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机械运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不合理的数据是:18.805cm ; (3)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 (4)该物体的长度应该是: 18.82cm 。
分析:刻度尺测量时,能够精确到分度值,也就是数据 的倒数第二位,从上面的6个数据可以看出,倒数第二位 的单位是1mm;
返回
例题解析
例7 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有许多镜头是孙悟空驾 雾,翻山越岭.如果你是导演,如何实现上述逼真的效果?
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时间图像。你从该图
中可获得哪些信息?
(1)
。
(2)
。
(3)
。
例5.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半程的平均速 度为12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16 m/s,求全程中的平均 速度是多少?
解:设前、后各半程的路程为S1,时间分别为t1、t2,速 度分别为v1、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解析
答案
例题解析
【解析】: 让扮演孙悟空的演员做好腾云驾雾的动作,使后面的
布景(山川)快速向下移动,这样以山川为参照物,孙悟 空会腾空而起,给观众以逼真的视觉效果。
例8. 一列火车长 200m,以 36km/h的速 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火车从上桥到 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解: 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通过的路程
第
一
章
机械运动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米(m) 刻度尺 秒(s) 停表 物体位置的变化 被选择标准的物体(假定不动) 任意的(本身不能选) 参照物不同,运动可能不同
2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速度(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米每秒(m/s) 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快慢变化的运动
3
识记巩固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米,符号 m。测量工具是 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①看: 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②放:正放、紧贴;③读:正看、估读;④记:数值+单位。
滚轮法
3、测纸张厚度,细丝直径
累积法
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硬币直径时,下 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D 】
A. 0
1
2
3 cm
C.
D.
2 cm
2 cm
2 cm
B.
1
1
1
0
0
0
课堂检测 自我评价
0
1
2
3
4 (m)
该物体的长度为_3_._2_5_m___, 准确值为__3_.2__m___,
估计值为__0_.0_5_m___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3.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 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 为 1mm ,所测铅笔的长度
为5.18cm 。
4.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
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 ;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
s=1600m+200m=1800m=1.8km
火车的速度是 v = 36 km/h
t=
s v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8km 36km/h
= 0.05h
答:火车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为0.05h。
长度测量的特
殊方法
1、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2、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
线长,测较长的曲线例如运动场的跑道
2.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秒,符号 s 。常用单位:小时(h), 分钟(min);1h= 60 min= 3600 s。
测量工具是秒表(停表)。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 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是错误 误差可以 减小 ,但不可 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精密仪器;②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 ③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
例3、看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
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例4.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
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
识记巩固
4.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时,被 选作标准 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不能选 研究对象本身 作为参照物。
5.机械运动:我们把物体 位置的改变 叫做机械运动。 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则该物体是运动 的; 物体的位置不变,则该物体是 静止的。
6.运动描述的相对性: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 参照物 而言的。所以说运动是 绝对 的,静止是 相对 的。 物体相对静止的条件: 速度大小 和 速度方向 都相同。
1.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 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 建筑物也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向北运动。这 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C) A.只有甲车 B. 只有乙车 C. 只有丙车 D. 甲车、 丙车
2.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 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 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
每分钟能飞行5km ;则速度大小(C )
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
5.甲、乙、丙三人分别乘坐直升机.甲看见地面楼房匀 速下降,乙看见甲静止不动 ,丙看见乙匀速上升.这三架 直升机各做何种运动?
典型示例
例1.如图所示的物体A的长度 是 1.90 cm , 刻 度 尺 的 分 度 值 是 1mm 。
例2.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 运动
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以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识记巩固
10.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运动轨迹是 直线,并且速度 大小 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s-t图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由v-t图可知 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识记巩固
11.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在一段时或间( 一)段路程 的运动快慢。公式: v=s/。t 12.平均速度的测量实验原理: v=s/t 。测量仪器: 刻度和尺 等停,表分别用来测量 和 路程。 时间
v s s 1 s 12 s 1 2 (v 1 v 2 ) 2 (1m 2 /s 1m 6 /s) 1.7 m 3/s t t1 t2 s 1 s 1 v 1 v 2 1m 2 /s 1m 6 /s v 1v 2
答: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3.7m/s。
例6:有6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 长度,他们的数据记录如下:L1=18.81cm, L2=18.61cm,L3=18.82cm,L4=18.80cm, L5=18.805cm,L6=18.80cm。 那么(1) 错误的数据是: 18.61cm;
分析:刻度尺测量时,能够精确到分度值,也就是数据 的倒数第二位,从上面的6个数据可以看出,倒数第二位 的单位是1mm;
返回
例题解析
例7 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有许多镜头是孙悟空驾 雾,翻山越岭.如果你是导演,如何实现上述逼真的效果?
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时间图像。你从该图
中可获得哪些信息?
(1)
。
(2)
。
(3)
。
例5.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半程的平均速 度为12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16 m/s,求全程中的平均 速度是多少?
解:设前、后各半程的路程为S1,时间分别为t1、t2,速 度分别为v1、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解析
答案
例题解析
【解析】: 让扮演孙悟空的演员做好腾云驾雾的动作,使后面的
布景(山川)快速向下移动,这样以山川为参照物,孙悟 空会腾空而起,给观众以逼真的视觉效果。
例8. 一列火车长 200m,以 36km/h的速 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火车从上桥到 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解: 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通过的路程
第
一
章
机械运动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米(m) 刻度尺 秒(s) 停表 物体位置的变化 被选择标准的物体(假定不动) 任意的(本身不能选) 参照物不同,运动可能不同
2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速度(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米每秒(m/s) 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快慢变化的运动
3
识记巩固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米,符号 m。测量工具是 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①看: 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②放:正放、紧贴;③读:正看、估读;④记:数值+单位。
滚轮法
3、测纸张厚度,细丝直径
累积法
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硬币直径时,下 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D 】
A. 0
1
2
3 cm
C.
D.
2 cm
2 cm
2 cm
B.
1
1
1
0
0
0
课堂检测 自我评价
0
1
2
3
4 (m)
该物体的长度为_3_._2_5_m___, 准确值为__3_.2__m___,
估计值为__0_.0_5_m___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3.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 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 为 1mm ,所测铅笔的长度
为5.18cm 。
4.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
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 ;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
s=1600m+200m=1800m=1.8km
火车的速度是 v = 36 km/h
t=
s v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8km 36km/h
= 0.05h
答:火车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为0.05h。
长度测量的特
殊方法
1、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2、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
线长,测较长的曲线例如运动场的跑道
2.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秒,符号 s 。常用单位:小时(h), 分钟(min);1h= 60 min= 3600 s。
测量工具是秒表(停表)。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 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是错误 误差可以 减小 ,但不可 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精密仪器;②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 ③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
例3、看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
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例4.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
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
识记巩固
4.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时,被 选作标准 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不能选 研究对象本身 作为参照物。
5.机械运动:我们把物体 位置的改变 叫做机械运动。 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则该物体是运动 的; 物体的位置不变,则该物体是 静止的。
6.运动描述的相对性: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 参照物 而言的。所以说运动是 绝对 的,静止是 相对 的。 物体相对静止的条件: 速度大小 和 速度方向 都相同。
1.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 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 建筑物也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向北运动。这 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C) A.只有甲车 B. 只有乙车 C. 只有丙车 D. 甲车、 丙车
2.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 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 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
每分钟能飞行5km ;则速度大小(C )
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
5.甲、乙、丙三人分别乘坐直升机.甲看见地面楼房匀 速下降,乙看见甲静止不动 ,丙看见乙匀速上升.这三架 直升机各做何种运动?
典型示例
例1.如图所示的物体A的长度 是 1.90 cm , 刻 度 尺 的 分 度 值 是 1mm 。
例2.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 运动
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以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识记巩固
10.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运动轨迹是 直线,并且速度 大小 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s-t图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由v-t图可知 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识记巩固
11.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在一段时或间( 一)段路程 的运动快慢。公式: v=s/。t 12.平均速度的测量实验原理: v=s/t 。测量仪器: 刻度和尺 等停,表分别用来测量 和 路程。 时间
v s s 1 s 12 s 1 2 (v 1 v 2 ) 2 (1m 2 /s 1m 6 /s) 1.7 m 3/s t t1 t2 s 1 s 1 v 1 v 2 1m 2 /s 1m 6 /s v 1v 2
答: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3.7m/s。
例6:有6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 长度,他们的数据记录如下:L1=18.81cm, L2=18.61cm,L3=18.82cm,L4=18.80cm, L5=18.805cm,L6=18.80cm。 那么(1) 错误的数据是: 18.6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