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卷(含答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新政”期间,罗斯福谈到:“我们将采取经过慎重考虑的、保守性的措施,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工资收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为此,美国政府颁布了()
A.《社会保障法》B.《全国工业复兴法》
C.《农业调整法》D.《紧急银行法令》
2.下列图片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中的重大战役,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④②①③D.②④①③
3.历史概念图是一种空间网络结构图,可以把隐性知识显性化,也可以把碎片知识系统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概念支架图如下,图中括号处应该是
A.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B.发表《开罗宣言》
C.发表《波茨坦公告》
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4.“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增长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显示了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
A.爆发原因B.突出特征C.严重后果D.重大影响
5.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这说明罗斯福
A.对工业进行了调整
B.逐步走向了独裁
C.要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D.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6.下图所示内容为某次战争前的情报。情报中的“此举”是为了
A.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B.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
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D.彻底消灭法西斯主义
7.“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药方是()
A.国家干预经济
B.建立法西斯专政
C.兴建公共工程
D.实行计划经济
8.某班同学围绕“20世纪三四十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讨论,提出了下列看法,你认为最主要的是
A.英、法操纵国联,美国拒绝参加
B.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结盟,四处侵略
C.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D.苏联实施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9.下表中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历史史实历史解释
A《慕尼黑协定》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B《联合国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C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
A.A B.B C.C D.D
10.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给人类留下了哪些历史启迪?()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②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④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
A.②④B.①③④
C.①②D.①②③④
11.牛津大学教授以赛亚曾说道:“罗斯福先生的典范促使全世界各地的自由民主事业得到加强。”由此可知,罗斯福新政
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B.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C.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D.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模式12.国际会议,主要是指数国以上的代表为解决互相关心的国际问题、协调彼此利益,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寻求或采取共同行动(如通过决议、达成协议、签订条约等)而举行的多边集会。如下国际会议中,为协调军事行动争取战争胜利而召开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万隆会议
13.爆发范围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突出特点,出现了亚洲、欧洲西线、北非、欧洲东线及太平洋等主要战场。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是()
A.德军突袭苏联
B.日军偷袭美海军基地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美、英盟军成功登陆诺曼底
14.“不论是从战争史还是二战以后的世界历史看,它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首次宣布正义国家将结成同盟,不仅是为了保护国家免于外来侵略,而且是为了世界一切人的人权免于强权的蹂躏。”上述引文最有可能出自于
A.《共产党宣言》
B.《开罗宣言》
C.《凡尔赛和约》
D.《联合国家宣言》
15.斯大林号召人民抗击法西斯,他说:“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下列战役中,体现这一号召精神的战役是
①莫斯科战役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
③诺曼底登陆战役
④攻克柏林的战役
A.①②B.②③④
C.③④D.①②④
16.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举行战时第二次最高级会议。该会议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B.发表《开罗宣言》,规定被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
C.实际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推动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
D.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17.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活动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许诺,要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材料中的“计划经济的方法”是指()
A.优先发展农业生产B.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充分利用市场调节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指导
18.近年来,中美摩擦一直不断,美国狼子野心与上世纪初的行为如出一辙。上世纪 20 年代,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倡议召开了()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9.“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3万辆拖拉机99%的耕地靠畜力、人力完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苏联
A.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C.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
20.罗斯福在《“释”新政》中说:“代表着各种人口和利益的美国经济生活,可以通过华盛顿政府英明公开而适中的全国性领导,达到和谐之境……不同时让劳工享受更多合法的繁荣成果,资本也不能达到真正的繁荣。”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
A.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B.抑制资产阶级,建立福利国家
C.从根本上改变工人的处境D.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
21.1933年,德国先后退出世界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德国重新实行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德国这一系列举动
A.得到了其他法西斯国家的支持B.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和否定
C.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D.标志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2.“罗斯福无意发动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A.是资本主义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
B.继续坚持白由放任政策
C.放松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2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各国采取不同的措施,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希特勒建立纳粹政权。这一时期,应对危机的措施与德国最为类似的一个国家是()
A.意大利B.日本C.苏联D.法国
24.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A.封建专制主义
B.法西斯主义
C.世界经济危机
D.黑人奴隶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