的转 化,算不算城市化?
城市化究竟始于何时?
第一个争论的问题是,城市化究竟表示一种结果? 还是一种过程?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大都认为城市化概 念应该是一种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包 含某种结果,城市化是一个动态过程, 但如果没有一定结果的话,城市化无从 继续发展,对此进行研究也是不可能的。
第二个争论的问题是,城市内部从一般地域向更 繁华地域的转化,算不算城市化?
例如:随着城市发展建筑密度升高。城市内部一 些设施逐渐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像这些城市 内部地域级差的变化,是否属于城市化概念的 范畴?
英国学者认为,不能包括。持这种观点的理 论基础是,城市性地域(或城市性状态)与农 村性地域(或农村性状态)之间存在一条明确 的界限。城市化,指的是超越这条界限的转换 过程,至于界限内部的转化过程不属于城市化。 这种理论即为农村城市二元论。
但美国的,法国的认为,包括。城市性地域与 农村性地域,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是衔接的、渐 变的、连续的。即使进入城市性状态,“质”与 “量”上的转化也仍在进行。这种理论即为农村 城市连续论。 我国学者倾向于赞同第二种观点。 这是因为,我国很多城市是从前工业化社会演 变而来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至今大多数 城市的基础设施还不足,城市现代化程度很低。 因此,加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 现代化,也属于城市化这一总进程。
城市化Ⅰ: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 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 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是可见 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
城市化Ⅱ: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 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是抽象的、精神 上的过程。
城市化含义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①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
②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
正统城市化类型 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
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 文化的地域扩散,它们之间协调发展。
假城市化和过度城市化 只有人口和非农业
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而 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
郊区城市化或逆城市化 只有城市文化的地
建成环境是一个总的一般性的概念, 它具有长期存在、难以变动、空间上 不可移动、需要大量投资等属性。需 要借助国家的力量来实现资本两次循 环间的流动。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政治经济学城市化理论的特点
(1)城市建成环境是城市化的物质体现和结 果,通过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分析,反映 城市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转换。
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 地域集中。
乡村城镇化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由于职业变 化和经济来源改变,农业剩余劳动力 就地转向非农业活动,生活方式逐步 向城市型转化,并享受城市型公共设 施(交通、供水、供电、排水等)和 社会文化娱乐设施的变化过程。
从农村到城镇的“蝶变”
学
者 (2)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加权人均国民
的 生产总值与加权平均城市化水平之间有
结 论
很明显的相关关系。
中国学者的结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城市化水 平之间存在着对数曲线相关。
发达国家——不存在着显著相关 中等收入国家——相关性最高 低收入国家——城市化水平差异很大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城乡人口迁移的原因不仅在于移民本 身,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于农村和城 市的控制性次系统及整个社会经济文化 的调节机能,它们是控制移民数量的机 制。
适应
城市调节
农村调节
寻找住房和职业 组织、家庭、家族
农村控制性次系统主要通过农村 各种组织机构、家庭和家族等来实 现。 城市控制性次系统主要通过寻找 住房和职业的难易来实现。
的作用下发育、运行、发展的。
推拉说主要是用来说明城市化集中阶段 的机制,但是从城乡人口移动这个角度 分析,在分散化阶段同样有其意义。只 是移动的方向和推拉力者的位置变换而 已。 此时城市化问题产生一种推力,而 优美的环境和低价的土地成为吸引城市 人口迁往农村的拉力。
推拉因模式也是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国家城市化动力的一种模式。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一、城市化的不同解释 二、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 三、城市化含义的三个争论问题
城市化的不同解释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主要提法: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
社会学研究城市社会规范,城市 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由乡村转为城 市的过程。
经济学研究生产活动,认为城市 化是地区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 的转换的过程。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中,由于城市工业的 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把农村人 口拉了进来,“拉因”成为城市发展的主 要因素;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乡村破产使乡村人 口大量涌进城市,造成城市人口膨胀, “推因”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这种解释也是有道理的,符合客观现象 的。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马卜贡杰(Mabogunje)模式(1970)
3、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1、推拉说
推拉说是50-60年代西方最流行的理论。该理 论建立在西方工业革命的基础上。 所谓推拉 说:是指城市以其高就业率、较高的收入和较 好的公共设施,从而对广大农民产生巨大的吸 引力-拉力,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以及 由于农村贫困、落后、经济不发达,从而产生 一种无形的推力,迫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向城 市移动。城市化过程就是在这推、拉两种力量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第三节 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 第四节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A.serda(塞达)在他 的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一书中首先 使用了城市化(Urbanization)的概念, 20世纪这一名词已风行世界。70年代后 期翻译成中文在中国流行开来。那么, 什么是城市化(Urbanizing)呢?
⑤工业与城市布局存在空间匹配关系。
工业布局与城市布局的匹配关系
工业布局形态 工业点 工业区 工业枢纽 工业地区 工业地带
城市布局形态 城镇
中小城市 中心城市 大都市区 巨大城市带
第三产业与城市化
一二三次产业划分 三次产业内部划分
– 流通服务业 – 生产性服务业 – 生活性服务业
– 公共服务业
社会经济文化的调节机能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离乡背井的农民进城生活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重新学习求职之道、社会规范,建立新的社交 网络;
城市自身需要调节,多建房屋和创造就业机会, 以便扩大人口容量,应付新来的居民;
农村也需要调节,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或改变 产业结构,以适应失去劳动力的新情况。 正反馈意味着乡村到城市的移民增加,负反 馈则表示乡村到城市的移民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