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结果评价
第十二讲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2学时)
主要参考书:
1.《妇产科学》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七版
2.《妇产科学》(八年制)丰有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
3.《实用妇产科护理学》安力彬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4.Maternity and Pediatric Nursing,Ricci,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08
教学内容
第四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一、病因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及分类
四、处理原则
五、护理评估
六、护理诊断/问题
七、预期目标
八、护理措施
九、结果评价
第五节前置胎盘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及分类
三、处理原则
四、护理评估
五、护理诊断/问题
六、预期目标
七、护理措施
八、结果评价
第六节胎盘早期剥离
一、病因
二、类型及病理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妊娠生理
一、受精与着床
二、胎儿附属物的形成与功能
三、胎儿发育及生理特点
第二节妊娠期母体变化
一、生理变化
二、心理-社会调适
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2学时)
通过体验孕妇日常生活了解并理解孕晚期孕妇的感受与要求掌握孕妇日常生活中最需要帮助和困难所在;能为孕妇提供科学、实际、可行的孕妇保健护理服务。
二、教学基本要求
1.全面掌握妇产科护理学理论及适宜技术,发挥护理特有职能,能针对个体而开展具有个性化的整体护理,能够运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科学有效、令人满意的护理服务。
2.能为健康女性提供自我保健知识、预防疾病并维持健康状态。
3.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妊娠期妇女进行评估、诊断、护理和评价。
4.能为非妊娠期各阶段妇女提供护理和健康宣教。
一、外生殖器
二、内生殖器
三、邻近器官
四、血管、淋巴及神经
五、骨盆
六、骨盆底
七、邻近器官
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一、女性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二、月经的临床表现
三、月经周期的调节
四、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第二讲妊娠期妇女的护理(1)(4学时)
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2学时)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胎儿发育特征及胎儿血循环特点;掌握下列概念: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妊娠、受精、受精卵着床、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掌握卵细胞受精、输送及着床过程;掌握胎儿附属物的形成与功能;熟悉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和乳房的生理变化;了解其他系统的变化;了解妊娠期妇女的生理变化与调节。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0274006
课程名称:妇产科护理学
英文名称:Nursing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开课学期:7
学时/学分:80/4(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临床见习16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课
开课专业:护理学专业本科生
选用教材:《妇产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第五版
五、护理诊断/问题
六、预期目标
七、护理措施
八、结果评价
第十讲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2)(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及分类;熟练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原则及子痫病人护理要点;运用护理程序对妊娠期并发症妇女进行整体护理。掌握下列概念: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胎盘卒中;掌握应用硫酸镁的注意事项;熟悉异位妊娠的病理;掌握前置胎盘、胎膜早剥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儿的影响及预防。
教学内容
第一节自然流产
一、病因
二、病理
三、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四、护理评估
五、护理诊断/问题
六、预期目标
七、护理措施
八、结果评价
第二节异位妊娠
一、病因
二、病理
三、临床表现
四、处理原则
五、护理评估
六、护理诊断/问题
七、预期目标
八、护理措施
九、结果评价
第三节早产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处理原则
四、护理评估
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讲-1绪论(0.5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妇产科护理学发展简史;了解当代妇产科护理发展趋势;了解妇产科护理学的内容、学习目的。
教学内容
一、妇产科护理学发展简史
二、当代妇产科护理发展趋势
三、妇产科护理学的内容、学习目的及方法
第一讲-2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1.5学时)
教学内容
一、四步触诊法
二、骨盆外测量方法
第四讲分娩期妇女的护理(1)(4学时)
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2学时)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决定分娩四因素;熟练掌握女性骨盆3个假想平面及女性径线值、女性骨盆外测量;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对分娩期妇女进行整体护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决定分娩的因素
一、产力
二、产道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对高危妊娠孕妇、胎儿及新生儿进行整体护理;掌握高危妊娠的定义和范畴;掌握高危妊娠的监护措施。
教学内容
第一节高危妊娠妇女的监护
一、概述
二、监护措施
第二节高危妊娠妇女的护理
一、处理原则
二、护理评估
三、护理诊断
四、预期目标
五、护理措施
六、结果评价
第三节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护理
三、胎儿
四、精神心理状态
第二节正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一、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二、临产诊断
三、产程分期
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2学时)
通过示教使学生掌握正常分娩机制,掌握三个产程的护理措施,熟悉阴道助产方法。
教学内容
一、正常分娩助产方法。
二、会阴保护方法
第五讲分娩期妇女的护理(2)(8学时)
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2学时)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下列概念:分娩、早产、足月产、过期产、拔露、着冠;掌握胎头结构、颅缝、囟门及胎头径线;掌握枕先露分娩机制;掌握新生儿Apgar评分法;掌握先兆临产、临产判断与产程。
教学内容
第二节正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四、第一产程妇女的护理
五、第二产程妇女的护理
六、第三产程妇女的护理
第三节分娩期焦虑及疼痛的护理
五、预期目标
实验课教学目的与要求(2学时)
通过示教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产后保健操的具体步骤和操作要领。
教学内容
一、产后保健操
第七讲产褥期管理(2)(8学时)
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2学时)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母乳喂养技巧,并能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对产褥期的母儿进行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了解正常新生儿生理特点和行为特征。
一、早期妊娠诊断
二、中晚期妊娠诊断
三、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
第四节妊娠期管理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问题
三、护理目标
四、护理措施
五、结果评价
第五节分娩的准备
一、先兆临产
二、分娩的物品准备
三、产前运动
四、减轻分娩不适的方法
五、护理程序在分娩准备中的应用
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2学时)
通过学习和练习掌握四步触诊及骨盆外测量方法,熟悉测量宫高腹围及骨盆外测量方法。
六、预期目标
七、护理措施
八、结果评价
第三节急性病毒性肝炎
一、妊娠、分娩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
二、病毒性肝炎对妊娠、分娩的影响
三、处理原则
四、护理评估
五、护理诊断/问题
六、预期目标
七、护理措施
八、结果评价
第四节缺铁性贫血
一、贫血与妊娠的相互影响
二、处理原则
三、护理评估
四、护理诊断/问题
五、预期目标
六、护理措施
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2学时)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下列概念:产褥期、子宫复旧、恶露、心理调适;掌握产褥期妇女的常见临床问题,了解产褥期妇女的生理调适和心理调适。
教学内容
第一节正常产褥
一、产褥期妇女的生理变化
二、产褥期妇女的心理调适
第二节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一、临床表现
二、处理原则
三、护理评估
四、护理诊断
教学内容
第二节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六、护理措施
七、结果评价
第三节正常新生儿的护理
一、正常新生儿生理特点
二、临床表现
三、处理原则
四、护理评估
五、护理诊断
六、预期目标
七、护理措施
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结果评价
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2学时)
通过示教和练习使学生掌握新生儿日常护理法和与新生儿沟通技巧,掌握新生儿脐部异常情况的观察与护理,了解新生儿日常护理目的。
三、临床表现
四、处理原则
五、护理评估
六、护理诊断/问题
七、预期目标
八、护理措施
九、结果评价
第九节胎膜早破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处理原则
四、护理评估
五、护理诊断/问题
六、预期目标
七、护理措施
八、结果评价
第十一讲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妊娠合并心脏病时,妊娠与心脏病之间的相互影响;熟悉贫血与妊娠的相互影响、处理原则和护理措施;掌握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糖尿病、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预期目标、护理措施;了解妊娠合并肺结核时,肺结核与妊娠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妇产科护理学》是高等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和专业必修课之一,是研究妇产科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主要包括孕产妇的护理、妇科疾病患者的护理、计划生育指导、妇女保健、常用妇产科护理技术及诊疗配合等内容,其中孕产妇的护理主要包括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妇女的护理和在相应时期所发生的并发症及合并症妇女的护理;妇科疾病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生殖系统炎症、月经失调、生殖系统肿瘤及妇科手术患者的护理;计划生育指导主要包括政策宣传、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绝育及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及护理;妇女保健涉及各时期女性保健指导。采用讲授、演示、讨论、练习、实习等方式进行授课。通过科学地组织课程教学,使学生熟悉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掌握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人文关怀素养,树立整体护理理念,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注重护士职业道德和职业化行为规范的培养。
教学内容
第一节心脏病
一、妊娠、分娩对心脏的影响
二、心脏病对妊娠、分娩的影响
三、心脏病心功能分级
四、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五、处理原则
六、护理评估
七、护理诊断/问题
八、预期目标
九、护理措施
十、结果评价
第二节糖尿病
一、妊娠、分娩对糖尿病的影响
二、糖尿病对妊娠、分娩的影响
三、处理原则
四、护理评估
五、护理诊断/问题
一、焦虑产妇的护理
二、疼痛产妇的护理
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2学时)
通过学习和练习掌握新生儿抚触方法,熟悉新生儿抚触沟通的方法,了解新生儿抚触的目的。
教学内容
一、新生儿抚触方法
二、新生儿抚触时与新儿沟通
见习教学目的与要求(4学时)
通过见习母乳喂养,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母乳喂养的条件,学会指导母亲正确喂哺,正确运用理论知识讲解人工喂养的优缺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见习正常分娩,了解分娩过程以及分娩过程中护患沟通技巧,理解分娩过程中三个产程的关系及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掌握妊娠与其它疾病之间的关系及护理方法,完成综合性见习报告。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女性骨盆的形态与结构;掌握女性内、外生殖器的解剖;掌握骨盆底解剖;掌握月经、月经周期及月经血特点;掌握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及靶器官的周期性变化;了解内生殖器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及内生殖器的功能;了解女性内、外生殖器官血液供应、淋巴分布及神经分配。
教学内容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一、胎儿窘迫
二、新生儿窒息
第九讲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1)(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流产定义、临床分型、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异位妊娠的定义、输卵管妊娠的病理、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及处理原则;早产的定义、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了解流产的病因、病理;输卵管妊娠的病因;早产的病因。
教学内容
一、新生儿脐部护理
二、新生儿日常护理内容
见习教学目的与要求(4学时)
通过见习使学生正确掌握新生儿洗澡的方法和新生儿游泳的方法,熟悉新生儿洗澡与游泳前的评估。
教学内容
一、新生儿游泳
1.新生儿游泳的方法。
2.新生儿游泳的健康宣教。
二、新生儿洗澡
1.新生儿洗澡方法。
2.新生儿洗澡的健康宣教。
第八讲高危妊娠管理(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正常分娩
1.产室环境及基本器械介绍。
2.分娩机制:第一产程妇女的护理,第二产程妇女的护理,第三产程妇女的护理。
3.减轻分娩疼痛的方法及器械。
二、母乳喂养
1.母乳喂养的方法。
2.母乳喂养的健康宣教。
3.母乳喂养产妇的乳房护理。
4.学生进行亲子体验,体验抱孩子和指导产妇母乳喂养。
第六讲产褥期管理(1)(4学时)
教学内容
一、室内体验
二、室外体验
第三讲妊娠期妇女的护理(1)(4学时)
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2学时)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运用护理程序进行产前护理评估、妊娠期营养评估,掌握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的判定;掌握早、中晚期妊娠诊断要点;掌握妊娠早、中晚期健康指导,熟悉为围产医学及围生期。
教学内容
第三节妊娠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