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 项目概要和目标
1.1 项目概要
1.1.1 项目名称:会泽县二○一一年度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项目
1.1.2 项目总负责人:梁志强(县委副书记、县长)
1.1.3 项目主办单位:会泽县人民政府
1.1.4 项目承办单位:会泽县易地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1.1.5 项目主管部门:曲靖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1.1.6 建设性质:新建
1.1.7 项目建设期:2011年至2012年
1.1.8 项目建设地点:会泽县境内
1.1.9 转移安置人口数量:117户500人
1.2 项目背景和由来
1.2.1 背景:会泽地处滇东北乌蒙山主峰地段,位于三省八县交界,是出滇入川的重要通道,因境内金沙江、小江、牛栏江、以礼河四水交汇而得名。
县情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人口大县,辖21个乡(镇)376个村委会(社区)50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0.74万人,是全省第三人口大县;二是农业大县,农业人口93.34万人,占总人口的92.7%;三是贫困大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截止2010年底,全县还有贫困人口56.3万,占总人口的55.9%;四是山区大县,国土面积5854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4017米、最低海拔695米,集深山、石山、冷凉、干热河谷、泥石流滑坡地区于一体,山区占95.7%;五是革命老区县,自1926年有地下党的活动开始,至1950年成立中共会泽县委时止,长达25年,全县21个乡(镇)都留下革命者的足迹。
红九军团自1935年4月30
日东进会泽,5月5日西出小江,横穿县境,经过5个乡镇,69个村落,行程约230华里,为会泽全县的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99年,经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会泽县列为革命老区县,所辖21个乡(镇)均被列为革命老区乡(镇);六是资源大县,磷矿理论储量44亿吨,铅锌矿保有金属量253万吨,大理石储量1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65.6万千瓦,可开发量96.65万千瓦,尚有54.7%待开发;七是历史文化特色县,会泽古城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娜姑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白雾村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会馆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嘉靖通宝”是至今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金属古钱币,《斑铜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总之,会泽县是集农业大县、山区大县、贫困大县为一体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艰巨。
部分地区居住环境十分恶劣,水土资源匮乏,人口超过资源负载能力,居住在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带,丧失了基本的生存条件,需要实行易地转移安置。
1.2.2 由来:会泽县由于受小江、金沙江、牛栏江和硝厂河等江河的切割,形成山高、坡徒、谷深的地形地貌,全县最高海拔4017.3米,最低695米,相对高差3322.3米。
年平均气温12.5℃,相对温差14.9℃。
高寒冷凉山区最低气温为-16℃;干热河谷地区年降雨量不足600mm,最高气温可达47℃。
会泽历史上的冶铜业远近闻名,由于大量砍伐树木冶炼,造成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加之位于小江断裂活动带上,年均地震微动上百次,山体断裂滑坡,泥石流频繁,蒋家沟泥石流源流补给区就在我县境内,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另外,由于干旱、霜冻、洪涝、冰雹和风灾等自然灾害历年来时有发生,造成粮食减产。
加之境内水、电、路基础设施滞后,经济基础脆弱,经济结构单一,劳动者素质低,人口基数较大,土地严重超
载,土地资源远远适应不了人口的需要,故全县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建设现代农业的任务十分艰巨。
截止目前,全县仍还有住房困难户7.4万户,有45.8万人68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未通村组道路的自然村有2034个,未通电389个自然村,仍有9472户用不上电,7.4万户没有实施电网改造;有12个乡(镇)无小(二)型以上水库,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有166个行政村没有合格的村卫生室,有284个行政村未建文化场所,有934个自然村未通广播电视。
基础设施的“瓶颈”问题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困难且增大了生产成本。
许多地方虽然通了公路,但等级较低,晴通雨阻,买难卖难问题仍十分突出。
许多地方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物资、资金、信息、技术、人员流动慢,商品经济不发达,脱贫难度大。
目前,全县尚有32万人居住在25度以上的高寒冷凉山区和“两江”流游地区,有3.5万人急需易地搬迁。
根据《曲靖市财政局、曲靖市扶贫办关于下达2011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计划并拨付资金的通知》(曲财农[2011]112号)文件精神,下达我县今年易地扶贫开发任务共500人,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50万元。
我县结合实际,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按照就地、就近、小规模集中安置的原则,科学规划、量力而行,严格搬迁对象标准和安置点选择条件。
经领导小组共同研究,并报请县政府研究同意,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计划安排在2个乡(镇)2个村委会2个安置点共117户500人,其中:者海镇蚂色卡村大弯地小组63户284人,田坝乡卡竹村晌午台小组54户216人。
本可研报告是在经核准的《项目计划书》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规划设计方案,多方咨询论证,评估测算后编制。
1.3 项目依据
1.3.1 项目政策依据
云南省“十二五”易地扶贫开发规划;《曲靖市财政局、曲靖市扶贫
办关于下达2011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计划并拨付资金的通知》(曲财农[2011] 112号文件)。
1.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1.3.
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实施易地扶贫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委、政府扶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解决我县特(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问题的有效途径。
这些地区近年来虽然各级给予了较大投入和多方支持,但由于生存环境恶劣,人口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解决特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我县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
按照自愿的原则,通过各级党委、政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实施开发式移民扶贫,依托本县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培养优势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部分人的脱贫问题。
者海镇蚂色卡村由于村民居住紧邻矿区,长期受到污染,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已丧失基本生存条件,急需搬迁解决;田坝乡卡竹村苏斗河小组以冰雹、洪灾、大风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繁,且地质疏松,导致泥石流灾害的不断发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处于受威胁中,目前急需通过易地搬迁解决。
1.3.
2.2 项目建设的意义:一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通过实施县内转移安置,减轻转移区人口压力,有利于转移区退耕还林(还草),促进植被生长,恢复生态防治水土流失;二是充分利用资源,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贫困群众脱贫步伐;三是有利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群众信访等问题,者海镇蚂色卡村胡家坡小组紧邻驰宏公司生产厂区,多年来受冶炼厂废水、废气的污染,已经不能正常生产生活,为此信访、人访不断,至今未能解决,近年来甚至经常聚众围堵厂区,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政府维护稳定的压力越来越重,经多方调研论证,认为要彻底解决这一‘顽疾’,只有通过实施易地转移安置,方能减轻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1.4 项目目标
1.4.1 开发目标:转移安置人口数量117户500人
1.4.2 项目组成
1.4.
2.1 安居工程。
规划本着因地制宜,考虑土地不可再生的特殊性和居住的可持续性,居民住户经营农、林、牧的客观性,房屋建设达防震8级标准,故每户居民住户均按宅居地120平方米,建房按60平方米以上面积布置,拟建安居房117套10440平方米,投资442.42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175.5万元,群众自筹266.92万元。
1.4.
2.2 基础设施建设
1.4.
2.2.1 基本农田地建设:建基本农田地550亩,其中,土壤改良、配方施肥、深翻土地、培肥地力250亩,种植绿肥300亩。
投资6.5万元, 其中,财政资金5.5万元,群众自筹1万元。
分别为,田坝乡卡竹村晌午台小组深翻土地、培肥地力250亩。
者海镇蚂色卡村大弯地小组培肥地力种植绿肥300亩。
1.4.
2.2.2 人畜饮水工程:安装管道9公里,新建取水池1个,蓄水池1个50立方米,共需资金21.7万元,其财政补助资金18万元,群众自筹
3.7万元。
1.4.
2.2.3 通路工程:新修进村公路1条172.5米;硬化村内道路2条2790平方米,分别为者海镇蚂色卡村大弯地硬化村内街道1 条,长350 米,宽6米,厚25 公分(15公分块石、10 公分混凝土),面积2100平方米。
田坝乡卡竹村晌午台安置点新修村组公路1条长172.5米;硬化村组公路1条长172.5米,宽4米,共690平方米。
总投资18.74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14.26万元,群众自筹4.48万元。
1.4.
2.2.4 通电工程:安装S9-160/10配电变压器1台,安装200kw变压器1台,架设0.4kv输电线路1千米,架设10kV线路1公里,9米电杆20棵,安装电表117只。
投资16.85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1
3.3万元,群众自筹资金3.55万元。
1.4.
2.3 配套工程
1.4.
2.
3.1 生态建设:新建节能灶117眼,改卫生厩54间1080平方米,建公共厕所2所。
投资18.51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13.74万元,群众自筹
4.77万元。
1.4.
2.
3.2 产业扶贫:种植核桃250亩。
总投资7.8,其中, 财政补助资金5.3万元,群众自筹2.5万元。
1.4.
2.
3.3 科技培训:举办种植、养殖业培训9期500人(次)。
共需资金4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4万元。
分别为:者海镇蚂色卡村大弯地培训农村实用技术5期300人(次),投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万元;田坝乡卡竹村晌午台培训农村实用技术4期200人(次),投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万元。
1.4.
2.
3.4其它:投资0.4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0.4万元。
2 开发区环境条件
2.1 项目迁出区概况
2.1.1 者海镇蚂色卡村委会胡家坡迁出点
2.1.1.1地理位置及范围:蚂色卡村委会位于者海镇东面,东接集镇、西连阿依卡村委会、南至二尖山脚、北与矿山镇接壤。
2.1.1.2 水文气象:境内属于南温带气候,气温垂直分布明显,水平分布复杂,季节反差现象明显,旱灾、冰雹、冷冻等气象灾害频繁。
年平均气温12.6℃,全年无霜期202天,≥10℃的有效积温2932℃,年平均降水量847.1毫米,年日照时间2010小时。
2.1.1.3地形地貌:地势北高东低,起伏不大。
土壤为红壤及红棕壤。
2.1.1.4水资源状况:生产生活用水靠长海子水库供给,干旱缺水现象非常突出,加之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不够,群众人畜饮水十分困难。
2.1.1.5生态环境状况:贫困人口多居住在山区半山区,干旱缺水,
土地贫脊,人畜饮水困难,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居住分散,文化、教育、科技、卫生落后,经济结构单一,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特困山区,是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难点。
2.1.1.6自然条件及生存条件:蚂色卡村胡家坡小组位于驰宏公司后大门,居住条件十分恶劣,已被矿区严重污染,房屋瓦片腐蚀严重,椽子腐朽。
耕地无法种植;水源含铅,含酸严重超过饮用水标准,直接威胁着63户284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急需搬迁。
2.1.1.7基础设施状况:蚂色卡村委会胡家坡小组交通晴通雨阻,农户虽有照明电,但电杆陈旧,属简易通电,电压极不稳定,经常停电。
学生上学需到1.5公里外的新工地小学上学。
基础设施建设非常滞后,阻碍着当地人民群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2.1.1.8 迁出原因:蚂色卡村委会胡家坡小组地理位置特殊,位于驰宏公司者海生产厂区后大门,驰宏公司和周边冶炼厂的“三废”排放直接影响着搬迁移民的生产生活,当地群众无法就地安心居住,生产、生活用水含铅,含酸超过安全引用水指标,可用水源极为馈乏。
虽通电,但杆子陈旧,电损严重,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土地被污染,农业难以持续、稳定发展,已基本失去了生存条件。
2.1.2 田坝乡卡竹村委会迁出点
2.1.2.1地理位置及范围:卡竹村位于田坝乡政府西南面约16公里处。
东与海山村接壤,南与曾家湾村接壤,西与驾车乡毗邻,北与板坡村连接。
全村平均海拔2050米。
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960户3644人,有总面积1300公顷,占全乡总面积的3%。
迁出地苏斗河位于卡竹村委会北面3公里处,距离乡政府所在地有13公里,海拔2050米,总面积19公顷,是一个比较边远闭塞落后的山区村民小组,只有山间小路与村委会相通。
有农户54户216人,进行搬迁农户54户216人。
2.1.2.2 水文气象
迁出区苏斗河小组属于南温带气候,气温垂直分布明显,水平分布复杂,年平均气温l4℃,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年平均日照2004小时,全年无霜期为193—241天。
2.1.2.3 地形地貌
迁出地苏斗河地势东西高、南北低,呈阶梯状递降,地形破碎复杂,山脉纵横,沟壑幽深,山高坡陡,地形崎岖,岩石裸露,植被稀疏,分高中山峡谷地貌、高中山高原地貌、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现居住地已形成滑坡。
2.1.2.4水资源状况
迁出区苏斗河水源较远,缺水极为严重,只能靠远距离用水管引水和水窖蓄积雨水的方式解决人畜饮水,历年建的水利工程太少,基础设施薄弱,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属于山区雨养农业,处于靠天吃饭的特殊生存环境,群众生活十分艰苦。
2.1.2.5 耕地数量、类型及开发程度和利弊状况
卡竹村共有耕地256.5公顷,人均1.05亩,其中:水田75.5公顷,25°以上坡地面积181公顷,占耕地面积的70%。
迁出区苏斗河村民小组现有耕地面积11.2公顷,其中水田3公顷, 25°以上坡耕地面积8.2公顷,人均耕地为0.78亩,且较为贫瘠,零散分布于山间。
低产耕地所占比例大,科技推广普及率极低,耕作技术落后,地膜覆盖率仅为4%,人力投入高而产出低,种地靠天,农业生产效益差,原有的低产坡耕地难以改造为高稳产农田。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耕地面积开发程度低,只能种植旱季作物和发展畜牧业。
2.1.2.6 生态环境状况
卡竹村林地面积936公顷(其中:有林地453公顷、灌木林地397公顷、疏林地47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9公顷)。
牧草地13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53公顷,交通用地11公顷,水域8.9公顷,未利
用土地20公顷。
森林覆盖率72%。
迁出区苏斗河林地面积5.2公顷(其中:有林地2.5公顷、灌木林地1公顷、疏林地1.2公顷、未成林造林地0.5公顷)。
牧草地0.3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5公顷,交通用地0.2公顷,水域0.3公顷,未利用土地0.3公顷。
农作物以包谷、稻谷、洋芋为主,森林以灌木林、人工林为主。
水土流失相当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16%,森林覆盖率为27.5%。
2.1.2.7 基础设施状况
2.1.2.7.1农业水利工程
卡竹村有农业人口934户3540人,有1个村民小组未解决人畜饮水,其中苏斗河村民小组有54户216人473头(只)大小牲畜的饮水未得到解决。
2.1.2.7.2 田间基础设施工程
迁出区苏斗河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水资源希缺,基础设施薄弱,田间基础设施不完善,冰雹、洪灾、大风、滑坡灾害严重,群众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
2.1.2.7.3 交通、电力
迁出区苏斗河座落于高山峡谷之中,大多数农户依旧过着人背马驮的日子,仅有村间小道与外界连通,到目前任然过着“通讯靠吼,交通靠走”的生活;迁出区苏斗河有低压输电线路3公里,但由于没有参加电网改造,电杆配置不合理,线路老化,较多的木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电损加大且电价较高。
2.1.2.7.4 社会事业设施
卡竹村现有6年制小学一所,教职工12人,在校生218人,入学率94%,占地3000平方米,课桌椅140套,完学率97%。
村卫生员1名,有病房、无病床和医疗器械。
迁出区苏斗河无小学、无卫生所,群众就医就学最近要到距村3公里的卡竹村委会驻地,十分不
便。
2.1.2.8 迁出原因。
迁出区苏斗河自然灾害以冰雹、洪灾、大风、滑坡居多,且灾害频繁发生,导致泥石流灾害的不断发生。
耕地较为贫瘠,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脆弱,村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农作物常被毁损,导致粮食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已基本丧失了生存条件,因灾致贫返贫现象非常突出。
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主要靠种养业收入。
90%的农户住房极为简陋,且房屋处于滑坡、泥石流地段易被风雨摧毁,进行易地搬迁势在必行。
2.2项目安置区建设条件
易地搬迁安置点要以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
确保搬迁特困农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房住、适龄儿童能上学、生病能就医。
一是安置区的选择。
迁入点本着就近就便的原则,与周边乡镇没有牵连,土地、户口、学生就读等均在原地,资源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无安全隐患,能满足原住人口及迁入人口生产生活条件的要求。
二是土地问题。
安置区土地多为搬迁户现在使用土地,每户占用宅居地0.3亩,县土地部门批复同意用地。
项目建成后,原住房拆除开发复耕,能满足项目的远期要求。
三是安置区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
安置区地质稳固,环境条件均较好,适宜人口居住,不易发生二次搬迁,海拔、坡度、降雨量、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无霜期等都能满足项目建设条件的要求,搬迁农户通过艰苦创业,能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四是水资源及水利条件。
安置区均有较好的水源,项目实施后,饮水问题得到解决,有利于群众尽快脱贫。
五是交通道路条件。
各安置区公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后,能解决大部分群众运输难问题,适宜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七是环境保护条件。
各安置区均能被当地环境容量所接受,原住人口和迁入人口能和睦相处,共同实现资源、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规要求,不易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不会造
成二次搬迁。
八是生活设施依附条件。
各安置区农村生态能源等配套设施建设能改善安置区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提高生产生活质量,原有的学校、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公益设施能满足新迁入人口的需要。
2.2.1 者海镇蚂色卡村委会安置区建设条件
一是安置点紧邻新工地集镇,规划新建主街道一条与集镇连为一体,房屋沿街布置,通过完善水、电等基础设施和加强对搬迁户的务工技能、养殖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把他们从种植业引导到大力发展养殖业、依托集镇开商店、农家乐、做生意等二、三产业。
同时政府主导协调周边企业,从企业使用农民工上给予倾斜照顾,每户有一名劳动力在企业务工,增加收入。
确保搬迁户在迁入地安居乐业。
二是安置区地质稳固,环境条件均较好,适宜人口居住,不易发生二次搬迁,海拔、坡度、降雨量、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无霜期等都能满足项目建设条件的要求,并且,安置地远离驰宏公司等企业厂区,搬迁后农户远离污染源,水源取自白脑门水厂,完全满足农户的生产生活需要。
搬迁农户通过艰苦创业,能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三是安置区均有较好的水源,项目实施后,饮水问题得到解决,有利于群众尽快脱贫。
四是安置区公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后,能解决群众运输难问题,适宜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五是安置区均能被当地环境容量所接受,原住人口和迁入人口能和睦相处,共同实现资源、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规要求,不易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六是安置区农村生态能源等配套设施建设能改善安置区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提高生产生活质量,原有的学校、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公益设施能满足新迁入人口的需要。
2.2.1.1 地理位置:大弯地村民小组,位于蚂色卡村委会西南面1公里处。
2.2.1.2 行政区划:蚂色卡村委会管辖。
2.2.1.3 自然条件:水资源丰富,气温条件良好,年平均气温12.6℃,年降水量847.1毫米,自然灾害少,不会出现明显的泥石流及山体滑坡,平均海拔2100米。
2.2.1.4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现有总人口158户486人,贫困人口358人,有劳动力195人,人均有粮317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396元。
2.2.1.5土地利用现状及利用规划:有耕地总面积250亩,人均耕地1亩,林地25亩。
2.2.1.6搬迁农户可继续耕种迁出区的耕地和复耕的250亩宅基地。
2.2.1.7 根据迁入区的实际情况,经镇政府与村委会共同研究,反复宣传动员,争取当地群众支持。
通过分配后,搬迁农户可耕种迁出地耕地和户均0.3亩共14.1亩的宅基地。
2.2.1.8 安置点建房用地由镇政府和村委会协调后与迁入区的群众以地换地解决。
2.2.1.9 迁入区气候,冬、春季晴天日偏多,秋季阴雨日偏多,海拔2100米,年平均气温12.6℃,年降水量847.1毫米,地势平整、开阔,土壤结构及气候条件比较适合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规划村址用地地基稳固,坚实可靠。
2.2.1.10 生态环境现状
迁入区森林覆盖率为45%,除耕地之外,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良好,周围人口密度小,土地利用率低,人畜活动少,植被保护良好。
远离污染,气候条件好,适宜农作物种植,增加农民收入。
2.2.1.11 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
大弯地安置点距离水源点只有2公里,水质优良、符合人畜饮水标准,只需安装管引3.5公里,就可解决人畜饮水问题。
有输电线路经过安置点,需架设1KV线路1公里,安装S9-160/10配电变压器1台和进户电表67只,十分方便群众用电。
安置点只需新修村组公路0.35公里,硬化村庄路面2100平方米,就可解决交通运输和行路难问题。
2.2.1.12学校、卫生等社会事业配套条件
蚂色卡村委会现有6年制小学1所,教职工18 人,在校生400 人,村卫生员2 名。
迁入区距离镇完小新工地小学只0.5公里、镇中心卫生院0.5公里,教育医疗条件较好,不需新建学校、卫生所等。
2.2.2 田坝乡卡竹村委会安置区建设条件
2.2 .2.1 晌午台地理位置:位于卡竹村村委会西北面0.8公里处。
2.2 .2.2 四至界限及面积:东至卡竹村委会,南至卡竹村周古凹小组公路,西至卡竹村罗家村小组,北至排沙沟,面积211公顷。
2.2 .2.3 行政区划:卡竹村委会管辖。
2.2 .2.4 自然条件:水资源丰富,气温条件良好,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987毫米,年均日照2017小时,无霜期年均214—241天。
地势平坦,不会出现泥石流及山体滑坡,平均海拔2010米。
2.2 .2.5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晌午台现有总人口6户27人,其中:农业人口6户27人,农业劳动力18人,剩余劳动力5人。
年总产量12.5吨,单产粮食每公顷6000公斤,农业人均占有粮食49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237元,实现畜牧业总产值3万元,农业总产值2.4万元。
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土壤肥沃平坦,接近市场,可较全面的发展综合经济。
土地利用现状及利用规划:晌午台小组总面积211公顷,25°以上坡耕地19公顷,水田7公顷,园地3公顷,林地171公顷,牧草地1.2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公顷,交通用地0.5公顷,水域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