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徐德英、徐淑英姊妹彰显的女德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徐德英尧徐淑英姊妹彰显的女德教育

○张丽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摘 要] 明代徐德英、徐淑英姊妹散文中彰显的女德教育内容为爱祖国、崇正义、尚忠诚,当地的莆田文化、明代女德的传统教育和家族文化的熏陶是孕育她们这种思想的土壤。

[关键词] 明代; 徐德英; 徐淑英; 女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5)12-0040-02

女德教育,即女子的道德教育,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强调女德的重要。明代徐德英、徐淑英姊妹俱存文,她们的散文里关于女子的道德价值的评定表现得非常明显且强烈,这有研究的必要,且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

徐德英有文16篇,为《武周诸臣论》《杨广论》《高颎论》《梁元帝论》《卫将军诸葛瞻登艾战于绵竹败绩及其尚皆死之论》《女诫论》《读离骚、《读史五首》《拟宋文丞相移江淮诸郡檄》、《革除建文皇帝记》《悼志赋》《与婶书》、《梁鸿孟光赞》《王凝妻李氏赞》《崔郾祖母赞》《孟母王允氏赞》。其姊徐淑英现存作品有6篇为:《太仓张天锡母赞》《赵昂发并妻雍氏赞》《吴节妇赞》《归田赋》《祭妹婿文》《琴问》。德英的散文里女德的表现尤为突显,她豪爽刚劲、忠义诚直,在众多明代女性中独立一格。《露云》评其文曰:“作读史及论即老吏断狱不如也。”其论断中的女子所具有的道德内容可以分为三方面。

一、爱祖国:关心国家命运与时事变化

爱国是千百年来中国人道德的首要,男人如此,女性亦然。明代的徐德英散文内容广泛,评论人物、探讨历史、品评书籍,皆入散文,但其史论文虽内容对象不同,其核心为一,即:爱国情怀,忠诚专一。要关心国家命运,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为国捐躯,充满爱国激情,如《武周诸臣论》云:武瞾以唐妾妇,宣淫神极,革命称尊,盖有生民以来,非常之大变也。琅琊王举义七日而败,李敬业起兵不越旬而死,惜哉!虽天命妖孽,以祸李氏,然使曌得以偃然肆毒于上,扬其腥波而煽其凶焰者,则唐之臣子成之也。……当琅琊父子之举义也,使告寿州刺史赵环,环妻常乐长公主谓使者曰:“昔隋文帝将篡周室,尉迟回,周之甥也,犹能匡救社稷,功虽不成,威震海内,首为忠烈。今李氏危于朝露,汝诸王不能舍生取义,欲何须也!大丈夫当为忠义鬼,无为徒死也。”呜呼烈哉!斯言虽厥志不遂,其峻节义气,百世而下,凛然犹生,曾谓狄张诸君子之贤而不若哉。嗟乎![1]488

文章开头便指出唐亡、扬波煽火的是唐的臣子们,她们在国家危难之时,不但不忠诚救助,反扬腥波,煽其凶焰,加速了唐亡。徐德英在此把矛头直指向唐之诸臣,对他们的不忠进行了强烈的谴责。“然使曌得以偃然肆毒于上,扬其腥波而煽其凶焰者,则唐之臣子成之也。”在文章最末借赵环妻常乐长公主口写出自己的观点:“昔隋文帝将篡夺周室,尉迟回,周之甥也,犹能匡救社稷,功虽不成,威震海内,首为忠烈。今李氏危于朝露,汝诸王不能舍生取义,欲何须也。大丈夫当为忠义鬼,无为徒死也。”一个弱女子出此言,令人佩服。作为臣子当舍生取义,忠义专一,以保卫国家为荣,以变节卖国为耻。语言充满豪情,慷慨激烈,表现出她誓死忠义于国家的壮怀与心志。“斯言虽厥志不遂,其峻节义气,百世而下,凛然犹生。”在这里渗透着徐德英对忠义、爱国、守节、忠诚、义气由衷的赏悦、热烈的颂赞和强烈的支持。

二、崇正义:正德是修身养性的前提

正义是中国人修身养性的直接表现,理直则气壮,古语讲“当仁不让”即为此意。徐德英散文风格直言敢言、刚正诚直、豪爽劲快,又自信自得,理直德正。其论断直接有力,爽快干脆,常用直接判断句。如“然使室得以偃然肆毒于上,扬其腥波而煽其凶焰者,则唐之臣子成之也。”语气直截了当又饱含爱恨分明的愤慨之情,流露出鲜明的谴责情绪和贬视态度。“大丈夫当为忠义鬼,无为徒死也”,语言豪爽劲快。“何则?吴楚先王封国也。”又有饱含语气的反问句。如:“以大义,宁能免干系王之诛乎?”语气强烈,爱憎分明。有时常用多种方式变换言说,语气激荡。如《梁元帝论》:

梁孝元为魏师所围,焚周殿所藏书十四万卷,后人问之,帝曰:“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君子曰:“帝之亡国,皆不学之故也,何有于书哉!”帝王之学,与书生异,岂特章句之间而已乎?必也先其本而后其末。何为本?纲常伦理是也。何为末?辞章文艺是也。夫克明峻德,以亲九族,兢兢行道,业业致孝,此二帝之所以帝也。人纪肈修,邦家辑宁,刑于寡

语文学刊 2015年第12期

[作者简介]张丽杰,女,辽宁省盘山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和中国古代女性文学。

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此三王之所以王也。古之圣人,欲天下之治乎,必先正其心。心正则身修,身修则家齐,家齐则国治,国治则天下平矣。道学之本原,莫有外于此。……而心不正,身不修,不可谓之善学也。身之不修,而能治国平天下者,未之有也。[1]493

此论述治国、修身、平天下与读书的关系,认为修身、养性、正德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读书即要修身、养性、正德方可行之。此段采用了设问句,自问自答。反问句加强语气,排比句的铺陈形成了整齐的判断句,立场观点鲜明直接。用粘字方法来连环,语言连贯,语气衍接,一意贯通。此颇有荀子《劝学》、韩愈《安学解》之势,可与之堪比。

在修辞上,还在论述中嵌入比喻,使论点鲜明,爱憎之情分明。如“然使室得以偃然肆毒于上,扬其腥级而煽其凶焰者,则唐之臣子成之也。”(《武周诸臣论》)“划屡上献替,划膺爪牙,划典词命,以左右弼成其政,是何异传豺狼之翼哉!”把那些趋炎附势小人比喻成“豺狼之翼”(《武周诸臣论》)。

“何至甘心与腥秽为比肩,趋跄于禽兽之下乎!”(《武周诸臣论》)“卒之触豺虎之怒,而身被刑戮者,乃其不明大义,失身匪人,以取之也。”(《高颎论》)其比喻融于句中,重在显明爱憎之分,非以艺巧彰显也。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铿锵有力。

三、尚忠诚:忠诚专一并讲求节义

忠诚,对于今天的女性来讲,显得不合时宜。但诚实专一的确是女人良好的品质,忠诚即始终如一、不离不弃,不管任何时候都不背离丈夫,明确知道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即自己是谁?自己是谁的妻?徐德英亦以豪爽之笔对历史上卓越妇女颂之,如《王凝妻李氏赞》《崔郾祖母夫人赞》《孟母仉氏赞》,颂其妇德、妇行。如《崔郾祖母夫人赞》:

妇德有常,曰孝与敬。惟唐崔媛,实邦之贞。事彼舅姑,厥后振振。妇乳可餐,其孝不匮。有严其仪,永式后人。

又如《孟母仉氏赞》:

卓矣圣善,实钟大贤。何以为督?教诲秩然。[1]486-487

而其姊徐淑英《女诫论》则对历史上的德、行、义、烈之妇女加以记叙颂扬。又有赞数篇为之。《女诫论》中分别记述了品评:有宿瘤女(齐闵王后)、程女(歙人)、鲁义姑(鲁野之妇)、吴妇(都昌之妇)、汝妻(汝敦之妻)、黔娄妻、刘母(刘世安之母)、吴母(姓谢宋吴贺之母)、齐义继母、房母、朵那(女奴)。赞中分别颂赞了赵昂发并妻雍氏、吴节妇、齐杞梁妻、太仓张天锡母。以上皆重在阐明儒家之妇女品行、道德及节义、忠烈。淑英文亦豪爽干脆,爱憎分明,语直义明,毫不含糊。句式上多种句式变换,问句及判断句多,语气强烈,长短绪落,语铿锵有力。如《女诫论》中鲁义姑之评论:

夫义姑,乃鲁野一妇也。弃儿全侄,能明大义如此,宜乎齐将一见而遂止。然有向私爱而背公义,犹视子如路人者,此可令义姑见乎?虽为丈夫,反不妇人若矣。

吴妇:

吴氏无子骛居,玉洁不尘,诚可谓千古一人矣。其所尤难者,为纺绩等役,以孝养其姑,终身不闻怨言。至于双眸重明,孝感岂不彰彰哉!

在对比中显明,如写朵那(女奴):

朵那,虽一女奴也。观其奉主日谨,及视死如归,其方寸居然一丈夫也。若鹤林所载养犬自噬者,可以风矣。

徐淑英用“赞”这种文体直接颂赞历史上的女性,语有气壮,声气慷慨,简洁有力。如《赵昂发并妻雍氏赞》:有宋忠臣,昂发谁嗣?心存报国,从容就死。贤哉厥配,慷慨言辞。夫为国陨,妇为夫亡。贞忠两全,节义成双。元祭尔墓,史编尔名。千载之下,凛凛气生。

《吴节妇赞》:

人伦之大,唯夫与名。臣当死忠,妇宜守节。贤哉吴氏,贞烈莫续。操坚金石,名并蕙兰。白发如新,千古尤难。诗词骚赋,凛凛不刊。

《太仓张天锡母赞》:

太仓有母,节义无双。柏舟再续,黄鹄重光。玉洁水清,寒灯孤幌。断机和丸,陶戚贤郎,郡史志纪,万载流芳。[1]484-485

刚正诚直、直言敢言、豪爽劲快、自信昂扬,这既是莆田文人的文化性格,又是其人文精神的显现。

徐德英、徐淑英姊妹的这种散文风格和言说方式,既有其现实的原因,又有对历史上莆田文化性格及人文精神的继承与显现。在世俗人的眼光中,文人往往被认为是文质彬彬的,尤其是女人,“其实不然,生长于兴化大地的莆田人,受到莆田传统文化的熏陶,不仅与自然搏斗具有献身精神,就是在政治舞台上,同样显示出不屈不挠的英勇气质,表现刚正诚直的人文气质,自古至今,代代相传。”[2]84唐代的莆田人林藻,他直言敢言,出语豪壮劲快。据《莆田比事》载,他“慨然欲自奋发于闾里,其言曰:‘张九龄生于韶阳,陈子昂出于成都,彼何人?’乃与欧阳詹刻意攻文”,林藻弟林蕴,其人亦高风亮节,豪放忠直。《新唐书》载:“蕴世通经,西川节度使韦皋辟推官。刘辟反蕴晓以逆顺,不听。复遗书切谏,辟怒,械于狱,且杀之,将就刑,大呼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得死为幸矣!’辟惜其直,阴戒刑人抽剑唐其颈,以胁服之。蕴叱曰:‘死即死,我顶岂顽奴砥石邪?’辟知不可服,舍之,斥为唐昌尉。及辟则,蕴名重京师。”莆田人的性格就是这样的憨直、刚正、倔强。他们的言语中带有劲健,洋溢着浓厚的豪迈色彩。所以光绪《莆田县志》说莆田的人文品格是:“士大夫质行醇谨,至临大事辄复以风节相高,以故叩阍抗疏,间出郎署,不独居言路者持谔论也。”[3]卷2何乔远《闽书》亦云:“莆,……其人好礼而修文,仕相矜以名节。其在前代,则九牧飚其风,诸方竞其爽。”[4]卷38

徐德英、徐淑英姊妹的这种女德的价值取向还跟中国传统的女子教育有关,传统的女子教育以“女德”为首,如内训,专指社会上对妇女的教育训诫,“内训”这一类书自汉代时就代代相传,《后汉书》八四《曹世叔妻传》载“作《女诫》七篇,以助内训。”唐时武则天作《女训》一篇,至明代,对妇女的教育亦相当重视,尤其是品德教育。明永乐朝时,明成祖徐皇后采《女宪》《女诫》作《内训》二十篇,其中《德性》篇曰:“贞静幽闲,端庄诚一,女子之德性也。孝敬仁明,慈和柔顺,德性备矣。” (下转第176页)

古文观止 张丽杰/明代徐德英尧徐淑英姊妹彰显的女德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