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神经、肿瘤、血管等领域的疾病治疗。
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但术前术后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术前和术后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
一、介入治疗术前护理措施
1. 心理护理
患者对介入治疗存在恐惧、焦虑等心理,护理人员应耐心讲解介入治疗的过程、注意事项及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减轻心理负担。
2. 术前准备
(1)完善各项检查:术前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部X光等检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良好。
(2)术前禁食禁水:术前4-6小时禁食禁水,以防术中呕吐。
(3)皮肤准备:术前1-2天,患者应保持穿刺部位皮肤清洁,如双侧腹股沟、会阴部等,预防术后穿刺口感染。
(4)术前排尿:术前排小便,特殊内腔道介入治疗术前冲洗。
(5)体位训练:指导患者练习在床上排便,以适应术后卧床需要及肢体制动。
二、介入治疗术后护理措施
1. 体位护理
术后患者需卧床休息,根据手术部位和麻醉方式,协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
如动脉穿刺者需制动12-24小时,静脉穿刺者需制动6-8小时。
2. 穿刺点护理
(1)拔除鞘管后,用沙袋压迫穿刺点2-6小时,保持沙袋部位正确。
(2)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血肿,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3)保持穿刺点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3.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4-6小时内,每小时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预防意外发生。
稳定后,根据医生指示调整监测频率。
4. 疼痛护理
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护士应密切观察疼痛程度,及时给予止痛药物,减轻患者痛苦。
5. 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可能因疼痛、不适等原因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6. 饮食护理
术后4小时可进食半流质食物,不宜过饱。
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
7. 术后并发症观察
(1)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如有,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2)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呼吸异常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3)观察患者双下肢温度、皮肤颜色、足背动脉搏动,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4)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8. 下床活动
术后24小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下床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9. 术后复查
根据医生指示,定期进行复查,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介入治疗术前术后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能,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安全、顺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