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_自考笔记+自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1.1.西昆体答案
1.2.宋初“三诗”体
2.1.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2.2.王荆公体
3.1.东坡体
4.1.“山谷体”
4.2.“简斋体”
7.1.城斋体
9.1.永嘉四灵
9.2.江湖诗派
9.3.“别材”、“别趣”、“兴趣”
说的含意
答案
1.1.西昆体答案:西昆体由杨亿所编
之《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并名于世。

集中收录了17位诗人的250首诗。

这些诗人都是在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与奉命编纂《历代君臣事迹》的翰林学士杨亿一起人秘阁编书的同仁。

其中有些如刘筠、钱惟演等又都是当时的著名诗人,于是彼此之间就屡有诗歌唱酬。

至大中样符元年(1008年),杨亿将他们的酬唱之作编成一集,取名《西昆酬唱集》,并成为宋初文坛上一个声势盛的文学流派。

1.2.宋初“三诗”体。

答案:宋末方
回在《送罗秀可诗序》中说:“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

”所说之白体、昆体、晚唐体,即为“三诗”体。

1.1.为什么说柳开是宋代古文运动的
先驱?
1.2.王禹倡与宋初“三体”诗1.3.为什么说扬亿是西昆体的代表诗
人?
2.1.欧阳修为什么能成为北宋诗文革
新运动的领袖?
2.2.试析梅尧臣在开拓宋诗题材方面
的贡献。

2.3.简述王安石的文论主张。

3.1.简述苏拭的人格。

3.2.苏拭诗歌的分期。

3.2.试述苏拭诗歌的题材内容。

4.1.何谓“点铁成金”和“夺胎换
骨”?
4.2.简述陈与义前后期诗歌的不同。

5.1.筒述《珠玉集》的艺术特色答案:
5.2.柳永在宋词发展过程中起了什么
作用?
5.3.周邦彦词的“集大成”体现在哪
些方面?
5.4.李清照的“易安体”有什么艺术
特色?
6.2.简述辛词中抒写爱国情怀的英雄
词的特点。

6.3.筒述辛弃疾泳春词和艳情词的特
点。

7.1.简述朱嘉的文学创作和文学主
张。

8.1。

简述吴文英《梦窗词》的题材内
容的大体分类和艺术特色。

8.2.简述周密《草窗词》的特点。

8.3.简述王沂孙《碧山乐府》的特点。

8.4.筒述张炎词作的意义。

9.1.简述四灵诗歌的艺术特点。

9.2.筒述《后村词》的特色。

9.3.严羽“妙悟”的合义。

答案
1.1.为什么说柳开是宋代古文运动的
先驱?答案:宋初在理论上首先提出
复古主张的,是柳开。

他说自己“将
开古圣贤之道于当时也”,是自觉地
要求恢复韩愈、柳宗元的古文传统
的第一人;也是他首先起来反对五
代体,宣扬文、道合一的。

他特别
强调了道对于文的决定意义,认为
文是明道的工具,应该为现实政治
文化服务,重视文章传道化民的社
会功利价值。

他的古文理论在一定
的程度上打击了宋初的浮靡文风,
在鼓吹复古、倡导质朴文风方面,
柳开有开创之功。

1.1.王禹僧在促进宋初文风、诗风改
变中所起的作用。

2.1.试述欧阳修对诗文革新的贡献
2.2。

王安石早期诗歌和晚期诗歌的风
格有什么不同?
3.1.试述苏拭散文的成就和各体散文
的特点。

3.2.试述苏拭散文的艺术特色。

3.3.简述苏拭诗歌的艺术特色。

3.4.试论苏拭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
重要地位和贡献。

4.1.论述黄庭坚“山谷体”诗的艺术
特点。

4.2.如何看待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
图》与“活法”说?
5.1.试论欧阳修词的风格。

5.2.试述秦观词的艺术特色与婉约派
词风。

5.3.试析县铁道婉约词的特色
5.4.试述贺铸词的题材和风格。

6.1.论述辛弃疾词在词体的解放和词
境的开拓方面的贡献。

6.2.试述“稼轩体”的风格特色。

7.1.试论陆游诗的爱国精神。

7.2.试析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

7.3.试论扬万里的“诫斋体”及其
“活法”诗。

8.1.论述姜夔白石词的格调和意境。

8.2.试述白石词的风格及艺术特征。

9.1.试析刘克庄的诗歌创作。

9.2.试论文天祥及其后期诗。

答案
1.1.王禹僧在促进宋初文风、诗风改
变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在初唐文
坛,王禹偶是个信奉儒家政治理想
的文学家,他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
疾苦,不满意于五代以来“秉笔多
艳冶”的颓靡文风,认为“诗文不
竞”而必须要“革弊复古”(《送孙
何序》),所以他极力地倡导古文。

王禹倡的散文可以说是各体兼擅,
有古文,有赋,也有骈文。

然而他
极力倡导古文,身体力行地写作古
文。

王禹倡的复古主张,以儒家的
六经为旗帜,与柳开一样取法韩、
柳,他继承了韩、柳文以“明道”
的主张,却又不围于“明道”,所以他的文章中有许多现实政治内容;在以明白晓畅的文章反映社会现实方面,他发扬了韩愈古文“文从字顺各识职”的主张,写了许多简淡平易的作品,以明白易懂为原则。

如他的古文名篇《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从黄岗之地用竹瓦建屋写起,徐徐道来;中间写登楼远眺历写居楼中之六宜,最后以“四年之间,奔走无暇,不知明年又在何处”几句,恰到好处地写出了情景情趣情怀和氛围,备受称颂。

王禹促的散文理论,以“传道而明心”(《答张扶书》)为其重写点。

他主张“文”,应该明“道”,即阐明道,传播道;
但是文,也必须“明心”,亦即在文章中表明自己的政治见解的同时,要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也就是应该做到言理叙事与主观抒情相结合:既要文道合一,也要文心合一,而偏重于文,不像柳开那样偏向于伦理纲常。

而王禹侵在推重韩愈的时候,又弃其奇险取其平易,而“文从字顺”,重在“句之易道,义之易晓”。

在宋代,王禹侣是最早提倡继承杜甫、白居易创作精神的优秀诗人,他以关心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创作,以平淡清远的风格,反对了宋初诗坛上的浮靡作风,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散文创作理论上,他亦以“传道而明心”的重要主张,对后世的散文写作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2.1.试述欧阳修对诗文革新的贡献。

答案:欧阳修博学多才,诗文创作成就卓著,学术著作也多名于世。

在北宋中叶,他所倡导的诗文革新,方向明确,是针对五代以来的浮靡文风和宋初的西昆体。

欧阳修的诗文革新理论相承韩愈,与柳开、穆修小同而大异。

柳、穆二人的复古主义虽然也论道谈文,但是他们重道轻文,甚至把文学看成是道统的附庸。

而在道与文的关系上,欧阳修则和韩愈一样,也重视道对文的重要作用,认为道是内容,文是形式,两者的关系如同金玉和金玉所发出来的光彩。

但是欧阳修在文与道的关系上又有他自己的独到见解。

他认为儒家之道是与现实紧密
相关的,而文与道是同样重要的,
也就是说,欧阳修认为文学作品的
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是同样重要
的,这样一来,文的地位在欧阳修
这里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如果说柳
开、穆修等人以韩愈相号召进行复
古,主要是强调了道统的重要,而
欧阳修则是继承了韩愈的文学传
统。

欧阳修虽然自幼就喜读韩、柳
古文,并以韩柳的古文为自己的写
作典范,但是,欧阳修主要是取法
韩愈古文中“文从字顺”的一面,
而据弃了韩、柳文中艰涩奇险的一
面。

可以说,欧阳修既在理论上矫
正了柳开、穆修等人的偏颇,也不
取韩愈、柳宗元的艰涩奇险,并在
纠正昆体偶丽之文的流弊的同时,
实践了他自己的创作主张:“其道易
知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创作
了大量平易浅近生动晓畅地反映社
会现实的古文,成就了平易流畅中
又富于曲折变化、浅近自然中又韵
味售永的文章风格,开创了北宋一
代文风。

所以欧阳修可以和“文起
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愈
前后媲美,这是欧阳修对宋代文学
的贡献。

1.1.宋初作家中祟尚韩愈、柳宗元的
有(ABD)。

A.柳开B.田锡C.杨亿
D.穆修
1.2.《西昆酬唱集》中收录作品最多
的人是(BCD)。

A.崔遵度B.杨亿
C.刘筠D.钱惟演
1.3.西昆体诗作的主要特点是
(ACDE)。

A.注重修辞B.嘲风弄月
C.严守格律D.属对工整E.音节
铿锵
2.1.论宋代古文者,莫不知欧阳修之
后有(BDE)。

A.苏舜钦B.曾巩C.梅
尧臣D三苏E.王安石
2.2.对北宋诗文革新有较大贡献,开
创宋代诗风的重要作家是(BD)。

A.曾巩B.梅尧臣C.王安石D.苏
舜钦
2.3.苏泡的文章以议论文为主,如
(AC)。

A.(六国论)B.《墨池记》C.《上
欧阳内翰第一书》
2.4.苏辙的作品“汪洋沼泊,有一唱
三叹之声”,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
(BCD)。

A.《暑早苦热》B.《黄州快
哉亭记》C.《墨竹赋》D。

《上枢密
韩太尉书》
1.1.宋初倡导和写作古文并有开创之
功的先驱作家是(C)。

A.田锡B.穆
修C.柳开
1.2.宋初文坛上成就最大,促进了宋
初诗风、文风改变的作家是(B)。

A.柳开B.王禹倡C.杨亿
1.3.《村行》诗的作者是(B)。

A.杨
亿B.王禹倡C.柳开
1.4.编《西昆酬唱集》的是(C)。

A.钱
惟演B.刘筠C.杨亿
一、单项选择题
1.1.“我亦曾糜太仓粟,夜闻邪许泪
滂沱”是(A)中的诗句。

A.龚自珍
《己亥杂诗》B.汤鹏《今我不乐行》
1.2.(A)的意象,是龚自珍心目中青
春生命和理想抱负的象征。

A.少年
和童心B.夕阳和暮霭
1.3.“梦中疏草苍生泪,诗里营花稗
史情”是(B)中的诗句。

A.张际亮
《四别诗》B.魏源《寰海十章》
1.4.在太平天国战乱里勤奋写诗的诗
人中,以(B)成就最大也更为典型。

A.江是B.金和
1.5.黄遵宪的诗中最能显示出“新派”
特色的是(B)的诗。

A.《冯将军歌》
B.写海外新事物的作品
1.6.以下诗人中,(B)是“诗界革命”
的发难者。

A.黄遵宪B.梁启超C.康
有为
1.7.“诗界革命”的巨孽是(A)。

A.康
有为B.梁启超C.黄遵宪
1.8.晚清时期以“学宋”为主而又不
墨守“学宋”以自限的诗派是(B)。

A.中晚唐诗派B.同光体
2.1.首次确立“经世文”概念的著作
是(A)。

A.道光七年(1827年)魏源
主持编纂刊行的《皇朝经世文编》。

2.2.发展了龚、魏为代表的经世文风
的人是(A)。

A.冯桂芬B.汤鹏
2.3.中国近代报刊新闻业诞生于(B)。

A.十九世纪六十年代B.十九世纪
七十年代
2.4.中国报章文体的开拓者是(A)。

A.王稻B.郑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