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2
“中国好五教、研育究”种荆群楚数量课变改化联的盟意义
(1)有利于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 (2)为人工养殖及种植业中合理控制种群数量、 适时捕捞、采伐等提供理论指导。
(3)通过研究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为害虫的预测及 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4)有利于对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 (5)为引进外来物种提供理性的思考。
样一个实验:在0.5ml培养液 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 24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 经过反复实验,得出了如图所 示的结果。
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向于稳定
“中国好三教、育种群”增荆长楚的课“S改”联型盟曲线
1.增长特点:达到K值,将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2.曲线:
➢ K值的含义:
增长率增=长速N率tN-=oNoN×t-1t0N0%o =出生率-死亡率
“中国好教“育增长”率荆”与楚“课增改长速联率盟”
项目 增长速率
曲线
“J”型曲线
“S”型曲线
增长速率=(Nt-Nt-1)/△t 看斜率
逐渐增大
先增大后减小











时间 率
K/2
K 时间
“中国好教“育增长”率荆”与楚“课增改长速联率盟”
6.λ的生物学意义: λ﹥1: 种群数量增加 λ=1: 种群数量稳定 λ<1: 种群数量下降
λ=0: 雌体没有繁殖,种群 在下一代中灭亡
“中国好教育”荆问题楚探课讨改联盟
在一个培养基中,细菌的数量会一直按照这个公式增长 吗?为什么?如何验证这个观点?
不会。原因是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 生态学家高斯曾经做过这
时间(min)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细菌数量
任务2
用公式表示出第n代的细菌数量Nn (20min时为第一代):
任务3 利用表格中数据画出细菌的种群增长曲线
“中国好一教、建育构”种荆群楚增长课模改型联的盟方法
时间(min)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中国好二教、育种”群增荆长楚的课“J改”联型曲盟线
1.增长特点:种群每年以一定的倍数( λ )增长
2.产生条件: 理想状态——食物充足,空间不限, 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3.计算公式: Nt=N0 λt 4.曲线:
Nt
5.适用范围:实验室条件下、
外来物种入侵、
迁移入新环境。 N0
t
“中国好二教、育种”群增荆长楚的课“J改”联型曲盟线
K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
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 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K/2
种群数量最多:_B__点; 数量增长最快:__A_点;
“中国好三教、育种群”增荆长楚的课“S改”联型盟曲线
3.产生条件:存在环境阻力 自然条件(现实状态)
通过生存斗争被 淘汰的个体数量
环境阻力
资源空间有限 种内斗争 种间竞争 天敌捕食 重大疾病
J 型
环境阻力
少、个体变小?作为一 数
K
个有责任感的市民,请 量
S型
你为市政府提出合理化
建议?
时间
“中国好教育”荆问楚题探课讨改联盟
1.设立休渔期 种群数量的恢复需较长时间。 如果外界的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种群还有可能绝灭。
2.确定合适的的捕捞量和鱼苗放养量。
捕捞量≤K/2值, 放养鱼苗数量达到K/2处较 为合适。
①器械捕杀、药物捕杀等 务必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K/2值处
② 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 硬化地面 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 打扫卫生
③ 降低繁殖率 性激素干扰等
“中国好四教、育种”群数荆量楚的课波改动和联下盟降
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都能在K值维持稳定吗?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之中, 环境条件改善时, K值会上升; 环境条件不利时,会急剧下降,甚至灭亡。
( D)
A、种内斗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B、可用数学模型Nt=N0λt 表示
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
D、K值约为120 000个
“中国课好堂教巩育固”——荆连楚线课高改考联盟
2.(2014·浙江卷.4)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
,正确的是( B )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 量的大小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 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植食动物在自然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 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中国好四教、育种”群数荆量楚的课波改动和联下盟降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直接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 间接因素:食物、气候、空间、传染病、天敌等
人为控制(家禽,畜牧)
重要因素:人类的活动 捕杀野生动物
滥砍乱阀 环境破坏影响生物生存
“中国好教育”荆问楚题探课讨改联盟
你是否有观察到现
在餐桌上的鱼的种类减 种 群
“中国好教育”荆课楚堂小课结改联盟
一、构建种群增长模型
二、“J”型曲线
1、条件 2、发生时期 3、特点
三、“S”型曲线
1、环境容纳量 2、产生原因 3、特点
四、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五、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中国课好堂教巩育固”—荆—连楚线课高改考联盟
1.(2015·广东卷.4)图1 表示在一个10ml的密闭培 养体系中酵母菌细胞数量 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菌 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假设1:理想状态 假设2:后一年的数量始终是前一年的λ倍
“中国好教育”荆实楚例分课析改联盟
①实验室中营养充分的情况
“中国好教育”荆实楚例分课析改联盟
②种群刚刚迁入一个新环境时
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 环颈雉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 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 种群数量的增长如下图所示。
◇环颈雉越冬死亡率上升, 使种群增长曲线呈局部“Z”型。
“中国好教育”荆实楚例分课析改联盟
③外来物种入侵
凤眼莲原产于南美,仅以一种观赏性植物零散分布,1844年在美 国的博览会上曾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自此以后凤眼莲被作 为观赏植物引种栽培,现已在亚、非、欧、北美洲等数十个国家造成危害。 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中国,30年代作为畜禽饲料引入中国内地各省,并 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推广种植,后逃逸为野生。由于繁殖迅速,又 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和天敌 ,在我国南方江河湖泊中发展迅速,目前我国有 这种凤眼莲184万吨,成为我国淡水水体中主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KK
KK/2/
2
K K/2
KK
“中国好三教、育种群”增荆长楚的课“S改”联型盟曲线
4.应用: (1)在池塘中养鱼,渔民总是希望自己捕的鱼越多 越好,但是为了考虑池塘的鱼可持续发展,应该选择 在种群数量是多少时捕鱼最好?又应该在什么时候停 止捕鱼?
超过种群的数量K/2时开始捕鱼
捕到数量下降到K/2时停止
气候不适宜等等
K
种群密度越大, 环境阻力越大
“中国好教“育增长”率荆”与楚“课增改长速联率盟”
• 增长率:指新增加的个体数占原来个体数的比例(百分比,无单位);
• 增长速率:是指新增加的个体数与时间的比值 (有单位,如个/年) 相当于曲线的斜率
某种群数量在单位时间t内,由原来数量No(个) 增长到现有数量Nt(个)
4.数学模型建构的步骤
“中国好一教、建育构”种荆群楚增长课模改型联的盟方法
提出问题
细菌每20min分裂一次,细菌 数量是怎样变化的?
提出合理的假设
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细菌种群 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
列表格,画曲线,推公式
检验或修正
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 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中国好教育”荆问题楚探课讨改联盟
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为了改善河流水质,从东南亚 引进少量亚洲鲤。假设美国亚洲鲤某一个种群,起始 数量为N0,后一年的数量始终是前一年的λ倍。
任务4 请问10年后,该亚洲鲤种群的数量为多少? N10=N0 λ10
任务5 写出该种群数量变化的一般公式并作出曲线。 Nt=N0 λt
“中国好教育”荆楚课改联盟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二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中国好教育”放荆久楚的面课包改联盟
“中国好教育”微荆生楚物培课养改联盟
“中国好教育”荆问题楚探课讨 改联盟
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
每20min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任务1
计算1个细菌产生的后代在不同时间的数量, 并填入下表:
细菌数量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Nn=2n
数学模型
“中国好一教、建育构”种荆群楚增长课模改型联的盟方法
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 数学形式。
数学方程式 准确 2.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
曲线图 直观
3.建构数学模型的意义: 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 数量的变化。
项目 增长率
“J”型曲线
=(Nt-Nt-1)/Nt-1= λ-1
不变
“S”型曲线 随环境阻力增大而减小
逐渐下降



wenku.baidu.com曲线


种 群 增 长 率 时间
时间
“中国好教“育增长”率荆”与楚“课增改长速联率盟”
任务6
图乙的g点相当于图甲的 c点;fg段相当于图甲的ac段 图乙的h点相当于图甲的d点;gh段相当于图甲的cd段
使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 因为在K/2水平上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中国好三教、育种群”增荆长楚的课“S改”联型盟曲线
(2)试从环境容纳量上分析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大熊猫的栖息环境, 降低其环境阻力,提高环境容纳量
“中国好三教、育种群”增荆长楚的课“S改”联型盟曲线
(3)试从环境容纳量上分析控制鼠害的根本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