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实验学校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岭市实验学校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科学试卷
1.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共8页,有4大题,33小题。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Fe-56 Na-23 N-14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试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
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九峰公园的“水上行走球”游乐项目备受人们喜爱。
游戏者被关进一个大塑料球中,内
充有3m3左右的空气,可以漂浮在水中玩耍,但在球内时间不能太长。
下列选项中,影
响游戏者呆在球内时间长短的关键因素是
A.球内氧气含量B.球内氮气含量
C.人体的含水量D.球内的明暗程度
答案:A
2、下列选项中,有关科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对应正确的是
A.汤姆生---原子核式结构B.奥斯特---电磁感应现象
C.法拉第---电流产生磁场D.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答案:D
3、下列图示不属于模型的是
A.B.C.D.
答案:D
4、如图所示,是有关家庭用电中的几个实例,其中,对图中实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测电笔的使用方法是错误的
B.乙图中电路的接法是正确的
C.丙图中有关家庭用电中电路的连接是错误的
D.丁图中用湿手接触台灯的做法是正确的
答案:A
5、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毫克/升):硒:0.013;锌:0.002;钠:18.4;
钙:4.69。
这里的硒、锌、钠、钙是指
A. 原子
B. 元素
C. 单质
D. 分子
答案:B
6、用“”“”和“”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结构模型,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甲、丁互为同位素
B.乙、丁为同一种元素
C.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D.甲、丙为同一种原子
答案:B
7、下列物质燃烧时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光,生成大量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白光,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B
8、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混合物的是
A
.含
碳12%的碳酸钠 B.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
C.冰和水的混合物
D.含铁元素70%的氧化铁
答案:A
9、为判断一段导线中是否有直流电流通过,手边若有下列几组器材,其中最为方便可用
的是
A.小灯泡及导线B.铁棒及细棉线
C.带电的小纸球及细棉线D.被磁化的缝衣针及细棉线
答案:D
10、科学中部分概念相互间存在如下3种关系。
下列对概念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B.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C.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D.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
答案:C
11、某课外小组取某种“红色”水,加入适量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污水变纯净水”的趣
味实验。
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新型材料,在可见光下能促使有色物质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据此推测,纳米二氧化钛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是
A.吸附剂B.催化剂C.消毒剂D.絮凝剂
答案:B
12、要学好科学,必须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以及相关原理。
下列有关概念、原理的说法正
确的是
A、木材着火可以用水浇灭,是因为水汽化吸热使得木材的着火点降低了
B、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C、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现象不明显可能是排水法收集结束时瓶内有水残留
D、选择保险丝时,应使电路中正常工作的电流等于或稍小于保险丝的额定电流
答案:B
13、如图所示是通过白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
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B.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
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
D.瓶底的细沙起隔热作用
答案:D
14、如图所示,盛水烧杯放置在电磁铁的A端上,烧杯中水面上漂浮着一个空心铁球。
当
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发生改变时,烧杯中的空心铁球会上下浮动。
现闭合开关S后,将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
针对这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铁A端为S极,烧杯中水面上升
B.电磁铁A端为S极,烧杯中水面下降
C.电磁铁A端为N极,烧杯中水面上升
D.电磁铁A端为N极,烧杯中水面下降
答案:A
15、图甲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
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
图乙、图丙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C.p=0.79p0,p′=p0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比木炭低
D.由图丙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B
16、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铁块P,其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块条形磁铁Q,P
和Q均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P和Q的重力分别为G和3G,若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为2G,则下列说法正确
A.P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为G
B.P对Q的吸引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为G
C.P对Q的吸引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大小分别为G和2G
D.弹簧测力计对P的拉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为2G
答案:C
的是
17、科学解题时经常使用守恒原理。
下列守恒原理的使用正确
..
A.葡萄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元素守恒推出: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根据原子守恒推出: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
为2∶1
C.100毫升30%浓盐酸用100毫升水稀释,根据溶质守恒推出: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5%D.18 克碳与32克氧气反应,根据质量守恒推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0克
答案:B
18、已知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
量分数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19、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g,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g,若以硫原子的质量的
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钙
氧 硅 硫 铝 铁 钠 钾 其它金属 A .32m/(3n -2m) B .16m/(2m +3n) C .16m/(3n -2m) D .(3n -2m)/16m 答案:C
20、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以上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的值为44
B .W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W 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1
答案:D
试 卷 Ⅱ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2分,共38分)
21、据报道:一颗陨石在俄罗斯中部乌拉尔山区的车里雅宾斯克市坠落,陨石进入大气层
时速度达到了40倍音速,而落地前的飞行速度减小到了30公里/时。
由此引发的“陨石雨”导致超过1200名当地居民受伤。
右图为陨石样品中,各种元素含量的比例图。
(1
(填“基本相似”或“完全不同”)
(2)陨石碎块中含有铁单质,写出它与大气层剧烈摩擦,燃
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 ▲ 。
(3)此样品中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 ▲ 。
A .碳酸钙
B .硫酸钾
C .二氧化硅
D .氧化镁
答案:1)基本相似;(2)3Fe+2O 2=Fe 3O 4(条件:点燃);(3)BCD ;
22、食盐(氯化钠)和工业用盐(主要成分为亚硝酸钠,化学式NaNO 2)都有咸味,但亚
硝酸钠是一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有剧毒。
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价;
(2)比较食盐和亚硝酸钠的化学式,可推断亚硝酸钠组成成分中的
▲ 是有剧毒
的。
(用化学符号表示)
(3)人们常用NH4Cl溶液处理NaNO2溶液,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
该反应分两
步进行,第一步:NaNO2+NH4Cl═NH4NO2+ 第二步:NH4NO2N2↑+2H2O ②第一步反应中的化学式是▲。
②第二步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反应。
答案:1)+3;(2)NO2-;(3)①NaCl;②分解;
23、被称为“鱼米之乡”的浙江,多雨水,许多公路沿线有泥石流沟,若泥石流爆发时汽车
恰好经过,后果将不堪设想。
小张为此设计了一个报警装置,如图所示。
(1)请你代替小张将它的工作过程补充完整:
当泥石流冲垮阻挡墙时(墙上有导线,会随墙垮而
断开),使电磁铁电路▲,电铃发出警示声,
警告过路车辆注意。
(2)小李认为山中由于泥石流、暴风雨等产生的巨大
声响,会听不见电铃声。
请你提出可行的改进办法:▲。
答案:1)断开,电磁铁无磁性,铁块掉下,使电铃电路接通;(2)并联警示灯;24、科学课上老师表演了一个小魔术——“无中生有”:相同条件下,向A、B两个体积
相
同的集气瓶中分别充满无色的硫化氢(H2S)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
如图所示,抽开毛玻
璃片,瓶口对紧,颠倒几次,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
一会儿,观察到两瓶内壁附着淡黄色固体颗粒。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硫原子,上述
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
(3)已知:相同条件下,相等体积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
反应完毕,瓶中剩余
的气体为▲。
答案:(1)2H 2S + SO 2 = 3S+ 2H 2O;(2)H2S与SO2反应
后生成固态的硫和液态的水,使瓶内的压强
小于瓶外的大气压;(3)SO 2;
25、如图所示,是演示巨磁电阻(GMR)特性的原理示意图。
开关S1、S2闭合时,向左
稍微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指示灯的亮度明显变亮。
(1)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磁铁周围的磁场▲(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2)指示灯的亮度明显变亮,表明电路中GMR的阻值显著▲(选填“增大”
或
“减小”)。
答案:(1)增强;(2)减小;
26、如图,吸滤瓶中有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相混前调好天平,静止后,灯光经平面
镜反射后,射到天花板的A点(做好标记)。
(1)药液混合后,反射光线将会射到天花板的▲点(选填A、B或C);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科学研究中常常会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微小放大法”、“类比法”等研究方法,本实验主要运用了上述方法中的▲法。
答案:(1)B;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气球变大,浮力增大,天平向右倾,所以光斑右移;
(2)微小放大法;
27、有一系列有机化合物按以下顺序排列:CH4O、C2H6O、C3H8O……,称为醇,则碳原
子
数为6的醇(己醇)的化学式为 ▲ ;在该系列有机物里,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 分数的最大值最接近于 ▲ 。
(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C 6H 14O ; 85.7%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28、在两个相同的茶杯里分别注入同体积的凉开水,一只杯子里加一小匙蜂蜜(主要成分是
果糖),另一杯子里加一小匙白醋(溶质是醋酸),立即..
尝两只杯子里的水,发现放蜂
蜜的杯子里的水基本不甜,放白醋的杯子里的水很酸。
(1)已知醋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蜂蜜中的果糖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小,这说明相对
分子质量越小的物质,其分子运动速度就 ▲ 。
(2)如图所示的玻璃管两端甲、乙两处分别放着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若浓氨
水挥发出的氨分子(NH 3)和浓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分子接触时会产生大
量的白烟(成分为氯化铵),则白烟较多之处应是 ▲ 处(选填A 、B 、C )。
答案:(1)大; (2)C ;
29、风是一种潜力很大的新能。
目前地球上每年燃烧煤所获得的能量,只有风力在一年内
所提供能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国内外都很重视利用风力发电。
某校科技小组结合所学知识,对“风力发电”展开探究。
(1)科技小组探究“风力发电”,应选取下列相应的哪套装置 ▲ ?
甲
(2)要让磁场产生电流,必须的操作是▲;
A. 实验时,开关要闭合,接通电路
B. 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
C. 整个电路都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D 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必须要快
E. 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3)科技小组的同学猜想: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磁场的强弱和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
为了探究感应电流大小与磁场强弱的关系,他们逐渐增大磁场强度,但得到
的感应电流变化不定,没有规律;原因是▲。
答案:(1)B;(2)A、E;
(3)没有控制导体运动速度和方向不变;
30、气体的密度容易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
为了测量常温常压下
氧气的密度,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检查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步骤二:往烧瓶中装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末,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并将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测出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m1克。
步骤三:取一个集气瓶,用记号笔在适当位置做标记,将水注入集气瓶到标记处,用量筒测出这些水的体积为V0毫升。
再将集气瓶灌满水倒扣在水槽中等待
收集。
步骤四:打开活塞,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同时开始收集气体。
调节集气瓶在水中的上下位置,当集气瓶内、外的液面相平且刚好达到标记处时(如图),暂
停反应。
步骤五:重复步骤四,再收集9瓶气体。
步骤六:称出反应后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m2克。
(1)小明通过该实验,测得氧气的密度是▲克/毫升。
(2)步骤四中,控制集气瓶内、外液面保持相平的目的是▲。
(3)如果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良,将对测得的密度有何影响?说明理由:▲。
答案:(1)(m1—m2)/10V0;
(2)使集气瓶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保持相等,以收集到常压下的氧气(答出“保持集气瓶内外气压相等”即可);
(3)偏大。
收集一定体积氧气,由于部分氧气泄漏导致消耗的过氧化氢质量增加,使测得氧气的质量偏大(其它合理表达也可)
四、解答题(本大题有3小题,31题8分,32题8分,33题10分,共26分)
31、小明利用实验室的电磁继电器、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电阻R1、滑动变阻器R2、发热电阻
丝R0设计了一个恒温箱控制电路。
如图甲所示,恒温箱加热器的电电压为220V,发热电热丝R0和电阻R1处于恒温箱内,图乙是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
电磁继电器所在的控制电路的电电压U=6V,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阻可不计,通过实验测得当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流达到25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题意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在升温的过程中,电阻R1两端的电压会▲(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
(3)如果要使恒温箱内保持的温度升高,合理的操作方法是▲;
(4)当滑动变阻器R2接人电路中的电阻为200Ω时,接通电路,加热
发热电热丝使恒
温箱的温度升高到大约▲℃并保持不变。
答案:31、(1)如图;
(2)变大;
(3)将R2的滑片向左移动;
(4)40;
32、“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上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
许多人炒菜时,
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醋中的乙酸(CH3COOH)与料酒中的乙醇生成乙
酸乙酯。
乙酸乙脂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液体,其密度为0.90g/cm3,难溶于水,可与油类互溶。
回答下列问题:
(1)乙酸(CH3COOH)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含有乙酸乙脂的物品应远离火。
若乙酸乙脂燃烧,▲用水灭火。
(填“能”
或“不能”)
(3)乙酸乙脂可与油类互溶,这种性质属于▲性质。
(4)将44克乙酸乙酯完全燃烧,生成88克CO2和36克H2O(无其他产物)。
已知乙
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则乙酸乙酯的化学式为▲。
答案:(1)618;(2)不能;(3)物理;(4)C4H8O2;
3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图。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A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可分别选用▲作为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3)为了测定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0克样品,把100克稀盐酸分5
次加入,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表格中为▲克;
(4)第4次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提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样品中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答案:(1)2ClO3=2Cl+3O2↑(条件:二氧化锰,加热)……………(2分)(2)B与C ……………………………………………………(2分)
(3)4;………………………………………………………(1分)
(4)解:由题给数据知,碳酸钙的质量:16克,
设生成CO2的质量为
CaCO3+2HCl== CaCl2+2H2O+ CO2↑…………………(1分)
100 44
16克
=7. 04克……………………………………(2分)第4次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16+80-7.04)克=88.96克……(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