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风电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探讨
发布时间:2021-09-28T07:18:38.328Z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15期作者:张登科
[导读] 近年来,海上风电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些不安全事件和事故。

张登科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63
摘要:近年来,海上风电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些不安全事件和事故。

本文主要探讨了海上风电场工程主要施工环节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为降低海上风电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上风电场安全风险安全管理
1 引言
近期,广东惠州港口一项目发生“7·25”海上风机安装船倾斜事故,为深刻吸取教训,梳理海上风电项目施工潜在的安全风险,防止和减少施工过程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2 基础沉桩及平台施工
2.1 溜桩
2.1.1 安全风险分析
基础沉桩过程中,钢管桩稳桩或打桩期间,桩基穿过软弱土层突然加速下沉,出现钢管桩桩帽和液压锤脱离、吊钩突然受力等现象,存在起重机臂架受损、钢丝绳断裂、平台受力损坏甚至失稳和人身伤害等风险。

2.1.2 管控措施
一是严格落实勘测过程控制程序,保证地质参数准确;对每个机位进行地质资料分析,提前分析可能导致溜桩的软弱土层,作业过程中钢管桩底端到达相关土层前,适当减小锤击能量,整个施工过程避免偏心锤击。

二是采取相关技术措施(如内部开透气孔、预留一定长度的吊锤钢丝绳等),即使发生小幅度溜桩,仍能避免打桩设施与钢管桩不发生脱离。

三是采用大尺寸沉桩定位平台,确保平台本身具有较好的抗倾覆性,沉桩时平台所有施工人员撒离到施工船舶。

2.2 沉桩定位平台或基础施工平台失稳
2.2.1 安全风险分析
沉桩定位平台或基础施工平台均为临时平台,存在因地质条件不佳、平台上大件设备移动或船舶撞击等可能出现平台失稳现象;同时,此类平台一般有较多作业人员,一旦发生平台失稳可能导致群死群伤。

2.2.2 管控措施
一是选用有资质的专业第三方进行平台设计,设计时充分考虑安全裕量,采用承载力、抗倾覆较好的平台。

二是保证平台固定桩的沉桩深度,桩底选择较硬的持力层。

三是设计和施工期间做好平台作业面区域规划,严格控制设备数量,起重机等大型设备必须在规定区城内活动,严禁超出区域作业。

四是定期开展对平台结构的检查,必要时邀请第三方对结构焊缝或主要受力部位进行检测,作业过程做好平台沉降和倾斜监测。

五是平台应安装航行警示灯和相关警示标识,项目内部做好平台靠泊要求的培训和宣传,避免内外部船舶停靠或不慎走锚撞击平台。

六是要求人员正确佩戴劳保用品,做好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

2.3 大件吊装
2.3.1 安全风险分析
涉及到钢管桩、导管架、基础平台等各类大件吊装,可能对作业船舶、设备、人员造成起重伤害,可能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2.3.2 管控措施
一是严格审查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并现场核对,确保人证相符,扎实做好对施工人员的专项安全培训及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做到人员排班合理无疲劳作业;严抓“三违”现象。

二是严格船舶、起重设备及吊索具入场检查,特种设备应经具备资质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方可使用【1】,设备及吊索具按规定做好储存和维护保养。

三是按规定编制起重作业相关专项施工方案,依规完成评审和交底,落实验收专项施工方案中的各项安全措施,合理布置施工船舶站位及锚位。

四是严格执行大件吊装安全程序,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检查和许可。

五是吊装期间严格遵循对现场风、雾、浪、流等各项环境因素的规定,适时做好现场风速监测等,可建立内部会商制度;与当地气象部门等专业机构建立联动,对强对流等突发或恶劣天气提前预警,做好信息传递。

2.4 平台上动火作业、临时用电和高处作业等高风险作业
2.4.1 安全风险分析
沉桩平台、嵌岩平台、基础施工平台等各类平台作业种类较多,涉及焊接焊割、嵌岩、混凝土施工等,并且涉及大量的交叉作业;除沉桩平台外其它平台整体作业时间较长,各类风险因素叠加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2.4.2 管控措施
一是严格审查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并现场核对,确保人证相符;扎实做好对施工人员的专项安全培训及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做到人员排班合理无疲劳作业;严抓“三违”现象。

二是做好氧气乙炔和柴油等易燃易爆品、发电机及配电箱等供电设备、焊机等用电设备管理,设置专人监管。

三是严格开具各类作业票,专人做好施工过程安全监护。

四是严格施工方案编制、审批、执行和验收,依规完成评审、培训和交底,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五是做好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形成参建方多重检查机制,发现隐患及时定责任人、定整改期限关闭。

2.5 船舶作业
2.5.1 安全风险分析
海上风电涉及船舶种类多、数量多、作业频繁,发生相关事故风险较大,特别是船舶碰撞、火灾等事故可能造成群死群伤。

2.5.2 管控措施
一是严把船舶准入关,每艘进场船舶务必完成进场安全检查,符合管理要求方可入场;充分考虑船舶性能与所处施工项目及海域的适
配性。

二是船舶配员数量必须满足要求,船员持证上岗。

三是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

四是对私营船舶重点监管,对交通船严控载人数量,禁止超员;对自航船舶加强对驾驶人员的资质审查,严禁行进中的船舶靠泊及人员接送。

五是积极引入专业第三方及技术信息手段加强船舶管理。

3 风机安装
3.1 自升式起重平台及改造安装平台本身风险
3.1.1 安全风险分析
受市场影响,海上风电自升式起重平台供不应求,每艘平台吊装任务量大、连续作业时间长。

同时,为加快项目进度,部分海上风电项目选择了改造石油平台或“平台+履带吊”参与风机安装,大量临时改造平台安全性还有待实践论证。

平台上通常有大量作业人员,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群死群伤。

3.1.2 管控措施
一是着重防范桩靴穿刺等导致平台失稳事故,做好施工场区前期地勘及成果资料分析,做好前期扫海和平台站位选择,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做好桩腿插桩、保压等技术操作,施工过程派专人关注桩腿压力变化,提前准备应急预案。

二是平台进出风场时做好拖带方案,选择合适拖轮和航线。

三是对于加装集装箱和履带吊等平台,要重新做好承载力和稳定性计算。

四是起重平台应配备固定的专业操作人员和船员,防止操作失误造成平台倾覆等事故。

3.2 大件吊装
3.2.1 安全风险分析
涉及塔筒安装、叶片吊装、叶轮安装等各类大件吊装,可能对作业船舶、设备、人员造成起重伤害。

工装安拆、机舱外作业等均涉及高空作业、存在人员高处坠落风险。

3.2.2 管控措施
一是落实本文 “2.3.2 管控措施”内容。

二是注意叶轮组对工装(俗称“象腿”工装)的检查和验收,确保“象腿”焊接质量;叶轮吊装时要做好“溜尾"过程的配合,起吊时注意风速变化和现场缆风绳的设置。

三是注意人员持证、严格佩戴安全绳和安全带、敷设安全平网、配备专业的移动式脚手架等。

3.3 塔筒内作业
3.3.1 安全风险分析
涉及到螺栓紧固、电缆敷设和升降机安装等作业,存在物体打击、高处坠落、中暑、触电、机械伤害等风险。

3.3.2 管控措施
一是作业人员严格佩戴劳保用品,上下爬梯时佩戴专用工具包,防止物件掉落;每层塔筒盖板及时关闭。

二是针对塔筒内升降梯使用,严格做好升降梯的进场验收及安装验收,使用前由厂家人员做好交底,杜绝超载。

三是夏季施工塔简内配备大功率降温设施,储备足够的防暑降温物资,做好施工时间安排。

四是做好电气接线、力矩施工等安全监护。

4 海底电缆施工
4.1 安全风险分析
涉及到敷缆船舶抛锚作业和敷缆作业,存在临边作业、水下作业、物体打击等风险。

4.2 管控措施
一是作业人员在埋设犁操作等临边作业期间,应穿戴救生衣。

二是提前审查潜水作业人员资格、水下作业前开具潜水作业票,检查供氧设施、通讯设施等安全设备,尽可能挑选平潮下水,作业期间严禁周边船舶快速经过或靠泊,严格做好人员轮换作业等。

三是穿缆和登陆过程做好主缆固定,防止物体打击,海缆敷设完成后应按规定及时设置警示标志【2】。

5 人员过驳
5.1 安全风险分析
人员登船、上下作业平台期间,存在人员落水、挤压等安全风险;使用吊篮过驳时,可能造成3人及以上落水。

5.2 管控措施
一是根据不同的船舷高度和海况,制定不同的人员过驳方式,做好各项过驳方式的安全措施编制和培训交底。

二是人员直接跨越过驳期间,运输船要选择合适的靠泊方式,尽可能与目标船舶保持相对稳定;人员跨越时,前后应有船员接应保护。

三是使用吊篮过驳前,相应吊蓝应经项目报审,在吊篮显眼处标识最大载重;人员使用前应经过培训交底,确认无高血压等疾病;使用过程中应由相应特种人员指挥和操作,乘坐人员双手交叉环抱紧抓吊篮,吊篮严禁超载。

6 海上大件运输
6.1 安全风险分析
涉及钢管桩、导管架、风机设备、海上升压站等各类超长、超高、大件运输,可能因超载、风浪、人员操作等影响,存在船舶倾覆或沉没等风险。

6.2 管控措施
一是现场踏勘,选择性能、尺寸合适的运输船舶。

二是制定运输方案,并请专家评审。

三是运输前根据方案做好物件绑扎固定,提前预判沿途气象海况。

四是时刻保持人员值守,做好瞭望,实时打开AIS和雷达,严防碰撞事故。

7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已经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海上风资源阶段,只有及时识别并管控海上风电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才能坚守海上风电场建设安全生产红线。

参考文献:
[1]国家能源局.DL5009.1-201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S].中国电力出版社. 第37页(4.6.1.8)
[2]国家能源局.NB/T10393-2020.海上风电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S].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第20页(7.0.10)
作者简介:张登科,男,1981年8月生,广东广州人,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现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
司从事安全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