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龄期女性D_IBS卵巢激素含量及心理状况分析_张瑜

合集下载

育龄妇女健康检查结果分析报告

育龄妇女健康检查结果分析报告

育龄妇女健康检查结果分析报告开展育龄妇女健康检查是关注民生,以人为本切实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体现。

我站在县政府及县人口和计生局精心安排部署下,历时12个月时间顺利将此项工作完成了。

现将检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对象辖区内14个村3595例20岁以上的已婚妇女。

(2)方法按照检查项目要求,体检内容包括一般项目的检查、妇科常规检查、阴道分泌物涂片、宫颈刮片防癌普查,电子阴道镜检查,盆腔B超检查、红外光乳腺诊断。

(3)诊断标准按照《全国疾病调查统一诊断标准》。

2、结果(1)3595例已婚妇女中,检出患病人数1294人,患病率35.99 %。

各种妇科病1509例,乳腺疾病345例。

检出情况见表1。

表13595例妇科普查结果(2)各年龄组疾病构成比较已婚妇女最常见的疾病是慢性宫颈炎、慢性阴道炎、乳腺小叶增生、慢性附件炎、慢性盆腔炎。

而30~49岁年龄组的总体发病率高于其它年龄组,表明该年龄段是患病的高峰期,同时显示患病情况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而不同年龄段在患某些疾病上有明显的差异,也表明妇女的生理特点是引起疾病易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见表2。

3讨论(1)结果表明,妇科疾病的患病率与年龄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30~49年龄段妇女是妇科疾病的高发人群,原因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有关,如雌激素水平波动较大,社会活动相对较多,接触各种用品机率多、感染机会较大,性生活相对频繁等。

50岁以上妇女总体发病率较低,但老年性阴道炎的患病率较高,可能与闭经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糖原减少、阴道粘膜变薄、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和pH值上升而容易导致细菌感染有关。

表2各年龄组患病情况及构成比较(2)检查可以看出,其妇科患病率所患病种年龄段亦有明显差异。

以慢性阴道炎、慢性宫颈炎居首位,因此在妇女保健工作中,应该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采取相应措施及治疗措施,中青年妇女应加强自我保健,尽量减少各种易感染因素,以降低各种妇科病的发病率。

育龄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的定量测评及相关因素分析.

育龄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的定量测评及相关因素分析.

育龄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的定量测评及相关因素分析1郑文贵1,李向云2,徐凌忠1,周成超1E-mail: wgzheng@1山东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所,济南 (250012)2潍坊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山东潍坊 (261042)摘要:目的: 了解育龄期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探讨育龄期妇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 利用自制居民健康调查问卷和Kessler10量表进行访谈式调查。

结果:威海市育龄妇女的K10平均得分为12.7±4.8,育龄妇女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城镇育龄妇女、文化层次高、躯体健康状况差、家族内有心理疾病患者、家庭生活不和睦、自我评价心理状态差以及生活、工作、学习压力大等因素是育龄期女性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

结论:针对育龄期妇女的不同特点,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育龄妇女;Kessler 10 (K10) ;心理因素;现况调查我国育龄期妇女的人口基数大,在人口构成中占有较高的比重,育龄期妇女的健康状况对于其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利用威海市居民健康状况调查的资料,利用Kessler10心理疾患量表对育龄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量,在此基础上对影响育龄期妇女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制定相关的育龄期妇女心理卫生干预计划和卫生政策提供基本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05年1月威海市居民健康状况现场调查资料。

首先按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将威海市所属市(区) 的所有镇(街道办事处) 分为好、中、差三类, 然后在每类乡镇中各随机抽取一个镇(街道办事处) , 再分别在每个样本镇(街道办事处) 随机抽取6 个行政村(居委会), 采用等距离机械抽样方法,在每个样本村(居委会)抽取约120户居民家庭。

对所抽取家庭中15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 采用入户面对面访谈的形式收集信息。

女性激素 解读

女性激素 解读

女性激素解读女性激素是一类对女性生理和心理发育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激素。

女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它们主要由卵巢分泌,对女性的月经周期、生育能力以及身体和心理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雌激素是一类重要的女性激素,包括雌二醇和雌三醇两种主要成分。

雌激素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发育、月经周期的调节和骨骼密度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雌激素还能影响女性的情绪和认知能力,对心血管、乳腺、皮肤等系统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孕激素主要由黄体分泌,它在女性的生殖周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孕激素能够维持子宫内膜的健康,促进胎儿的生长和发育,并在怀孕期间对母体的免疫系统起着调节作用。

女性激素对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它们的分泌水平在不同生理阶段会有所波动,比如月经周期、怀孕和更年期等阶段。

因此,女性需要特别关注自己内分泌的状态,合理调节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保持身心健康。

此外,女性激素的变化也会影响女性的情绪和认知能力。

许多女性在月经周期前会出现情绪波动、疲倦、焦虑等情绪和心理问题,这与女性激素分泌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

因此,了解自己的生理周期,有意识地调节生活节奏,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女性来说尤为重要。

在更年期,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减弱,女性激素的分泌会逐渐降低,导致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变化,比如潮热、情绪波动、性欲下降、骨质疏松等。

因此,更年期的女性需要特别关注自己的内分泌健康,保持适量的运动,均衡的饮食,以及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缓解更年期带来的不适。

除此之外,女性激素还对女性的健康状况产生影响。

雌激素不仅有助于维持女性的生殖系统健康,还能对心血管系统和骨骼系统起到保护作用,降低心脏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风险。

总之,女性激素在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了解女性激素的作用机制,保持内分泌的平衡,合理调节生活方式,将有助于女性维护身心健康,迎接各个生理阶段的挑战。

因此,女性在生活中应该关注自己内分泌的状态,合理调节饮食结构和生活作息,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维护身心健康。

女性的性激素及6项检查解读

女性的性激素及6项检查解读

女性的性激素及6项检查解读在对女性进行生殖内分泌系统检查时,常见的检验项目即是性激素六项检查,通过此项检查能够帮助医师更全面的了解受检者的内分泌情况,并且可依此来判断受检者的下丘脑功能、垂体及卵巢是否出现了异常。

但是,相信很多人对性激素六项检查并不十分了解。

本文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性激素6项检查的具体项目、注意事项及解读。

1、性激素六项检查的解读1.1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卵巢功能衰竭:当受检者的促卵泡激素水平超过40IU/L时,同时伴有黄体生素水平上升时,则提示受检者发生了高促性腺激素闭红,也就是说,受检者的卵巢功能出现了衰退的情况,如果受检者年龄尚不足40岁,即可称作卵巢早衰。

下丘脑、垂体功能减退:若基础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均低于5IU/L时,则意味着受检者的垂体功能或是下丘脑功能衰退。

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临床上的高发病,此病患者普遍存在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异常增高的情况,因此,若上述两项指标上升时,尤其是黄体生成素异常增高时,则应高度怀疑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1.2雌二醇用于判断生育能力:不论受检者处于哪个年龄段,若雌二醇水平超过45-80pg/mL(165.2-293.6pmol/L)即可判断其生育功能下降。

若雌二醇水平超过100pg/mL(367pmol/L)即可判断其卵巢反应能力低下,此时,即便其卵泡刺激素水平低于15IU/L,也基本上可以判断其已经丧失了生育能力。

用于判断是否存在卵巢早衰:雌二醇水平不足73.2pmol/L时则提示可能存在卵巢早衰的情况。

判断排卵是否正常:若雌二醇激素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则提示了受检者排卵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以及子宫内出血患者多存在此种现象。

判断是否存在性早熟:通常情况下,8岁之前的女童若出现第二性特征发育,则可判断其为性早熟,因此,如果未满8岁的女童雌二醇水平超过275pmol/L时,则可判断其为性早熟。

1.3催乳素催乳素是一种多肽激素,由大脑垂体前叶分泌。

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摘要】目的调查和了解我地区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宣传相关知识,提高该群体的生殖健康水平。

方法对本地区的育龄妇女展开生殖健康状况的全面检查,统计患妇科疾病的人数,各类妇科疾病出现的比例。

结果在检测的所有1000名妇女中,共检出各种疾病348例,患病率为34.8%,妇科疾病是影响育龄妇女健康的主要因素。

结论相关机构应定期对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状况调查,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为优生优育提供保障。

【关键词】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普查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并且影响下一代的健康。

开展育龄期妇女的生殖健康普查是妇幼保健的重要内容。

最近,为了解我地区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提高该群体女性的生殖健康水平。

我院对本地区的育龄妇女展开了全面的生殖健康状况的调查,现就我院在这次生殖健康普查中发现各类妇科疾病的情况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运用我院的资源,以自愿为原则,对我地区1000名育龄妇女展开生殖健康状况的普查工作。

检测收集到各种妇科疾病共348例,患病率高达34.8%,这348名妇女都在不同程度上患有宫颈糜烂,子宫肌瘤和附件肌瘤等妇科疾病。

1.2方法:使用各类妇科仪器和设备对育龄妇女进行妇科疾病的检查,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常规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宫颈刮片检查以及B超检查。

记录疾病检出情况,收集病例,并对上述检出病例分别按患者的年龄分布以及各类疾病的检出情况进行分析。

2 结果2.1普查中各年龄段妇女的疾病情况对收集到的348份病例分别按患者出现的年龄段进行统计,详见表1。

表1 普查中各年龄段妇女的疾病情况在所有检出疾病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25岁,最大5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2.7岁。

2.2 各种妇科疾病检出情况表2 妇科疾病的检出情况在检出的所有疾病中,宫颈糜烂的患病率最高,是影响该年龄段妇女生殖健康的最主要因素。

2.3 患病部位与检出率表3 患病部位与检出率3 讨论3.1普查中各年龄段妇女的疾病情况统计结果显示,在检查的所有1000名妇女中,检出各种妇科常见病共348例,患病率为34.8%,其中各年龄段发病率分别为30岁以下为28.80%,30-39岁为38.50%,40-49岁为29.55%。

育龄女性妇科疾病调查结果分析

育龄女性妇科疾病调查结果分析
位 的为宫 颈糜 烂 (0 6 2例 ) 阴 道炎 (5 、 17例 ) 乳腺 增 生 ( 4 、 1 3例 ) 盆腔 炎 ( 1 、 13例 ) 3 。< 5岁 、 阴道 分娩 、 经 使用 避 孕套 、
人 流史 、 伴侣 过 多 、 性 产后 性 生 活过 早 均为 宫 颈糜 烂 的危 险 因素 ( P<00 ) 阴道炎 与 年 龄 、 流 史 、 .1 ; 人 避孕 方 式 、 伴 性 侣 个数 及 洗 浴方 式 具有 显 著 相关 ( P<0O ) 年 龄 、 业 、 源 性 激素 、 .1 ; 职 外 孕产 史 、 经 史 、 胸佩 戴 等 与乳 腺 增 生 的发 月 文 生 有关 ( P<00 .5或 P<00 )有 S D病史 、 .1 ; T 流产 史 、 期 卫生 差 、 避孕 措施 者 盆腔 炎患 病 率较 高 ( 00 ) 结论 经 无 P< .5 。 育 龄女 性 妇科 病患 病率 较 高 , 期 开展 女性 健康 查体 及 妇科 疾 病 的普查 工作 , 于保 证广 大育 龄 女性 的身心 健康 具 定 对
br eerlt coso evcleoin ( < 0O )T erl e coso a iisw r g ,itr o d c da o- ihw r ea df t fcri rs t e a r a o P .1 ; h ea df tr f gnt eea e hs y fi u e b r t a v i o n
eoin6 2css , a iis(5 ae) ma rs (0 ae) vgnt 1 7css , mmay ln y epai 13c ss , lvc n a o i r a dh p rls g a(4 ae) pei f mmao i ae(1 ae) il t yds s 13css. r e

育龄期妇女月经紊乱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关系分析

育龄期妇女月经紊乱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关系分析

育龄期妇女月经紊乱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关系分析目的:探讨育龄期妇女月经紊乱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进入我院接受月经紊乱治疗的78例育龄期妇女及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8例育龄期妇女;使用电化学发光法对LH、FSH、雌二醇的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卵泡刺激素水平以及FSH/L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黄体生成素与雌二醇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育龄期妇女月经紊乱会导致FSH与FSH/LH指标值上升,从而可以作为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敏感的信号;以此来为医护人员制定相关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标签:育龄期妇女;月经紊乱;卵巢储备功能月经紊乱是一种在中青年女性群体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中在育龄期妇女群体中有较高的发病率。

月经紊乱最为常见的症状则表现为月经的出现周期或者是出血量发生了异常,部分患者还伴有腹痛等现象。

由于月经紊乱在发生初期往往不被患者所重视,因此,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月经紊乱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当前学术界对该观点的报道还较为缺乏。

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对我院2015年至2016年间收治的78例月经紊乱患者的治疗资料与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对月经紊乱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与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进入我院接受月经紊乱治疗的78例育龄期妇女。

纳入标准:均需符合月经紊乱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排除存在药物过敏、哺乳期妇女、精神疾病等情况的患者。

同时选取78例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育龄期妇女。

为确保研究的规范性、伦理性以及符合相关组织机构的要求,在研究开展前均与所有参与本次科学试验观察的患者或其家属进行了试验目的、过程、对患者影响等情况的说明,在获得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同意的情况下开展后续研究。

将月经紊乱疾病患者纳入到观察组,将健康体检妇女纳入到对照组。

育龄妇女孕前心理压力及营养状况分析

育龄妇女孕前心理压力及营养状况分析

3 讨论
1.3 数据处理
使用 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 χ 2 检 验进行比较, 检测结果用 (%)表示, 如果 ( P <0.05) 表示数据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育龄妇女的一般资料
125000 名育龄妇女的年龄在20 至43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29.3±4.2)岁; 其 中6476 名 妇 女 为 小 学 及 以 下 学 历, 93764 名 妇 女 为 初 高 中 学 历, 24760 名 妇 女 为 大 专 及 以 上 学 历; 有 112857 名 为 汉 族, 12143 名 为 少 数 名 族; 99867 名 为 农 村 户 籍, 25133 名为非农村户籍; 且有76237 名妇女为农民, 11764 名妇女为工人, 10987 名妇女为服务业工作人员, 7658 名妇女 为商人, 6581 名妇女为公务员 (或者教师、 公司职员等) , 5368 名妇女无业, 还有6405 名妇女为其他职业。
妊娠与分娩是女性的特殊生理过程, 而育龄妇女在孕前 出现心理压力过大及不良营养状况等, 是造成不良妊娠结局 的重要因素 [1]。 因此, 在孕前保持良好的心态及健康的营养状 况尤为重要。 本文就对育龄妇女孕前心理压力及营养状况进 行探讨分析, 现报道如下:
0 引言
97.04%; 其中非农村户籍中心理压力较大的妇女明显多于农 村户籍妇女 ( P <0.05), 且35 岁以上妇女中存较大心理压力的 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年龄阶段 ( P <0.05)。
68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63

新会区育龄妇女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情况调查

新会区育龄妇女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情况调查
层 随机 抽 样 方 法 调 查 新 会 区 2 O~4 5岁
7 1 育龄 妇女 中 P O 9例 C S的发 病 情 况 。 结
调查 对 象 :0 8年 9月 ~20 20 0 9年 5 月在 新 会 区 选 取 育 龄 妇 女 数 量 较 多 且 有
统计学 处 理 : 采用 S S I. P S 10统 计 分 析 软件处 理 , K—s正态性 检 验行 计量 资
“十 一 五 ” 支 撑 课 题
(编 号 :
≥2分 , 黑 棘 皮 症 , 睾 酮 ( 有 高 T) >
20 B 1 B 4 , 多 中 心 研 究 的 ~ 部 0 7 A0 0 ) 属 4
2 8n o L ; B超 发现 一侧 或 双侧 卵 . 1m l ) ③ /
巢 多 囊 样 改 变 ( 径 2~9 m 的 卵 泡 ≥1 直 a r 2 个 和 或 卵 巢 体 积 >l m 。 以 上 3项 中 满 Ol
者 4 例 , 体 P O 的 总 患 病 率 为 6 群 CS
5 8 % 。各 年 龄 段 妇 女 P O .1 C S患 病 率 2 O

1.9 、08 % ; 诊 断标 准 中每 两项 7 3 % 1.7 ③
指 标 组 合 的发 生 率 为 月 经 稀 发 +P O、 C 月
调查方法和内容 : 由新会 区妇幼保 健
等 组 成 调 查 小 组 , 查 前 按 课 题 设 计 方 案 调
由中山大学第 二 附属 医院本课 题组 织者 对调查组成 员进行 培训 并对调 查工 作 的 各个环节给予技术指导 , 明确职责和具体 操作规程 。调查 问卷 由上级 课题 组专 家
统一设计 , 内容 包 括 : 问 ( 般 状 况 、 询 一 月 经情 况 、 育 情 况 、 用 激 素 情 况 、 往 病 婚 应 既

育龄女性月经周期不同时期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育龄女性月经周期不同时期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periods of women忆s menstrual cycle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 breast symptom,hormone level and ultrasonic image) . Methods:The breast pain sign,levels of serum estradiol( E2 ) and progesterone ( P) ,and thickness of mammary gland, duct width, glandular structure and ADC detected by breast ultrasonography and MRI in 35 childbearing age women between 6 to 14 days of menstrualcycle( follicular phase) and 15 to 28 days menstrual cycle( luteal phase)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levels of E2 ,P,LH and ADC value in luteal phas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follicular phase( P < 0. 05) , and the width of duct in luteal phase was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at in follicular phase( P < 0. 05) . The levels of E2 and P at luteal and follicular phase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ADC value( P < 0. 05) . In luteal phase,the levels of E2 and P in the women with breast structure change and pain decreased and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women without breast structure change and pain,respectively( P < 0. 05 to P < 0. 01) . In follicular phase,the level of P in the women with breast structure change wa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in women without breast structure change( P < 0. 01) ,and the levels of E2 and P in the women with breast tendernes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women without breast tenderness( P < 0. 05 to P < 0. 01) . Conclusions:With the change of the phase in menstrual cycle,the levels of E2 and P,and breast structure change. The breast tenderness is related to the levels of E2 and P,and the ADC valu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evels of E2 and P in different menstrual cycle. [ Key words] breast;imageology;estradiol;progesterone;luteal phase;follicular phase

120例门诊育龄期妇女阴道分泌物检查检测结果分析

120例门诊育龄期妇女阴道分泌物检查检测结果分析

120例门诊育龄期妇女阴道分泌物检查检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总结我院门诊育龄期妇女做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和检测,检查和检测育龄期妇女阴道病原菌感染状况,为优生保驾护航。

方法对120例门诊育龄期妇女进行涂片并送实验室检测。

结果共检出细菌性阴道病患者33例,占32%,育龄期妇女阴道分泌物线索细胞检出率为100%。

120例患者分泌物涂片中线索细胞阳性者,白细胞低于10个的大于70%,大于11个的占23%。

结论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为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育龄期妇女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分泌物检查∕检测【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4-0268-01育龄期妇女阴道分泌物检查和检测后发现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cal vaginosis,BV) 感染率在10%~41%[1],它是由多种致病性厌氧菌感染(主要病原体是阴道加德纳菌GV)引起的无明显黏膜炎症的一种疾病。

育龄期妇女患有细菌性阴道病的孕妇胎膜感染的比例是健康者的3倍,发生胎膜早期破裂和早产的机会是健康者的2倍。

据有关资料表明,细菌性阴道病BV是导致组织性绒毛膜炎、羊水感染、剖宫产后子宫内膜炎及其他妊娠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另外在妇科门诊中,细菌性阴道病BV主要与输卵管炎、盆腔炎、宫外孕不孕症、泌尿系感染、术后感染及妇科肿瘤有关[2]。

女性患者感染后,如不及时诊断和系统治疗就会转为慢性感染。

当机体受到外来及生理因素影响时,病原体可再次复活而侵袭传播,使病情反复发作不能治愈。

现对120例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育龄期妇女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 2012年5月~2013年5月,来我院妇科门诊就医的育龄期妇女120例,年龄为20岁~43岁。

1.2 仪器和试剂普通生物光学显微镜(梧州市显微镜厂的XSZ-8D2A光学显微镜;细菌性阴道病检测试剂盒( 珠海市丽拓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

育龄期和育龄后女性系统性红斑患者免疫学指标分析

育龄期和育龄后女性系统性红斑患者免疫学指标分析

育龄期和育龄后女性系统性红斑患者免疫学指标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育龄期和育龄后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住院患者的血清免疫学特征。

方法:收集2016年-2019年乐山市人民医院诊治的SLE女性患者97例,根据年龄分为育龄组和育龄后组,分析比较两组的免疫学指标。

结果:育龄组抗RNP/Sm抗体、抗核糖核酸P蛋白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56.9%、47.7%,补体下降的发生率为90.8%,高于育龄后组的34.4%、18.8%、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1,P<0.05;χ2=7.613,P<0.05;χ2=5.856,P<0.05)。

育龄组补体C3水平为(49.05±26.29) mg/dL,低于育龄后组的(63.14±33.47)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育龄期和育龄后女性SLE患者在免疫学指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育龄期;育龄后;免疫学特征【中图分类号】R75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8-0023-02A immunologica analysis of female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n childbearing age and post-childbearing ageLi Bojiang, Xiao Youwen, Dong Jianhua, He Ling, Pan Hongxia, Fang Meirong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Leshan People's Hospital, Leshan Sichuan, 6140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serum immu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emale in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in childbearing age and post-childbearing age. Methods From 2016 to 2019, a total of 97 female inpatients in Leshan People's Hospital were enroll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childbearing age group and post-childbearing age group based on age.The immunological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antibodies against ribonucleoprotein/Smith and antibodies against ribosomal P proteins in childbearing age group were 56.9% and 47.7% respectively, besides, the incidence of hypocomplementemia was 90.8%, higher than those of 34.4%, 18.8% and 71.9% in the other group, which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361,P<0.05; χ2=7.613,P<0.05). The level of complement C3 in childbearing age group was (49.05±26.29), lower than (63.14±33.47) mg/dL in the other group of, which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immunological indexes between female patients with SLE in childbearing age and post-childbearing age and we should paid attention to this phenomenon.【Key words】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Childbearing age; Post-childbearing age; Immu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免疫系统慢性及反复激活的自身免疫紊乱性结缔组织病,以抗核抗体为主,多种致病性自身抗体并存为主要特征。

北京地区育龄期妇女TORCH筛查结果调查分析

北京地区育龄期妇女TORCH筛查结果调查分析

北京地区育龄期妇女TORCH筛查结果调查分析龙彦;赵晓涛;孙媛媛;刘畅;王辉【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anti-TORCH antibodies among women at childbearing age in Beijing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care of women at childbearing age. Methods 6 978 women received preconception screening and pregnancy screening in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ˊs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2 to November 2013 were given anti-TORCH test with CLIA. Results The highest seropositive rate was anti-HSVⅠ/ⅡIgM〔11. 19%(779/6 962)〕,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ther three pathogens,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all<0. 007). It was followed by anti-RV IgM and anti-CMV IgM,whose seropositive rate was 2. 63%(176/6 691)and 2. 54%(167/6564)respectively,showing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 755). Anti-TOX IgM had the lowest seropositive rate〔0. 62%(41/6 601)〕, showing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 007 ) . The results showed a higher prevalence of anti -HSVⅠ/Ⅱ IgM in spring and autumn〔12. 48%(280/2 244)and 12. 41%(195/1 571),respectively〕,while the seropositive rate of anti-CMV IgM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utumn〔3. 66%(541/1 475)〕than other seasons(P<0. 007). The seropositive rate of anti-TOX IgM and anti-RV IgM in different seasons showe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 05 ) . All the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young group( <35 years)and old group(≥35 years). The seropositive rate of anti-HSVⅠ/ⅡIgM in the young group was higher than in the old group(χ2 =31.934,P=0. 000),while the seropositive rate of anti-CMV IgM in the old group was higher than in the young group(χ2 =7. 888,P=0. 005),and the seropositive rate of anti-TOX IgM in the old group was higher than in the young group(χ2 =8. 929,P=0. 003). The seropositive rate of anti-RV IgM showe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χ2=3. 012,P=0. 083). Among the women surveyed,the anti-CMV IgG hadthe&nbsp;highest seropositive rate at 84. 36%(2 455/2 910)(P<0. 05),and the anti-TOX IgG had lowest seropositive rate at 1. 22%(27/2 216)(P<0. 05). Conclusion The seropositive rate of TORCH is fairly high among women at childbearing age in Bei-jing. It is necessary to adopt new approaches conduct preconception and pregnancy test to prevent congenital TORCH infection.%目的: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CLIA)检测北京地区育龄期妇女血清TORCH IgM和IgG抗体( anti-TORCH),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为本地区孕妇保健提供参考依据。

计划生育手术育龄妇女手术前的心理状态分析

计划生育手术育龄妇女手术前的心理状态分析

计划生育手术育龄妇女手术前的心理状态分析目的了解计划生育手术中育龄妇女手术前的心理卫生状况,为更好地开展护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方法对2010年4月~2013年12月在本所门诊要求静脉全麻的人工流产术(120例)和输卵管结扎术(84例)的妇女共204例,术前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测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引起焦虑原因调查表的填写。

结果两组间术前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全部手术育龄妇女术前SAS分值高于全国常模,SDS分值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手术育龄妇女在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职业以及有无手术史术前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可产生焦虑的原因主要是担心手术疼痛和傷口疼痛、手术失败及麻醉和手术并发症(P<0.05)。

结论人工流产术和输卵管结扎术是较常见手术,但对于不了解的麻醉及手术过程,它可能成为一种应激源,引发育龄妇女的轻度焦虑症状。

标签:人工流产术;输卵管结扎术;育龄妇女;SAS;SDS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学要求也随之增高,希望能减轻各种痛苦及顾虑,包括术前、术后的心理疏导。

医学专家也开始重视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计划生育手术患者与一般存在病理状态下的患者不同,本身无器质性的疾病,因社会因素接受手术,心理状态十分复杂,使其存有更多的担心、忧虑、恐惧等,从而增加手术、麻醉风险、增加术后并发症和社会关系的紧张。

本研究通过了解计划生育手术中育龄妇女手术前的心理卫生状况,为更好地开展护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4月~2013年12月在本所门诊要求静脉全麻醉行人工流产术及输卵管结扎术的育龄妇女共204例,人工流产术妇女怀孕为5~10周,输卵管结扎术的妇女处于月经干净后3~7d或哺乳期。

被调查对象纳入标准为:(1)对脂类药物或大豆类无过敏史;(2)无精神病个人史或家族史;(3)无脑部疾病及智能障碍;(4)近期无发生过挫折、扰乱、苦难等重大生活事件。

育龄期女性血清睾酮升高患者性激素相关性分析

育龄期女性血清睾酮升高患者性激素相关性分析

育龄期女性血清睾酮升高患者性激素相关性分析杨阳;高文育;李玉霞;张艳;张心怡;李云凤;王华新【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年(卷),期】2024(31)4【摘要】目的探讨育龄期高睾酮女性与正常女性之间睾酮(testosterone,T)、孕酮(progesterone,P)、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FSH)、雌二醇(estradiol,E 2)、泌乳素(prolactin,PRL)检测结果的差异性,进一步分析睾酮与性激素的关系,查找协助诊断高睾酮血症和判断睾酮升高的临床参考指标。

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育龄期女性106例高睾酮组和同期60例月经周期正常、卵泡期的孕前查体女性对照组,分析两组性激素检测结果差异性以及睾酮与性激素之间相关性。

结果对照组性激素水平:T 30.00(20.00,43.30)ng/dL、P 0.29(0.22,0.39)ng/mL、LH5.06(3.48,8.31)mIU/mL、FSH 5.81(4.82,7.13)mIU/mL、E248.95(35.14,88.00)pg/mL、PRL 10.20(7.55,18.20)ng/mL;高睾酮组:T86.10(76.25,140.00)ng/dL、P 0.50(0.38,0.55)ng/mL、LH7.05(4.57,9.65)mIU/mL、FSH 5.81(4.69,6.40)mIU/mL、E245.64(32.30,64.81)pg/mL、PRL 10.00(6.79,13.90)ng/mL;对照组LH/FSH比值0.91(0.56,1.41),睾酮升高组LH/FSH比值1.46(1.07,1.84)。

睾酮升高组LH/FSH、P高于对照组(均P<0.05),E 2低于对照组(P=0.030);两组间FSH、PRL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健康绝经期与育龄妇女生殖激素测定值比较

健康绝经期与育龄妇女生殖激素测定值比较

健康绝经期与育龄妇女生殖激素测定值比较张春萍;袁济民;张亚琴;林其德【期刊名称】《老年医学与保健》【年(卷),期】1998(004)004【摘要】目的观察绝经后生殖激素水平的改变及其与绝经年限的关系。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38名健康绝经期组与32名健康育龄组妇女进行血清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雌二醇(E2)、泌乳素(PRL)、孕酮(P)、17。

一羟基孕酮(17a-OHP)、睾酮(T)、硫酸去氢表雄酮(眦A—SO4)、雄烯二酮(赴)等9种生殖激素含量测定。

结果绝经期妇女的生殖激素水平较之育龄妇女有明显差别(P<0.001)。

E2、P、PRL、17a-OHP、T、DHEA—SO4、A2等均明显低下,并随着绝经年限的增加呈进一步低下的趋向,而LH和PSH则因低水平的雌激素导致反馈性增高。

结论健康妇女绝经后生殖激素水平有显著的变化,并与绝经年限有关。

本研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妇女的9种生殖激素正常参考值。

【总页数】3页(P25-27)【作者】张春萍;袁济民;张亚琴;林其德【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研究室20000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核妇产科20000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核医学科20000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老年病科老年医学研究室20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相关文献】1.少数民族地区育龄妇女对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和需求--青海省大通县育龄妇女生殖健康调查分析 [J], 薛晓华2.职业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及生殖保健需求现况调查分析 [J], 宋爱芹;孙春燕;曹勇3.强化生殖知识宣教对育龄妇女性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殖健康的影响研究 [J], 许林芬;付丽冬4.不同人群育龄妇女对性病艾滋病的认知及生殖健康状况比较 [J], 王申广;宋爱芹;翟敏;李雪梅;隋云南5.开展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普查监护对降低生殖道感染、宫颈癌发病的影响 [J], 晁忠芬;成联俊;周光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育龄女性月经紊乱与卵巢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育龄女性月经紊乱与卵巢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育龄女性月经紊乱与卵巢功能的相关性分析熊妙【期刊名称】《牡丹江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7)004【摘要】目的:探讨育龄女性月经紊乱与卵巢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4-06~2015-11间收治的180例月经紊乱的育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月经正常的180例育龄女性作为对照。

对两组卵巢功能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月经紊乱组育龄女性FSH、FSH/LH分别为(11.66±3.68)mIU/mL、(2.06±0.42),均显著高于月经正常组( P<0.01)。

随着月经紊乱持续时间的上升,FSH、FSH/LH也呈明显上升趋势( P<0.01)。

月经周期改变育龄女性FSH、FSH/LH水平明显高于月经量改变育龄女性( P<0.01)。

结论育龄女性月经紊乱可能提示卵巢储备功能处于下降状态,尤其对于月经紊乱持续时间长、月经周期改变育龄女性临床应予以重视。

【总页数】2页(P49-50)【作者】熊妙【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超声影像科,湖北武汉 4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相关文献】1.断藤益母汤对育龄期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J], 焦书红2.育龄女性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变化的研究 [J], 晋丽平;赵晓玲3.全子宫切除对育龄期女性卵巢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J], 汤丽丽;王艳;林奇志;沈杨;任慕兰4.腰椎间盘突出症育龄期女性患者生活质量和疼痛应对调查及相关性分析 [J], 姚引娣;洪梅;罗贻雪;向红5.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不孕育龄女性卵巢功能的评估价值 [J], 李君庆;王少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6762例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情况调查分析

16762例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情况调查分析

16762例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情况调查分析
余森泉;林祖才;贾广虹
【期刊名称】《广东医学》
【年(卷),期】2004(25)7
【摘要】目的了解我省目前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现状.方法对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共16762例育龄妇女进行调查.结果影响妇女生殖健康的主要疾病中,宫颈炎发病率达37.5%,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为10.9%,阴道炎的发病率为8.3%,妇女月经不规则和痛经者占26%.育龄妇女获得避孕节育技术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从计生干部中获得,了解有关避孕方法知识的占75.9%,72.4%的被调查者对目前所采用的避孕节育方法满意.结论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育龄妇女生殖保健的意识和能力,加强普查普治,能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总页数】2页(P840-841)
【作者】余森泉;林祖才;贾广虹
【作者单位】广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处,广州,510031;广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处,广州,510031;广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处,广州,51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73
【相关文献】
1.职业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及生殖保健需求现况调查分析 [J], 宋爱芹;孙春燕;曹勇
2.2009年宝鸡市陈仓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情况分析 [J], 陈静;王昕洁
3.2009年宝鸡市陈仓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情况分析 [J], 陈静;王昕洁
4.陕西子洲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J], 杨瑾;钟荣;聂娜
5.韶关市曲江区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J], 魏春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龄期女性D -IBS 卵巢激素含量及心理状况分析张瑜,黄瑶,徐玲玲,卜平(扬州大学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9)摘要:目的:探讨女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 -IBS )外周血卵巢激素含量及心理状况与中医病证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SCL -90量表对D -IBS 患者进行测试,评定心理状况;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D -IBS 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雌孕激素水平。

结果:D -IBS 患者外周血雌激素含量较正常对照显著降低(P <0.01);肝相关证型与非肝相关证型相比,焦虑、抑郁的评分显著升高(P <0.05),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P <0.001)。

结论:D -IBS 外周血卵巢激素含量及心理状况与中医病证存在关联。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卵巢激素;中医病证中图分类号:R57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0-1719(2013)06-1075-03Relevance of Ovarian Hormone Levels of Female D-IBS withPhych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CM Syndromes ZHANG Yu ,HUANG Yao ,XU Lingling ,BO Ping(Medical Academy of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9,Jiangshu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evance of ovarian hormone levels and phychological conditions of female D -IBS pa-tients with TCM Syndromes.Methods :The symptom check list (SCL -90)was adopted to examine the D -IBS patients to evalu-ate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us ;the method of chemiluminescence was used to detect the levels of blood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ofthe D -IBS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Results :In reproductive aged women with D -IBS ,blood estrogen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1);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ed in those who were liver -related or non liver-re-lated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P <0.05)and blood estrogen level (P <0.001).Conclusion :Blood ovarian hormone lev-els and phychological conditions of female D -IBS patients in reproductive age have relevance with the TCM syndromes.Key word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ovarian hormone ;TCM syndromes 收稿日期:2013-01-25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CXZZ12_09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3392)作者简介:张瑜(1981-),女,江苏南通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功能性胃肠病的机制研究。

通讯作者:卜平(1956-),男,江苏泰州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功能性胃肠病的机制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是指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无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的症候群。

肠易激综合征以女性患者居多[1],其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 -IBS )严重困扰育龄女性。

目前肠易激综合征(IBS )病因尚未明了[2-4],性激素水平是最新提出的观点之一。

近来的研究提示IBS 患者肠道黏膜内的雌激素受体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人不同[5],但D -IBS 女性患者外周血中卵巢激素的水平是否有异常,与中医病证有无关联尚未见报道。

现研究如下。

1临床资料1.1诊断及辨证标准西医诊断标准IBS 诊断以罗马Ⅲ标准[6]为根据: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下标准: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最近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天出现症状,合并以下2条或多条:①排便后症状缓解;②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3次/d );③发作时伴有大便性状(外观)改变。

在病理生理学研究和临床试验中,筛选可评估的患者时,疼痛和(或)不适出现的频率至少为每周2天。

中医辨证标准:辨证分型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2研究对象病例组:45例来自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和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的育龄期女性患者中医辨证分为六型,肝郁气滞型9例,肝郁脾虚型16例,脾胃虚弱型7例,寒热夹杂型5例,大肠燥热型5例,脾胃虚寒型3例。

年龄18 48岁,平均34岁;病程12个月 20年不等;45例患者中体型适中者25例,占55.6%,偏瘦者13例,占28.9%,肥胖者7例,占15.5%。

45例患者中知识分子16例,占35.6%;普通工人10例,占22.2%;失业者6例,占13.3%;农民4例,占8.9%;学生9例,占20%;文化程度:文盲4人,小学3人,初中3人,高中8人,大专以上27人。

所有患者均常规抽血进行血液生化、HBsAg 、抗HCV 、抗HIV 检查,结果均为阴性;大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大便培养及菌群分析未见异常;肠道内镜检查,未见异常。

健康对照组:30例女性健康查体者,年龄18 48岁,平均35岁。

对照组均符合下列条件:①无胃肠道症状和胃肠疾病;②大便习惯正常;③无腹部手术史;④无免疫性疾病、感染病史,无近期服用药物史;⑤结肠镜检查肠黏膜无异常;⑥一般资料与D -IBS 组相匹配,具有可比性。

2方法2.1中医证候收集方法采用功能性胃肠病中医规范化治疗方案及临床试验评价报告观察表及住院病例查阅相结合,构建证候四诊合参信息数据库,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聚类分析(指标聚类及病例聚类)方法。

数据均用SPSS11.0软件处理。

2.2标本采集为了避免月经周期的影响,所有受检对象月经周期正常,近期未服用避孕药,并且都在黄体中晚期采血,在采血前1周停服任何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所有受检者空腹12h以上,次日晨抽取空腹静脉血4mL分离血清后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性激素的测定。

2.3卵巢激素测定交由扬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中心完成。

采用化学发光法,仪器为Beckman公司的Access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E2和P的化学发光试剂盒由Beckman公司提供。

2.4心理测试采用上海惠城心理咨询公司研发的心理测试软件中的SCL-90测评量表,包含90个项目,10个因子,即评定10个方面的心理状态(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

2.5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3结果3.1女性D-IBS患者外周血中雌二醇、孕酮含量分析见表1。

E2结果:t=-3.243,P=0.002,显示D -IBS组外周血E2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结果:t=-0.285,P=0.777,显示两组人群孕酮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表1D-IBS女性患者外周血性激素含量分析(珋xʃs)组别雌二醇(pg/mL)孕酮(ng/mL)D-IBS80.47ʃ49.37 6.21ʃ3.57对照组125.37ʃ64.22 6.42ʃ2.43t值-3.243-0.285P值0.0020.7773.2D-IBS患者外周血雌激素含量及心理状况与中医病证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与肝相关的肝郁气滞、肝郁脾虚两个证型较其他4个证型在焦虑、抑郁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周血雌激素含量显著降低(P<0.001)。

表2D-IBS雌激素含量及心理状况与中医病证的相关性分析(珋xʃs)D-IBS焦虑抑郁E2肝相关证型(25)肝郁气滞(9) 2.26ʃ0.052 2.17ʃ0.4760.87ʃ36.57肝郁脾虚(16)非肝相关证型(20)脾胃虚弱(7) 1.91ʃ0.43 1.94ʃ0.26126.80ʃ75.45寒热夹杂(5)大肠燥热(5)脾胃虚寒(3)t值 2.468 2.062-7.760P值<0.05<0.05<0.0014讨论IBS是最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之一。

目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普遍认为可能存在多种因素,包括内脏高敏状态、精神心理、食物、感染、菌群失调、应激等[9,10]。

流行病学相关研究表明IBS青壮年多见,患病率女性大于男性,男女性别比在1:(1.15 2.85),绝大多数在1:2左右[11],女性患者发病严重性随着月经周期波动,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IBS 发病率逐渐下降,至70岁左右,男女比例几乎相等,绝经期后雌激素替代疗法又增加了IBS的发病率[12]。

Cui[13]等(2006)研究发现,男性IBS患者外周血中睾酮激素含量下降,女性IBS患者外周血中雌激素含量下降。

张睿等[14](2008)报道在使用阿洛斯琼(5-HT3受体拮抗剂)治疗腹泻型IBS的过程中发现,疗效在女性患者优于男性,以上提示IBS患者的发病可能与体内性激素水平紊乱有关[15]。

但是,育龄期女性D-IBS患者外周血的性激素水平如何?其性激素的水平以及心理状况与中医病证有无相关性尚未见报道。

我们以此为目的入手,对45名育龄期女性D-IBS患者进行了研究。

发现D-IBS患者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较正常对照显著降低,孕酮含量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这与崔楠[13]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这一结果不仅为性激素对消化道的作用提供了直接的依据,而且对探索性激素参与IBS的发病机制将有理论和应用价值。

本实验D-IBS六种中医分型中,与肝相关的肝郁气滞、肝郁脾虚两个证型较其他四个证型在焦虑、抑郁上有统计学差异,这与中医肝主情志的理论相一致,怒伤肝则肝气郁结,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心情易于抑郁;肝的升泄太过,阳气升腾而上,则心情易于急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