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四季之美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季之美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染、晕、紫、昏、鸦”,学习多音字“晕”和“着”。

2、能抓住表示时间的词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感受四季之美。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爱。

教学重点:
能抓住表示时间的词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感受四季之美。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师:播放有关四季的图片,问学生这些图片都是哪个季节的?
生:举手自由发挥。

师:那么今天咱们就来继续学习第六课,看看作者眼中的四季是不是和你一样!(板书课题:四季之美)
生:齐读课题。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8页,自由朗读课文。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不懂的字词。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贴卡片: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生答)
哪位同学能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生:举手朗读,之后再指出一名学生朗读。

师:这两位同学读的好不好?那谁能说一说,春天最美是什么?
生:春天最美是黎明。

师:你是从哪一句知道的?
生:第一句话。

(黑板板书:黎明)
师:很好,那请拿起你的笔,用你喜欢的符号画下来。

师:在读的过程中,谁发现了一个多音字?
生:“晕”是多音字,它在课文当中是四声,红晕,还有一个音是一声,晕倒。

师:你真聪明!(课件出示多音字)
师:那我们把这个多音字带入这个自然段中,再来读一读。

师:看你们读的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一读了,但是在老师读的过程中,请你们仔细听,老师是怎么去读的?(范读第一自然段)
师:老师读完了,你们觉得老师读的怎么样?那谁能像老师一样读一读?
生:请一个组的学生读,读完,相互学习生字“染、晕、紫”。

师:你们真棒,我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那过了春天,就会迎来美丽的——夏天!
你们喜欢夏天吗?为什么呢?
生:自由回答喜欢夏天的原因。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是啊,夏天确实美,那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第二自然段夏天的美!
(师读第一句话,随意点学生接着读)
师:听他们读完,让你感受到夏天最美的是——夜晚。

(黑板板书:夜晚)师:(课件出示萤火虫动态图和本段填空)是啊,看,夏天确实很美!在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多音字谁发现了?
生:“着”是多音字。

师:是啊,这情景着实迷人,迷在哪里呢?咱们班女生来读一读!
生:男生评价女生,之后男生再读。

师:翩翩飞舞的萤火虫给给夏夜增添了无限的乐趣!那谁能用欢快的语气再来读一读!
生:举手读本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课件出示树叶飘落的动态图)看,树叶开始飘零,我似乎感觉到了一丝丝寒意,此时,让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季节?(手指着秋天卡片)
生读:秋天!
师:接下来,老师带着你们一起进入秋天的黄昏!
师:哪位同学愿意跟你的好朋友一起读一读?
生:两位或三位同学读第三自然段。

(师提出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找出这段中的四字词语)
师:你找到了哪些四字词语呢?
生:急急匆匆、成群结队、比翼联飞、夕阳西沉、夜幕降临、心旷神怡。

师:那么秋天最美是——(贴卡片:黄昏)
生:秋天最美是黄昏。

师:讲解句型“在高空中比翼连飞,尤其叫人感动”这个句子,并叫同学用“尤其”造句。

师:是啊,秋天那么美,叫人感到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让我们再回到秋天最美的黄昏,全班齐读。

生: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读完,相互借助工具书学习“昏,鸦”。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师:多么美丽的画面,真的叫人心旷神怡,这么美的秋天,哪怕秋雨绵绵,也叫人觉得温暖了。

秋去冬来,我们就可以穿上厚厚的雪地靴去滑雪了,多么有趣!让我们一起进入冬的世界!
(课件出示冬天图片)
师:冬天哪一个时刻最美呢?我请这个组的同学来读一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生:冬天最美是早晨。

(师贴卡片:早晨)
师:是啊,落雪的早晨当然美(随手拿出水晶球),边说边指着学生往下读。

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多么美四季呀!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四季之美吧!(播放录音)
师:老师是伴着音乐读的,你们也想这样读吗?(播放音乐)
生:伴着音乐读课文。

(美美的读)
师:你们读的太美了,让我仿佛置身其中,谢谢你们。

(若时间允许,试着背诵)
六、小练笔
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请四人小组写一写!
生:四人小组,派代表读。

七、播放一首跟四季有关的歌曲。

小结:今天咱们学习了“四季之美”这篇课文,了解了作者笔下的美丽四季(指着板书,让学生说出四个季节不同的最美时间段)。

作业布置: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板书:四季之美
春天最美是黎明
夏天最美是夜晚
秋天最美是黄昏
冬天最美是早晨
四季之美(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感受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通过一个画面,进行仿写,运用动静结合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感受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具体的描写方法,进行仿写。

教学过程
一成语导入,体会四季美
1.老师今天带来几组成语,谁来为我们读一读,
2.同学们观察一下都是关于什么的成语?(四季)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四季的课文。

板书四季之美
2.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了解下作者。

齐读我们就来学习清少纳言的散文,四季之美。

3.听老师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板书春夏秋冬
4.你能为大家读一下春天吗?作者觉得春天什么时候最美?
5.既然作者觉得春天的黎明是最美的,那它美在什么地方?板书黎明天空
6.那我们就来看看黎明的天空什么样?观察图片引出颜色变化。

谁能把天空的颜色变化读一读?1人读
7 读的真好,那我想问问,天空的颜色是一下子变了,还是慢慢的变。

缓慢的变,天空中的颜色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缓慢变化,谁能把颜色缓慢的变化读出来?2人板书色彩
8 老师能不能把这句话改一改,分别找两人为大家读一读,想一想这两句话那句话写得好。

为什么?第二句话运用了,泛、染、飘、这些词都是动词。

这样的三个动词是很有美感的,让天空中的颜色缓慢的变化,这种描写叫做动态描写,而泛、染、飘、就是动态动词。

画出来
这种动态描写很有画面感,谁来为大家读一读,把这种画面感读出来。

2人
总结作者笔下的春天真美啊!美在天空色彩变化,那让我们把这种美读出来。

(二)学习第二段
1.作者笔下的春天这么美,我们来看看夏天。

谁来读下夏天
2.作者笔下的夏天什么最美?板书夜晚
3.那么怎样的夜晚是所有人喜欢的?你从那个词看出来的?固然你能把这句为大家读一读,读出大家的喜欢
4.那作者喜欢怎样的的夜晚呢?这样的夜晚有什么呢?有萤火虫的夜晚谁来把作者喜欢的夜晚读一读
5.找一找这段中哪些动词,画出来?
找到这些词我们来看看图片,再看看课文,
漆黑漆黑的夜晚让我们感受到了静态美
无数的萤火虫、两只萤火虫让我们感受到了动态美
这种动静结合,一明一暗描写,让我们感受到的夏天夜晚的美。

谁来读下这种美? 除了这种美还有什么美?
蒙蒙细雨的夜晚,因为有了两只萤火虫,让我们感受到了朦胧美。

谁来把这种朦胧美为大家读一读
6.作者写了明亮的夜晚,还写了什么样的夜晚?3种
明亮的月夜、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细雨的夜晚,把夏天的夜晚点缀的很美,因为有了萤火虫的翩翩飞舞,让夏天的夜晚显得更美,这情景着实迷人.板书迷人我们一起把夏夜的迷人读一读
(三)学习第三段
1 夏天夜晚如此迷人,我们来看看秋天美在哪里?自学第3自然段,并小组讨论?
2 那个小组为我们读秋天,那秋天最美是黄昏板书美在那些动态词语上乌鸦大雁那我们来看看秋天的黄昏的图片
对比图片夕阳斜照西山时静态美乌鸦归来大雁南飞动态美这些都是作者看到秋天的黄昏视觉上美,谁来读下?
3那这里作者看到这些大雁乌鸦为什么说感人呢?想一想
介绍乌鸦大雁就是因为大自然这种有情有义,让作者很感动。

谁来把这种感动读一读
3.作者除了写他看到的景物还有什么?听觉风声谁来为我们
读一读这句话?虫鸣是动态的夜幕降临是静态的,作者再一次运用的动静结合的描写。

总结作者在写黄昏时,通过乌鸦归巢大雁南飞风声虫鸣与夕阳夜幕降临的景色进行对比,这种以动衬静的描写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夏天心旷神怡板书
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旷神怡的感觉齐读
(四)学习第四段
1,最后是哪个季节了,谁来读下冬天?冬天最美是什么呀?
板书早晨我们来欣赏下早晨作者写了几种早晨?
2, 欣赏三种不同的早晨,看完图片你感受都了什么?
冷,这么冷你想干些什么?生起熊熊的烈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作者也是这样想的,三种不同的早晨让我们感受到了美,有了炭火和火盆,让我们感受到了冬天早晨的和谐。

板书和谐让我们把这种和谐感读出来?
总结可是到了中午,炭火变成了灰,未免让人有点扫兴。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很有情趣的。

三总结板书
四季之美
春天黎明色彩
夏天夜晚迷人
秋天黄昏心旷神怡
冬天早晨和谐
清少纳言为我们展示了他笔下的四季之美,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要是你们写四季会写什么?而作者写的是时间,作者就是运用她独特的视角写了四季之美。

四扩展
老师带来了一幅画,进行仿写,观察图片
这是什么季节?那秋天最美的是落叶
哪些地方有落叶呢? 空中地下
从颜色形状声音
22四季之美
[教学目标]
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检查预习,学习生字,感受四季之美
1.导入:同学们,你们曾经见过很多四季的美景吧,谁能把你眼中的美景说一说?那么在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眼中,四季之美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走进这美丽的时光。

齐读课题《四季之美》。

2.自由读课文,说说清少纳言认为的四季最美的时光分别是什么时候。

3.借助预学单,小组分享学习重点字词。

4.指导书写:“黎、漆、逸”三个字。

5.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相机指导读音、字形。

6.出示句子,体会朗读。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这情景着实迷人。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7.默读课文,分享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之美具体是在什么时候?
预设: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板书:春夏秋冬)
8.整体感知,梳理质疑。

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四季的美。

(1)我们都经历过四季,也经历过四季中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

那么,在你的眼中,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呢?
(2)能用你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你心中最美丽的景象吗?(写在学习单上)
(3)请你用一个词来表现这种美景。

(指名说)
二、结合文本,体会散文的特点
读课文,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每一段的结构都是一致的,都围绕着“美”这一主题来进行描写,这是写景散文的一大特点。

三、梳理疑问,聚焦主问题
1.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之美到底美在何处呢?文章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
2.师:下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日本散文家清少纳言的作品《四季之美》,去欣赏和感受作家笔下的那一处亮丽的风景!
第2课时◆课时目标
借助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重难点)
一、复习导入,回顾四季之美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在清少纳言的眼中,四季最美的景色分别在什么时候?(板书: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
2.那么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清少纳言的世界,去欣赏她带给我们的美妙的四季景色吧!
二、品读文本,体会四季之美
(一)出示自学提示: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之美”到底美在何处呢?文章又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
(二)整体感知四季之美。

请你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带给你“画面感”的句子,填写在表格内。

并思考它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预设:画面感描写方法春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染上、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彩云动作、颜色、叠词夏漆黑漆黑、无数的萤
火虫、翩翩飞舞、蒙蒙细雨、闪着朦胧的微光颜色、物体、动作、不同时间秋夕阳斜照、点点归鸦、急急匆匆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比翼而飞、夕阳西沉、风声、虫鸣颜色、物体、神态、样子、声音、动作、由远及近冬遍地、铺满白霜、无雪无霜、熊熊的炭火、捧着火盆、穿过走廊、白灰样子、颜色、动作、对比1.深入品读,体会四季之美。

选取你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四人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预设:
(1)春。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一点儿一点儿:跳动着的,慢慢地。

泛着、染上:一片一片地。

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彩云:颜色的变化带给人一种神秘的感受。

出示视频,观察太阳升起时天空的变化。

①指导朗读。

开始部分节奏要舒缓,读得要轻一些,要读出黎明时的安静。

特别是“一点儿一点儿”要读得慢一些,表现东方天空慢慢变化的过程。

②背诵。

想象画面: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2)夏。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这情景着实迷人。

①想一想你眼中的夏夜的美是怎样的?
②对比读。

明亮的夜——固然美。

漆黑漆黑的暗夜——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暗夜与闪亮的萤光)
蒙蒙细雨的夜晚——一只两只的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

(雨夜与朦胧的微光)
③想象着画面再读。

思考:作者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景色进行描写?
④指导朗读。

想象画面:体会夏夜静谧的氛围,通过轻柔的语气感受夏夜三种不同的景致。

朗读“翩翩飞舞”“闪着朦胧的微光”等词语时,要突出安静的夜晚中的动态变化,让人感受到惊喜。

⑤背诵。

结合关键词:固然、也有、即使……也……
(3)秋。

秋天最美是黄昏。

夕阳斜照西山时……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①感受画面:夕阳斜照——夕阳西沉。

(时间的变化)
点点归鸦——成群结队的大雁。

(画面的变化)
②感受声音:暗夜的寂静无声更突显了风声与虫鸣。

③对比感悟:动——静;画面——声音。

④指导朗读。

前半部分要适当加快节奏,以便体现归鸦和大雁“急急匆匆”“比翼而飞”时的动态画面;最后一句宜舒缓,让人感受到风声、虫鸣背后的安静以及秋天景致的辽阔高远。

⑤背诵。

结合具体景物想象画面:出示夕阳斜照、点点归鸦、成群结队的大雁、夕阳西沉等景物图片。

(4)冬。

冬天最美是早晨。

落雪的早晨当然美……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

①你喜欢冬天吗?生活中的冬景是什么样子的呢?
②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在寒风凛冽的早晨,坐在暖和的炭火边,手捧一杯热茶的感受。

(相机采访,创设情境)
③想象画面:在动与静、冷与热、凛冽与闲逸中感受和谐之美!
④指导朗读:结合冬天早晨的闲适,朗读时可用舒缓的语调,读出寒冷的冬天手捧炭火穿过走廊时的闲情逸致。

⑤背诵。

落雪——铺满白霜——无雪无霜——熊熊炭火——手捧火盆——寒气渐退——变成白灰
2.学习表达,感悟四季之美。

(1)观察学习单中的表格,发现:
利用对多彩的天空、云朵;满天的萤火虫;点点归鸦、成群结队的大雁;铺满白霜的早晨、熊熊的炭火等情景的描写,引导学生想象静态的画面,感受平面的美。

利用动作变化、颜色变化、时间变化、形态变化等,引导学生想象动态画面,感受立体的美。

(2)观察学习单中的表格,再发现:
对于生活中的景物要进行细致观察。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合理地使用连续动词等进行表达。

借景抒情感受“趣”:翩翩飞舞的萤火虫、急急匆匆的点点归鸦、比翼而飞的大雁等等,这些景物都是十分有趣的,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幽默感。

三、学以致用,仿写四季之美
1.拿出学习单上的景物片段描写,引导学生从选材上进行优化。

想象其在静止或变化时的画面。

2.再对其颜色、动作、声音、形状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描述,表现其动态美。

3.表达内心的独特感受,抒发情感。

4.修改自己的片段描写。

[教学板书]
22四季之美
时间具体事物特点动态春天最美是黎明。

天空、红晕、彩云泛着、
染上、飘着柔和之美、视觉夏天最美是夜晚。

月夜、暗夜、雨夜、萤火虫翩翩飞舞、朦胧宁静之美秋天最美是黄昏。

夕阳斜照、点点归鸦、大雁、风声、虫鸣急急匆匆、比翼而飞、心旷神怡温馨之美、听觉冬天最美是早晨。

白霜、炭火、白灰闲逸、扫兴和谐之美
[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识字能力。

本文中汉字的间架结构、字音字形等,我通过引导学生自学、互学等方式来解决。

词语理解方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引导他们掌握预习方法。

教学中,学生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但理解一篇日本作者的散文意境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感情朗读、延伸联想等策略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四季之美。

此外,我还努力引导学生揣摩写作方法,积累优美词句,从中习得语言表达的规律。

如,词语的准确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对比、衬托手法的使用,从中获得写景类文章的语言表达规律,为学生今后的习作打好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