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3
病因
• 颅内肿瘤的发病原因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一样,目前尚 不完全清楚。大量研究表明,细胞染色体上存在着癌基因 加上各种后天诱因可使其发生。诱发脑肿瘤的可能因素有: 遗传因素、物理和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
编辑版ppt
4
发病部 位
星形细胞,少枝胶质瘤
大脑半球
室管膜瘤 髓母细胞瘤
脑室系统,或者脑实质 小脑蚓部
44发发病病部部星形细胞少枝胶质瘤大脑半球脑室系统或者脑实质髓母细胞瘤小脑蚓部脑膜瘤蛛网膜粒分布部位脊索瘤颅底斜坡鞍背颅内转移瘤多位于灰白质交界区血管母细胞瘤小脑半球颅咽管瘤垂体瘤鞍区鞍上区55各类不同性质的颅内肿瘤的特点各类不同性质的颅内肿瘤的特点66一一神经胶质瘤神经胶质瘤gliomaglioma来源于神经上皮的肿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050
编辑版ppt
7
1.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
• 分化及间变程度不同分为4级
• I级 纤维性星形细胞瘤及原浆性星形细胞瘤 良性 • 2级 成星形细胞瘤 偏良性 • 3或4级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 1级 长T1/T2,信号均匀,周围水肿轻微,无明显强化。 • 2级 T2信号较I级不均匀,轻度强化。 • 3-4级 肿瘤发生间变,占位效应显著,周围水肿广泛,长
• 与视交叉或下丘脑胶质瘤鉴别:往往胶质瘤强化更
明显。
编辑版ppt
18
编辑版ppt
19
(六)血管网状细胞瘤
• (angioreticuloma) 又名血管母细胞瘤,为颅内真性血管 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3%~2.4%。通常见于小脑。 以20~40岁成人为多,男多于女,本病有家族遗传倾向。
• 大囊小结节型、单纯囊型、实质型。 • 结节明显强化,囊内蛋白含量高,与脑脊液不同。 • 实质型T1稍低,T2较高信号,显著强化。 • 大囊小结节型与转移瘤鉴别,赖于病史及临床资料; • 单纯囊型有时与囊肿难鉴别; • 实质型与转移瘤、脓肿及脑膜瘤鉴别。
编辑版ppt
16
• 脑膜瘤的特征性表现为T1等信号,T2低信 号。而听神经瘤T1很少呈等信号,T2很少 呈低信号;增强均为明显强化,鉴别有赖 于平扫。
• 与胆脂瘤鉴别:1、内听道是否扩大;2、 信号强度不同,胆脂瘤T1信号更低,T2信 号更高。占位效应较轻,多表现为包绕而 不是推移。3、不发生强化。
编辑版ppt
10
4.髓母细胞瘤
• (medulloblastoma) 为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2~10岁儿
童。大多生长于小脑蚓部并向第四脑室、两侧小脑半球及
延髓部侵犯。肿瘤生长迅速,若阻塞第四脑室及导水管下
端可导致脑积水。患儿的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行走困难,
头围增大、颅缝裂开。在小儿中很像脑积水而被误诊。肿
编辑版ppt
15
(四)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oma)
• 源于听神经前庭支神经鞘细胞 • 是桥小脑角池最常见肿瘤(85%) • 生长缓慢(WHO I级肿瘤) • 听神经瘤常须与脑膜瘤鉴别,其特点是肿瘤呈
圆形,有一狭窄蒂部有内听道伸出。瘤体与岩 骨面呈直角。T1等或低信号,T2高信号,显著 对比增强。可出现囊变及坏死。
脑膜瘤
蛛网膜粒分布部位
脊索瘤
颅底,斜坡,鞍背
颅内转移瘤
多位于灰白质交界区
血管母细胞瘤
小脑半球
颅咽管瘤,垂体瘤
鞍区,鞍上区
编辑版ppt
5
各类不同性质的颅内肿瘤的特点
编辑版ppt
6
(一)神经胶质瘤(glioma)
• 来源于神经上皮的肿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 瘤,约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0%~50%。根据瘤细 胞的分化情况又可分为: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 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
编辑版ppt
17
(五)颅咽管瘤
• (craniopharyngioma) 为先天性肿瘤,约占颅内肿 瘤的5%。多见于儿童及少年,男性多于女性。肿 瘤大多位于鞍上区。分为囊性、实性为主以及实性 3种。囊性不恶变、不转移。实性以等T1/长T2信号 为著,往往有钙化。增强后实性肿瘤部分可有异常 强化。
• 发生于鞍内要与垂体瘤鉴别,垂体瘤很少钙化,信 号更均匀。
T1/T2及混杂信号,显著强化。
编辑版ppt
8
2.少突胶质细胞瘤
• (oligodendroglioma) 源于少突神经胶质细胞,较 良性 (WHO 1-2级)。易发生钙化。部分恶性少 突胶质细胞瘤被划入3-4级胶质瘤。
• 长T1/T2信号,有水肿,一般无明显强化,恶性明 显强化。
• 与结核瘤、有钙化的陈旧血肿以及其他有钙化的 脑内病变鉴别较困难。
编辑版ppt
14
(三)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
• 为来源于垂体前叶的良性肿瘤。目前将垂体腺瘤分 为催乳素腺瘤(PRL瘤)、生长激素腺瘤(GH瘤)、促 肾上腺皮质激素瘤(ACTH)及混合性腺瘤等。肿瘤的 直径小于1 cm,生长限于鞍内者称为微腺瘤,除CT 或MRI外尚需作血清内分泌素含量测定方能确诊。 如肿瘤增大直径超过1 cm并已超越鞍膈者称为大腺 瘤。若肿瘤直径大于3cm者,称为巨腺瘤。
颅 内 肿 瘤 概述
编辑版ppt
1
概述
颅内肿瘤(intracranial tumors)可划分为原发性 和继发性肿瘤两大类。原发性颅内肿瘤发生于 脑组织、脑膜、脑神经、垂体、血管及残余胚 胎组织等。而继发性肿瘤则是指身体其他部位 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颅内的肿瘤。
编辑版ppt
2
• 颅内肿瘤在40岁左右成年人为发病高峰期,此后随 年龄增长发病率下降。老年患者胶质细胞瘤及脑转 移瘤多见。颅内原发性肿瘤的发生率在性别上无明 显差异,男性患者可能略多于女性。其发生部位在 小脑幕上与幕下比例约为2:1。编辑版ppt20编辑版ppt12
• 脑膜瘤有完整包膜,压迫嵌入脑实质内。由于肿 瘤接受来自颈内颈外动脉的双重供血,术中出血 较多。彻底切除应包括受侵犯的硬脑膜及与之相 邻的颅骨,否则容易复发。肿瘤对放射及化学治 疗效果不显著。
编辑版ppt
13
• 脑膜肉瘤是脑膜瘤的恶性类型,约占脑膜 瘤总数的5%,肿瘤切除后易复发,预后较 差。临床上还可见囊性及多发性脑膜瘤等。
瘤细胞易从瘤体脱落而进入脑脊液中,造成蛛网膜下腔的
种植性转移和脊髓下端及马尾部的种植性转移。术后放疗
需包括椎管。
可囊变,很少钙化,血供丰富。特征性表现为肿瘤部位,
正中矢状位观察最为关键。
编辑版ppt
11
(二)脑膜瘤(meningioma)
• 发生率仅次于脑胶质瘤,约占颅内肿瘤总数的20%。良性, 病程长。其分布大致与蛛网膜颗粒的分布情况相似,以大脑 半球矢状窦旁为最多,其次为大脑凸面、蝶骨嵴、鞍结节、 嗅沟、颅后窝、岩骨尖、斜坡及脑室内等,偶尔可见于颅外 组织,为异位的脑膜瘤。肿瘤与硬脑膜紧密粘连,构成肿瘤 的蒂,通过该处可接受来自颈外动脉的血供。邻近颅骨有增 生或被侵蚀的迹象。根据肿瘤的病理组织形态可分为内皮细 胞型与纤维型等。肿瘤可有钙化或囊性变。女性与男性之比 为2:3。高峰发病年龄为30~50岁。
编辑版ppt
9
3.室管膜瘤(ependynoma)
• 好发于儿童及青年,由脑室壁上的室管膜细胞发生,突 出于脑室系统内,多见于侧脑室、第四脑室底部及第三脑 室,偶见于脊髓的中央管。可穿过脑室壁侵入脑实质,可 经第四脑室的正中孔或侧孔长人小脑延髓池及桥池内。肿 瘤与周围脑组织分界尚清楚,有时有假囊形成。本瘤亦有 种植性转移倾向。手术切除后仍会复发,术后需放射治疗 及化学治疗。 等或长T1/明显长T2信号,明显强化,常伴脑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