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鄂教版语文三下《古诗诵读:江畔独步寻花》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春鄂教版语文三下《古诗诵读:江畔独步寻花》公开课教案
古诗诵读《江畔独步寻花》
前川二小鲁台校区杨明清
江畔独步寻花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古诗。

2.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一组绝句诗,共七首。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其中的一首诗吗?(生答)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另外一首。

板书课题:江畔独步寻花
二、走进古诗
1.简介作者。

(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

2.学生初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初读《江畔独步寻花》
1.学生各自试着朗读《江畔独步寻花》。

2.听录音带,划出节奏,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品读《江畔独步寻花》
1.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

2.同桌或小组间互相说一说诗意。

3.全班交流:
(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春光把人熏得又懒又困,我倚仗着暖洋洋的春风在游春。

(2)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桃花一丛一丛地盛开着,仿佛是没有主人,你究竟是喜爱深红色的桃花还是那浅红色的桃花呢?
五、感悟春光美
1.学习了这首诗后,你有什么感想?
2.把这美丽的春景图画一画。

附送:
2019春鄂教版语文三下《古诗诵读:牧童》word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的意思。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牧童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童年趣事分享导入(童年故事汇)
同学们说一些关于自己的童年故事
教师总结:童年是首动听的歌,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童年更是一首诗
(板书课题:牧童)
大家看一看课本,这首诗是哪位是人写的?(出示吕岩的相关资料)
二、初读课文。

1、大声的自由朗读。

请学同学朗读
2、强调读诗要注意韵律、节奏。

要学生画出节奏
在黑板上展示正确的节奏,再次朗读。

(再次大声朗读)
3、教师作朗读示范。

(要求:请同学们闭上双眼,静静地听老师朗读,并说说你从朗读中看了怎样的画面)
三、理解课文
(1)当有同学说到广阔的草原时,ppt出示“草铺横野六七里”的诗句,题问从哪里看出草原的广阔。

(找准诗眼)
(2)六七里真的只有六七里吗?(六七里是虚指,强调草原的广阔)
(3)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牧童会做些什么呢?(引出下一句)
牧童的笛声课调皮了,大家把“笛弄晚风三四声”再读一读,哪个字最能体现着风的调皮。

(“弄”字)
三四(虚指笛声时断时续),说到虚指,还有那一句是和这一句也是同样的
出示两句诗,体会两个虚指的词(两次互换位置)
(4)总结前两句诗的学习方法
(5)自己分析下面两句诗,说一说你的理解
(6)重点解读卧,为什么用“卧”
(7)诗人正在经历着战争、诗人笔下的牧童啊蓑衣也没有脱,就卧在广阔的草原上,这说明什么?总结本首诗的中心思想(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8)、再读一遍这首诗,要读出牧童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作业:
背诵这首,收集我们学过的有关牧童的诗
四、板书设计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5 页共5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