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岐宗小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杨岐宗小考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6日
关于杨岐宗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已有很多专门的著述作了介绍,已有很多专门的著述作了介绍。
就萍乡也有彭江流、李笠农、李绍明等对这方面有专门研究。
他们的研究成果,毋容赘述。
这里就几个容易混淆的问题再作一个简述,权作补充,就证于方家。
一、乘广、甄叔、方会与杨岐宗
一般人对杨岐的了解,以为杨岐山佛教的开山祖师既然是乘广禅师,无疑杨岐宗的创始人就是乘广,连一些报刊也作如是说。
诚然,一般的理解是这样的。
杨岐山原名九房山,又名麓山或渌山,因渌水发源于此而得名,什么时候叫杨岐山已不可考,得名有杨子逢岐一说。
其实杨岐有寺是早在唐开元年间(约公元713——741年),由广利禅师建塔始。
广利禅师姓藉无考。
稍后的天宝间(约公元746年前后),乘广从洛阳南下杨岐结庐弘法,正式创广利寺。
不久甄叔禅师继入,使杨岐佛教事业达到第一次鼎盛,其盛况可从《乘广禅师塔铭》中约见一斑。
就单从劳动刘禹锡、王观两位大文人为乘广、甄叔题铭就可以想见。
虽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然如此,但究竟与后来影响中国佛教史的杨岐宗是两码事。
不过由于乘广、甄叔的影响,使这个地区形成了浓厚的佛教文化积淀,为三百年后的方会和尚开创杨岐宗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直到宋庆历间,普惠禅师将广利寺改为普通寺。
由此可知,在方会确定杨岐宗以前,一直叫广利寺。
要说广、甄与杨岐方会的关系,除以上所说的外,广、甄与方会同属佛教禅宗南派慧能法裔,只是乘广系神会弟子,甄叔先师马祖道一,后师乘广,而方会则系南岳怀让一脉。
(见二节世系图)。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乘广禅师的从师神会,神会何许人也?神会即荷泽神会,是慧能的弟子。
佛教史上虽然尊慧能是南宗之祖,但据胡适考证,真正振兴南宗的是神会和尚,神会借郭子仪的政治势力,彻底打败此宗,确定南宗在佛教史上的统治地位。
胡适先生甚至认为《六祖坛经》的真正作者是神会。
乘广也正是在南宗大胜的形势下南下弘法的。
二、杨岐宗源流
根据宋·普济《五灯会源》及清·杨文会《佛教宗派详注》和当代蒋维乔《中国佛教史》,我们可以列出杨岐宗的简要流源如下:
1、东土六祖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东土初祖菩提达磨(南天竺王子,北魏时入华,弘法少林寺)——二祖慧可(北魏武牢人,俗姓姬,少林寺?)——三祖僧璨(后周人,姓藉无考)——四祖道信(隋河内人,俗姓司马,弘法破头山)——五祖弘忍(唐蕲州黄梅人,无名姓,在破头山出家)——六祖慧能(唐人,先世范阳,后落藉南海新州,俗姓卢,后弘法南华寺)
2、南派五宗
佛教(禅宗)南宗祖慧能大鉴禅师
|
——————————————————————————————
| | |
青原行思南岳不让(南岳系初祖)荷泽神会
| | |
曹洞宗、法眼宗、云门宗马祖道一(二世)杨岐乘广| |
百丈怀海(三世)杨岐甄叔
|
——————————————————————
| |
伪仰宗四世祖黄檗运禅师(临济宗)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3、临济七传
南岳系四世祖黄檗运禅师——临济义玄——兴化存奖——南院(宝应)慧颙——风穴延沼——首山省念——汾阳善昭——石霜楚圆(慈明)
4、楚圆二派
石霜楚圆(慈明)
|
—————————————————
| |
黄龙慧南杨岐方会(南岳系十二世)
(黄龙宗)(杨岐宗)
|
—————————————————————
| | | |
白云守端保宁仁勇石霜守孙比部孙居士
三、方会与杨岐宗
杨岐派,也称杨岐宗,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是临济宗一派,其祖庭为江西萍乡市杨岐山普通寺,宋庆历年间(1041年),为杨岐方会禅师所创。
杨岐宗在中华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公元1199年,杨岐宗传入日本,至今为日本佛教大宗之一,信徒过百万以上。
东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亚、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和台湾地区也广有信徒。
杨岐宗几个关键人物简介如下:
希运(?-857),少时在家乡福建福清县出家。
之后,参谒名师,得奉新百丈山怀海禅师(720-814)正传,唐开成年间(836-840)到宜丰黄檗山卓锡,宣讲自己所悟得的禅宗新法,四方僧侣趋往问法者甚众。
法传义玄,创临济宗。
义玄(?—867年),俗姓邢。
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
初到江西黄蘖山参希运,又参大愚,再谒灵祜,后还黄蘖山,既受印可,乃北归乡土。
于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到河北镇州(今河北正定),在城东南滹沱河畔建立临济院。
提出四料筒、四宾主、四照用的认识原则和教学方法。
是根据已往的佛义教理创造出来的新的宗教派别,其行动特别讲究“唱”。
他“唱”前要用禅风。
他的禅风机锋峻峭,别成一家,遂成临济宗。
义玄坐化于唐懿宗咸通八年(867年),死谥“慧照大师”。
楚圆(986~1039)全州清湘(治所在广西全州)人。
俗姓李,在湘山隐静寺出家。
参汾阳善昭,但善昭并没有立即为其开示禅法要旨,反而“未许入室”。
不仅如此,据说善昭“每见(楚圆)必骂诟,或毁诋诸方,及有所训,皆流俗鄙事”。
一日楚圆又去参见善昭时,还没等楚圆话说完,即遭到善昭的喝斥,并且“怒举杖逐之”。
楚圆正要开口,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善昭迅速上前,掩住其口,楚圆于此瞬间豁然领悟禅法要旨。
后住持袁州(治今江西宜春市)南源山广利禅院(即今萍乡市上栗县上栗镇南源村)。
后受定林沙门本延等请求,住持潭州道吾山(今浏阳)。
后至潭州石霜山胜利禅院(寺在浏阳)。
再转至南岳福严寺开法化众,最后迁至潭州兴化禅院。
于宝元二年(1039)正月于兴化禅院示寂,世寿五十四岁,谥号“慈明禅师”。
据《禅林僧宝传》载:李遵勗之子,铭塔其行于兴化,而藏全身于石霜。
有《语录》一卷流传。
方会(992~1046,一说1049),袁州宜春人,到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县)九峰山投师落发为僧。
后参慈明楚圆,得到启发而大悟,辞归九峰。
后来道俗迎居杨岐,举唱宗乘,名闻诸方。
庆历六年(1046)移住潭州云盖山海会寺。
有《杨岐方会和尚语录》、《杨岐方会和尚后录》各一卷。
嗣法的弟子有十二人,以白云守端、保宁仁勇为上首。
方会的根本思想,是临济的正宗。
与云门的“函盖乾坤”一切现成的主张颇有声气相通之处。
所以《续传灯录》卷七本传说他接化学人,提纲振领和云门文偃很相类;又说他验勘学者的机锋类似南院慧颙,所以他兼具临济、云门两家的风格。
当时称他兼百丈怀海、黄檗希运之长,双得马祖道一的大机、大用。
但他浑无圭角,人因谓其宗风如龙。
关于方会得道的经过,据《五灯会元》卷十九记载,颇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具传奇色彩,为了得法,还要打师傅。
但就是这样一个和尚,却开创了中国佛教高峰:
杨歧方会禅师,郡之宜春冷氏子。
少警敏,及冠,不事笔砚,系名征商,课最坐不职。
乃宵遁入瑞州九峰,恍若旧游,眷不忍去,遂落发。
每阅经,心融神会,能折节扣参老宿。
慈明自南源徙道吾石霜,师皆佐之,总院事。
依之虽久,然未有省发。
每咨参,明曰:“库司事繁,且去。
”他日又问。
明曰:“监寺异时儿孙遍天下在,何用忙为?”一日,明适出,雨忽作。
师侦之小径,既见,遂扭住曰:“这老汉今日须与我说。
不说打你去。
”明曰:“监寺知是般事便休。
”语未卒,师大悟,即拜于泥途。
从《五灯会元》中,我们大体上可能看到方会禅师一生简历,先是公干犯事逃跑,连夜逃到瑞州(今高安、宜丰一带)九峰山,然后出家,后师事石霜楚圆(慈明),从南源一直跟到潭州石霜寺、道吾山,得法之后再回到九峰山。
后被僧众迎归杨岐山普通寺。
晚年住潭州云盖山。
死后塔葬于云盖山。
他一生没走多远,就一直在湘赣边界转转,但他的法裔却遍布天下,远及海外,正应了楚圆和尚的话:“监寺异时儿孙遍天下在,何用忙为?”
方会谒选(李汝启辑):
1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幽鸟语喃喃,辞云入乱峰。
(方会)我行荒草里,汝又入深村。
(慈明)
2
渔翁未掷钓,跃鳞冲浪来。
3
有马骑马,无马步行。
4
九峰牵犁,杨歧拽杷。
杨歧在前,九峰在前?
5
问:“古人面壁,意旨如何?”师曰:“西天人不会唐言。
”
6
雾锁长空,风生大野。
百草树木,作大师子吼。
演说摩诃大般若,三世诸佛在你诸人脚跟下转大法轮。
若也会得,功不浪施。
若也不会,莫道杨歧山势险,前头更有最高峰。
7
踏著秤锤硬似铁,哑子得梦向谁说?须弥顶上浪滔天,大洋海里遭火爇。
8
杨歧一要,千圣同妙。
布施大众,果然失照。
9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10
剑为不平离宝匣,药因救病出金瓶。
11
杨歧无旨的,种田博饭吃。
说梦老瞿昙,何处觅踪迹?
12
薄福住杨歧,年来气力衰。
寒风凋败叶,犹喜故人归。
13
啰啰哩,拈上死柴头,且向无烟火。
14
杨歧乍住屋壁疏,满床尽布雪真珠。
缩却项,暗嗟吁。
翻忆古人树下居。
15
云盖是事不如,说禅似吞栗蒲。
若向此处会得,佛法天地悬殊。
16
释迦老子著跌,偷笑云盖乱说。
虽然世界坦平,也是将勤补拙。
17
身心清净,诸境清净。
诸境清净,身心清净。
18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河里失钱河里摝。
19
景色乍晴,物情舒泰。
举步也千身弥勒,动用也随处释迦。
20
雪!雪!处处光辉明皎洁,黄河冻锁绝纤流,赫日光中须迸裂。
须迸裂,那吒顶上吃蒺藜,金刚脚下流出血。
李汝启按:方会说法,随方就圆,不拘一式。
他认为佛法无处不在,无所不在:“举步也千身弥勒,动用也随处释迦。
”同时认为佛法要容入生活,世上没有生活之外的佛法:“有马骑马,无马步行。
”“河里失钱河捞”。
他的教学方法很特别,甚至用方言教学:“罗罗哩”就是现在杨岐一带人的方言,意思即:你这猪脑壳。
守端(1025~1072),衡阳(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出家后往杨岐参方会,于言下有悟,随侍多年。
后游庐山,圆通居讷自以为不及,荐举他住持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承天寺。
平生历住法华、龙门、兴化、海会(白云山)等寺,所至禅众云集。
关于他的言行,有《白云守端禅师语录》二卷、《白云守端禅师广录》四卷。
法嗣有五祖(山名,即黄梅山,在今湖北省黄梅县西北)法演等十二人,于是和慧南的黄龙派对峙,成杨岐一派。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李汝启按:杨岐实际开派功臣应是白云守端。
法演(?~1104),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县)人,三十五岁时落发受具,往成都习《百法》、《唯识》两论。
既而到诸方参学,由浮山法远的指点,往白云山参守端,言下有省,遂作偈以明见地︰“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向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为守端所印可。
起初他住在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四面山,后来回到白云。
有《法演禅师语录》三卷行世。
法嗣二十二人,其中佛果克勤、佛鉴慧勤、佛眼清远三人,称为“三佛”。
《大明高僧传》卷五说三佛中只有克勤得法演的真髓,其道风尤振。
克勤(1063~1135),彭州(今四川省彭县)人,游妙寂寺见佛书有感,遂出家。
从文照法师学通讲说,又从敏行受学《楞严》。
出蜀后,首谒玉泉皓,次依金銮信、大沩哲、黄龙晦堂心、东林总。
晦堂说︰“他日临济一派属子矣。
”最后谒演禅师于五祖山,尽领其奥旨。
崇宁中(1102~1106)还乡里,被请开法于六祖寺,改名昭觉寺。
政和中(1111~1117)住碧岩。
复徙道林,又命住持建康蒋山,并补汴京天宁万寿寺席。
建炎间(1127~1130),又迁镇江金山,高宗赐“圆悟”师号。
后迁江西云居,久之,还领昭觉。
他著述宏富,而尤以原本《雪窦颂古》加“垂示”、“着语”、“评唱”而成的《碧岩集》最著名,对禅家发生很大的影响。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克勤的法嗣有七十五人,其法流以径山宗杲(大慧,1089~1163)、虎丘绍隆(1078~1136)二派为最大。
径山一派更分为灵隐、北涧二派,虎丘一派也分为松源、破庵二派。
虽然宗杲的法嗣有九十四人,绍隆的法嗣只有一人,但宗杲下数传即息,而绍隆的传承则相传不绝。
杨岐和黄龙同时兴起,后来黄龙的法脉断绝,杨岐也恢复了临济旧称,所以临济后期的历史,也就是杨岐派的历史。
杨岐派禅法在宋元两代传入日本,创行别派,在日本镰仓时代禅宗二十四派中,有二十派皆出于杨岐的法系。
四、南源寺、石霜寺、道吾山、云盖山与杨岐山普通寺
根据资料,方会曾随慈明住南源寺、石霜寺、道吾山,后归九峰山,最后杨岐开派,晚归云盖山,这几处道场,除了九峰及云盖外,我都曾亲自考察过。
南源寺
从慈明和方会两位高僧的简历看,南源寺在宋朝时规模应酬不小,但具体在什么方位已经无考。
萍乡市上栗县上栗镇杨岐山南麓有南源村,大多数为梁姓,在当地流传一句话:南源一夜梁,拆除庵子祠堂。
我走访当地老人,都证实了这句话,也就是说,现南源梁氏宗祠的位置就是原来的南源寺,南源村的得名也来自南源寺。
《萍乡县志》上有唐·姚(亻屋)《南源山》诗:修径投幽隐,轻裘怯暮寒。
闲僧能解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倦客得休鞍。
白雨鸣山麓,青灯话夜阑。
明朝梯石路,更仗笋舆安。
石霜寺
石霜寺在石霜山,位于浏阳城南金刚镇境内,因山峻水秀,触石喷霜而名。
始建于唐据僖宗年间。
现存的殿宇尚有大雄宝殿、关圣殿、祖堂、斋堂、戒堂、方丈室、客膳厅等。
石碑木匾亦不少。
寺房惜年久失修,倾颓不少。
寺前坪山门内及寺后现存有千年古柏、古银杏各一株。
石霜寺世出道德禅师,著名的有普会(庆诸)、慈明(楚圆)、普闻(龙湖)、慧南、方会等。
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有两宗发源于石霜寺。
《中国佛教》中云:“有楚圆,住石霜崇胜寺行化,其下有慧南、方会,开黄龙、杨歧二派,合前五家,号为七宗。
”相传日本佛教真言宗和临济宗均发脉于石霜。
石霜寺距南源和杨岐都不过数十里,从金刚镇107国道旁有路入山。
我曾多次亲临考证,额为“古石霜寺”,有联“大千世界,不二法门”。
石碑对杨岐宗记载甚详。
后人有诗赞:(一)闻道南宗别有乡,率徒携侣向金刚。
依山古寺迎人到,是处山花醉客香。
(二)翠拥山湖开外境,基开法界胜仙庄。
杨岐有脉传方会,临济倡宗认石霜。
(三)残碑断处刻岁月,古树裂痕证沧桑。
我欲寻僧诘因果,玄衣蛛网挂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