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高级工(技师技能鉴定题库(报部)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触网高级工(技师技能鉴定题库
一、填空题 (每题 1空,每题 1分
1、运行中,接触线被受电弓顶起的抬升量按计算。
(A 、 3、 X
2、全补偿链形悬挂区段整体吊弦的吊弦长度按确定。
(A 、 2、 Z
3、对接触网零部件的基本要求:。
(B 、 2、 Z
4、并沟线夹、电连接线夹等作为电连接线夹时,连接处导线不得。
(B 、 3、X
5、隔离开关操作机构距地面高度的施工允许偏差应为。
(B 、 2、 Z
6、隔离开关引线应连接正确牢固,在任何情况下均应满足要求。
(B 、 3、 X
7、隔离开关引线应连接正确牢固,并预留因温度变化引起的。
(B 、 3、 X
8、隔离开关刀闸合闸时,刀闸水平,两刀闸中心线吻合,允许偏差值。
(A 、 4、X 。
9、隧道内接触线距轨面的最低高度困难情况不应小于 mm。
(B 、 2、 Z 10、附加导线紧线时,下锚侧加挂拉力计,张力达到设计额定张力的时, 方可正式下锚。
(B 、 3、 Y
11、双线电气化区段,上、下行接触网带电体间距离,困难时不应 ,且应符合要求。
(B 、 2、 Z
12、悬式绝缘子串悬挂角度过大,使之瓷裙内有存水可能时,应。
(B 、 3、 Y
13、中心锚结线夹应牢固可靠,螺栓符合设计要求。
(B 、 3、 X 14、附加导线驰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
(B 、 4、 Y 15、软横跨支柱挠度是指支柱受力后的。
(B 、 3、 Z
16、全补偿、半补偿链形悬挂的腕臂安装位置及连接螺栓的应符合设计要求。
(B 、 3、 X
17、软横跨的直吊弦在直线区段应在线路中心,曲线区段与接触线(拉出值
在。
(B 、 3、 Z
18、软横跨调整螺栓螺丝外露长度应为 20㎜至螺纹。
(B 、 2、 X 19、软横跨横向承力索至上部固定索最短吊弦处距离为。
(B 、 2、 Z 20、混凝土基础地脚螺栓间距(相距允许偏差为。
(B 、 3、 X
21、枢纽内直线区段,接触网支柱内缘至邻近线路中心线在轨面高度处的距离,通
过超限货物列车的直线或站线必须。
(B 、 4、 Z
22、单(双开道岔的标准定位支柱纵向位置应在道岔导曲线外侧两线间中心距处。
(B 、 4、 X
23、 UT 型楔形线夹在受力后,螺扣应外露,其长度不应。
(B 、 2、 X 24、电连接线与电连接采用方式连接之后,电连接烧伤问题有所好转。
(A 、 4、 X
25、软横跨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固定索施工完毕后,杵头杆在螺帽处外露。
(B 、 2、 X
26、对供电事故“三不放过” ,即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B 、 3、 X
27、串联的电容器越多,总电容量越。
(A、 3、 Y
28、依据物体导电能力的强弱不同,把导电能力非常弱,电流几乎不能通过的物体叫。
(A 、 2、 Y
29、电击烧伤是由电流的造成的。
(A 、 4、 X
30、因为导体有电阻,电流通过导体时要消耗电能作功,在电阻上所消耗的电能将全部转变为热能,所以导体会发热,这种现象叫。
(A 、 3、 X
31、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由接地点作半球状向大地扩散,使大地表面各点的电位不同,且离接地地点越远电位。
(A 、 3、 X
32、用来测量各种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避雷器等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B 、 2、 Z
33、曲线标志一般由曲线标、直缓标、及缓直标组成。
(C 、 2、 Y 34、接触线拉出值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在任何情况下其导线偏移值(相对于受电弓中心不宜。
(B 、 4、 X
35、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和水的材料用量的比例,称为配合比。
(C 、2、 Y
36、绝缘子的泄漏距离是指沿绝缘部分(如瓷体等两极之间的 ,也称“爬电距离” 。
(B 、 3、 X
37、接触线在直线区段时成之字形布置,因而产生 ,称为之字力。
(B 、 3、 Y
38、用力学计算法求出的 T 值表示软横跨横向承力索的。
(B、 4、 Y 39、定位器是定位装置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通过定位线夹把接触线按拉出值(之字值固定在一定位置,并承受。
(B 、 3、 Y
40、用力学计算法求出的 y 值表示软横跨承力索最低点在左侧相邻分段上的。
(B 、 4、 Y
41、接触网停电时间超过列为一般事故。
(B 、 2、 Z
42、接触网停电时间超过列为供电大事故。
(B 、 2、 Z
43、回流线、保护线、架空地线带电部分距接地体的距离,困难情况下应不小于。
(B 、 3、 Y
44、接触线超拉标准是:超拉张力保持时间为。
(B、 4、 Y 45、软横跨支柱的倾斜率:对于 13米高的支柱为。
(B 、 3、 Y 46、每组软横跨两支柱中心的连线应垂直于正线,其偏角。
(B 、 3、 Y 47、支柱本身所能承受的最大许可弯矩值称为。
(B 、 4、 Y 48、绝缘杆的试验电压为。
(B 、 4、 X
49、钢筋混凝土 H-17型支柱全补偿下锚时, 为保证承力索补偿绳与定滑轮间的位置及防止承力索补偿绳与支柱孔壁相磨必须安装。
(B 、 3、 X
50、软横跨的预制计算,需现场测量的基本数据为支柱倾斜率、高度差、侧面限界和。
(B 、 4、 X
51、单臂受电弓主要由、框架、气缸传动机构三个部分组成。
(C 、 3、 X
52、铜接触线接头有和并接接头三种方法。
(B 、 3、 X 53、链形悬挂的锚段长度,是根据接触线在中心锚结处和补偿器之间的
来确定的。
(B 、 4、 X
54、架设承力索施工中,承力索的超拉标准为:超拉张力=。
(B 、 4、 X
55、枢纽内直线区段,接触网支柱内缘至邻近线路中心线在轨面高度处的距离应符合:不通过超限货物列车的站线必须的规定。
(B 、 4、 Z
56、软横跨处的纵向承力索在曲线上应位于。
(B 、 3、 Y
57、我们把安全距离、、和行车防护称为带电作业的三个关键问题。
(A 、4、 X
58、对个别避雷器、吸流变压器损坏时,可暂时。
(B 、 3、 X 59、软横跨节点8用于软横跨。
(B 、 3、 X
60、软横跨节点 5相当于一个的装配。
(B 、 3、 X
二、判断题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每题 1分
1、绝缘子闪络后,变电所馈线断路器跳闸, 绝缘子往往发生炸裂,瓷体绝缘性能完全破坏,不能再继续使用。
( (B 、 3、 Y
2、绝缘子闪络将引起变电所馈线断路器跳闸,中断供电。
跳闸后, 往往能自动重合成功,恢复供电。
( (B 、
3、 Y
3、瞬间接地, 变电所跳闸后重合成功。
可能是绝缘部件闪络、电击人或动物等。
(
(B 、 3、 Y
4、修补支柱破损部位的混凝土等级应比支柱本身混凝土高一级。
(
(B 、 3、 Z
5、横腹杆式钢筋混凝土支柱翼缘破损和露筋不超过两根, 长度不大于 400mm 应及时更换。
( (B 、 2、 Z
6、横腹杆式钢筋混凝土支柱翼缘与横腹板结合处裂纹及横腹板裂纹宽度大于0.3毫米时应及时修补。
( (B 、 2、 Z
7、环行等径预应力混凝土支柱横向裂纹宽度不超过 0.2mm , 长度不超过 1/3圆周长, 纵向裂纹宽度大于 0.2mm ,不超过 1mm 的支柱要及时修补。
(
(B 、 4、 Z
8、金属支柱及硬横粱主角钢弯曲不得超过5‰,副角钢弯曲不得超过一根。
(B 、 2、 Z
9、支柱负载是在工作状态下,所承受垂直负载和水平负载的统称。
(
(B 、 3、 Y
10、支柱负载越大,支柱基底面处所受的弯矩也越大。
( (B 、 3、 Y
11、在水平方向对接触悬挂起定位作用而不承受其重量的支柱叫道岔柱。
(B 、 3、 Y
12、线索在曲线区段布置时成折线形状。
在支柱点处因线索改变方向而产生指向曲线内侧的水平分力,称为曲线之字力。
(B 、 3、 X
13、半补偿链形和简单悬挂承力索和接触线的驰度应符合安装曲线的规定,其允许误差为 15%; ( (B 、 3、 X
14、全补偿链形悬挂承力索和接触线的驰度应符合安装曲线的规定,其允许误差为 15%; ( (B 、 3、 X
15、软横跨上、下部定位索要水平,允许有平缓的负弛度,五股道及以上者不超过 200mm 。
( (B 、 3、 Y
16、隔离开关引线距接地体的距离应不小于 330mm 。
( (B 、 3、 X
17、由正线与侧线组成线岔时,两工作支相距 500毫米处侧线接触线应高于正线接触线 10~20mm 。
( (B 、 3、 X
18、由正线与侧线组成线岔时,两支接触线相距 500mm 处非工作支接触线应高于工作支接触线 50~100mm 。
( (B 、 3、 X
19、材料丧失正常工作能力的应力称为许用应力。
(
(A 、 3、 Y
20、机械分段锚段关节转换柱处锚支接触线在其水平投影与线路钢轨相交处高于工作支接触线 300mm 。
( (B 、 3、 X
21、隔离开关可以开、合不超过 20km (延长公里线路的空载电流。
(
(B 、 3、 X
22、遇有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可以不经供电调度批准,先行断开断路器或有条件断开的负荷开关、隔离开关,并立即报告供电调度。
(
(B 、 4、 Y
23、钢芯铝绞线接头工艺要求:钳压钢芯铝绞线从管的中间开始。
( (B 、 4、Y
24、钢芯铝绞线接头工艺要求:钳压管两端第一个压坑必须在主导线侧。
( (B 、 4、 Y
25、腕臂各部件安装正确,其顶部非受力部分长度为 50~100mm 。
(
(B 、 2、 Z
26、吸流变压器解列的倒闸程序是:
(1断开双极隔离开关。
(2合上四跨(或三跨电分段的单极隔离开关。
(3合上低压侧隔离开关。
( (B 、 3、 Z
27、双线路腕臂应保持水平状态,其允许仰高不超过 100mm 。
(
(B 、 3、 Z
28、补偿滑轮动滑轮槽偏转角度不得大于 450。
( (B 、 4、 Z
29、力矩的大小就是力的大小。
( (A 、 2、 Y
(A 、 3、 Y
30、将危险应力除以一个大于 1的系数,所得的应力称为安全应力。
( (A 、3、 X
31、水泥存放时间不应超过三个月 (按出厂日期算起 , 若超过三个月必须进行检验, 重新确定标号。
( (C 、 2、 Y
32、在停电的线路上进行接触网检修作业可能影响列车正常运行时,对有关的区间、车站办理封锁手续后,可以不对作业区采取防护措施。
(
(B 、 2、 X
33、在接触线拉出值的计算公式 a 实 =m +C 中:a
实
表示为:在地面测出的接触线实
际拉出值; m 表示为:受电弓中心对线路中心的偏移值。
(
(B 、 3、 Y
34、力使物体绕矩心作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力矩为正。
(
(A 、 4、 X
35、接触线在受电弓接触压力的作用下,沿跨距范围内出现升高,悬挂点与跨中的升高值是一样的。
( (B 、 4、 Y
36、在极限温度范围内,吊弦顺线路方向的偏移值不得大于吊弦长度的三分之一, 否则应采用滑动吊弦。
( (B 、 2、 Y
37、水泥存放后结成小块能用手指捏成粉末的,可粉碎后照常使用。
( (C 、2、 Y
38、水泥受潮后结成大块,放在木板上用铁铲轻打即成粉状的,粉碎后可降低标号使用。
( (C 、 2、 Y
39、在浇制混凝土基础时,水灰比过大, 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变差 ,但可提高混凝土强度。
( (C 、 4、 Y
40、使用兆欧表摇测绝缘工具的绝缘电阻时,应使其转数达到 120r/min,以转动半分钟后的读数为准。
( (B 、 2、 Y
41、接触悬挂弹性的均匀程度取决于接触线张力的大小。
(
(B 、 4、 Y
42、 JL05(T120 -85型电连接线夹的适用范围为:BGJ-100承力索与 TJR-120电连接线的连接。
( (B 、 4、 X
43、软横跨节点 9用于软横跨跨越中间站台时又需进行横向电分段的地方。
( (B 、 2、 X
44、接触网支柱最大允许跨距值,不宜大于 65m 。
( (B 、 2、 Z
45、在最大设计风速条件下,接触线距受电弓中心的最大水平偏斜值,当电力机车受电弓工作宽度为 1250mm 时,不宜大于 475mm 。
( (B 、 4、 X
46、道岔定位柱两条接触线拉出值均不宜超过 450mm 。
( (B 、 4、 Y 47、用带辅助导线的接头线夹制作铜接触线接头时,两对接接触线的线头间隙为 1mm 。
( (B 、 4、 Y
48、钢柱基础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为 0.5~0.8。
( (C 、 3、 Z 49、铁路道岔的导曲线上一般不设缓和曲线和超高。
( (C 、 2、 Y 50、软横跨节点 8相当于中心柱的装配。
( (B 、 2、 X
50、接触线张力与温度、线索负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一关系反映了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这一规律的表达式叫做状态方程。
( (B 、 4、 Y
51、吊弦的布置应根据悬挂类型及跨距大小决定。
( (B 、 4、 Y
52、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
( (A 、 2、 Y 53、测量绝缘子电压分布时,应由带电侧向接地侧逐个进行。
(
(B 、 4、 Y
54、分段绝缘器不应长时间处于对地耐压状态。
( (B 、 4、 X
55、事故抢修时,接触网故障设备已经停电,可以不按规定办理停电作业命令,经过验电接地后,即可进行事故抢修。
( (B 、 3、 X
56、直接带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等电位的金属工具、工作台等与接地体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1m 。
( (B 、 4、 Y
57、在运行中受电弓的压力对接触线抬高量影响很大,如果压力超过标准很多, 极易引起弓网事故。
( (B 、 4、 X
58、提高绝缘件“闪络” 电压的有效途径是增加两电极间沿面放电的长度。
( (B 、 4、 Y
59、接触网力学计算中,接触线覆冰厚度的计算取值是按承力索覆冰厚度考虑的。
( (B 、 4、 Y
60、当用钢线卡子连接钢绞线时,不得少于 3个卡子。
( (B 、 2、 X
三、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内的括号。
每题 1分
1、整正钢柱使用的钢垫片,每个主角钢下的垫片不得超过( 。
(A 1 块 (B 2块 (C 3块 ( D 4块 (B 、 2、 X
2、整正钢柱使用的钢垫片,每块的面积不小于( 。
(A 20mm ×50mm (B 50mm ×100mm (C 100mm ×200mm (D 200mm ×200mm
(B 、 2、 X
3、软定位一般用于(曲线外侧支柱上。
(B 、 3、 X
(A R ≤ 1000m (B R ≥ 1000m (C R ≤ 1200m (D R ≥ 1200m
4、一个锚段内接触线两接头的间距应不小于( m 。
(A 50 (B 80 (C 100 (D 150 (B 、 2、 X
5、弹性吊弦的辅助绳在无偏移温度时两端的长度应相等, 允许相差不超过( 。
(A 200mm (B300mm (C 400 mm (D800mm (B 、 2、 X
6、当附加导线与接触网同杆合架时,其供电线、加强线、正馈线带电部分距支柱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 m 。
(A 1 (B 2 (C 3 (D 4 (B 、 3、 Z
7、当附加导线与接触网同杆合架时,其回流线、保护线、架空地线带电部分距支柱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 m 。
(A 0.5 (B 0.8 (C 1 (D 2 (B 、 3、 Z
8、铝绞线和钢芯铝绞线的铝线断股、损伤截面积不超过铝截面的(且允许的
载流量和机械强度能满足要求时,将断股处磨平用同材质的绑线扎紧。
(A 5% (B 7% (C 10% (D 15% (B 、 2、 X
9、铝绞线和钢芯铝绞线的铝线断股、损伤截面积为(时应进行补强。
(A 15% (B 7%~25% (C 15%~30% (D 20~30% (B 、 2、 X 10、铝绞线和钢芯铝绞线断股、损伤截面积超过(时应锯断做接头或更换。
(A 15% (B 25% (C 30% (D 40% (B 、 2、 X
11、钳压管因压接而发生弯曲时,其弯曲度不得大于( 。
(A 1% (B 2% (C 3% (D 4% (B 、 4、 X
12、架设附加导线紧线时,下锚侧加挂拉力计,张力达到设计额定张力的( 时,方可正式下锚。
(A 110%(B 120%(C 130%(D 140% (B 、 3、 X
13、整体吊弦长度允许误差为( mm 。
(A ±1 (B ±2 (C ±3 (D ±4 (B 、 2、 X
14、铜接触线的线膨胀温度系数为( 1/℃。
(A 12×10-6(B 14×10-6 (C 17×10-6(D 17×106(B 、 4、 X 15、φ4.0镀锌铁线的抗张力为( kN 。
(A 2.3 (B 3.3 (C4.3 (D5.3 (B 、 4、 X
16、镀锌钢绞线承力索的新线延伸系数为(×10-4。
(A 1 (B 2 (C 3(D 4 (B 、 4、 X
17、附加导线接头位置,距导线悬挂点应大于( mm 。
(A500 (B800 (C1000 (D1500 (B 、 3、 Y
18、简单链形悬挂第一吊弦到支柱间的距离为( m 米。
(A2 (B4 (C6 (D8 (B 、 2、 X
19、供电线在最大弛度时,距居民区及车站站台地面的高度不小于( m 。
(A3 (B5 (C7 (D10 (B 、 3、 Z
20、保护线、回流线、架空地线跨越非电化股道 (对轨道净距不小于
( mm 。
(A2000 (B3000 (C5000 (D7500 (B 、 3、 Z
21、当用钢线卡子连接钢绞线时,不得少于(个钢线卡子。
(A2 (B3 (C4 (D6 (B 、 3、 X
22、一个锚段内,锚段长度超过( m 时,铜接触线接头不超过 8个。
(A800 (B1000 (C1200 (D1500 (B 、 3、 Z
23、一个锚段内接触线的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少于( m 。
(A1 (B2 (C5 (D10 (B 、 2、 X
24、接触网支柱的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埋深的允许误差为( mm 。
(A100 (B200 (C500 (D800 (B 、 3、 X
25、 3t 手扳葫芦往复一次其钢丝绳最大行程为( mm 。
(A 20 (B 25~30 (C 40 (D 50 (B 、 3、 X
26、通电导体周围磁场的强弱与(有关。
(A 导体长度 (B 导体位置 (C 电流的大小 (D 导体的截面
(A 、 3、 Y
27、全补偿链形悬挂要保证承力索在极限温度下,中心锚结和补偿器之间的张力差不超过其额定张力的( 。
(A 5% (B 7% (C 10% (D 15% (B 、 4、 Y
28、承力索、接触线采用张力架线施工作业时,其张力宜控制在( kN 。
(A 2 (B 2~3 (C 3 (D 3~4 (B 、 3、 Y
29、安装在腕臂上的套管绞环,其连接螺栓紧固力矩标准为( N ·m 。
(A 50 (B 60 (C 70 (D 80 (B 、 3、 Y
30、安装在锚柱上的线锚角钢,其连接螺栓紧固力矩标准为( N ·m 。
(A 68 (B 78 (C 88 (D 98 (B 、 3、 Y
31、通常所说的交流电压 220V 或 380V ,是指它的( 。
(A 平均值 (B 最大值 (C 有效值 (D 瞬时值 (A 、 2、 Y 32、接触网的附加导线包括供电线、加强线、正馈线、捷接线、 ( 、保护线、架空地线等。
(A 吸上线(B 电连接线(C 回流线(D PF 线 (B 、 2、 X
33、我国货物列车最大装载高度为( mm 。
(A 5100 (B 5200 (C 5300 (D 5400 (C 、 3、 X
34、安装在接触线上的定位线夹,其连接螺栓紧固力矩标准为( N ·m 。
(A 20 (B 25 (C 30 (D 35 (B 、 3、 X
35、安装电连接线夹时,其连接螺栓紧固力矩标准为( N ·m 。
(A 24 (B 34 (C 44 (D 54 (B 、 3、 X
36、混凝土基础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时,可以立钢柱。
(A 50% (B 60% (C 70% (D 80% (B 、 4、 Y
37、吊弦线夹的滑动荷重应不小于( kN 。
(A 0.5 (B 1.0 (C 1.5 (D 2.0 (B 、 4、 Y
38、带电作业梯车主绝缘的有效绝缘长度不小于( m 。
(A 0.7 (B 1 (C 1.5 (D 2 (B 、 4、 Y
39、带电测量绝缘子电压分布,当四片绝缘子串中发现(片零值时(无放电响声 ,应立即停止测量。
(A 1 (B 2 (C 3 (D 4 (B 、 4、 Y
40、我国机车车辆上部限界标处的最高限界为( mm 。
(A 4700 (B 4800 (C 4900 (D 5000 (C 、 3、 X
41、钢柱基础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时,方可加上全部负荷。
(A 70% (B 80% (C 90% (D 100%(B 、 4、 X
42、电气化铁路附近发生火灾时, 用水或一般灭火器浇灭离接触网带电部分( m 的燃着物体时,接触网必须停电。
(A1 (B2 (C3 (D4 (B 、 2、 X
43、在无缝钢轨区段整正腕臂柱,对钢轨施加外力有严格要求,只允许在钢轨锁定温度增减(℃范围内利用钢轨作支点来整杆。
(A2~5 (B5~8 (C5~10 (D10~15 (B 、 4、 X
44、接触线拉出值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在任何情况下其导线偏移值(相对于受电弓中心不宜大于( mm 。
(A400 (B450 (C475 (D500 (B 、 4、 X
45、为预防雷害,在多雷区的 27.5kV 馈线上安装( 。
(A避雷针 (B避雷器 (C避雷管 (D抗雷圈 (B 、 4、 Z
46、在复线电气化线路中为改善供电臂末端电压水平和减少能耗,采用上、下行并联供电,在相邻牵引变电所间设置( 。
(A分区亭 (BAT所 (CBT所 (D开闭所 (B 、 2、 Z
47、曲线区段接触网支柱应设于信号显示前方的( m 以外。
(A3 (B5 (C8 (D10 (B 、 3、 Z
48、大修后的接触悬挂,其接触线无扭面、硬弯,跨中和定位点处接触线的弹性偏差不超过( 。
(A 5% (B 10% (C 15% (D 20% (B 、 4、 X
49、铝绞线 LJ-150的计算直径为 ( mm 。
(A14.00 (B15.75 (C17.50 (D19.90 (B 、 4、 X
50、 (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材料产生断裂时的应力。
(A弹性极限 (B 许用应力 (C强度极限 (D 屈服极限 (A 、 3、 Y 51、三相(二相联动的隔离开关,触头接触时,不同期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无规定时,其值不大于( mm 。
(A2 (B3 (C4 (D5 (B 、 4、 Y
52、横腹式钢筋混凝土支柱翼缘破损露筋超过(根时,应及时更换。
(A2 (B3 (C4 (D5 (B 、 3、 Z
53、环形等径预应力混凝土支柱纵向裂纹宽度大于( mm 时,应及时更换。
(A1 (B2 (C3 (D4 (B 、 3、 Z
54、标准定位单开道岔,两接触线最好相交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间距为( mm 的横向中间位置处。
(A600~760 (B690 (C745 (D630~800 (B 、 3、 X
55、在一般自然条件下浇注支柱基础用的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为( 。
(A0.5 (B0.6 (C0.7 (D0.8 (C 、 4、 X
56、 AT 供电方式中与钢轨并联, 具有集中地线和牵引电流屏蔽作用的导线叫( 。
(A附加线 (BCPW线 (CPW线 (D加强线 (B 、 2、 Y
57、牵引变电所超越正常供电范围,向相邻牵引变电所所属的停电牵引网供电叫 ( 。
(A双回路供电 (B双边供电 (C越区供电 (D分散供电方式 (B 、 2、 Z 58、提速区段接触网运行检修补充规定:正线线岔两支接触线相距 500mm 处,非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不少于( mm 。
(A20 (B30 (C50 (D80 (B 、 4、 Y
59、提速区段接触网运行检修补充规定:接触网硬点一般不得超过( g 。
(A20 (B30 (C50 (D80 (B 、 4、 Y
60、铜接触线更换年限:每年受电弓通过 50, 000弓架次时为(年。
(A10 (B15 (C20 (D25 (A 、 4、 Z
四、简答题(每题 5分
1、 200km/h及以上的高速电气化铁路须具备哪三个要素? (C 、
2、 Z
2、试述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接触悬挂的特征? (C 、 2、 Z
3、试述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主要技术特征? (B 、 2、 Y
4、为什么不允许带负荷进行隔离开关倒闸作业? (B 、 2、 Y
5、试说明现有的三种接触网锚段关节的形式和主要作用? (B 、 2、 Y
6、接触网定位零件的主要用途是什么?(举出 5种以上常用定位零件 (B 、 2、Y
7、什么是单拉手定位? (A 、 2、 Y
8、什么是合力矩定理? (A 、 2、 Y
9、什么是单开道岔的标准定位线岔? (B 、 2、 Y
10、曲线标一般设在哪儿?曲线标志牌上写有哪些内容 ? (C 、 2、 Z
11、对定位装置的要求是什么? (B 、 2、 Y
12、如何确定全补偿链形悬挂接触线的高度? (B 、 2、 X
13、吸流变压器出现什么异常情况需解列撤出运行? (B 、 2、 Y
14、说出吸流变压器投入的倒闸程序。
(B 、 2、 Y
15、中间支柱折断事故的抢修方法主要有哪些? (B 、 2、 X
16、接触网故障点测量仪的作用是什么? (A 、 2、 Y
17、什么叫趋肤效应? (B 、 2、 Z
18、什么是土壤安息角? (B 、 2、 Z
19、腕臂的长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B 、 2、 Z
20、接触网单项检修工艺应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B 、 2、 Y
21、接触网支柱所承受的水平负载都有哪些? (B 、 3、 Y
22、钢柱基础基坑测量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B 、 3、 Y
23、钢筋混凝土支柱基坑测量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B 、 3、 Y
24、冷滑试验保证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哪些规定? (B 、 3、 Z
25、什么是接触悬挂的弹性?其表达式是什么? (A 、 3、 Y
26、衡量接触悬挂弹性好坏的标准有哪些?取决于什么? (B 、 3、 Y
27、什么是弓网故障? (B 、 3、 X
28、什么是绝缘子的闪烙? (B 、 3、 X
29、什么是绝缘子的击穿? (B 、 3、 X
30、用并沟线夹,电连接线夹作附加导线电连接时,其安装应符合哪些规定?
(B 、 3、 X
31、软横跨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定位索的作用是什么? (B 、 3、 Y
32、支柱容量根据什么来确定? (B 、 3、 Y
33、什么是单开道岔的非标准定位线岔? (B 、 3、 Y
34、 AT 供电方式中,保护线(PW 线的作用是什么? (B 、 3、 Y
35、写出横向、股道、道岔、锚段关节电连接线的安装位置。
(B 、 3、 Y
36、工程验收应检查导线的哪些绝缘距离? (B 、 3、 Y
37、正确掌握手锤的握锤法和挥锤法可以增加锤击的力量, 什么是活握法和臂挥法? (C 、 3、 X
38、什么是直接带电作业(等电位作业和间接带电作业? (A 、 3、 Y
39、什么是重合闸?其作用是什么? (B 、 3、 Z
40、牵引变压器设有哪些保护? (C 、 3、 Z
41、什么是跨步电压?如何对人体造成伤害? (B 、 3、 X
42、规格为 CT-85型铜接触线横截面的 A 值是多少?当现场测得 A 值为
7.08mm 时, 换算为导线磨耗面积是多少? (B 、 4、 Y
43、规格为 CT-110型铜接触线横截面的 A 值是多少?当现场测得 A 值为
7.79mm 时, 换算为导线磨耗面积是多少? (B 、 4、 Y
44、接触线的弛度与什么有关系? (B 、 4、 Y
45、高速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应具备哪些特点和优点? (A 、 4、 X 46、无交叉线岔与交叉线岔相比有哪些优点? (A 、 4、 Z
47、什么是力臂、矩心和力矩?力矩的计算公式和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A 、4、 Y 48、在安装吊索时 , 接触线高度达到要求之后, 当再安装调整下一处悬挂点吊索, 前
一处已安装完毕的吊索处接触线高度又发生了变化,如何防止这种重复的安装调整? (B 、 4、 X
49、接触网半补偿链形悬挂架线施工中,造成承力索二次紧线的原因是什么?
(B 、 4、 X
50、带电水冲绝缘子的安全注意事项是什么? (A 、 4、 Y
51、软横跨预制工艺的技术要领是什么? (B 、 4、 Y
52、什么是偏磨?其后果是什么? (B 、 4、 Y
53、哪些原因可能造成接触网的自然灾害事故? (B 、 4、 X
54、造成接触网供电跳闸的主要原因有哪几类? (B 、 4、 X
55、检测车为接触网安全运行和检修提供技术服务的检测内容有哪些? (A 、5、 Y 56、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其平衡方程是什么?。
(A 、 4、 Y
57、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和其平衡方程是什么? (A 、 4、 Y
58、架设接触线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B 、 4、 Y
59、高速电气化铁路中动态受流技术的好坏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B 、 4、Y 60、桥隧锚栓、埋入杆件灌注施工应遵守哪些规定? (B 、 4、 Y
五、综合题
㈠计算题 (每题 10分
1、曲线跨距中接触线相对线路中心线的矢距计算公式是什么? (A 、 3、 X
2、某区间曲线区段隧道内接触网发生事故, 有一处定位埋入杆件脱落, 抢修时为尽快恢复送电将该处定位甩开,这时此处两定位点间的距离加大为 60m ,现问两定位中间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为多少?能否保证受电弓安全通过?(已知:该处 R
=600m ,两定位处的拉出值均布置为 400mm (A 、 4、 X
3、某支柱定位点处曲线半径为 500m ,接触线张力为 10kN ,该定位点两侧跨距均为 50m ,求定位点处接触线的曲线力。
(B 、 2、 Y
4、试分析高速电气化铁路弓线间接触压力变化后对弓线的影响, 并写出动态情况下弓线间接触压力的公式。
(B 、 3、 Y
5、在半径为 600m 的曲线区段中,某定位点两相邻跨距的长度分别为 50m 和60m , 接触线张力为 10kN ,求该定位点处接触线的曲线力。
(B 、 3、 Y
6、在直线区段中,某定位点两相邻跨距的长度均为 60m ,接触线张力为 10kN ,之字值为 300mm ,求该定位点处接触线的之字力。
(B 、 2、 Z
7、某区间一支柱处,已知:曲线半径 R =1200m,外轨超高 h =50mm ,接触线高度
H =6000mm 。
现测得该处接触线投影位置 m 在线路中心线至外轨间 175mm 处。
问该点接触线实际拉出值 a 是多少?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B 、 3、 X
8、接触网某定位点接触线高度为 6000mm ,该处曲线半径为 1000m ,外轨超高为 75mm 。
现测得该定位点接触线的投影位置在线路中心至内轨之间,距线路中心60mm 处,问此处定位点接触线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应该怎样调整?
(B 、 3、 X
9、接触网某定位点接触线高度为 6000mm , 该处曲线半径为 600m , 外轨超高为 90mm , 求该定位点接触线的位置。
(B 、 3、 X
10、某区段接触网为简单链形悬挂,当地设计最高温度为 40℃,设计最低温度为-20℃。
求接触线无驰度时的温度。
(B 、 2、 Z
11、某区段接触网为弹性链形悬挂,当地设计最高温度为 40℃,设计最低温度为-20℃。
求接触线无驰度时的温度。
(B 、 2、 Z
12、在某曲线区段一中间柱处,设计拉出值为 400mm ,曲线外轨超高为 60mm ,接触线高度为 6000mm ,结构高度为 1500mm ,轨距为 1440mm 。
问承力索的投影位置在什么位置时符合技术标准? (B 、 3、 Z
13、写出水灰比的计算公式。
(C 、 2、 Y
14、简单链形悬挂某跨距长 55mm ,跨距内吊弦的根数是 6根,求出此跨距的吊弦间距。
(B 、 2、 Y
15、弹性链形悬挂某跨距长 55mm ,跨距内吊弦的根数是 6根,求出此跨距的吊弦间距。
(B 、 2、 Y
16、在某区段, 接触网采用 GJ-70+TCG100半补偿弹性链形悬挂, 某支柱定位
点处离中心锚结750m , j α=17×10-61/℃,当地平均温度为 10℃,试计算温度为 40℃
时的定位器偏移值。
(B 、 3、 X
17、在某直线区段,接触网采用 GJ -70+GLCB80/173半补偿链形悬挂, L =750m ,
j α=17×10-61/℃, max t =30℃, min t =-30℃, n =2, 安装时的温度为 10℃, 求 x a
和 x
b 的值。
(B 、 3、 X
18、在某直线区段,接触网采用 GJ -70+GLCA100/215全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
度为 1800m , c a =12.0×10-61/℃, j α=17.4×10-61/℃, 其所在地区的最高温度为 40℃, 最低温度为-20℃, 承力索的传动比为 1∶ 3, 接触线的传动比为 1∶ 2, 安装时的气温为 0℃,求 x a 和 x b 的值。
(B 、 4、 X
19、在某接触网 GJ -70+GLCA100/215全补偿链形悬挂区段,设计时采用的平均温度为 10℃,吊弦至中心锚结的距离为 1000mm ,查得c α=12.0×10-61/℃, j
α=17.4×10-61/℃,试计算在温度为 30℃时的吊弦偏移值。
(B 、 3、 X
20、什么是当量跨距,其计算公式是什么? (B 、 3、 Z
21、已知某一跨距长 60m , 其结构高度为 1.6m , 接触线无弛度时承力索的弛
度为 0.4m , 试计算距支柱悬挂点为 8m 处的吊弦长度。
(B 、 3、 X
22、设计要求某跨距内承力索无载弛度为 190mm ,用同一测量杆测得两悬挂点测量杆底部至轨平面的距离分别为 300mm 和 320mm , 测得跨距中心该距离为
130mm , 此时是紧线还是松线才能达到弛度要求。
(B 、 2、 Z
23、某跨距内承力索无载弛度为 170mm ,用同一测量杆测得两悬挂点测量杆底部至轨平面的距离分别为 240mm 和 270mm 。
当测量跨距中心时,测量杆底部至轨平面的距离为多少 mm 时符合弛度要求? (B 、 2、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