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试题考查学生哪些适应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时就应 适 当注意 新题 型 的训练 . 二 是在 重 视 检测 的 同时注 重 加 强应 试 能 力 的训 练 .复 习阶 段 的检 测 是 十分 必要 的 ,同学 们 在检 测 中暴 露 出来 的 问题 ,如 判断 能力 差 、应 变 能 力差 、
如何 . 展 望
例 3对于 { 1 , 2 , 3 , …, n } 及其每一非空子集 ,定
义“ 交替和” 如下 : 按照递减的次序重新排元素 , 然后 从 最 大 数 开 始 交 替 地 减 、 加 后 续 的 数 .例 如
{ 1 , 2 , 4 , 6 , 9 } ,排 列 为 ( 9 , 6 , 4 , 2 , 1 ) ,交 替 和 是
平.
义进行解题的试题 .这种试题可称为“ 适应性试题” , 它究 竟 意在考 查Fra Baidu bibliotek学 生哪些 适应 能力 呢 ? 1考查学生适应一个新运算的能力 例 1 已知集合 S的运算 满足 :
( I )X } X=X;( 2 )( X ) Z =( Y Z ) X.
回顾
能 在 福 建 中学 数 学 》杂 志 上刊 登 文 章 ,是 我
从 所举例子来看 ,学生适应一个新 的运算有 时 也并不太难 ,关键在于 学生能否迅速地认清运算的 特点 ,将新定义 的运算转化为熟知的运算 .
2考查学生适应一个新符号的能力
例 2若Y = X + [ ] , 求反函数X = f ( Y ) . ( 符号[ X ]
福 建 中学数 学 杂 志 ,我 是 从 1 9 8 0 年 就 开始
证明 X Y =Y x ( x , Y, Z ∈ ) .
订 阅了 ,已知订阅到现在 .我觉得作为一名福建省 的数学教 师,是不能 不订这份杂志 的.每次读 福 建 中学数 学 的文章,对我来说都有所获 .当时我 才2 O 来岁 ,能订到的杂志也不多 , 福建中学数学》 杂志一到 我就几乎篇篇读之 ,还在杂志上面用红笔 写写画画或演算或批注 , 以至把杂志“ 读红” . 那时的 杂 志 ,几 乎 每 期都 有 一 些 当 时 的数 学教 学 大 师级 人 物 的文 章 ,读来 更是 受益 .
我在给学生撰写“ 高考启示录” 之类的文章时, 常 常会提到这样两点 :

在于 认识 它的功能 ,然后利用一些解题技巧 ( 如代
是在掌握常规题型的同时适 当注意新颖题型

福 建 中学数 学
2 0 l 3年 第 2期
的训练 .高考 数 学命题 的总思路 是“ 稳 中求进 ,注重 考 查能 力” ,高考 要 “ 稳” ,就 是说 有许 多“ 常 规 题” , 复 习时应 按 “ 样 题” 进行 常规 训练 , 选题 尽量 贴近 高考 题 型 ,明确“ 强化 什 么、淡 化什 么 、回避什 么” ,力争
2 0 1 3年 第 2期
福 建 中学数 学
任勇数学教育文集三部之二 :“ 中观卷” 激活数学教学的智慧 ( 1 4 )
适应性 试题 考查学生 哪些适应能力
( 发表 于 福 建 中学数 学 》 ,福 建 师范 大学主 办 ,1 9 8 7年 3期 )
任 勇 福建省厦门市教育局 ( 3 6 1 0 0 3 ) ( 发 表文 章 时为福 建省 龙 岩第 一 中学教 师 ) 摘 要 在各类考试 中,时常会 出现一类要求按所给定 换、递归等) ,从而达到解决问题 的目的. 以上 的分析告诉我们 ,在数学教 学中,若能结 合所教 内容及学生的接受水平 ,适 当提供一些适应 性试题 ,将能培养学生上述适应能力 ,提高数学水
4考查学生适应一个新函数的能力 例4 a > 0 ,f是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函数 ,对一
1 r—— —— ——— ———— —— —●
切 实 数 , 有/ + ) = 妻 + 4 f ( x ) 一 [ 1 厂 ( ) ] , 求 证:
_ 厂 ( ) 是 周 期 函数 . 从 所 举 例 子 来看 ,学 生 认 识一 个 新 函 数 ,关键
表示 不 超过 的最大 整数 ) 从 所 举 例 子来 看 ,学 生认 识 一 个 新 的 符号 ,关
键在于他 是否理解符号 的含义 和功能 ,并逐步将 问 题转化 ,最终解决问题 . 3考查学生适应一个新概念 的能力
梦寐以求 的事 .当时数学试题 中时常出现我文中所 说的新题型 ,我觉得很有必要进行归纳和探索 ,于 是我就将这些新题型称之为“ 适应性试题” ,并从“ 和 谐” 考虑就以 适应性试题考查学生哪些适应能力 为题写作 ,成稿后就寄给 福建 中学数学 ,在忐忑 不安的等待中,等到 了编辑部“ 准备录用” 的通知书 , 我兴奋 ,我激动 , 我又在喜悦 的等待 中盼来了刊登 自己文章 的杂志 .这是我在 福建中学数学 杂志 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啊,能不喜悦吗? 凝 思 2 5 年后的今天重读此文 ,觉得 当年的归纳虽不 很全 面 ,但 还是 归纳 得 不错 的 .另外 , 当年 所选 的 例子 ,今天看来也不过时 ,不信的话 ,你挑选几题 拿给你们学校 的高三学生做一做 ,看看他们的反应
9 — 6 + 4 — 2 + 1 = 6,{ 5 } 的交替和就是 5.对 n = 7,
求所 有 交替 和 的总和 . 从 所举 例 子 来 看 ,学 生要 认 识一 个 新 的概 念 , 就要 对 概 念 理解 全 面 而 准确 .这 样 ,他 才能 在 解题 中准 确地 作 出判 断 ,合理 地运 用概 念 进行 解题 .
速度 过慢 、方法 不 当、考 试焦 虑 、不 会“ 跳过 拦路 虎” 等 问题 ,应得 到 有效 的纠正 和 指 导 ,同学们 应 自觉
地将每 次检测 当成 一次极好 的训练应 试能力 的机
会 ,逐 步提 高应 试水 平 .
在拿到试卷时对大多题 目 有“ 熟悉感” ;高考要“ 进” , 就是说有一些“ 新题型” , 高考要“ 进” , 就是说有一些 “ 新题 型” ,同 时在 深 、广 、难 、综 上有 一 一 定 要求 ,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