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妓女娼和妓的区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最早的妓女娼和妓的区别
青楼一词,原来的意思是用青漆粉饰之楼。

它起初所指并非妓院,而是一般比较华丽的屋宇,有时作为豪门高户的代称。

《太平御览》、《晋书》和魏晋南北朝的许多诗文中都是这样使用青楼的。

但由于华丽的屋宇与艳丽奢华的生活有关,不知不觉间,青楼的意思发生了偏指,开始与娼妓发生关联。

唐代以后,偏指之意后来居上,青楼成了烟花之地的专指,与平康、北里、行院、章台等词相比,不过多了一点形象感,多了一丝风雅气息而已。

为什么会有青楼这种东西出现?说穿了,这是男人世界的产物。

自从人类进入父系社会以来,女子被男人统治和玩弄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实。

关于妓女的起源,古今中外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例如有一种宗教说,认为妓女原是神庙里的女祭司,就如同殷商时代的女巫。

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就记载过巴比伦神殿里所谓为女神尽职、实际供男人享乐的妓女。

而在中国,情况则比较复杂。

娼妓一词的本意并不是指以肉体换取金钱的女子,而是指女乐,即女性的歌舞表演者。

史书记载,中国最早的妓女当推三皇时代的洪崖妓。

据说夏桀蓄有女乐达3万人。

从最高统治者的宫妓开始,各层统治者都拥有名目繁多的家妓,如侍姬、小妾、声妓、歌姬、舞姬、美人之类。

而平民百姓则依靠巫妓来满足占有两个以上女人的欲望。

家妓与巫妓的合流,便出现了官妓,即由政府操办的妓业。

最早发明官妓的,是春秋时齐国的宰相管仲。

他设置了拥有700名妓女的国家妓院。

无独有偶,与管仲时代差不多的古希腊雅典的政
治改革家梭伦,也开设了国家妓院,目的一是满足青年男子的要求,二是保护良家妇女不受骚扰。

而管仲的妓院作用更大。

一是通过税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二是有利于社会安定,三是吸引大量人才,四是送妓与敌,兵不血刃。

管仲的发明很快被其他各国效仿,一时官妓大兴。

官妓中有一种专门为军队服务的,叫做营妓,最早的发明者是越王勾践,而正式成为制度则在汉代。

汉代以后,家妓兴盛起来,到南北朝达到顶峰。

家妓的地位处于妾与婢之间。

妾是满足主人肉体之需的,婢是端茶扫地,铺床叠被的,而家妓的作用是为主人提供艺术服务的。

家妓普遍受到严格的艺术训练,实际上代表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

中国的音乐舞蹈不但是她们发扬光大的,也是她们传续下来的。

但不论官妓家妓,都没有人身自由,主人对她们可以任意买卖和杀戮。

随着商业的发展,都市的繁荣,在官妓、家妓之外,出现了个体营业的私妓,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楼妓女。

私妓在先秦已经出现,到六朝时开始活跃,至唐代走向兴盛,一直持续到宋元明清,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一大奇观。

私妓可分两类。

一类是向政府正式注册登记,隶属教坊的,叫做市妓。

另一类无照营业户,是名副其实的私妓。

私妓的艺术修养不如官妓和家妓,她们接触的社会面比较宽,文化构成也比较复杂。

所有这些,都使得青楼文化充满了变幻多姿的色彩。

今日人们脑海中的青楼,多半是诗化了的青楼。

诗化青楼的文学作品,几乎是与青楼同始终,共命运的。

没有青楼,中国文学恐怕要减色一半,而没有文学,青楼则只是简单的肉体交易场所。

诗经时代风气开放,是男欢女爱的黄金时代。

楚辞时代巫娼盛行,也没有直接吟咏妓女的作品。

秦汉之后,咏妓之作开始出现,但妓女进入文学伊始,被重视的就是艺而不是色。

《古诗十九首》里出现了整篇吟咏妓
女的诗作,到六朝时,听妓、看妓之作多了起来。

到唐代时更加繁盛。

《全唐诗》将近5万首中,有关妓女的达2000多首,约占1/20。

从初唐到盛唐,青楼妓女在文学中多处于一种被进行审美观照的位置,可以李白的诗作为代表。

从中唐始,在观妓、携妓之外,出现了一批别妓、怀妓、送妓、赠妓、伤妓、悼妓之作,被诗化的青楼中增添了感伤的色彩,其中白居易的诗作颇具代表性。

到了晚唐以后,诗文里的青楼多了一些生活气息,艳浮之作也不少,例如张鷟的《游仙窟》。

到了宋朝,宋词与青楼的关系比唐诗与青楼的关系还要密切。

比之于诗,词更加真实、更加细致地写出了妓女和客人们微妙曲折的心理情感。

到了元朝,文人的地位与妓女不相上下,所以诗化青楼之作表现出两种倾向:一是把青楼写成淫冶放荡之所,借以抚慰或发泄自己不平衡的心情;二是反映青楼的黑暗面,写妓女的不幸和反抗,从中寄托自己的人生抱负,例如关汉卿的一些作品。

到了明朝,青楼里出现了许多丑恶的场面,商品经济的气息涌入了青楼,出现了例如《金瓶梅》里那些败类形象。

到了清朝,出现了大量的狎邪笔记和小说,青楼像家常便饭一样被谈论、被调侃。

随着青楼的衰落,梦一般的青楼艺术也衰亡了。

尽管青楼掩藏着种种痛苦和罪恶,但狎客们还是纷至沓来。

除了肉欲和声色之外,他们还希望在这里找到真情,甚至找到爱。

文学作品里描写了不少生死不渝的青楼之爱,如蒋防的《霍小玉传》,还有《醒世恒言》中的《卖油郎独占花魁》。

这种感情在家里一般是找不到的。

中国古代的家庭,妻妾都是男人的奴隶,不平等的男女之间,是难以产生真情的。

而青楼恰好补偿了家庭所欠缺的感情功能。

在青楼里,男女双方都不承担伦理道德的责任,没有门第高低的顾虑,不受贞节操守的束缚,虽有金钱的因素使人反感,但比起家庭中主奴式的服从关系来,毕竟让人感到更自由、更平等,更能发挥和体现出个人本身的魅力和价值。

所以青楼的存在,不但没有破坏家庭,反而大
大促使家庭保持稳定,促使社会保持稳定。

青楼与家,不但不相犯,而且恰好耦合为一个完整的性文化系统,保证了中国古代社会长期稳步的发展。

尽管多数朝代都有过禁娼、禁狎的法令、措施,但青楼业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关键就在于青楼是那个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子系统。

有的嫖客把妓女长期包下来,有的还把妓女娶回家中。

但妓女成为妻妾后,心理压力大,感觉也容易错位,往往要比普通妇女付出更大的艰辛。

在这方面为人称道的模范是明代的名妓董小宛嫁给冒辟疆之事,这是一个士妓恋爱的典型。

青楼妓女一开始,就是以艺术工作者的身份出现的,她们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作为统治阶级的基本力量和人才来源的士。

士人一般具有中等以上的经济实力,但妓女喜欢与士人交往,并不是看中其经济实力,而是因为士人比起其他阶层的人来,要风流倜傥,不仅能十分内行地欣赏妓女的色与艺,而且他们自身的色与艺也反过来使妓女产生审美愉悦。

这便是自古以来,才子须配佳人的道理。

另外,与士人交往,提高了自己的身份,削弱了自卑感,士人的吟诗作赋,又可成为自己的广告。

从士人一面来看,诗作能被妓女传唱,自然也声名远播。

可见,士与妓是互有所需,互相欣赏,互相依赖的。

功利目的之外,士与妓之间还能产生真正的友谊和爱情,互相理解,互相同情,互相尊重,彼此找到人生的慰藉。

士与妓,可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对双璧,他们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留下了数不清的美丽动人的故事。

士与妓的关系最密切的时代,也就是中华民族最强盛、最繁荣的时代。

唐代的名妓薛涛和鱼玄机,都同时是著名诗人,她们交往的都是当时的一流士人。

宋徽宗赵佶去嫖名妓李师师时,是以风流士人的身份,但还是输给了大词人周邦彦。

名垂青史的妓女都不是依靠单纯的姿色,而是依靠她们的艺术才华和与重要士人的交往,比如明末的董小宛、柳如是、李香君几位,不仅与自己爱慕的士人建立了坚贞的爱情,还能在民族危亡之际,表现出大义凛然的操守气节。

这应当是青楼文化最为夺目的闪光点。

中国古代的青楼妓女因为自己的高超才智和艺术趣味而获得了比一般妇女更深的人生体验和更高的精神享受,同时也获得了社会舆论的尊重以至褒扬。

这与今天妓女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不过,妓女的归宿却大都并不理想。

一般是从良,入宫,出家,做鸨母,或者改行,寡居等等。

从良有许多障碍,一是鸨母不放,二是很难找到真正喜欢的男人,三是从良后不能适应或不能忍受,许多妓女从良后又有反复。

说到底,青楼是一个性与爱分离的场所,这个本质使得大多数妓女无法得到圆满的结局。

青楼最大的悲剧还在于,妓女先在地被抽去了人的尊严,被排斥在正常的人的概念之外,这决定了妓女的人之梦在总体上是注定要毁灭的。

青楼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它虽然是男性社会的重要标志,但它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青楼是古代最重要的社交娱乐场所。

达官贵人,文士商贾,都以青楼为集散地,重大礼仪活动也多有青楼人员到场。

青楼的规矩、礼仪与上至皇宫内院,下至黑社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青楼文化可说是中国各阶层文化的一个混合体。

青楼还是古代最重要的消费场所,它不仅自身消费巨大,还引导着全社会的消费潮流,直接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青楼又是文化艺术之乡,撇开青楼,就无法透彻了解中国的艺术,中国的文学。

另一方面,青楼的存在,虽有助于家庭稳定,却加剧了男女的不平等。

它的消费方式中包含着大量的浪费。

漫长的青楼史使中国人习惯于把妇女简单地分为两类,一类是贤妻良母,另一类是淫娃荡妇。

这使得男女都不能正确地看待妇女,还容易对妇女解放问题发生理解上的偏差。

妓女与士人命运地位的相似性,也使得中国的知识分子喜欢自伤自怜,经常把青楼当作逃避现实的隐身之所。

青楼的产生和功罪都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同呼吸、共命运,所以当中国古代社会走向式微之际,青楼的没落和覆灭也同样是历史的必然了。

妓院又称妓寨、娼馆、淫窟,即是提供色情服务的商业场所,妓院在营业时间内往往有一名或多名性工作者。

妓院中性工作者为客人服务并以此获取金钱之行动称为卖淫。

光顾妓院并付出金钱以换取性服务的人被称为嫖客、狎客或叫寻芳客比较斯文一些。

经常光顾某一家妓院或某一个性工作者的人称为常客或回头客。

和任何商品买卖一样,有些顾客喜欢挑选、不断更换样式,在妓院内挑选性工作者的行为被俗称为‘寻花问柳’。

古代中国有提供妓女的妓院,又称窑子、青楼、火炕(指女性被逼良为娼)、云吉班等等,在旧江南人们俗称妓院比较集中的地带为烟花巷或花柳巷(今日称为‘红灯区’),而旧北京人称之为‘八大胡同’。

古代的妓女也分有很多种,有的不一定提供性服务,有些是卖艺不卖身的艺妓或歌妓。

由于古代的妓院也是表演场地,因此原来是表演场地的勾栏和教坊也变成妓院的别称。

由于古代的妓女(尤其是明朝之前的)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文学水平,妓院也成为文人雅士社交和欣赏表演、吟咏诗词的场所,有些妓女也成为客人的心灵伴侣,因此在古代很多光顾妓院的男性并不是为了解决性欲。

亦有一些提供娈童为男性提供性服务的妓院,这种场所提供的男妓称为“相公”或“象姑”,有些会作女装打扮,这类妓院通常有特别的符号让人识别。

妓院的经营者或主持人称为老鸨,女性又称鸨母、虔婆、龟婆,男性又称龟公。

而在妓院里从事杂役的男性则称为龟奴。

娼和妓的区别
在中国古代娼和妓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娼是出卖肉体的是下九流而妓是卖艺不卖身的不但需要长的绝色倾城而且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收费昂贵不是一般人能请的起的摆在今天就是所谓才女这些女子只不过是因为生活所迫而出卖自己的才艺地位并不是绝对低下这样的女子往往最后还能嫁个好人家
现如今我们很少单独用娼字,而只会用妓字,并且基本上将妓等同于娼。

以至于人家章子怡要出来解释“艺妓”的问题。

造成这种意思混淆的原因大概就是这年头卖艺不卖身的活没赚头,所以说到妓,那就是卖身的,全都是娼妓,于是妓就等同于娼了。

从词面上来说,娼,本是动词,基本上可以理解为性活动,当然,可能不是非常符合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的性行为。

动词,在汉语里面会自动词性演变成名词,即指示该行为及其工程的名称。

而名词会有演变成形容词性定语,即干什么的。

妓,则原本是名词,字源上,应该是和技有关,即有技艺之人。

当然这个技艺一般是第三产业的,否则人家车工、钳工、电焊工这些技术工人都成了妓了。

另外一个,伎,优伶伎。

可能以前向他字一样,只有单人旁,没有女字旁。

可能出现妓也是女权主义兴起的缘故。

当然这个女权主义并不一定是20年代初新文化运动带来的,而是早在封建社会,女性第三产业者的发达所带来的产业内女性工作群体女权主义的高涨。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可能更准确的,妓这个词的意思转移了,狭窄了。

妓院里面高挂卖艺不卖身这种牌子的事情是没有了。

但是现在艺术工作者还是很多的么,他们其实就相当于过去的艺妓,只是因为妓字意思的转移,不好再用在他们的身上了。

但是私下再说一句,其实这些艺术工作者也不见得只卖艺不卖身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