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传习一路歌一侗族大歌传承人歌声背后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路传习一路歌
——侗族大歌传承人歌声背后的故事
文/梁旋云
家人教她唱大歌
大歌,侗族称为“噶老”。
“噶”,歌也;“老”,既含有“大”之意,也含有“人多声多”“古老”之意。
“噶老”是一种由歌队(多人参与)集体演唱的古老歌种,故汉译为“大歌”。
三江侗族大歌内容丰富,品种多样,旋
律优美动听,被誉为世界“最有魅力的复调音乐”。
三江侗族大歌主要流传于三江梅林、富禄、洋溪沿榕江河一带的侗寨。
吴春月就出生在广西“侗族大歌之乡”——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新民村中寨屯。
中寨屯远离县城,位于美丽的榕江河畔。
吴春月听父母说,以前家乡还没有通公路时,
吴春月,从“侗族大歌之乡”——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新民村中寨屯走来,把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侗族大歌”唱出村寨、唱出三江、唱出广西、唱响全国。
她一路传习一路歌,不仅推广和普及了优秀的民族文化,还肩负着历代侗族大歌传承人的重托。
出生于1986年的吴春月,目前是三江侗族自治县最年轻的新生代侗族大歌传
承人。
吴春月一家在表演侗族大歌(吴春月 供图)
从村里到县城古宜镇差不多要坐一天的轮船。
由于交通不便,村里人很少出远门。
可就是在这样一个贫穷偏僻的小山村里,村民们却都非常豁达乐观。
老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俗话是:“饭养身歌养心,唱歌和吃饭一样重要!”村里的人们没有什么娱乐,农闲时就聚集在寨子里的戏台前学歌唱歌,自娱自乐。
每年春节的歌会都如期举行,从未间断。
在吴春月的记忆中,小时候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参加村里的歌会活动。
侗族男女歌队或坐在鼓楼,或围在火塘边对唱,用歌来表达感情,赞美大自然。
举行歌会仿佛比过年还要隆重,妈妈拿出压箱底的新衣(侗装),把全家人装扮得喜气洋洋,然后大家一起来到寨中的鼓楼坪。
全村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参加歌会活动。
唱侗族大歌的场面很壮观,大家从前到后依次站立:孩子们站在最前排,然后是“腊勉”(侗语:年轻姑娘),再到“腊汉”(侗语:年轻男子),然后按年纪往后排队,排数不论,看场地大小和人数多少,人多的时候会有两三百人,在一个小村寨里众人放声高歌,声音洪亮,响彻云霄。
接下来,大家还跳多耶舞,多耶是侗族边唱边跳的一种集体舞,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参与的人数越多越好,大家不分男女老幼,不分亲疏远近,不分贫富贵贱,手牵着手围成圆圈,歌声不断舞步不停。
整个寨子热闹非凡,节日气氛异常浓郁。
吴春月的父母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喜欢唱侗族大歌,是村寨“月也”队伍里唱侗族大歌必不可少的成员,几乎每年春节都要去别的村“月也”(指侗族村寨之间集体做客),或者在别的村来我们村“月也”时唱歌。
“月也”,是侗族民间文化的交流活动,交流的方式以唱侗戏和唱侗族大歌或者对唱情歌为主。
村子里的孩子们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就是大人们去别的村寨“月也”,抬着整头的大肥猪回来——这是对方村寨送的,然后全村老老少少在鼓楼坪上聚餐。
每当这时,吴春月看着村民们纷纷给父母敬酒,年幼的她心中便产生无比羡慕之情,渴望自己能够像父母一样唱好侗族大歌,给家乡争光。
2002年,15岁的吴春月拜吴探花(“侗族大歌”自治区级传承人)为师,开始系统地学习侗族大歌。
吴探花既是她的师傅又是叔母,对她的要求甚为严格。
师傅一般是晚上或者下雨天教唱大歌。
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侗族大歌靠口传心授世代传承下来。
侗族大歌的歌词大都是古老的侗话,比喻深奥。
种类也很多,按民间分类可以分为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戏曲大歌等。
吴春月的师傅不识字,但记性非常好,歌全装在脑子里。
每当吴春月遇到不懂的地方,师傅就耐心地给她讲解。
一次,吴春月跟着师傅学《高山歌》。
这首歌难度很大,不但歌词深奥,音调还特别高,还要求咬音准确。
吴春月遇到困难不想学了,师傅就对她说:“春月啊,我们家世代传承侗族大歌,不能让它断在你们这一代啊!不管多难多苦,你一定要把它学会!我这一肚子的歌就交给你了,你要接好了,再把它好好传下去!”
凭着过人的唱歌天赋,跟随师傅学习两年后,吴春月进步很大,会唱的侗族大歌有《闹堂歌》《松鼠歌》《蝉歌》《高山歌》《撒网歌》等50多首,在村里崭露头角。
大歌成就好姻缘
侗家有个很特别的婚俗,新郎迎娶新娘的当天晚上,主家会煮一大锅的糖粥(寓意甜蜜生活由此开启),村里的适龄姑娘们都相约来唱歌吃糖粥;而新娘家是在新娘回门的那天晚上煮猪骨粥(寓意有滋有味的生活由此开启),同样的,村里的适龄姑娘们也会相约来唱歌吃粥。
当然,歌声一起,等于是向村里的男青年发出了相邀的信号。
姑娘们都结伴到新郎和新娘家去整夜整夜地唱大歌,而村里的男青年会“行歌坐夜”(也称“行歌坐月”,即结伴坐夜)。
过去,侗族村寨里的姑娘和小伙大多是通过行歌坐夜而相识、相知、相爱,一步一步地走向婚姻的殿堂,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
“行歌坐夜”的习俗祖祖辈辈一直延续着。
吴春月的父母也是这样相知相恋走到一起的,而吴春月也是这样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
吴春月和她的爱人吴岩山是同村的,从小认识。
吴岩山的祖父是梅林一带家喻户晓的侗族歌师。
吴春月的姑父吴光祖是国家级侗族大歌传承人,奶奶和父母还有姑姑都喜欢唱大歌,她生长在充满歌声的家庭里。
吴春月说:十几年前的一个晚上,吴岩山和村里的几个后生来到她家“行歌坐夜”,歌唱得好又一表人才的岩山哥一下子吸引了她,记得那天晚上他开口就唱起侗族大歌《高山井水》(歌词大意:高
山井水清又甜,喝口井水思情人;几时跟哥火吴春月教小朋友们唱侗族大歌(吴春月 供图)
塘坐,妹和阿哥伴终生)。
带有磁性的男中音,加上一脸开朗阳光的表情让她难以忘怀。
他们在一起谈侗族大歌,谈人生,谈理想,谈天说地……就这样,以歌为媒,在几次“行歌坐夜”之后,两个人的心越走越近,最后终于走到了一起。
大歌唱到北京去
2004年,吴春月和村里的几位姐妹来到柳州市龙潭公园工作,在公园里的民族村为游客表演侗族大歌,从此她有了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
2006年,吴春月生下第一个孩子后就不出去打工了。
在家带孩子的时候,有了更多的时间和寨上的姐妹们一起学歌、唱歌。
到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吴岩山去深圳打工了,她也带着孩子去了深圳。
虽然大城市里的一切是那么新奇,但她心里始终牵挂着生她养她的小村寨。
没人一起唱侗族大歌的日子好难过啊!
到深圳几个月后,三江的石彦辉老师突然打电话给她,说他们打算组织一个大歌队备战第十三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问吴春月参不参加?
这么好的机会吴春月怎能放过?
2008年,吴春月和她的姐妹们组成的“三江组合”一路过关斩将,把侗族大歌唱到了北京,让全国人民都听到了原生态的侗族音乐。
她们来到中央电视台,登上了第十三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舞台。
吴春月说,她上台的第一感觉是,这个舞台真大,至少有村里戏台的5倍大!她突然觉得自己好渺小,有些紧张起来。
但是,主持人董卿亲切的笑容和温馨的话语给了她信心,消除了她的胆怯。
她们在北京待了一个月,进行了三次比赛。
最终,“三江组合”成为广西几个代表队中唯一进入全国20强的队伍,她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比赛结束后,中央电视台还采访了她,向全国观众介绍了她这个“土土”的侗妹,介绍了侗族大歌。
比赛结束回到家乡,家人及村里的乡亲们像迎接功臣一样到村口迎接她们。
那时吴春月才知道,她们参加的三场比赛,全村人都看电视直播了,对她们的表演大加赞赏。
2010年,吴春月和姐妹们被邀请到上海演唱侗族大歌。
这是她人生又一次难忘的经历,这一次她们是飞去上海的,吴春月长这么大第一次坐飞机。
当飞机升上蓝天时,她的心仿佛随着飞机越飞越高……
文化传承在路上
几年前,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一点的教育环境,吴春月举家迁到三江县城。
因为同村也有不少乡亲在县城定居创业,于是吴春月牵头组建了一个侗族大歌队,叫“新民组合”。
伙伴们白天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晚上就聚在一起唱侗族大歌。
每一次县里举办文艺活动都少不了“新民组合”的参与。
慢慢地,这支侗族大歌队就小有名气了,同时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2015年,“新民组合”与县文化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心组队排练的侗族大歌《知了叫碎妹的心》,代表柳州市参加第四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获得声乐类一等奖。
同年,吴春月应邀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参加首届全国优秀少数民族声乐作品展演。
同年11月,以侗族大歌为代表的多彩非遗乐章全景展
演《木楼歌海多耶情》在上海梅陇文化馆拉开“中国侗族在三江”民俗摄影展暨旅游推介会的序幕。
吴春月站在闪亮的舞台上,身穿美丽的侗族服饰,和伙伴们把三江侗族原生态的《蝉之歌》《撒网歌》《琵琶歌》献给上海的观众。
2015年,吴春月被评为“侗族大歌”三江侗族自治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2016年,被评为“侗族大歌”柳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目前,吴春月被聘为柳州市群众艺术馆、三江文化馆侗族大歌免费培训班的授课教师,为三江侗族自治县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街道(社区)群众、中小学生传授侗族大歌。
近年来,三江侗族自治县先后举办了数十期侗族大歌培训班,培训学员数千人次,每一场培训班都有她忙碌的身影。
吴春月说,她的大歌传承计划还有很多,传承工作一直在路上。
一路走来,她获得了一系列荣誉,正是这些荣誉让她有更多的机会到各种大舞台去展示自己的才艺。
通过走出去,开阔了视野,不仅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认识了许多文艺界的老师,他们给予她帮助,并引领着她努力向前;而且认识了其他民族的朋友,了解到全国各个少数民族都有像侗族大歌一样精彩的传统文化,这也让她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坚定了要把侗族大歌学好、唱好并传播出去的决心。
在吴春月的影响下,她12岁的儿子和5岁的女儿也喜欢上了侗族大歌,她希望他们能
把侗族大歌传承下去,把侗族文化发扬光大。
新民组合在2019年“中国侗族在三江”民俗摄影展暨旅游推介会上表演侗族大歌 (吴春月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