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佛道交融的朱熹天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第12期N o.12,2009
浙江社会科学
ZHEJIANG S OCI AL SCIENCES
2009年12月
D ec.,2009
儒佛道交融的朱熹天理论*
t何静
内容提要朱熹的天理论包括理本论、理本源论和理一分殊说等俱是其立足儒门,融会儒释道三教的产物:朱熹的理本论直承程颐,同时也汲取了佛道的本体论智慧;朱熹/理y气y万物0的宇宙论得益于5易传6、道家特别是程颐的本源论的启示;朱熹的/理一分殊0借鉴了华严学的一多关系论,继承和发展了程颐的理一分殊说。

关键词朱熹天理论理一分殊理本论儒佛道
作者何静,宁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宁波315211)
朱熹从小接受的是正规的儒学教育,其父朱松晚年好程子,为程颐再传罗从彦的弟子,于是/熹年十三四时,受其说(指二程学说)于先君0¹。

后朱松遗言要十四岁的朱熹从学胡宪、刘勉之和刘子翚三先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三位都是二程理学的崇信者。

在三先生的教导下,少年朱熹有了很深的理学功底,朱熹曾言:/某少时好学,十六岁便好理学,十七岁便有如今学者见识。

0º与此同时,因为三先生俱好佛老,尤其是屏山刘子翚与佛老之徒过往甚密,还曾试图融合儒释道,这样朱熹也得以亲近佛道,/出入于释老者十余年0»,/熹于释氏之说,盖尝师其人、尊其道,求之亦切至矣0¼。

当然理学前辈融通三教的思想也在他的心中植下了根。

朱熹三十岁正式受学程子三传李侗,遂专心于儒学。

朱熹回忆受学过程:/李先生为人简重,却是不甚会说,只教看圣贤言语。

某遂将那禅来权倚阁起,,且将圣人书来读。

读来读去,一日复一日,觉得圣贤言语渐渐有味。

却回头看释氏之说,渐渐破绽、罅漏百出!0½从学李侗使得朱熹更加坚定地归宗儒学。

朱熹认为佛老的罅漏处在于抛弃了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礼乐典章制度,不讲
*本文为2007年宁波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地课题5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传统哲学6(07JD M07N)的研究成果。

½(宋)道原:5景德传灯录6,见于5大正藏6(第48册),第380页。

¾¿(唐)马祖道一5马祖道一禅师广录6,见于5卍新篡续藏经6(第69册),第3页。

À(唐)三圣慧然:5临济录6,见于5大正藏6(第47册),第497页。

 l w l x l|(宋)普济:5五灯会元6,见于5卍新篡续藏经6(第80册),第72、70、142、175页。

l y(清)达珍:5正源略集6,见于5卍新篡续藏经6(第85册),第17页。

l z(宋)延寿:5万善同归集6,见于5大正藏6(第48册),第984页。

l{(宋)楚圆:5汾阳无德禅师语录6,见于5大正藏6 (第47册),第609页。

18(宋)颐藏主:5古尊宿语录6,见于5卍新篡续藏经6(第68册),第263页。

责任编辑俞伯灵
61
何静:儒佛道交融的朱熹天理论
修齐治平:/要之,佛氏偏处只是虚其理。

理是实理,他却虚了,故于大本不立也0¾;老子/只是不见实理,故不知礼乐刑政之所出,而欲去之0¿; /佛老之学,不待深辨而明。

只是废三纲五常,这一事已是极大罪名!0À虽然抨击佛老的大节有亏,但他对佛道的思想资源还是有所肯定:/释老之书极有高妙者0Á;/佛家于心地上煞下工夫0Â;/老子说他一个道理甚缜密0 l v。

朱熹赞许的是佛道的思辨智慧,他继续着理学先贤程颢程颐张载乃至刘子翚等援佛道入儒的路子,他的天理论包括理本论、理本源论和理一分殊说等都是他立足儒门,会通儒释道三教的产物。

一、朱熹的理本论直承程颐,同时也汲取了佛道的本体论慧思
从理本论的内涵看,朱熹认为儒家所讲的理包括/所以然0和/所当然0也即物理和伦理二部分:/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0 l w;/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

有以穷之,则自君臣之大以至事物之微,莫不知其所以然与其所当然0 l x。

朱熹认为理的全部又叫太极:/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0 l y;/太极只是个-理.字。

0 l z 尽管摒弃了佛道之理的虚无性,但朱熹又汲取了道家/无形而实有0的思辨,认为理、太极无形而实有,以此来建构其道德的形上学。

老子的道没有具象,老子认为有具体形状的就会有具体的规定性,而这只能是存在于特定时空中的有限个体,而不能成为万事万物的存在依据,所以他说大道无形:/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0 l{道尽管无形但老子认为它又有大用,它不仅是万物的本体、宇宙的本源,也是万物的规律,所谓: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而生,,衣养万物0 l|;/-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0 l};/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0 l~。

把老子道之无形的思想发挥到极致的是庄子,他干脆说大道就是无形体就是空无。

5庄子#知北游6曾对道(/无有0)作了寓言式的说明:光曜问无有,/先生是有呢还是无?0无有不回答。

光曜得不到回应,就仔细地打量对方,一整天下来,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摸不着。

光曜于是感叹说:/真是到顶了,谁能达到这种境地啊!我能做到-无.(指无形质)但还不能做到-无无.(因为光曜-光的照耀虽无形体但还是有光的迹象)。

0同时庄子的道也是实有其用的,它既是万物得以生成的本源,又是万物赖之存在的本体。

新道家王弼是老子的后代知音,他也大讲道之无形而实有:/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

不温不凉,不宫不商,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

故其为物也则混成,为象也则无形,为音也则希声,为味也则无呈。

故能为品物之宗主,包通天地,靡使不经也。

0在王弼看来,道之所以无形,乃是由于/若温也则不能凉矣,宫也则不能商矣。

形必有所分,声必有所属,,可道之盛,未足以官天地;有形之极,未足以府万物0 m u,因此对于大道,/欲言存邪,则不见其形;欲言亡邪,万物以之生0 m v,/欲言无邪?而万物由以成。

欲言有邪?而不见其形0 m w,于是王弼以/无0也即无形而实有来称谓杳不可觅却是万物存在依据的道。

正是在道家智慧的磨砺下,朱熹认为天理也是无形而实有,他借注释周敦颐的5太极图说6来表达自己的这一思想。

原本洪迈的5四朝国史#周敦颐传6中,认为周敦颐5太极图说6的第一句是/自无极而太极0,周敦颐在九江老家的传本也是/无极而生太极0,朱熹则以为5太极图说6的第一句应是/无极而太极0,就是无形而有理的意思。

他论述道:/至于太极,有何形状?故周子曰:-无极而太极。

.盖云无此形状,而有此道理耳0 m x;/-无极而太极.,只是无形而有理。

周子恐人于太极之外更寻太极,故以无极言之0 m y;/周子所以谓之-无极.,正以其无方所,无形状,以为在无物之前,而未尝不立于有物之后;以为在阴阳之外,而未尝不行乎阴阳之中;以为通贯全体,无乎不在,则又初无声臭影响之可言也0 m z;/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之根;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化之根。

0 m{就这样,朱熹把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形上化了。

62
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朱熹曾出入佛老十余年,精研佛典无数,见于记载的就有5大般若经6、5维摩诘经6、5金刚经6、5法华经6、5华严经6、5坛经6、5圆觉经6和5楞严经6等,也就是说佛学对他的熏染是不限于一宗一派的。

一般人都强调华严宗对他的影响,但实际上除了华严学,禅宗对朱熹的浸渍也极深。

朱熹和禅门大慧宗杲的高徒道谦交厚,曾获后者/理会得个昭昭灵灵底禅0的赞语;他对大慧宗杲更是敬服,相传他19岁应试时,箧中就只带着一本5大慧语录6。

朱熹曾对三句禅语/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0、/朴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0和/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0叹美不已:/看他是甚么样的见识!今区区小儒怎生出得他手,宜其为他挥下也。

0 m|此外,他还极口称赞5楞严经6:/佛书中唯此经最巧0 m};/至5楞严经6,做得极好。

0 m~
其实无论是华严学还是禅宗抑或5楞严经6,让朱熹称美的是佛学所蕴的本体论思维。

华严宗讲/法界缘起0,认为大千世界诸种现象均是本体/法界0或叫/真如法性0(后华严宗五祖宗密呼之以/一真法界0或/一心0)的体性所起。

它认为本体和现象也即体和用、理和事之间的关系是相即不离的,华严宗的实际创始者也是华严宗三祖的法藏其5华严义海百门6言:/事虽宛然,恒无所有,是故用即体也,如会百川以归于海。

理虽一昧,恒自随缘,是故体即用也,如举大海以明百川0;华严宗四祖澄观在5华严经疏6中说:/体外无用,用即是体;用外无体,体即是用0。

禅宗认为真心是万物的存在根据。

慧能曰: /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世人性净,犹如青天,惠如日,智如月,知惠常明。

于外著境,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能明。

故遇善知识开真法,吹却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见。

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0 n u;/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

0 n v慧能所言的自性、清净法身、真如本性和真心一样俱是世界万物赖以存在的本体。

至于朱熹所欣赏的那三句禅语也旨在说明万物皆是真心的外在表现。

禅宗,无论是马祖道一的/触类是道0还是石头希迁的/即事而真0,都强调理事圆融的境界。

后来,分灯禅中的沩仰宗也提倡/理事不二0,体用一如;曹洞宗的最高修行果位便是/兼中到0,即理事兼带,体用不二;法眼宗的清凉文益主张/具理具事0,提出理事圆融不仅是教门之宗旨,也是禅门之宗眼。

再看让朱熹赞赏有加的5楞严经6,它讲/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缘所遗者0 n w,/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0 n x。

这是说真心也即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是不生不灭的,它非因缘所生,乃独立存在的事物。

5楞严经6还言:/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能生诸缘0 n w;/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

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0 n y;/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不知色身,外泊山河虚空大地,咸为妙明真心中物。

0 n z上面俱是说真心是万事万物藉以存在的根据,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皆是真心的呈现物。

除佛教外,朱熹的理本论也深受道家本体论的启发。

老子把道作为万物的本体,主张道是天地万物得以存在的内在依据。

他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0 n{这里的/一0即是道,意为之所以上天能清明、大地能稳固、神明能灵验、河谷能充盈、万物能滋生、侯王能成天下领袖,全是仰仗着道这一内在依据的存在。

反之,若没有道这一存在依据,那么/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为正,将恐蹶。

0 n{
庄子对老子的发展在于,他更为关注道本体和事物间的统一性,虽然他没有提及但实际上已有了/体用不二0的思想。

在5知北游6中庄子说/物物者与物无际0,当东郭子硬要庄子指明道的具体体现,庄子/每下愈况0,例举道/在蚁蝼0、/在稊稗0、/在瓦甓0、/在屎溺0,,以此来明示道的/无所不在0,而万物俱乃道体之外现。

他还用/周0、/遍0、/咸0三字来概述道体和万物间的互相统一。

王弼拓展了老庄的本体论。

首先他提出了/以无为本0的命题。

王弼的/道0或说/无0主要是指超言绝象、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却又是一切物象赖以依存的抽象本体。

他说:/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行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
63
何静:儒佛道交融的朱熹天理论
矣0 n|;/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

有之所始,以无为本0 n}。

其次王弼在中哲史上首次用体和用的范畴以阐发本体与物象间的关系。

在他看来,万有就是/无0之本体的表现,无和有、体和用是统一的,/体用不二0。

程颐为了对付佛道精致的形上学,援引佛道思辨重塑儒家伦理,故他是理本论的发轫者。

他提出:/理便是天道0 n~;/所以阴阳者是道也。

阴阳,气也。

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

形而上者则是密也0 o u,而/密是用之源0 o v。

程颐还说: /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

体用一源,显微无间0 o w;/至显者莫如事,至微者莫如理,而事理一致,微显一源。

0 o x程颐认为理是抽象的形上的因而微不可见,象是形下的具体的故而显。

理是本体,各种著象分明的事物都是用,都是天理本体的外现,所以理象也即理事之间是统一不可分的。

正是在佛道本体论思维及程颐理本论的导引下,朱熹构建了系统的理本论,他把主要是封建道德的理上升到万物赖之存在的本体的高度,认为万事万物皆是理本体的显现:/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

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0 o y;/-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

体用一原,显微无间.。

盖自理而言,则即体而用在其中,所谓一原也;自象而言,则即显而微不能外,所谓无间也0 o z;/-体用一源.者,自理而观,则理为体、象为用,而理中有象,是一源也;-显微无间.者,自象而观,则象为显、理为微,而象中有理,是无间也。

0 o{
值得一提的是,朱熹尽管受到禅宗心本论的熏陶,尽管他的心性说也蔚为大观,但他终究选择的是理本论而非心本论的模式,这是因为他服膺/十六字心传0,深信/人心惟危,道心惟微0。

朱熹言:/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

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0 o|;人/只是这一个心,知觉从耳目之欲上去,便是人心;知觉从义理上去,便是道心。

0 o}既然人皆有道心人心,有向理之心也有从欲之心,因此朱熹不想以心作为本体;为了凸显理的神圣性至上性,所以他的理是形而上的,是无情意无计度的,是不跟具体心相粘连的。

这其中应该说他也受到了程颐的启发。

程颐早年有心本论言论,但随着其天理论的日臻成熟,他已不能容忍心本论的存在了。

个中缘由,乃是程颐非常感叹具体心之变化无常,而心本体跟具体心的挂搭,难免会影响到天理的形上纯粹性,故而他最终选择了纯客观的理本体。

二、朱熹/理y气y万物0的宇宙论得益于5易传6、道家特别是程颐的本源论的开悟
早在5易传6就有丰厚的本源论:/生生之谓易0;/天地之大德曰生0;/天地絪缊,万物化醇。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0老子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0 o~;/-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0,老子要阐明的是道先天地而生,它是万物的宗主本根。

类似的论述还很多,再如:/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0 p u这是说道(/谷神0)永恒存在,它是万物产生的总根源(/玄牝0)。

具体事物有生灭,但产生万物的大道却是绵延无尽的。

庄子/照着说0老子的思想:/夫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0 p v道家不仅有道是宇宙本源的设定,而且还有具体的道生万物的宇宙论。

5老子6在第二十五章中已有气是道的派生物的思想。

5庄子6更是确立了气在道生论中的中介地位。

5庄子#知北游6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0当然,庄子虽提出/通天下一气0,但在他那儿万物的最终根源仍是道。

5庄子#至乐6有言:/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0,就是说/道0在恍惚之间生出/气0,/道0是/气0的本根是万物的最终根源。

王弼的理论虽说主要是本体论思维,但他的作为本体的道或说/无0也有成济万物的本源意。

如他在注5老子6第一章的/两者同出而异名0时云:/两者,始与母也。


64
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出者,同出于玄也,,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

0 p w这里的玄即道,即无。

王弼讲天地之始和万物之母同出于道或无,这无疑是本源论思想。

程颐认同老庄的本源论,认为其/穷深极微0,/老氏-谷神不死.一章最佳0 p x。

在5易6及道学的本源论的启迪下,程颐创立了理本源论:/理便是天道也0 n~;/道则自然生万物,,道则自然生生不息0 p y。

程颐也有/理y气y万物0的宇宙论架构:/有理则有气0 p z;/其造化者,自是生气0 p{;/陨石无种,种于气。

麟亦无种,亦气化。

厥初生民亦如是0 p|。

朱熹深究过易学及道学,他为内含宇宙生成论的周敦颐的5太极图6和5太极图说6作过注解,又深得程颐理学之三昧,他曾赞许程颐之吸纳老子的本源论:/谷之虚也,声达焉,则响应之,乃神化之自然也。

-是谓玄牝.。

玄,妙也;牝,是有所受而能生物者也。

至妙之理,有生生之意焉,程子所取老氏之说也。

0 p}也正是在先哲特别是程颐的本源论的启示下,朱熹有了本源论思维。

但朱熹既已认定理是形上本体,是无计度无造作的,现在他又要把天理奉为万物造化之本根,所以他只能把理挂搭在有聚散有造作等特征的气上,把气作为理的该载处,借助变化纷纭的气这一中间环节来造就万物。

朱熹的本源论思想颇为丰富,他也有明确的/理y气y万物0的宇宙构架:/有是理后生是气0 l z;/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0 p~;/-无极而太极.,不是说有个物事光辉辉地在那里。

只是说这里当初皆无一物,只有此理而已。

既有此理,便有此气;既有此气,便分阴阳,以此生许多物事。

惟其理有许多,故物亦有许多。

0 q u
三、朱熹的/理一分殊0借鉴了华严学的一多关系论,继承和发展了程颐的理一分殊说
理一分殊的思想其来有自,5易传#系辞6言/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0,给后世留下了无穷的意味。

而华严学包括5华严经6和华严宗关于/一与多0(或一与一切)的关系论则直接为程朱/理一分殊0的形成提供了思维形式。

5华严经6用/一0与/多0(或一与一切)来论证一般与个别、全体与部分的关系,如5兜率天宫菩萨云集赞佛品6说:/如来一法身,出生诸佛身。

0意即法身是一,其应化身是多,二者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5初发心菩萨功德品6言/知一世界即无量无边世界,知无量无边世界即一世界0,这是讲整体(无边世界)与部分(一世界)的关系。

华严宗也继承了上述一多关系观。

像法藏说/一即一切0,即法性/一0与它所显的万千现象/一切0、/多0是体与用也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同时法藏在5华严经师子章6中,又以/总相0(房子)代表/一0, /别相0(椽、瓦等)代表/多0,这里的/一0(房子)与/多0(椽、瓦等)即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同时出于/圆教0的旨归,5华严经6和华严宗俱有把一般和个别、整体和部分相等同的情形。

如5华严经#菩萨十住品6言/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0,华严宗5华严经义海百门6也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0。

散见在5华严经6中有很多部分混同整体的论述,诸如5十回向品6曰/于一法中知一切诸法,于一切法中知一法0。

法藏也以椽和舍来说明/别0和/总0即部分和整体的相等关系,他的5华严五教章6说:/椽即是舍,,若得椽时,即得舍矣。

0深受华严学熏染的禅僧永嘉玄觉的5永嘉证道歌6也云:/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0。

在华严学的激发下,周敦颐云:/五殊二实,二本则一。

是万为一,一实万分。

万一各正,大小有定。

0 q v/是万为一,一实万分0也即万物可归摄为太极一,太极一又可分化为万事万物。

张载曰: /阴阳之气,散则万殊,人莫知其一也;合则混然,人不见其殊也。

0 q w周张二子都提到了作为形上本体的一和万殊之间的关系,这对程朱理一分殊思想的形成是有启悟的。

正式提出/理一分殊0的是程颐。

在5答杨时论西铭书6中,程颐从伦理层面阐发了理一分殊论。

后在5周易程氏传6中,程颐辄从哲学高度论述了/理一分殊0:/天下之理一也,涂虽殊而其归则同,虑虽百而其致则一。

虽物有万殊,事有万变,统之以一,则无能违也。

0在5易序6中,程颐将上述思想总括为/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

0
在儒佛的交汇影响下,朱熹提出了他的理一分殊论,就太极(理)和具体物、太极(理)和具体
65
何静:儒佛道交融的朱熹天理论
物之理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对/分殊0问题进行了研究,从而丰富了程颐的理一分殊说。

关于太极(理)和具体物的关系,朱熹认为从性理上说/一即一切0,即每个人每个物都分别地拥有整个太极,都以太极作为其存在的根据:/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0 q x;/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

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0 p~;/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

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而见,不可谓月已分也0 q y;/近而一身之中,远而八荒之外,微而一草一木之众,莫不各具此理。

0 q z从上也可见佛教一即一切的思辨对朱熹的影响。

朱熹曾提到:/释氏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这是那释氏也窥见得这些道理。

0 q{当然他不会明说是他套用了佛学的范式。

有关太极(理)和众多具体物之理的关系,朱熹解释道,万物虽然都含具一太极,但因受到禀气之清浊粹驳的影响,每个具体物所分有的所呈现的理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的体有不同的理之用。

在人伦关系中,定位不同,其理之用也不一:/天地之间,人物之众,其理本一,而分未尝不殊也0 q|;/理只是这一个。

道理则同,其分不同。

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0 q};/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

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

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

0 q z因为/理皆同出一原0,各分殊之理都是同一个形上之理太极的发用,所以朱熹的太极和分殊理之间存在着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同时,朱熹的太极又是万理之总和,由伦理和物理组成,而分殊之理不是归于伦理就是属于物理,因此太极和分殊理之间也有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从上显见,朱熹借鉴了儒佛二家特别是华严学以一般和个别、整体和部分论一多的理路。

朱熹的创新还在于他对/分殊0进行了深究。

他以5西铭6为例:/5西铭6通体是一个-理一分殊.,一句是一个-理一分殊.0 q~;/自万殊观之,其中亦自有分别0;/民物固是分殊,须是就民物中又知得分殊0 r u。

朱熹指出各分殊之理间也存在着整体和部分、一般和个别等关系。

他举例: /如一所屋,只是一个道理,有厅,有堂。

如草木,只是一个道理,有桃,有李。

如这众人,只是一个道理,有张三,有李四;李四不可为张三,张三不可为李四。

0 r v就是说一所屋之理和厅堂之理、众人之理与张三李四之理等就是整体和部分、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朱熹特别关注/分殊0,跟其受李侗的点拨有关。

朱熹尝说:/余之始学,亦务为笼统宏阔之言,好同而恶异,喜大而耻于小,于延平之言,则以为何为多事若是,天下之理一而已,心疑而不服。

同安官余,以延平之言反复思之,始知其不我欺矣。

盖延平之言曰:-吾儒之学所以异于异端者,理一分殊也。

理不患其不一,所难者分殊耳。

.此其要也。

0 r w
注释:
¹»¼ l x m z m{ o y o z o{朱杰人等主编:5朱子全书#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6,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618、1700、1295、668~669、1568、1560、3376、1307、1841页。

º½¾¿ÀÁ l v l y l z m x m y m| m} m~ o} p} p~ q u q x q y q z q{ q} q~ r u r v黎靖德编:5朱子语类6,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15、2620、3027、2990、3014、3018、2991、3926、2375、2、2365、2366、3017~3018、3010、3025、2009、2995、1、2387、2371、2409、398、399、99、2522、2524、102页。

l w o| q|5朱子全书6第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12、29、925页。

l{ l| l} l~ n{ o~ p u陈鼓应著:5老子注释及评介6,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4、200、232、361、218、163、85页。

m u m v m w n| n} p w楼宇烈校释:5王弼集校释6,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5~196、17、32、337、110、2页。

n u n v郭朋校释:5坛经6,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9~ 40、58页。

n w n x n y n z果怀注译:5楞严经今译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40、16、28~29页。

n~ o u o v o w o x p x p y p z p{ p|王孝鱼点校:5二程集6,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0、162、157、689、323、64、149、1030、163、161页。

p v郭庆藩撰:5庄子集释6,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46~247页。

q v陈克明点校:5周敦颐集6,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2页。

q w章锡琛点校:5张载集6,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66页。

r w5朱子全书6第十三册,第354页。

责任编辑俞伯灵
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