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金字塔是古埃及重要的文明遗存,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其用途是( )
A.宫殿 B.陵墓 C.观测台 D.神庙
2.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是在(),那时雅典达到全盛,经济发达,国势强盛。

A.梭伦时期 B.屋大维时期 C.伯里克利时期 D.查理马特时期
3.下面是小丽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区域 B.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C.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D.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4.《十二铜表法》中提到“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以上规定反映出( )
A.罗马法十分残酷野蛮 B.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C.遵守法律是罗马人的责任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5.西欧中世纪大学里的学生和老师大多是外来人口,几乎不享有城镇的任何政治和民事权利,他们组成“同乡会”或行会,借此享有一些保护性特权,如免税收、免兵役、免受普通法院管辖等。

以上材料表明了“同乡会”或行会( )
A.联络了师生友谊 B.维护了师生的权益
C.开展学术交流 D.完全摆脱教会的控制
6.从9 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在西欧逐渐流行开来。

这种新的组织形式是( ),大约到11 世纪,其遍布欧洲各地,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那。

A .租地农场
B .分散的手工工场
C .庄园
D .集中的手工工场
7.“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

日本大化改新与西欧土地分封改革相比较共同之处是( )
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D.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本国封建制度形成
8. 某班同学研讨的历史知识,其内容有“开展垦殖运动”“农奴获得离开庄园的机会”“手工工场”“市民阶层”等。

他们研讨的主题应该是( )
A.西欧城市的发展 B.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基督教的兴起 D.西欧庄园的发展
9.历史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上。

你认为这个“兴”的含义是指( )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神学文化的复兴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
10.漫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以其夸张的手法,简洁的笔锋,展现着社会主题,让人们在幽默中深思。

下图漫画揭示的主题是( )
A.新航路开辟 B.三角贸易 C.早期殖民扩张 D.殖民抗争
11.“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世界贸易的范围空前扩大。

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该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 )
A.历史背景 B.重要影响 C.主要过程D.必备条件
12.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 17 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史实表现分别是( )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13.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美国1787 年宪法时,采用了下图资料。

对其解读最正确的是( )
A.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B.体现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
C.体现了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体现了三权的分立
14.美国当地时间2017 年1 月20 日中午,特朗普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宣誓就职,正式成为美国第45 任总统。

对美国这一职务说法错误的是( )
A.1787 年宪法对这一职务做了明确规定 B.它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C.这一职务享有行政权和司法权 D.第一个担任这一职务的是华盛顿
15.与英、美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是( )
A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B .颁布了纲领性文件
C .人民起义推动了革命发展
D .革命得到外国的帮助
16.它仅存在短暂的72 天,但却是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并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

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是( )
A .宪章运动兴起
B .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
C .巴黎公社成立
D .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17.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之处在于( )
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革命的爆发②资产阶级在革命中起了领导作用
③革命都以暴力斗争方式进行④革命后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18.“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这揭示了( )
A .光荣革命的影响
B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 .工业革命的背景
D .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
19.1830 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正式开通,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客运铁路。

它展示了机械牵引的优越性,也带动了英国的筑路热潮。

“机械牵引的优越性”得益于( )
A .电力能源开发应用
B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C .蒸汽机的改良
D .应用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2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而马克思主义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精神武器,其诞生的标志是( )
A .《资本论》的完成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巴黎公社的建立
D .第一国际的成立
21.1871 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公社委员欧仁·鲍狄埃写了著名的战斗诗篇《国际》。

后来,作曲家为其谱曲,定名为《国际歌》。

以下是《国际歌》中的一段歌词:
其中“我们自己”是指( )
A .无产阶级
B .资产阶级
C .地主阶级
D .农民阶级
22.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都是在时代呼唤下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

其中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改革是( ) A .1861 年农奴制改革 B .二月革命 C .十月革命 D .彼得一世改革
23.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九年级小历同学制作了《美国内战》的年代尺,依据下图,其中方框处应填的是( )
A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B .约克镇战役
C .《独立宣言》发表
D .萨拉托加大捷24.19 世纪60 年代初,棉纺织业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美国也因棉花出口而跃入世界经济的中心舞台”。

但棉花种植却与自由劳动相冲突,给这个新生国家带来了危机,导致了美国 ( )
A .独立战争的爆发
B .西进运动的开展
C .南北战争的爆发
D .制定1787 年美国宪法
25.1868 年3 月,日本政府宣布“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

”表明日本将要()
A .学习唐朝进行大化改新
B .发展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C .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
D .在美国扶植下进行社会改革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16 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摘编自人教版《初三历史教师用书》材料二: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
气、热情和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材料三:哥伦布说:“黄金就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摘编自人教版《初三历史教师用书》材料四:“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的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

”对此,金融学
专家陈志武教授坚决予以否定并提出“发展在先,掠夺在后,发展是西方崛起的基础”的新观点。

——摘编自王晓荣《浅谈教学立意与历史教学以“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一课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起源于哪里?(2 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达·芬奇的一幅绘画代表作品。

概括他“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的时代精神。

(2 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哥伦布航海的主观动机。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哥伦布航海的客观作用。

(4 分)(4)根据材料四,任选一种你认同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6 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格式规范)
27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权利法案》材料二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演讲中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
驯服……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

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摘编自人教版《初三历史教师用书》材料三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法律对于所
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人权宣言》(1789 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

(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1787 年美国宪法相关知识,美国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依据了什么原则?设计了什么国家政体(4 分)
(3)根据材料三,概述《人权宣言》的进步性。

(4 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这些法律文献的历史作用。

(4 分)
2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恩格斯说:“当革命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
的变革。


——恩格斯《反杜林论》材料二(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如图所示
材料四“资产阶级在他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
还要多……”。

——《共产党宣言》(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成功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1 分)
(2)从材料二中指出“变革”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

(3 分)
(3)材料三中所示均是这场“变革”中发明的机器。

A 图机器发明者是谁?它的发明在这场“变革”中具有什么意义?B 图所示机器的改进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B 图所示机器与C 图所示机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4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场“变革”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4 分)
2023 学年(上)期中考试
初三年级历史科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D B B C D B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D C C C B C C B
21 22 23 24 25
A D A C C
二、材料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共40分)
26.(1) “思想解放运动”指文艺复兴。

1 分。

起源:意大利。

1 分
(2)代表作:《最后的晚餐》或《蒙娜丽莎》。

1 分。

时代精神:人文主义。

1 分
(3)动机:追求黄金(发财致富)。

2 分作用:“发现”美洲大陆。

2 分。

(4) 表明观点 1 分,论述部分史实2分,影响2分,共4分,结论1分,共6分。

(没写观点,整题没分)示例一:
观点:我支持“掠夺在先,发展在后,掠夺促进西方崛起”的观点。

论证: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开始向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掠夺,掠夺的大量财富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广阔的殖民地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结论:由此可见,掠夺促进西方崛起。

示例二:
观点:我支持“发展在先,掠夺在后,发展是西方崛起的基础”的观点。

论证:14、15 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逐步发展;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

伴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拓展市场、推销商品、寻找原料的需求增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便开始了早期殖民扩张。

结论:由此可见,发展是西方崛起的基础。

27.(1)目的:限制王权或使议会权力至上 2分
(2)原则:分权制衡。

2 分
政体:联邦共和制或民主共和制或总统共和制 2分
(3)进步性:①《人权宣言》阐明了人权、民主、平等和法治的观念;②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③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④还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些根本原则;⑤对于动员法国人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重要作用。

(任意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4 分)
(4)作用:①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②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③为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确立提供了保障;④维护和保障了人权;⑤巩固资产阶级统治;⑥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

(任意答出2点得4 分)
28.(1)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

1 分
(2)三因素:市场、资本、劳动力。

3 分
(3)发明者:哈格里夫斯。

1 分
意义: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1 分
时代:蒸汽时代。

1 分
内在联系:蒸汽机的改良为火车提供了动力。

1 分
(4)关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2分),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政治前提(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