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讲第一课时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型三:质量守恒定律微观应用
例5.[2020·潍坊中考]水蒸气和天然气可用于制备氢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的微 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A.反应后分子数目增多 B.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无机物 D.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7.[2020·临沂中考]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 为甲醇,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宏观:物质的 种类 一定改变 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分子的 数目 可能改变 两个“可能改变”
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例题分析
例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D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变小 B.镁条比燃烧后所得氧化镁的质量小 C.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质量不变 D.50 g水与50 g酒精混合质量为100 g 即景提能 1.[2018·威海中考]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2021·广安中考)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C)
A.4Fe+3O2 B.2Fe+6HCl
C.Fe2O3+6HCl D.Al+CuSO4
2Fe2O3 2FeCl3+3H2↑ 2FeCl3+3H2O AlSO4+Cu
考点4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应用
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
依据 化学反应前后① 元素的种类 不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3H2
CH3OH+H2O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H2 (填化学式)。 (3)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 温室效应 ,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
充形式。
8.[2020·青岛市南区一模]微观粒子模型化是研究化学变化的重要方法。(练151 页)
锡。 2.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 反应后生成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子 原子
新分子 新物质。
4.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总质量不变 元素种类不变 宏观—六个“不变”—微观 元素质量不变
原子 种类 不变 原子 数目 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
下反应生成C和D。
物质
B
C
D
—氢原子
微观示意图
—氧原子
—碳原子
一定质量的A和4.8 g B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 g C和2.7 g D,则A的化学 式是 C2H6O 。
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例3.一种矿石的主要成分X能在氧气中发生反应4X+11O2== 2Fe2O3+8SO2,其中X的 化学式为( C ) A.FeS B.FeO C.FeS2 D.FeSO4 即景提能 4.[2019·广安中考]在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 :“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锻红 ,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锌。)火法炼锌主要发生的化 学反应是:2C+ZnCO3 ===Zn+3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 A.X的化学式是CO B.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 C.ZnCO3 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D.该反应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第六讲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概念,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掌握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考点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1.化学史:最早传播和用文字记载并使人们普遍接受质量守恒定律的科学家是拉瓦
C.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2 反应后的质量(g) 1.2 2x.0 2.4 5.4
D.丙可能是单质
反应前后质量变化 ↓2.8 - ↓0.6 ↑3.4
即景提能 5.[2020·临沂蒙阴模拟]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测得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类型二:质量守恒定律宏观应用
例4[2020·青岛南区一模]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个密闭
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x=2.0,乙可能是催化剂
物质
甲 乙 丙丁
反应前的质量(g) 4.0 2.0 3.0 2.0
反应物硫、氧气与生成物二 氧化硫的微粒个数比为 1∶1∶1
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 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 质量的二氧化硫
2.书写 (1)原则:一是必须以 客观事实 为基础;二是要遵守 质量守恒定律 。 (2)步骤
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 化学式 ,并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画“
P2+O2
P2O5
溶液可以和某溶液反应同时产生两种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SO4+Ba(OH)2===BaSO4↓+Cu(OH)2↓

(3)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
获得重大突破。甲烷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4
C2H4+2H2

(4)A、B、C、D表示4种物质,下表是部分物质的微观示意图。A和B在一定条件
置换反应 A+BC→AC+B
“单换单”
复分解反应 AB+CD→AD+CB “双交换,价不变”
微观示意图
例题分析
例2.[2020·德州中考]中国古代化学和化学工艺历史悠久、成就卓越,是劳动人 民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 (1)东汉《神农本草经》曾记载石胆“能化铁为铜”,叙述的是用硫酸铜和铁反 应制取铜,这是湿法炼铜的最早记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O4=FeSO4+Cu , 此反应属于 置换反应 (填反应类型)。 (2)西晋《蜀都赋》中有“火井沈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描写的是天然 气(C主H要4+2成O分2 是甲C烷O)2燃+2烧H2时O 的现象,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配平 化学方程式。 4 P+ 5 O2
2 P2O5
”。
标明化学反应的 条件 ,把短线改为
。4P+5O2
2P2O5
一查化学式是否正确;二查是否配平;三查生成物状态是否标注; 四查反应条件是否标明。
考点3 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类型
通式
化合反应 A+B+C+…→D
“多变一”
分解反应 A→B+C+D+…… “一变多”
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化学反应前后②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不变
推断反应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以及 根据质量差确定某一物质的质量
a.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③ 质量总和 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④ 种类 和⑤ 质量不 变
类型一:推求物质的化学式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甲可能是单质 C.丙、丁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9∶10 D.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6.[2020·自贡中考]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可能是化合物 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前后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8∶15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结合图1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
氧气中的氧分子比空气中的氧分子和木炭接触面积大 。
(2)如图2是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示意图。从粒子角度分析该化学反应的
实质是 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 。
CuCl2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从反应的微观实质可以推测,CuSO4
考点2 化学反应的表示
1.化学方程式及意义 (1)概念:用 化学式 (2)意义
来表示
化学反应
的式子。
质的方面
微观 量的方面
宏观
内容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 应条件 表示反应物微粒和生成物 微粒的个数比
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 相对质量关系
举例(S+O2
SO2)
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 应生成二氧化硫

即景提能
2.[2020·济宁中考]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D)
A.镁条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氧化 Mg+O2=== MgO2
B.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CaCO3=== CaO+CO2↑
C.稀盐酸去除铁钉锈渍有气泡产生 2Fe+6HCl=== 2FeCl3+3H2↑
D.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发生变质 2NaOH+CO2=== Na2CO3+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