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知识梳理)201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 句子基本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子基本知识
(一)句子的分类及概念
1.句子的分类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句子和句子中间有较大的停顿。
句子的结尾应该用句号、问号、省略号或感叹号。
(1)句子的语气类。
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2)句子的结构类。
包括单句和复句。
(3)一个句子从不同的角度或标准看,可以属于多个不同的类别。
如:
①“你看电影吗?”是疑问句,又是单句、主谓句、动词谓语句。
②“下雨了。
”是陈述句,又是单句、动词性非主谓句。
2.句子成分
(1)概念
根据词或短语在句子中的结构关系,句子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这些组成成分就是句子成分。
汉语传统语法学分析句子的“句子成分分析法”与分析短语的“直接成分分析法”不同。
这两种方法先按被陈述与陈述的关系,把句子划分成两个部分,即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
在主语部分中可以找出主语中心语,在谓语部分中可以找出谓语中心语。
主语和谓语是句子的主干成分。
谓语动词支配涉及的对象是宾语部分,在宾语部分可以找出宾语中心语。
谓语后面补充说明谓语的成分是补语。
宾语和补语是句子的连带成分。
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的成分是定语。
修饰限制谓语的成分是状语。
定语和状语都是句子的附加成分。
主语用“”表示
谓语用“____”表示
宾语用“”表示
定语用“()”表示
状语用“[]”表示
补语用“〈〉”表示
独立成分用“△”表示
(2)句子主要成分简表
龙须沟啊,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
院子里静悄悄的。
骄傲
窗花
他
只生一个孩子
远近高低各不同。
今天
语之前的句首,称作句
水生
我们打〈通〉了她的思想。
那
附属成分不与句中任何别的成分发生结构关系,在句中的位置往往也不固定。
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插入语
A.在句中引起对方注意的。
这类插入语有“你看”“你听”“你想想”“大家看看”“请看”等。
如:
大家看
...,他多刻苦啊!
b.表示对情况的推测的。
这类插入语有“据我看”“看样子”“说不定”“看起来”等。
如:
看样子
...,天要晴了。
c.表示消息的来源、说法的依据的,或表示对某件事情的分析的。
这类插入语有“据说”“相传”“一般来说”等。
如:
据说
..,郝老师不教我们班了。
d.表示强调、总括、举例、解释或在句子前头起关联作用的。
这类插入语有“尤其是……”“包括……”“例如……”“首先”“总而言之”等。
如:
所有的报纸,包括《人民日报
.......》,都应重视这个问题。
书写时,插入语的前后一般要有逗号。
②称呼语。
用来称呼对方,引起注意。
如:
大师傅
...,白天的事你千万不要见怪。
③感叹语。
表示惊讶、感慨、喜怒哀乐等感情。
如:
A.啊呀
..,老孙,想不到是你来了。
b.嗯.,我这就走。
④拟声语。
独立用象声词摹拟事物发出的声音。
如:
A.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
....,片刻不息。
b.轰隆隆
...!我们的大炮开始还击了。
...,轰隆隆
(二)复句单句的概念及类型
1.复杂单句分析
(1)复杂单句的概念
一个单句的各个成分都由词来充当,这个单句就简单;如果由复杂短语充当句子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成分,单句就复杂了,这就是结构复杂的单句。
它和复杂短语的道理是一样的。
(2)复杂单句的种类
①主干复杂化的单句(主干由短语或复杂短语来充当)。
如:
A.(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鼓舞着我们。
(主语由偏正短语充当)
b.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宾语由偏正短语充当)
②附加成分复杂化的单句。
第一,附加成分由短语充当。
如:
a.这是(我的老朋友)的作品。
(定语由偏正短语充当)
b.[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状语由多个短语充当)
c.我们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
(补语由介宾短语充当)
第二,附加成分由复句结构充当。
如:
我相信,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增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
(宾语由递进复句充当)
2.复句
(1)复句类型。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
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
分句之间的关系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
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据此可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连锁等类型的复句。
举例
B”“别说A 由总提和
不同于复句。
紧缩句常见的固定格式有:“A就B”“一A就B”“再A也B”“不A也B”“非A不B”“越A越B”。
如:
①他一有空就打游戏。
②人越多越好。
(3)多重复句及分析。
多重复句是分句之间的关系在两个层次以上的复句。
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可采用“划线法”。
用“|”划出第一层,并注明逻辑关系;用“||”划出第二层,并注明逻辑关系。
依此类推。
分析多重复句的步骤:
第一步,要统观全局,从总体上分析,找出全句第一层的有关分句,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对第一层次的各个分句作分析,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依此类推,直到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
分析多重复句,一看分号,二看关联词语,三看逻辑关系。
有分号,就在分号处划一层。
如果一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那就看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
①想有乔木,||||(并列)②想看好花,|||(条件)③一定要有好土;||(并列)④没有好土,|||(条件)⑤便没有好花,|(因果)⑥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3.句群
句群由句子组合而成,是汉语里最大的语言使用单位。
句群中的句子在语意上前后衔接连贯,从几个方面共同说明一个中心语意。
句与句的组合方式基本和复句相同。
(1)句群的特点
①一个句群至少要有两个单句或复句,每个句子以句号、叹号或问号等标点为标志。
如:
风,更猛了。
雪,更大了。
②构成句群的几个句子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靠语序,或靠关联词语组合起来。
如:
就在雪的群峰的围绕中,一片奇丽的千里牧场展现在你的眼前。
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
牧场上长着青翠的酥油草,清清的溪水齐着两岸的草丛在漫流。
无边的草原是这样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
③一个句群要有一个中心语意。
表达中心语意的句子,叫中心句,如特点②语段的第一句。
(2)句群的类型
①并列句群,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并列关系的句子构成。
如:
王羲之的楷书匀称俊俏、挺拔多姿。
王羲之的草书用笔多变,流畅丰富而有韵致。
②承接句群,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承接关系的句子构成。
如: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
太阳出来了,人眼还看不见。
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出了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金边。
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
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③选择句群,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选择关系的句子构成。
如:
面对黑暗的现实世界,我们是随波逐流,失去自我呢?还是坚持自己心中的理想,保持内心的纯洁呢?
④递进句群,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递进关系的句子组成。
如: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⑤转折句群,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转折关系的句子构成。
如:
他文化程度不高,也不具备专业知识,可是他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成为了行业中的顶尖高手。
⑥因果句群,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因果关系的句子构成。
如:
在古代文论中,我们常常见到“文”和“质”这一对词语,它们被用来评论作家作品,概括一定时代的文学风貌。
因此,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很重要。
⑦条件句群,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条件关系的句子构成。
如:
艺术与科学启示我们,无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⑧解说句群,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解说关系的句子构成。
如: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自己的心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意思是自己要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忧虑,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快乐。
⑨假设句群,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假设关系的句子构成。
如:
你对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
⑩目的句群,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目的关系的句子构成。
如:
我们从去年开始一系列试验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研究出一种能溶解这种物质的溶剂。
(3)句群和段
①句群是语法概念,指共同表示一个中心语意的一组句子;段是从文章结构的角度讲的,它是组成文章的一部分。
②句群有时和段落重合。
有时段落比句群大,一个段落可有多个句群。
如:
《牡丹亭》,是传奇剧本。
明汤显祖作。
全名《牡丹亭梦》或《还魂梦》。
55出。
写杜丽娘不满深闺禁居,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在牡丹亭畔相见,醒后沉郁病亡。
其魂寻到梦梅,令其掘坟再生。
几经周折磨难,终成眷属。
作品赞美杜丽娘敢于冲破封建桎梏的“叛逆”精神,死而复生,充满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构思巧妙,曲词优美,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这一段有三个句群。
1、2、3、4句是对《牡丹亭》的介绍,5、6、7句是对其内容的简要概括,8、9句是《牡丹亭》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及其产生的影响。
这是段大于句群的情况。
③有时段小于句群。
如:
我爱秋天。
我爱我们这个时代的秋天。
我愿这大好秋色永驻人间。
(4)句群的分析
句群的层次和内容关系基本和复句一致,句群也有一重句群、二重句群、多重句群之分;句群的内部也有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假设、条件、因果、目的、解说等关系。
分析句群的内部关系,可以借鉴多重复句的分析,如:
①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
②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
③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
这个句群由三个句子构成。
第①句是中心句,第②③句解说第①句。
二、极易忽视的重复现象
1.下午我买了些卫生洁具。
(“洁”有卫生、清洁之意,与“卫生”重复。
)
2.凯旋而归。
(“凯旋”是“胜利归来”之意,与“归”重复,去掉“而归”。
)
3.加强德育教育。
(“德育”指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与“教育”重复。
)
4.付诸于实践。
(“诸”,文言兼词,相当于“之于”,故“于”多余,应去掉。
) 5.此事涉及到党群关系。
(“及”即“到”,所以“到”多余,应去掉。
)
6.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际”意为“彼此之间”,与“间”重复,应去掉“间
的”。
)
7.“无声”的潜台词。
(“潜台词”都是无声的,意义隐含在字词的背后。
去掉“‘无声’的”。
)
8.不时发生出使人不安的怪事来。
(“发生”已表“出现”意,所以“出”“来”多余,应去掉。
)
9.这些莘莘学子。
(“莘莘”形容众多,与“这些”重复,应去掉“这些”。
)
10.切忌不要违规。
(“切忌”,切实避免或防止。
“不要”与“切忌”连用,意思刚好相反。
)
11.报刊杂志。
(“报刊”即报纸和杂志,后再用“杂志”,语义重复。
)
12.邂逅相遇。
(“邂逅”即偶然遇见,与“相遇”重复。
)
13.学习先进楷模。
(“楷模”即榜样、模范,就是先进,故此二词重复,去掉其一。
) 14.警匪力量悬殊很大。
(“悬殊”意即“相差很远,很大”,与“很大”重复。
去掉“很大”。
)
15.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要发笑”之意,与后之“笑”重复。
)
16.到会的21名与会者。
(“与会者”就是到会的人之意。
)
17.他亲眼目睹了南京大屠杀。
(“目睹”有“亲眼”之意。
)
18.那人大约二十五六左右。
(“大约”和“左右”都是表示约数的,重复,任去其一。
) 19.欢迎市委领导到我校莅临指导工作。
(“莅临”有“到某地”之意,再用“到”,重复。
)
20.8月1日是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
(“截止日期”就是“最后一天”,重复。
) 21.雨过天晴,天空格外明净多了。
(“格外”和“多了”重复。
)
22.人来人往也特别多。
(“人来人往”就是人“特别多”。
)
23.班上出现了从来没有的空前的学习热情。
(“从来没有的”就是“空前的”,二者重复。
)
24.话语里带有扪心自问的自责。
(“扪心自问”就已经含有“自责”的意思了。
) 25.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
(“威慑”就含有使动意义,与前面“令人”重复。
)
26.不要有过虑的想法。
(“虑”就是“想”,应删去“有”“的想法”。
)
27.他无时无刻不忘为他人着想。
(“无时无刻不”等于“时时刻刻都”,再与“忘”搭配,意思刚好相反。
可改“忘”为“记得”。
)
28.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真知灼见”意为正确而深刻的认识或见解,与“意见”重复。
)
29.他们用相互的身子温暖着对方的身子。
(“相互的”和“对方”重复,任去掉其中一个。
)
30.这其中定有问题。
(“其”就是“这”,重复。
)
31.他俩互相厮打。
(“厮”即“互相”。
)
32.十分罕见的古城遗址。
(“罕”就有“十分”之意。
)
33.被打得浑身遍体鳞伤。
(“浑身”即“遍体”。
)
34.爵士乐正方兴未艾。
(“方”就是“正”。
)
35.被人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指被大方之家〈内行〉笑话,与“被”重复。
) 36.对此不要报过高的奢望。
(“奢望”就是过高、过分的希望之意。
)
37.他一气呵成地书就“还我河山”四字。
(“呵成”就是“书就”之意。
)
38.造成人民的生灵涂炭。
(“生灵”指老百姓,与“人民”重复。
)
39.他似有难言之隐的苦衷。
(“隐”就包含了“苦衷”,删去“的苦衷”。
)
40.我的拙见。
(“拙见”是谦词,意即我的意见,与前面的“我的”重复。
)
41.你不要妄自菲薄你自己。
(“妄自菲薄”中的“自”就是自己之意,与后边的“自己”重复。
)
42.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纪念日。
(“辰”,时日的意思。
“诞辰”,出生的时日,与“纪念日”重复,应改为“诞生100周年纪念日”或“100周年诞辰”。
) 43.国庆51周年。
(“国庆”即开国纪念日,可改为“建国”或“开国51周年”。
) 44.您令郎。
(“令”即“您”。
)
45.《大地》的付梓刻印使他很兴奋。
(“把文稿交付刊印”叫“付梓”,与“刻印”重复。
)
46.曾经历任了学习委员、班长等职务。
(“历”指过去的各个或多次,与“曾经”重复。
)
47.最后他终于考上了清华大学。
(“最后”与“终于”重复。
)
48.勿要吸烟。
(“勿”表示劝阻或禁止,相当于“不要”,所以“勿”与“要”重复,去掉“要”。
)
49.三十个芸芸众生。
(“芸芸”有多的意思,前面不能用表示数量的词语,否则重复。
) 50.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
(“众”即大家,去掉“大家”。
)
51.使老百姓的生活安居乐业。
(“生活”与“安居乐业”重复,去掉“的生活”。
) 52.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不虞之誉”是没有想到的表扬,与“没有想到”重复。
)
53.花花世界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看”与“眼花缭乱”重复。
)
54.每天都要日理万机。
(“每天”与“日理万机”重复,去掉“每天”。
)
55.往事都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眼前。
(“出现在眼前”与“历历在目”重复。
)
56.我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心里”与“怀”重复。
)
57.令人难忘的教训刻骨铭心。
(“刻骨铭心”已经是“令人难忘”的了。
)
58.他流下了感激涕零的泪水。
(“感激涕零”意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
59.他心里自惭形秽。
(“自惭形秽”就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感受。
)
60.他达到了IT业最高的顶点。
(“顶点”必定“最高”,去掉“最高”。
)
61.他羞得无地自容。
(“无地自容”指十分害羞,去掉“羞得”。
)
62.慰问“非典”病人的信件连续不断地纷至沓来。
(“纷至沓来”意为“纷纷到来”,与“连续不断”重复。
)
63.我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了。
(“恍然大悟”意为一下子明白过来,去掉“心里突然觉得”。
)
64.控防“非典”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目前”与“当务之急”重复。
)
65.每个学生人手一本《邓小平文选》。
(“人手”就是“每个人”之意,任去其一。
)
三、与数字有关的语病
在语言运用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数字有关的语病。
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错误类型:
1.“减少(缩小、降低、下降)……倍”
[错例] 三T企业抓技术革新,今年比去年产量翻了一番,成本却下降了一倍。
“下降了一倍”则成本为零,这怎么可能?“减少”“缩小”“降低”和“下降”不能成倍,后面只能跟分数或实际数量,如:
①经过革新,产品的体积比原来缩小了一半。
②每件产品的成本下降了20元左右。
2.“平均分(成绩)都……”
[错例] 这次物理考试,全班的平均分都达到85分以上。
一门学科,一次考试,一个班级的平均分只能有一个,后面不能跟“都”。
当然,当学科不止一门,考试不止一次,或演算对象、范围并不固定单一时,平均分就不止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平均分(成绩)都……”的表述未必存在不妥,如:
①这次期中考试,我班各门学科的平均成绩都超过了隔壁的二班,打了一个翻身仗。
(学科不止一门)
②两次物理考试,我班的平均成绩都不错。
(考试不止一次)
③这次比赛,男女同学的平均得分都不低。
(演算对象、范围并不固定单一)
以上三例都正确。
3.“时速每小时……”或“时速……/小时”
[错例] ①这种新车型每小时时速是220公里。
②他以350公里/小时的时速驶向终点,车子简直就要飞了起来。
“时速”即每小时的行驶距离,与“每小时”或“/小时”一起出现就显得重复累赘。
例①应删去“每小时”。
例②应删去“/小时”,或把“时速”改为“速度”。
与之类似的
还有“单位价格”“日均”“年均”等问题,如:
①这种电子元件每件的单位价格是15元。
②这种型号电冰箱的单位价格是每台3288元。
③参观展览的人数很多,日均每天将近1500人。
④这里有我国南方重要的货物中转码头,年货物吞吐量达到每年5000万吨。
“时”“件”“台”“日”“年”都属于“单位”,以上错误都属于重复累赘。
4.“最多……以下”和“至少……以上”
[错例] ①他的年龄不大,最多五十岁以下。
②这个单位职工福利好,收入高,每月工资至少一千八百元以上。
“最多”和“至少”只能跟上下极限点,不能跟一个范围,而“……以上”“……以下”都表示范围,因而“最多……以下”和“至少……以上”的表述都存在语病。
例①应删去“以下”或将“最多”改为“在”。
例②应删去“以上”或“至少”。
5.“囊括……中的……”
[错例] 由胡佳、澎勃、田亮、吴敏霞、郭晶晶等优秀运动员组成的中国跳水队,在这次雅典奥运会上,囊括了八枚金牌中的五枚,充分显示了跳水强国的实力。
“囊括”即把全部包罗在内,“八枚”中获得“五枚”,虽然不少,但也不能称“囊括”,应改为“获得”。
6.“大约(超过、将近)……左右(上下、多)”
[错例] ①潘杰写了一封超过三千字以上的检举信。
②老赵大约七十岁上下,可身板很硬朗。
“超过”“大约”“将近”后面跟整数来表示约数,若其后再跟约数只会造成表意不明,因而“大约(超过、将近)……左右(上下、多)”这样的表述存在语病。
修改的办法是删前或除后。
例①可删去“超过”或“以上”。
例②可删去“大约”或“上下”。
7.“几(数字)个……的……”
这种表述未必存在语病,关键要看“几(数字)个”修饰的对象是否存在不同的理解,这一短语的结构是否有不同的理解。
如:
①三个学校的领导都到教育局汇报工作。
②温家宝总理先后接见了三个国家的外交部长。
例①“三个”修饰对象不明,有歧义。
例②“三个”只修饰“国家”,不存在歧义。
消除歧义,可以通过增加必要的语境,如例②中的“外交部长”;也可以少用“个”等泛用的量词,代之以使用范围较窄的量词,如例①可用“所”或“位”。
此外,调整结构也是一种消除歧义的方法,如例①可改为“学校的三个领导都到教育局汇报工作”。
8.“一边有(是)……”
这种表述未必存在语病,关键要看“一边”是否存在歧义。
如:
①树下坐着一位老人,一边有一个孩子。
②路的一边是一排商店,另一边则是废弃的工厂。
③他的身边有两个孩子,一边一个。
例①的“一边”可以理解为“其中一边”,也可以理解为“每一边”,存在歧义。
例②和例③的“一边”分别理解为“其中一边”和“每一边”,不存在歧义。
9.“三季度”
这类表述未必存在语病,关键要看“三”等数词是否存在基数与序数不明而造成歧义的问题。
如:
①海尔集团公司已经提前完成了三季度的生产任务。
②三季度的销售额比前两季度的总数还多了三个百分点。
例①中的“三季度”存在歧义,而它在例②中却表述明确。
明确是基数还是序数,才能消除歧义,这可以通过语境,如例②的“比前两季度……”;也可以采用基数和序数的明确表示法,如表基数时在数词后增加“个”等量词,或用“两”代替“二”,表序数时则在数词前增加“第”。
10.“二十多个岁月”“几家新闻界的记者”“三个莘莘学子”
“岁月”“新闻界”“莘莘学子”属于集合性名词或短语,不能以“个”“家”等为单位,“莘莘学子”中的“莘莘”表示大量,与“三个”矛盾。
可以分别改为“二十多个年头”“几家新闻单位的记者”“三个学生”。
11.“20万朵花粉”
不可数名词或名词短语不能用数量来修饰,因而这样的表述是错误的。
“20万朵花粉”可改为“20万朵花的花粉”。
12.“仨个”“俩个”
“仨”和“俩”分别表示“三个”和“两个”,故应去掉后面的“个”,也可把“仨”“俩”分别改为“三”和“两”。
13.数量的演算错误
如:①原单位价格1000元,现降低到360元,降低了三分之二多。
②该市去年旅游收入300万,今年达到450万,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五十。
③该村1985年人均年收入366元,1995年达到798元,翻了两番多。
例①应改为“降低了将近三分之二”。
例②应改为“增加了百分之五十”。
例③应改为“翻了一番多”,因为“翻一番”等于“成为原来的两倍”,“翻两番”则为“四倍”。
四、句式杂糅常见类型归纳
下面列举的是高考经常考查的句式杂糅的形式(括号内为正确形式):
1.是由于……决定的(是由……决定的/是由于……)
2.是为了……为目的的(是为了……/是以……为目的的)
3.他的死是为了……而死的(他的死是为了……/他是为了……而死的) 4.……的原因,是因为……(……的原因是……/……是因为……)
5.……的原因,是由于……(……的原因是……/……是由于……)
6.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是……的原因)
7.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8.……的原因主要是……所致(……的原因主要是……/……主要是……所致) 9.其根本原因是……在作怪(其根本原因是……/是……在作怪)
10.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
11.关键的问题是……在起决定作用(关键的问题是……/是……在起决定作用) 12.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13.经过……下(经过……/在……下)
14.由于……下(由于……/在……下)
15.由于……领导下(由于……领导/在……领导下)
16.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17.大多是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18.以……即可(以……为宜/……即可)
19.有……组成(有……/由……组成)
20.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是由……配制而成的)
21.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靠……取得的)
22.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23.借口……为名(借口是……/以……为名)
24.打着……为幌子(打着……的幌子/以……为幌子)
25.并非是……(并非……/并不是……)
26.听到……的噩耗传来(听到……的噩耗/……的噩耗传来)
27.深受……所欢迎(深受……欢迎/为……所欢迎)
28.变得分外……多了(变得分外……/变得……多了)
29.比去年同期相比……(比去年同期……/跟去年同期相比……)
30.……的特点是……的独到之处(……的特点是……/……有……的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