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鲥鱼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洲鲥鱼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美洲鲥鱼(Alosa sapidissima)工厂化养殖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养殖系统、鱼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控、捕捞上市及产品质量安全等相关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宜昌市内美洲鲥鱼工厂化养殖,其他地区亦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72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T 22213 水产养殖术语
GB/T 20014.15 良好农业规范第15部分:水产工厂化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NY/T 755 绿色食品渔药使用准则
NY 505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0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 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 5073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0004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SC/T 1132 渔药使用规范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2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工厂化养殖 industrial aquaculture
利用机械、生物、化学和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装备起来的车间进行水生动物养殖的生产方式。

美洲鲥鱼 Alosa sapidissima
又称美国鲥鱼,隶属于鲱形总目(Clupeomorpha),鲱形目(Clupeiformes),鲱科(Clupeidae),西鲱属(Alosa),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河流和海洋。

4 环境条件
养殖场地应光照充足,水源充沛,交通、电力设施便利,远离污染源。

养殖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5361的规定。

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养殖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

5 工厂化养殖系统
养殖车间
应符合GB/T 20014.15的规定。

养殖池
形状宜圆形或正方形去角,养殖池面积宜30 m2~300 m2,池深宜1.5 m~1.8 m,池壁宜为玻璃钢或混凝土结构。

池底呈锅底形结构,坡度宜在15°~20°。

池壁用无毒涂料粉刷,涂料应符合GB/T 17219的规定。

进排水系统
养殖池进水系统用管径9 cm~11 cm的聚乙烯管,排水系统用管径20 cm的聚乙烯管。

各池设置进排水闸门,顶部设四个进水管,进水管对称排布,与池壁外切线和水面均成40°角,进水时池水旋转,带动池中排泄物向池中心集中;池中心设排水口,采用双套管排污设施,排水管出口处设溢水口。

辅助设施
辅助设施配置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a)沉淀过滤池:形状宜为长条形,面积宜100 m2~200 m2,,钢筋混凝土结构,出水口设置20目
过滤金属网片;
b)增氧设备:池周壁设置微孔增氧管道或池底均匀增设微孔增氧盘,不同规格养殖池微孔增氧
盘设置方式见表1;
c)供电设备:发电机、断电停气警报装置;
d)其他设备:水质在线监测、控温以及自动投饵等设备。

表1 美洲鲥鱼养殖池微孔增氧盘设置方式
尾水处理设施
参照SC/T 9101的规定配备尾水处理设施。

6 鱼种放养
放养前的准备
6.1.1 养殖池消毒
鱼种放养前,用30%漂白粉或10%聚维酮碘对养殖池进行带水消毒。

新建的养殖池,消毒前需注满水泡池10 d 以上,底部铺有石子的养殖池,消毒前需用高压水枪冲洗2遍~3遍。

6.1.2 养殖池注水
鱼种下池前2 d~3 d 注入新水,用60目的筛绢网过滤。

进水取用沉淀过滤池中的水,初始水深0.8 m ,水体溶解氧不低于5 mg/L ,pH 值为6.8~8.5。

6.1.3 设施设备调试
对进排水、尾水处理、增氧、电力、监控、水质监测、投饵等设施设备进行调试。

鱼种质量
色泽正常,外观无损伤、无畸形,规格整齐,活动能力强,可正常摄食。

经检测不得携带特定病原体,未使用NY/T 755规定的违禁药物。

有苗种检疫证明。

放养方法
鱼种投放宜在11月~12月进行,放养规格每尾3 cm~5 cm ,放养密度为15尾/m 3
~25尾/m 3。

放养时先将鱼种用浓度3%食盐水浸泡5 min~10 min ,调节好运输水温与养殖池水温差小于2 ℃。

7 饲养管理
饲料投喂
按照“四定”原则投喂,不同规格鱼种的饲料投喂方式见表2。

拉网前7 d ,1 kg 饵料拌喂2 g 免疫多糖、2 gVc 、2 g 多维等,连喂7 d 。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指标限量应符合NY 5072的规定。

表2 美洲鲥鱼养殖饲料投喂方式
日常管理 7.2.1 水位控制
不同规格鱼种的水位深度见表3。

表3 美洲鲥鱼养殖水位控制
7.2.2 水体增氧
鱼种入池后,24 h开启增氧系统,维持池内水体溶氧不低于5.0 mg/L。

7.2.3 水量交换
水温25 ℃以下,日水交换量为总养殖水量的1/4~1/3;水温25 ℃以上,日水交换量为总养殖水量的1/3~1/2。

7.2.4 尾水排放
水温25 ℃以上,每2 d底排污1次;水温25 ℃以下,每3 d底排污1次。

经尾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水质应符合SC/T 9101的规定。

7.2.5 巡池检查
坚持每天早、中、晚巡池,检查鱼的摄食、活动、病害等情况以及水质变化情况;加强增氧、排污和进排水等设施设备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 病害防控
防控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基本原则。

发现鱼病及时诊断和治疗,治疗用药应严格执行NY/T 755和SC/T 1132的规定。

防控措施
鱼病防控按照以下措施进行:
a)养殖池进行彻底消毒;
b)放养前鱼种进行严格消毒;
c)操作细心,避免鱼体损伤;
d)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e)饲料适口、适量,定期添加免疫增强剂。

9 捕捞上市
达到商品规格后,适时捕捞上市。

10 产品质量安全
渔药残留限量应符合NY 5070的规定,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NY 5073的规定。

11 生产档案
按照SC/T 0004的规定,应保持养殖过程的相关记录,记录归档并完整保持2年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