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国苏教版教材品优课南京赛场教学课件 树叶中的比 29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树叶中的比课件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你的梦里就不会有我的出现,我们都在不断地 和陌生人擦肩;如果人生不曾相遇,我的生命里就不会有你的片段, 我们都在细数着自己的日子。 ►当离别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我们注定分散两地,继续彼此未完的 人生,如果我说放不下,短短一个月的光景,你是否愿意相信,我的 真诚,我的执着,只源于内心深处那一份沉沉的不舍。
►雨水打在窗户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这天空好似一个大筛子, 正永不疲倦地把银币似的雨点洒向大地。远处,被笼罩在雨山之中的 大楼,如海市蜃楼般忽隐忽现,让人捉摸不透,还不时亮起一丝红灯, 给人片丝暖意。 ►七月盛夏,夏婆婆又开始炫耀她的手下——太阳公公的厉害。太阳 公公接到夏婆婆的命令,以最高的温度炙烤着大地,天热得发了狂, 地烤得发烫、直冒烟,像着了火似的,马上要和巧克力一样融化掉。 公路上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汽车在来回穿梭奔跑着。瓦蓝瓦蓝的天空 没有一丝云彩,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 使人觉得憋气不舒服。外面的花草树木被热得打不起精神来,耷拉着 脑袋。
桑树叶
银杏树叶
槐树叶
枫树叶
还可以怎样比较这些树叶的形状? 和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提出问题
柳树叶
桃树叶
香樟树叶
枇杷树叶
桑树叶
银杏树叶
槐树叶
枫树叶
可以测量每片 树叶的长和宽, 再比较。
可以算出同一种 树叶长和宽的比 值,再比较。
可以算出不同树 的树叶长与宽的 比值,再比较。
探索实践
宽
编号
树叶中的比
优 翼
提出问题
柳树叶
桃树叶
香樟树叶
枇杷树叶
桑树叶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 树叶中的比丨苏教版 (共42张PPT)
怎样可以知道每种树叶长与宽的 比?怎样比较这些树叶长与宽的比 呢?说说你的想法. 测量 每片树叶的长和宽 计算 同一种树叶长与宽的比值
不同树的树叶长与宽的比值
活动要求:
1. 4人小组,每组测量一种树叶,组长负 责分工; 2.测出树叶的长与宽,并用计算器算出每 片树叶长与宽的比值,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填入书第67页的表格里;
同一种树叶,长与宽的比值都比较接近。 比值接近的不同树叶,形状也相似。
树叶长与宽的比值越大,树叶就越狭长。
+ 自然界中隐藏着很多有趣的规律。
+ 通过测量、计算和比较,可以帮助我 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善于观察和思考,才能发现和提出生 活中的数学问题。柳树叶桃树叶来自香樟树叶枇杷树叶
+
+ 桑树叶
银杏叶
槐树叶
枫树叶
观察下面的树叶,你有什么想法?
※ 树叶有大有小,有长长的,有 圆圆的……
※ 不同的树叶,树叶的形状一般 是不同的.
※ 相同的树,树叶虽然大小不同, 但形状相似.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神奇的大自然造就了千姿百 态的树叶,如果我们用数学的眼 光来观察,还可以怎样比较这些 树叶的形状呢?
3.计算出测量的树叶长与宽比值的平均 数;
4.将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与相应树叶的形 状对照,看看树叶形状的长短宽窄和比值 有什么关系.
动手测量、计算并填写下面的表格。表一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长(厘米) 宽(厘米)
比值
树叶长与宽比值的平均数 表二
树叶 名称
比值 的平 均数
将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与树叶的开关 对照,你有什么发现?
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4课时 树叶中的比-课件
柳树叶
桃树叶
香樟树叶
枇杷树叶
桑树叶
银杏树叶
槐树叶
枫树叶
可以测量每片 树叶的长和宽 ,再比较。
可以算出同一种 树叶长和宽的比 值,再比较。
可以算出不同树 的树叶长与宽的 比值,再比较。
练习与应用
每人采集一种树叶(10片),像下面这样量出每一片树 叶的长和宽,算出长与宽的比值(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填入下表。
银杏树叶
不同的树,树叶 的形状一般是不 同的。
槐树叶
枫树叶
Hale Waihona Puke 相同的树,树叶 虽然大小不同, 但形状相似。
练习与应用
你认识这些树叶吗?观察下面的树叶,你有什么想法?
柳树叶
桃树叶
香樟树叶
枇杷树叶
桑树叶
银杏树叶
槐树叶
枫树叶
还可以怎样比较这些树叶的形状?和同学 说说你的想法。
练习与应用
你认识这些树叶吗?观察下面的树叶,你有什么想法?
在小组里交流各自测量的10片树叶长与宽比值的平均 数,并填写下表。
树叶名称 比值的平均数
将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与树叶的 形状对照,你还有什么发现?
同一种树叶, 长与宽的比值 都比较接近。
比值接近的不同 树叶,形状也相 似。
树叶长与宽的 比值越大,树 叶就越长。
练习与应用
柳树叶
桃树叶
香樟树叶
枇杷树叶
桑树叶
我们,还在路上……
第 三 单元 分 数 除 法
第 14 课时 树叶中的比
回顾与整理
你认识这些树叶吗?观察下面的树叶,你有什么想法?
柳树叶
桃树叶
香樟树叶
枇杷树叶
桑树叶
银杏树叶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14课时 树叶中的比 教学课件
第四页,共九页。
例题讲解
你认识这些树叶吗?观察下面的树叶,你有什么想法?
柳树叶
桃树叶
香樟树叶
枇杷树叶
桑树叶
银杏树叶
槐树叶
枫树叶
可以测量每片树 叶的长和宽,再 比较。
可以算出同一种 树叶长和宽的比 值,再比较。
可以算出不同树 的树叶长与宽的 比值,再比较。
第五页,共九页。
例题讲解
每人采集一种树叶(10片),像下面这样量出每一片树叶 的长和宽,算出长与宽的比值(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填 入下表。
柳树叶
桃树叶
香樟树叶
枇杷树叶
桑树叶
银杏树叶
槐树叶
枫树叶
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自然界中隐藏着 很多有趣的规律 。
通过测量、计算 和比较,可以帮 助我们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善于观察和思考,才能 发现和提出生活中的数 学问题。
第九页,共九页。
桑树叶
树叶有大有小 ,有长长的, 有圆圆的……
银杏树叶
不同的树,树叶 的形状一般是不 同的。
槐树叶
枫树叶
相同的树,树叶 虽然大小不同, 但形状相似。
第三页,共九页。
例题讲解
你认识这些树叶吗?观察下面的树叶,你有什么想法?
柳树叶
桃树叶
香樟树叶
枇杷树叶
桑树叶
银杏树叶
槐树叶
枫树叶
还可以怎样比较这些树叶的形状?和同学说说你 的想法。
第 三 单元 分 数 除 法
第 14 课时 树叶中的比 (实践活动课)
第一页,共九页。
新课引入
你认识这些树叶吗?观察下面的树叶,你有什么想法?
柳树叶
桃树叶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 树叶中的比丨苏教版 (共24张PPT)
8
15
29
51
长与宽的比值
2.3
2.2
2.2
2.2
5.小红采集了一片树叶,量得长和宽分别是121毫米和 14毫米,你认为这片树叶是从小伙伴们采集树叶的那棵大树上 摘的吗?为什么?
【自我评价】
A.完全掌握.
B.绝大多数掌握:(极少数问题将通过在线答疑交 流解决)
C.一般掌握:(部分问题需要通过老师或同学帮助 才能解决)
长与宽的比值
2.3
2.2
2.2
2.2
4.小丽在这棵大树上,也采集了一片树叶的宽是145毫米, 这片树叶的长大约是多少毫米?(得数保留整数)
【巩固提升】
星期天,小明和小伙伴来到学校,他们在同一棵树下, 每人采集了一片树叶,并分别量出每片树叶的长和宽。
①
②
③
④
树叶长/mm
18
33
63
112
树叶宽/mm
(2)将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与树叶的形状对照,你还有什 么发现?
【反思自我】 一节课下来: 1.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你对自己的表现感想如何? 3.你从同学身上学到了什么? 4.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你还有哪些疑惑? 5.你对老师的上课有什么评价与建议?
【巩固提升】
星期天,小明和小伙伴来到学校,他们在同一棵树下, 每人采集了一片树叶,并分别量出每片树叶的长和宽。
33
63
112
树叶宽/mm
8
15
29
51
长与宽的比值
2.3
2.2
2.2
2.2
2.比较每次求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
【巩固提升】
星期天,小明和小伙伴来到学校,他们在同一棵树下, 每人采集了一片树叶,并分别量出每片树叶的长和宽。
2015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树叶中的比》精品导学教案
树叶中的比教学内容 六(上)第 66—67 页 课型 综合与 实践 施教日期 年 星期 月 日1.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计算、比较、分析等活动,初步发现虽然树叶的 大小各不相同,但同一种树的树叶长和宽的比值都比较接近某个确定的数 值。
教学目标 2.使学生在探索并发现树叶中比的有关规律的活动中, 初步感受自然现象中 蕴含的简单规律,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初步的数据 分析观念、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 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 难 重点:探索并发现树叶中比的有关规律。
点 难点: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经验,但是除数是两位数的 除法算式学生第一次接触,在竖式计算的格式上可能会有一些困难。
教材分析: 教材从具体的现象出发, 引导学生经历完整收集数据、 分析数据、 教学资源 获得结论的过程,通过观察、测量、计算、比较、分析,探究树叶的形状中 隐藏的某些规律。
教学准备:每人选一棵树,采集 10 片树叶,并压平。
(提醒学生爱护树木, 不要几个同学在同一棵树上采摘,以免伤及树木影响生长。
)直尺和计算器。
学程设计 活动一:提出问题。
(时间:) 1.展示学生收集的各种树叶。
预设答案: ①树叶有大有小,有长长的,有圆 圆的。
②不同的树,树叶的形状一 般是不同的。
③相同的树,树叶虽 大小不同,但形状相似。
1/5导学策略修改调整→提问:你认识这些树叶吗?观察 这些树叶,你有什么想法?2.在小组内观测树叶,说说自己的 →引导:还可以怎样比较树叶的形 想法? 预设答案: ①测量每片树叶的长和宽。
②算出 同一种树叶长与宽的比值③算出 不同树叶长与宽的比值。
二、探索实践。
(时间:) 1.示范测量,掌握方法。
师示范测量柳叶长与宽。
→示范测量方法:沿树叶主叶脉方 向量出树叶最长部分的长度(不含 叶柄) ,沿垂直于主叶脉方向量出 2.导学单: 树叶最宽处。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 树叶中的比丨苏教版 (共17张PPT) (1)
③长与宽的比值是2 ④长与宽的比值是3.1
回顾反思,交流收获
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树叶中的比,通过这 次实践活动,你知道树叶中有哪些奥秘? 我们是怎么发现的?
任务1:每人测量一片树叶的长和宽,算出它 们的比值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再 把数据报给组长,填入小组记录单。
任务2:将测量计算的结果与树叶的形状对照, 在小组里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并记录下来。
树叶的长宽比以及比值
编号
1
长/mm
宽/mm 比值
编号
6
2
7
3
8
4
9
5
10
/mm /mm 比值
将树叶图片与对应的树叶编号连起来
树叶中的比
柳树叶
桃树叶
香樟树叶
枇杷树叶
桑树叶
银杏树叶
红叶石楠
枫树叶
不同的树,树叶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
同一种树,树叶的形状相似。
宽
长
树叶的长一般指沿树叶主叶脉量出的最长部分 的长度(注意:不含叶柄) 树叶的宽一般指沿与主叶脉垂直的方向量出的 最宽处的长度长给每 位组员发一片树叶,并明确分工。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树叶中的比苏教版(共20张PPT)
2013 年 , 邳 州 的 森 林 覆 盖 率 就 已 经 达 到20.5%,超过江苏省定小康指标20%。
银杏秋韵
大运河秋色
银杏湖花海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 树叶中的比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 树叶中的比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 树叶中的比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 树叶中的比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 树叶中的比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任务3:将测量计算的结果与树叶的形状对照,在 小组里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并记录下来。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 树叶中的比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回顾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 树叶中的比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 树叶中的比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树叶中的数学 还有很多很多······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 树叶中的比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 树叶中的比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你知道吗?
植物叶子,千姿百态,给大自然带来了美丽 的绿色世界。不过尽管叶子形态随种而异,但它 在茎上的排列顺序,却是极有规律的。如果从植 物茎的顶端向下看,你会发现上下层中相邻的两 片叶子之间约成137.5°角,植物学家经过计算表 明:这个角度对叶子的采光、通风都是最佳的。 叶子的排布,多么精巧!我们知道,一周是 360°,360°-137.5°=222.5°,而 137.5∶222.5≈0.618。 瞧,叶子的精巧而神奇 的排布,竟然隐藏着黄金分割比呢!
任务3:将测量计算的结果与树叶的形状对照,在 小组里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并记录下来。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树叶中的比(课件)
Thank you!
3.每人采集一种树叶10片,统计班上5名同学测量
的10片树叶的长和宽比值的平均数,连同自己的
结果填入下表。 123456
树叶名称 比值的平均数
填表略。 发现:树叶长与宽的比值越大,树叶就越狭长。
4.身高1.8米的小伟在公园里观赏一尊雕像时,想知 道雕像的高度。他灵机一动,站到雕像旁边拍了 一张合影,然后量得照片上的他高3厘米,雕像高 8厘米,于是很快算出了雕像的高度。你知道雕像 的实际高度是多少吗? 1.8×83=4.8(米) 答:雕像的实际高度是 4.8 米。
(2)比较求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
同一棵树的树叶,长与宽的比值都比较接近。
(3)小亮在这棵树上采集了一片树叶,长是145毫米,这 片树叶的宽大约是多少毫米?(得数保留整数)
145÷2.2≈66(毫米) 答:这片树叶的宽大约是6毫米。
(4)小丽在这棵树上采集了一片树叶,宽是146毫米,这 片树叶的长大约是多少毫米?(得数保留整数)
3 分数除法
树叶中的比
SJ 6年级上册
1.填空。 (1)同一棵树的树叶,长与宽的比值都比较( 接近 )。 (2)长与宽的比值接近的不同树叶,形状( 相似 )。 (3)树叶长与宽的比值越大,树叶就越(狭长 )。
2.星期天,小红和她的小伙伴们来到公园,他们在同
一棵树上各采集了一片树叶,并分别量出每片树叶
的长与宽,记录在下表里。 ①②
树叶的长/毫米 18 33 树叶的宽/毫米 8 15 长与宽的比值
③④ 63 112 29 50
①② 树叶的长/毫米 18 33 树叶的宽/毫米 8 15
长与宽的比值 2.3 2.2
③④ 63 112 29 50
2.2 2.2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树叶中比
添加标题
意义:掌握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比例的概念,解决实际 问题。
06
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比在生活中的实例
利率:金融、投资等领域的 重要指标
比例尺:在地图、建筑设计 等中广泛应用
药占比:医疗领域中衡量治 疗效果的指标
人口密度:衡量一个地区人 口分布情况的指标
比在商业中的应用
03
比值的计算方法
比值的定义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得到的结果 结果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整数或小数表示 比值通常用比号“:”表示,读作“比” 比值是比的一种简化形式,它通常用于简化表达比例关系
比值的计算方法
定义:比值是两个同类量相比的结果 计算方法:用前项除以后项 举例:如3:4,比值是3/4 注意:比值不带单位,是一个数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数学树叶中比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目录
比的意义和性质 比值的计算方法 比、分数、百分数的转化
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比例的应用 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01
比的意义和性质ຫໍສະໝຸດ 比的定义两个量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比的前项和后项可以是不同的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比的后项不能为0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比值是一个数,它表示两个量的 倍数关系
分数与百分数的转化
添加标题
定义:分数和百分数都是数学中表示比例的形式。
添加标题
转化方法:将分数转化为百分数,可以将分数乘以100,再加上百分号“%”;将百分数转化 为分数,可以将百分数除以100,得到小数,再加上分子和分母。
添加标题
例子:例如,将分数2/5转化为百分数,可以得到2/5=0.4=40%;将百分数40%转化为分数, 可以得到40%=0.4。
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4课时 树叶中的比-课件
银杏树叶
槐树叶
枫树叶
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自然界中隐藏着 很多有趣的规律 。
通过测量、计算 和比较,可以帮 助我们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善于观察和思考, 才能发现和提出生 活中的数学问题。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1日星期五2022/4/12022/4/12022/4/1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12022/4/12022/4/14/1/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12022/4/1April 1,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宽
编号
1 2 3 4 5
长 /mm
宽 /mm
比值
长
编号
6 7 8 9 10
长 /mm
宽 /mm
比值
练习与应用
编号
1 2 3 4 5
长 /mm
宽 /mm
比值
编号
6 7 8 9 10
长 /mm
宽 /mm
比值
在小组里交流各自测量的10片树叶长与宽比值的平均 数,并填写下表。
树叶名称
比值的平均数
练习与应用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银杏树叶
不同的树,树叶 的形状一般是不 同的。
槐树叶
枫树叶
相同的树,树叶 虽然大小不同, 但形状相似。
练习与应用
你认识这些树叶吗?观察下面的树叶,你有什么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2:每人测量一片树叶的长和宽,算出它们的比 值(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再把数据报给组长 填入小组记录单。
任务3:将测量计算的结果与树叶的形状对照,在 小组里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并记录下来。
探索实践
任务1:每组测量同一种树的树叶,组长给每位组 员发一片树叶,并明确分工。
任务2:每人测量一片树叶的长和宽,算出它们的比 值(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再把数据报给组长 填入小组记录单。
任务3:将测量计算的结果与树叶的形状对照,在 小组里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并记录下来。
探索实践
任务1:每组测量同一种树的树叶,组长给每位组 员发一片树叶,并明确分工。
任务2:每人测量一片树叶的长和宽,算出它们的比 值(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再把数据报给组长 填入小组记录单。
任务3:将测量计算的结果与树叶的形状对照,在 小组里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并记录下来。
探索实践
任务1:每组测量同一种树的树叶,组长给每位组 员发一片树叶,并明确分工。
任务2:每人测量一片树叶的长和宽,算出它们的比 值(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再把数据报给组长 填入小组记录单。
任务3:将测量计算的结果与树叶的形状对照,在 小组里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并记录下来。
探索实践
任务1:每组测量同一种树的树叶,组长给每位组 员发一片树叶,并明确分工。
回顾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树叶中的数学 还有很多很多· · · · · ·
你知道吗?
植物叶子,千姿百态,给大自然带来了美丽
的绿色世界。不过尽管叶子形态随种而异,但它 在茎上的排列顺序,却是极有规律的。如果从植 物茎的顶端向下看,你会发现上下层中相邻的两 片叶子之间约成137.5°角,植物学家经过计算表 明:这个角度对叶子的采光、通风都是最佳的。 叶子的排布,多么精巧!我们知道,一周是 360°,360°-137.5°=222.5°,而 137.5∶222.5≈0.618。 瞧,叶子的精巧而神奇 的排布,竟然隐藏着黄金分割比呢!
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
新生儿护理
盐 城
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
新生儿护理
2013 年,盐城的森林覆盖率就已经达 到20.5%,超过江苏省定小康指标20%。
盐城蓝
认识您的小天使
新生儿护理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
树叶中的比
江苏省盐城市人民路小学 王恒干
盐渎秋韵
滩涂秋色
荷兰花海
让我们用数学的眼睛, 探秘大自然的神奇!
●
●
提出问题
观察下面的树叶,你有什么发现?
探索实践
任务1:每组测量同一种树的树叶,组长给每位组 员发一片树叶,并明确分工。
任务2:每人测量一片树叶的长和宽,算出它们的比 值(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再把数据报给组长 填入小组记录单。
任务3:将测量计算的结果与树叶的形状对照,在 小组里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并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