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群体给药法和使用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体给药法
1、饮水给药:一般用于易溶于水的药物,将药液溶于水中,让家禽自由饮用。
是目前最常用方法,尤其适用于大面积投药。
一般情况可采用:
(1)“自由饮用法”,即按24小时2/3需水量加药,自由饮用。
饮完后,再供给1/3新鲜饮水。
(2)“口渴服药法”即对鸡群停止供水1-2小时后,以全天需水量的1/5加药供饮,令其在1小时内饮完。
禁止在流水中给药,以避免药液浓度不均。
2、混料给药:将药物均匀拌入饲料,供家禽自由采食。
适用于长期用药或非水溶性药物。
常用“递加稀释法”,即先将药物加入少量饲料中混匀,再与10倍量饲料混合,依次递加混合,直至与全部饲料混匀。
3、气雾给药:是将药物雾化成微滴,家禽通过呼吸道吸入的给药方法。
尤其适合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
4、带鸡消毒:选用刺激性较小消毒药,在带鸡的鸡舍内对舍顶、壁、地面、用品、鸡体等进行全面的消毒。
一般每立方米空间用药量不低于25ml。
夏季可每日一次,春秋季节3-5天一次,冬季每周一次。
禽药的使用要点
(一)用药的一般原则
1、确切诊断,正确掌握适应症。
2、诊断正确,了解药理;适时治疗,对症下药。
(二)计量准确,疗程要足。
1、计量过小无效,过大有毒且增加费用。
2、同一药用于治疗的疾病不同,其用量也不同。
3、同一药物不同的用药途径,其剂量也不一样。
4、疗程一般3-5天,但一些慢性病,如传染性鼻炎,治疗不宜少于7天,以防复发。
(三)饮水给药要考虑药物的溶解度和饮水量以及药物稳定性和水质。
1、饮水给药浓度相当于拌料给药的一半。
2、给药前适当断水,有利于提高效果;例如多西环素在水中易破坏,应控水2-3小时,然后在2-3小时内饮完。
(四)拌料给药要采用逐级稀释法,以免拌料不均,发生中毒。
(五)首次用量可适当增加,随后几天用维持量。
磺胺药首次剂量往往要加倍。
(六)慎用毒性较大的药物。
如马杜霉素正常用量为5ppm,超过6ppm影响食欲,超过7PPM发生中毒。
(七)注意交替或间隔用药,避免耐药性发生。
(八)根据药理学特征,决定上市前休药期,以免产生药残。
(九)根据药物半衰期,确定每天给药次数。
半衰期长而毒副作用小的药物,每天的量可一次投给;半衰期长而副作用大的药物,应按推荐的间隔给药,如每天一次或两次。
半衰期短的药物,每天必须2-3次给予药或者全天给药。
(十)了解商品料中药物添加情况,防止重复用药,增加毒性。
(十一)根据不同日龄的生理、生长发育特点及发病规律科学用药。
1、产蛋鸡慎用磺胺类、抗球虫、甲砜霉素等影响产蛋和免疫的药。
2、禽类缺乏充分的胆碱脂酶储备,对抗胆碱脂酶药非常敏感。
3、禽对磺胺药的平均吸收率较其他动物高,故不宜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
4、禽类肾小球结构简单,有效过滤面积小,对以原型经肾排泄的药非常敏感。
如新霉素、金霉素。
5、禽类缺乏味觉,故对苦味药、食盐颗粒等照食不误,易引起中毒。
6、禽类有嗅觉,对刺激性药物拒绝。
7、禽类无汗腺,用解热镇痛药抗热应激,效果不理想。
8、禽类有丰富的气囊,气雾给药效果好。
(十二)根据不同季节合理用药
1、秋冬防感冒;夏季防肠道病、热应激。
2、夏季饮水量大,饮水给药时要适当降低浓度;而采食量小,拌料给药时要适当增加浓度。
(十三)免疫期间要慎用一些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
如磺胺类、四环素类药等。
(十四)注意种属、年龄、性别的特殊性。
1、大家畜可个体用药、注射、口服都可以;而鸡等只能群体用药。
2、禽对喹乙醇、敌百虫敏感。
3、雏鸡和老年鸡的药酶活性低,应适当降低药量。
4、雌性动物比雄性动物对药物敏感性高。
(十五)注意配伍顺序
如杀菌与抑菌药连用可产生拮抗,先用杀菌药,再用抑菌药才不会拮抗。
(十六)对症下药,有混合感染时应联合用药。
1、用复方药
2、要多药联用
3、除了用主药,还要有辅药。
4、既要对症,还要对因。
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要用病毒药防止传染扩大,用肾病药解除肾肿,用补液盐缓解脱水,用解热镇痛药退烧,才会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若有继发或混合感染,还要相应用药。
(十七)了解临床上的常用药与敏感药,以免盲目用药和无效用药,增加成本和产生抗药性。
(十八)不可忽视辅助药的作用。
如鸡发生呼吸道病时,要辅以平喘药、化痰药、止咳药;发生肾传支、法氏囊炎时,要辅以肾肿解毒药,抗脱水药、退烧药,都会取得好的效果。
这也是复方制剂比单方好的原因。
(十九)把握时机,适时用药。
早用药比晚用药好,如鸡群发生禽流感,早用抗病毒药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迟用则效果不好。
(二十)不同给药途径,效果不一样。
1、硫酸镁内服致泻,而静注则产生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新霉素内服可治疗细菌性肠炎,而肌注则毒性很大,严重者引起死亡。
2、一般来说,对全身感染,注射给药好于口服给药;饮水给药好于拌料给药。
3、感染部位不同,用药途径不一样。
全身感染注射用药好,肠道感染口服用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